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維觀時空
-
2 # 渭河一艄公
很多華人做學問都看不起《伏·易經》,沒有易經,何以暢談博大精深的國學,沒有易經,將中華民族的魂魄寄於何處?
要理解“黎民”、“百姓”就離不開方位學,“黎”通“離”,離卦方位居南,居乾卦下第三,借指失去皇權的家族,黎民就是新朝對前朝族人的封地,封地並不好聽,受封以後,沒有天朝允許是不能離開封地的。百姓就比較正統,“姓”者乃皇家所賜,多為皇家血統。
-
3 # 無風即風
可以肯定的說,所謂“民”是指被利器刺瞎眼睛而使其不得逃脫以被奴隸主奴役的說法、與“黎民”是指原蚩尤部落的“九黎”(姓“)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首先,來看看下列文獻中的”民“:
“盤庚遷殷,民不適有居,籲眾戚,出矢言”——《尚書·盤庚上》 (盤庚將把都城遷到殷。臣民不願往那個處所,相率呼籲一些貴戚大臣出來,向他們陳述意見。)
夫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
無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左傳·閔公元年》
哀我徵,獨為匪民——《詩·小雅·何草不黃》
以上“民”字中,只有“匪民”含貶義,但人家卻有定語“匪”。
既然”民“一字的確認是在西周的金文,那麼,請問周人是如何做到同一個字有多種意思的?
來看看周人的官方《周禮.地官.司徒》怎麼定義“民”字的:
開頭寫到:”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
為免冗長,我截個圖給大家看看:
裡面哪一個“民”字是帶有貶義的??
《說文解字》:民,眾萌也——此處的“萌”就是民,同樣指很多人,或普通人群體(社會底層)的意思。
顯然,“民”字在西周時期起與今日之“民”是沒有區別的。
而“黎民”了?“黎民於變時雍”——《尚書·堯典》
(天下眾民也相遞變化友好和睦起來)
“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尚書·舜典》
(棄,人們忍飢挨餓,你主持農業教人們播種各種穀物吧!”)
孔子曰:黎,眾也——與《堯典》《舜典》意思一致。
又何來的蚩尤之“九黎”黎明一說?
黎,眾也——《爾雅》
由此可見,無論是“民”還是“黎”其實都是數詞,是用來表示數量、數目的,是泛指、統稱,所謂金文中的“器刺人眼”其實都是牽強附會。
如西周社會階層中倒數第二低的(第一低是“野人”)的“庶民”,在提到具體某個庶民的名字時稱“庶人”,而在沒有名字或多人時,稱“庶民”——這不就明擺著“民”是人的數詞嗎?
再者,古人書寫,向來多有訛字,不能因為把“民”寫成“氓”就覺得它一定是貶義,如《隋書·薛道衡傳》:“倉廩有紅腐之積,黎萌無阻飢之慮。”
此處的“黎萌”就一點貶義都沒有。
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在唐宋以前,古漢語都未能達到“一字一音”與“一字一義”,例如“黎”字,除了數詞外,還有別的意思。
今王播棄黎老——《國語·吳語》,表示老人;
面目黎黑——司馬遷《史記》,指顏色,相當於後來秦國的“黔首”。
這個道理就好比今天的我們,普通話裡“紅”顏色與“人很紅”的道理一樣,不要把古人的想象力當成智障——你現代人能從紅色代表熱情、喜慶中想到人的事業有成或名聲大噪。
那古人一樣可以把灰頭土臉的“黎民”與黑顏色聯絡起來。
同理,“民”既然表示未知數的人。那麼,那些“外來人”(非土著),或有姓無氏者(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者),也可以被理解為“氓”——民,氓也,《廣雅》。
其實, 無非就是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的“民”而已。
還有:無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左傳·閔公元年》
還有,許慎的“古文從母,取蕃育也”,此處又可引用《莊子·盜蹠》:“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
不是很正常嗎?有何奇怪?
但是,綜核各種,“黎”和“民”都毫無疑問是數詞,統稱。
-
4 # 棒子哥
如今人們常將黎明百姓放在一起說,可是在古代這兩個詞卻不是一個意思,據山海經記載,4000多年前在黃河流域集中著幾個勢力較大的部落,有黃帝族,有炎帝族,彝族,還有九黎族,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和融合。
黃帝和炎帝部落結成了聯盟,打敗了從南方進犯的九黎族,這九黎族是有九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每個部落又包含9個兄弟氏族,共81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81個人,也就是他有81個氏族的酋長,逐鹿之戰後蚩尤大敗,來自九黎族的俘虜成了黃炎部落的奴隸,被稱為黎民。炎帝和黃帝的聯盟消滅了蚩尤之後,這兩個部落之間又開始征戰,黃帝得勝,當時許多部落都由氏族組成,而黃族,炎族部落聯盟約有100個氏族,每個氏族又各有自己的姓氏,黃族,巖炎族,部落的氏族被稱為百姓,百姓是主人,黎民就是奴隸。
到了西周奴隸制時代,百姓成為貴族的統稱,這時的黎民包含自由民,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個階級。到了春秋末年,隨著宗氏世襲制的破壞,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為了黎民中的行列中來,因此後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了。
-
5 # 榆林魅魅槑槑
很多人以為“黎民”和“百姓”是一回事。其實不然。在炎黃時期,甚至於周朝以前兩者的意思是大相徑庭的。現就兩詞的出處和原意做簡略考證:
要了解兩詞的區別,我們首先從“民”字談起。甲骨文中還沒有民字,但《尚書·盤庚篇》有民字。金文民字是從最初民字沿襲下來的。並非周人所創。民字義訓為瞑、為盲、為冥都含有惡意。近讀左安民和王盡忠所著的《細說漢字部首》一書。書中對民字進行了考證。書中引用了《說文解字》對民字的解釋:“民,眾萌也。”還說金文(如圖1)“民”是一把錐子剌進了眼睛而失去了瞳子的形象,在中國奴隸制社會里,奴隸主用殘酷的手段把奴隸的一隻眼剌瞎,強迫他們勞動,所以“民”的 本意是奴隸。但文字發展到小篆(圖2),已經看不到原來字意的形象了。後來從奴隸把“民”引申為被統治的人。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民在古代的地位是相當低下的。在春秋時代,“民”的地位仍然很低,這在《論語》中得到驗證。《論語·季氏》:“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意思是遇到困難不學習,這就是下等人。到了戰國時期,事情就悄悄發生了變化,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在他的《孟子·盡心下》裡有這樣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直到漢代“民”才與“人”聯絡到一起。《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瞭解了“民”的本意後,理解“黎民”就容易多了。華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可是很多人卻不知華人的另一位老祖宗叫蚩尤。據范文瀾的《中國通史》記載:在遠古時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統稱為“蠻族”。其中九黎族是最早進入中原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各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的首領。九黎族以黎族人和苗族人居多。故稱九黎。
蚩尤帶領九黎進入中原地區後,被黃炎夷三族的聯盟打敗。黃炎夷三族聯盟,是由一百個(數字不必拘泥)氏族組合而成。屬於一百個氏族的人統稱百姓,這就是“百姓”一詞的來歷。
蚩尤被黃炎夷三族打敗後,戰爭中的俘虜稱為民、黎、苗,因俘虜中以黎族為多數,故又稱作黎民,這是“黎民”一詞的來歷。
“黎民”被俘後就成了“百姓”的的奴隸。為了防止奴隸逃跑,或給他們穿上木靴再加上鎖,或用錐子剌瞎他們一隻眼睛,成為終生奴隸。
古書中稱百姓與黎民、苗民,顯有貴賤的區分的。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棄播百穀養黎民。實際上是用刑法強迫苗民和黎民耕種來養活百姓。百姓與黎民的區別,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民”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黎民”與“百姓”兩詞的差別也逐步縮小,到了今天我們已經覺察不到兩者間的差異了。
-
6 # 熠易生輝
黎民百姓是一個成語,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兩個不同的階層,後來隨著“百姓”(多指貴族階級)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統一稱謂,共同指稱普通老百姓.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裡寫道:“九黎族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斗的強大部落.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後來炎帝族聯合黃帝族與九黎族在涿鹿大械鬥……結果蚩尤鬥敗被殺.九黎族經長期鬥爭後,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後來建立黎國;一部分被炎黃族俘獲,到西周時還有‘黎民’的名稱.” 經過多年的征戰,最後黃帝、炎帝族的部落聯盟,共同戰勝了蚩尤為首的九黎族.其中黃、炎、夷三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因此統稱“百姓”,而在戰爭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虜就稱作“黎民”.百姓與黎民,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到了西周奴隸制時期,百姓成為貴族的通稱.這時的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大階級.到了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的破壞,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因此,後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了.
回覆列表
黎民百姓在古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稱謂!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幾千年前,在黃河流域集中著幾個勢力較大的部落,有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等。他們之間經過多年的征戰,最後形成了以黃帝、炎帝族的部落聯盟,共同戰勝了九黎族。其中黃炎兩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因此統稱“百姓”,而在戰爭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虜就稱作“黎民”。因此百姓與黎民,相當於奴隸主和奴隸的關係,等級十分明顯!
直到春秋末年,宗族世襲制度遭到破壞,土地私有化的出現,百姓的地位下降,並逐步淪為與黎民地位相同的同一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