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美漢語言
-
2 # 文芳墨豔
我讀過最後悔的一本書就是《廢都》。
不是人家書寫的不好,是我對它的期待值太高,結果一讀,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一直喜歡賈平凹的作品,小說,散文,只要出新,我都要買來讀。尤其是他的散文,我特意有個小本本,讀到妙處一定要抄錄下來。
大概是93年吧.聽說他出版了新書《廢都》,聽名字就覺得不錯,趕緊去書攤上找。
那時候,我買書都去人民商場前面的那個書攤去買,賣書的是個胖老頭兒,把所有的書攤成一大片,任人隨便挑。他自己則坐在一個大馬紮上,捧著一本書讀。
他賣書挺佛性的,愛買就買,不愛買也可以蹲在一邊看。經常會有幾個人蹲在書攤邊,看夠了,才站起來,捶捶蹲麻了的腿,走開了。
我經常來買書,胖老頭對我也沒有多麼熱情。只是有時候會推薦給我幾本他愛讀的。我問他有沒有《廢都》這本書,他愣了一下,看了我幾眼,然後壓低聲音說,這本書不讓賣,如果你想看,明天我從家裡給你拿來。
我有些奇怪,怎麼胖老頭神神秘秘的,不就是一本書嗎?還是賈平凹的書。
第二天,胖老頭真的把書給我帶來了,我當場翻了一下,老頭說,回去再看吧。
我的好奇心到了極點,回到家便開始讀。開頭尚可,讀到後來,怎麼說呢,失望極了。
也許那時候太年輕,對作者的寫作意圖並不理解,對裡面動不動就省略幾百字也沒有填空的興趣,而且,不喜歡莊之蝶,有的人說,莊之蝶就是作者寫的他自己,我也覺得不是。
我並沒有讀完,就放下了,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想過再讀,對裡面的內容也是模模糊糊的。
不僅如此,我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去胖老頭的書攤,一想到他當時神神秘秘的樣子,我就覺得很不舒服。
-
3 # 一碗胡辣湯123
有一本書,一開始就給人好奇心,四個家庭去一個別墅區搞考前衝刺,注意是小考。然後一個女子突然過去找其中一個男的,這個時候會猜是不是小三之類的,就好奇的看下去了,果然是小三。推理小說總讓人要一下子看完。那個小三死了,ヾ(@⌒ー⌒@)ノ
四個家庭準備計劃棄屍,那個情人的事被捅穿了,還參與棄屍,當然過程原因也說的很清楚,這裡嗨很正常,就是有點恐怖。都是晚上要做的事。
可是最後的真相才是讓人難受的,殺害小三的竟然是孩子,而且四個家長都懷疑是自己的孩子,那麼天真的小學生竟然冷靜的處理這種事。更可怕的是孩子不知的大人世界是多麼的扭曲,為了升學花錢買通老師,除了金錢,還要孩子媽媽的肉體,爸爸竟然是知道的,為了避免尷尬裝作不知道。
小升初考試讓社會扭曲變形,小孩子扭曲了,家長扭曲了,老師扭曲了。
我也是一名老師,女老師,教的就是六年級,面臨的也是小考,面對的是六年級學生。這樣的現實讓我會聯想我的生活和工作,我在孩子們面前就是女神般的存在,崇拜和愛,讓我感到幸福感,這也是老師的幸福感。孩子在我眼裡單純熱心,從他們眼睛裡能看到信任。家長們都很支援工作配合工作。可是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完全可惡的一面,是一種恥辱。
這本書就是湖畔。
可能身份的原因,如果普通人看,可能會喜歡吧,從故事情節裡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這本書也被拍成了很多電影,比如湖畔的殺人事件,還有其他的。
-
4 # 毛不服
閱讀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因為人的興趣不同,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那麼閱讀的類別,範圍也不同。從小時候開始我就比較喜歡閱讀,從國內到國外的名著,小說。
影響最深刻的是小時候第一次開始接觸的外國文學作品《魯濱遜漂流記》,從一開始讀它我就深深愛上了它,可能本身也是比較有冒險的精神,直到後來的《格列佛遊記》,《孤島歷險記》,《海底兩萬裡》,《湯姆·索亞歷險記》,《金銀島》等。
其實要我講一個讀過最後悔的書,我想我沒有,因為人都有選擇性閱讀的情緒,我自己不感興趣的書,我是不會去閱讀它的。
所以說,閱讀是私人訂製,每個人的愛好興趣不同,選擇也不同,可能有些人會讀過一些書籍對他來說比較膚淺,但是對別人卻另有感情所在。
-
5 # 背影無比強大
斗羅大陸,小說啊真的是害人不淺。
我在上初三的快中考的時候,發現同桌在斗羅大陸,我就借了看一下,結果就迷上看小說了,從此成績一落千丈,只考了一個普通的高中,我恨啊,被小說毀了大半前途。
-
6 # 小白的日常a
最後悔的就是餘華的《活著》了。
我對這本書是又愛又恨,愛的是這本書寫的實在太好了,看完後給了我太多的感悟。恨的是這本書太艱難了,不忍心看又必須看,看完卻又是讓人淚流不止。
一直聽過《活著》這本書的大名,身邊的朋友也一直在推崇這本書,終於有一天我拿到了書,當然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當然我開始看的是餘華先生自己給書寫的序,沒看過書看序其實是有點雲裡霧裡的,不知其所言。但是卻知道了書的主角叫福貴,而且很艱難。然後我就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
開篇寫的是福貴作為一個地主兒子的時候,這時候其實也就當是一個故事,寫的挺好,看看也不錯。但是漸漸的到了福貴家道中落,徹底變成了一個窮人。這時候其實還是在看熱鬧。但是當他兒子離開的時候,就有點難受了,及至到了他的家人一個個的離去,只有福貴自己一個人活著了。這時候我的眼淚不經我的控制,兩包紙都用完了。但是,這時候我只是同情與感慨,但是並沒有其他的情緒。
但是,就在我看完了全書再翻過來看餘華先生自己做的序的時候,我卻開始懷疑這本書,還有他的思想了。他在韓文版自序中這麼說道: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這句話讓我開始懷疑活著的意義,為了活著而活著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我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都是我們的人生要為社會做貢獻。也有一句詩說的好: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那麼,我是不是可以想,為了活著而活著其實就是活著卻等於死了呢?這樣的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我開始懷疑活著的意義,我也問過我的同學,他們看完書後,給他們的感觸都是要更堅強的活著。我卻反其道而行之。雖然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對於這個懷疑也越來越淡忘,但是卻給了我一段很鬱悶的時候,而且這個問題到了現在,我仍然沒有想通。
所以,《活著》是我最後悔讀的一本書。
希望朋友們,看到後,可以幫助我解答一下這個問題!萬分感謝! -
7 # 潘潘貓
後悔讀臺灣的言情小說,具體什麼書名不記得了,現在想想其實那些小說很多觀念都是錯誤的,特別是女主角都不用透過自己努力靠男主角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
8 # 誰才是大神
我後悔的不是我讀了很多書,而是看了很多書,不過這些書並沒有給我帶來價值,相反給我帶來了傷害,耽誤了當初的學習,耽誤了眼部的視力,作者懂得……我說的這些書就是各種武俠小說,唉不多說了,現在在做建築……想想,耽誤的挺多的,跟我一樣的肯定也有很多吧。同意的點贊
回覆列表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可以增長見識,使自己財識過人。
每本都皆有它的內涵和意義,目前還沒後悔讀過哪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