-
1 # 智慧星塵
-
2 # S沐杉
關於國企裡審計和會計哪個專業更好,我想從以下幾點分別進行說明:
1、兩者的專業要求度不同。會計是一門需要深入精通的行業,而且也是需要一定的入門門檻的,比如企業在招聘時就會優先錄取大學所學專業是會計的畢業生。而審計,牽扯的專業更多一些,公司內部的財和物的問題,都是審計專業要檢查的重點,說簡單些,就是審計的專業所涉及的面更廣,但沒必要每一門專業都要求做到非常精通。
2、兩者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我曾經在單位裡作為審計人員兼職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在該專業上也算稍有理解和見地。一旦開始審計,那將要面對的將是大部頭的各種單據和材料,無數的紙質和電子材料擺在眼前,在有限的時間裡,你就要透過平日的積累,火眼金睛的查詢其中不合規的問題,且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加班自然成了每日必須。恰巧的是我的好朋友在公司內做財務,每個月底月初,尤其到了年底年初,工作也是沒日沒夜,各種各樣的表單、報表以及眾多我叫不上名稱的業務,也是忙得昏天暗地。
3、擺正心態,迎接挑戰。其實這兩個專業相比來說,沒有所謂的好或更好,都是一項技能,一項工作安排。無論最後被分配到了哪個崗位,只要肯腳踏實地的學習業務並將其應用於日常工作中,就一定會在自己所從事的本職業中創造出無限生機和希望。
-
3 # 雪天驚雷
這個問題,很多不熟悉國企的朋友,可能都不知道這兩個崗位的好壞之分,實際上,這兩個崗位各有優劣。下面,雷哥簡單解析一下這兩個崗位的異同點和優劣點。
第一,審計是合規管理,會計是財會管理,兩者的工作性質有差距。審計崗位主要是負責企業內部的合規性管理,比如是否符合財經制度的要求、是否符合內部控制的要求,是否符合風險防控的要求。會計崗位主要是負責企業內部的財會管理,包括記賬管理、資金管理、財務分析、基建會計等等。
可以說,審計崗位涉及的業務範圍包括但不限於財務方面的合規管理,所以,審計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要大於會計崗位。
一般而言會計崗位比較單純一些,審計崗位工作範圍要複雜一些,但崗位的稀缺度來說,會計崗位比較普通,審計崗位的稀缺度更高一些。就國企來說,進入審計部門工作相對更好一些。
第二,審計崗位出差比較多,會計崗位相對更輕鬆一點。對於國企而言,審計部門主要職責有兩塊:一是具體負責企業的內部審計併為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提供合規性稽核意見;二是在系統內進行交叉審計工作,包括年度審計和專項審計工作,並出具審計報告。
其中,交叉審計工作中,為了保證審計的結果真實有效,國企一般的審計都是異地工作機制。例如:A省的審計部門的人員可能會要求派到B省去審計B省的工作情況。
另外,就算沒有被上級單位抽調到異地去進行審計,但由於審計工作的特殊性,審計人員可能都需要出差到省內各下屬單位去進行審計工作,而且一去就是十天半個月,長的時間甚至到1個月。
因此,審計崗位的人員,需要經常出差,如果你本身不太方便(例如孕婦、哺乳期或者家裡有人需要每天照顧)經常出差,那審計這個崗位就不適合你。相對而言會計崗位工作大部分都是在本地工作,無須頻繁出差,相對更輕鬆一點。
第三,審計崗位是找別人茬的崗位,會計崗位相對比較中性。如前所述,審計崗位是找茬的崗位,實際上就是要透過審計的複核和檢查,找到國企內部的管理漏洞和風險點,因此,審計崗位比較容易得罪人。
而會計崗位相對比較中性一些,不是一個找茬的崗位。不過,在某些國企內部,財務部門一般都有比較大的權力,在履行報賬、劃撥資金等工作,比較拽,這也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第四,審計崗位的綜合薪酬較高,會計崗位待遇相對普通。在國企幹審計工作,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經常出差可以領取一筆不少的出差補貼費用。
由於要異地審計,所以審計崗位的人員都要經常出差,而按照國企的管理規範,這些出差人員都會領取到相應的出差補貼,而且,由於審計是來找茬的,所以接受審計的單位一般都會好好招待審計人員,故而這筆出差津貼就是一筆淨掙的收入。
而會計崗位就只能拿工資吃飯,相對而言,綜合薪酬待遇沒有審計人員的高。
-
4 # 天道若龍
你問國企裡審計與會計那個好?我的答案是都不錯。如果非要二選一的話,看你個人情況而定。為什麼?因為:一是由審計與會計業務的相同業務關係決定的。二者之間的業務範圍有一部分內容相近,就是都需要熟練掌握財會業務流程和相關政策法規;而且都是為維護公司財務管理權宜服務,都是管理層倚重的人才;所以說二者都不錯;
二是兩者的職責是不同的。會計是財務管理職責的履行者;審計是對財務管理職責履行過程的監督。舉例說會計是運動員,審計是裁判員;
三是不同的職責要求的業務素質也不一樣。對會計專業要求主要是財務管理技能;對審計職責的素質要求,是在熟悉會計業務的基礎上,還要掌握交易合同,企業決策的風險管控,企業經營管理流程各個環節的銜接與傳導,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的閉環效應以及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履職的質量等。因此要求業務的知識儲備更寬泛,宏觀政策管理能力更強。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依據個人業務素質做出選擇。如果你不懂財會業務,還是從會計起步好;如果你已經很嫻熟於會計業務,可以從有利於個人發展角度去選擇,
就像圖中的花朵一樣,你喜歡什麼花就看什麼。
-
5 # 北京老付
我在國企幹過審計,說點我的想法:
1,先說概念,咱別說那麼多難懂的教科書語言,說點老百姓能懂的話:
會計是記賬的,審計是查賬的。
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會計師踢球的,審計是裁判。
2,兩個崗位都不錯,無所謂好壞,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3,如果你喜歡安穩,希望按時上下班,而且你能埋在枯燥的數字堆裡幾十年不心煩,樂在其中,就幹會計,因為會計很少出差。如果你喜歡到處走,家裡也沒啥負擔,那就幹審計。我們公司是個全國性大公司,全國各地除西藏之外都有分支機構,所以我在審計工作期間,走遍了全國的山山水水,也挺好的。
4,相對而言,會計責任比較大,審計責任比較小。因為會計記賬難免會有些差錯,查出來就要負責任。審計是給別人挑毛病的,自己不會有啥責任。當然,如果你業務不行,有問題沒審出來,但是後來被別人審出來了,尤其是被外部審計(監管部門)審出來,給公司造成損失,你的責任就大了。
-
6 #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審計師是專門從事檢查並進一步證實公司會計賬目和報告的正確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專業人員。審計師是公司的高階職員。參加考試併成績合格者,獲得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由人事部統一發放合格證書。
審計師證書含金量較高,中國現在還沒有與審計行業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書,所以很多單位和公司在招騁審計師時規定從業人員具備審計專業資格證書,審計師證書具備一定的含金量。審計師考試範圍較廣,能涉及到宏觀經濟學基礎、企業財務會計、企業財務管理、法律法規、財務審計、審計理論與方法等多個方面的知識,知識覆蓋面非常廣泛。如果你考取了審計師資格證書,這不但證明了自己在審計方面有一定的能力,還證明了自己的社會經濟學分析能力,又證明了自己具備一定的會計核算能力。由此見得,審計師證書含金量是比較高的。
會計從業停考,會計法修訂完成之後,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將代替會計從業成為財務行業入行門檻,成為會計入行第一板敲門磚;且初級會計考試科目少、考試難度適中,而且初級會計考試涉及的會計知識相對基礎,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拿下初級會計職稱證書不僅積累了知識與經驗,也是初入職場,對自己能力的檢驗。
隨著會計行業改革持續升溫,繼續教育新規意見稿釋出,在未來,不管是會計專業畢業生,還是其它專業畢業生,想要從事會計行業必須擁有初級會計師證書。很多招聘單位在招聘條件上明確指出,擁有初級會計證者優先考慮,另外《會計法》修訂釋出後會計從業或取消,初級會計證的含金量將會大大提高,含金量的提高,在以後的找工作中勢必會增加就業機會。
不管是站在從事的工作,還是考試科目角度,二者之間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從考試難度來說,初級會計的難度會比較低一些,但是從含金量來說審計師的含金量更高一些,那麼各位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證書進行考取。
回覆列表
簡單的理解來看,審計要好些,財務審計必須具備財務的知識,還要有分析問題,資料分析的能力,所以定崗定薪上,審計崗的薪酬一般比會計要高興,我說的是一般情況。如果你有國際註冊會計師的話,估計也會混到財務經理以上的崗位的,不在本話題內。
會計每個企業都有,工作機會多些,審計工作機會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