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江雪寒

    《傅雷家書》是中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教育他們先做人,後成"家",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因此傅雷夫婦也成為了中國的典範父母。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和傅敏的愛卻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是一部很特殊的書。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說是傅雷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因為《傅雷家書》是給他與兒子之間的書信,體現了作為父親的他對兒子苦心孤詣。《傅雷家書》百分之百地體現了書中無處不體現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在疼愛的同時,也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縱使傅雷的思想,使寫在紙上的都是些家常話。

  • 2 # 約讀書房

    家書二字在古代一直有著極重的分量。

    杜甫曾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意思是在戰亂時期,一封家書要抵得上萬兩黃金。

    通訊不發達的年代裡,家書傳遞費時費力。遊子去國萬里,親人可能一連數月數年杳無訊息。所有的思念掛懷之情便只能透過一封封家書寄託。

    《傅雷家書》便是傅雷在長子傅聰遊學西方的時候寫的家書輯錄。時間上,起於傅聰1954年波蘭留學,終於1966年傅雷夫婦於文革中慘死。

    諸葛亮在家書《誡子書》中教兒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曾國潘在家書《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與諸弟書》中教兄弟“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

    梁啟超在給三個孩子的家書中教育自己的孩子“書宜讀雜,業宜精鑽

    。”

    以上可見,家書,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一直有著教育功能。《傅雷家書》也不例外。

    在《傅雷家書》裡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傅雷訴說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遠離家鄉遠離父母的深深思念與擔憂外,還有對傅聰音樂學習上的指導,藝術修養上的建議,文學創作方面的幫助,以及道德思想和性格方面的引導教育。

    音樂藝術上

    傅雷會和其子傅聰聊莫扎特的奏鳴曲,聊肖邦的練習曲,聊勃拉姆斯的奏鳴曲,會和傅聰在信裡交流彈琴的技法、節奏、速度、樂音,談論曲子的結構、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

    藝術修養上

    傅雷會給傅聰寄送《人間詞話》、《古詩源選》、唐五代詞選等,和傅聰交流詩詞對中國古代樂曲發展的影響。也會寄送黃賓虹、陳老蓮等大師的作品畫冊,《中國古代雕塑集》、《宋人畫冊》、《麥積山石窟》等印刷畫冊,來薰陶傅聰的傳統藝術修養。

    文學創作上

    傅雷翻譯了大量的作品寄送給傅聰,並在信中多次跟傅聰聊寫作與翻譯的問題。譬如在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七日的信中,傅雷便提到翻譯時“原文中的短句子和一個一個的形容詞都譯成長句,拼在一起,那就走了樣,失了原文的神韻。

    除了音樂和文藝方面的教育,傅雷也非常注重對孩子道德思想上的培養,以及性格上的引導。

    傅聰搬到華沙居住學習後,傅雷在給傅聰的家書中特意提到:住在華沙必須問明房東的睡眠時間,切勿深夜練琴的事,望隨時記住。從生活的細節上要求傅聰必須重視道德上的問題。

    傅聰在國外經歷起伏的時候,傅雷在家書中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傅雷在兒子傅聰志得意滿的時候,在家書中提醒到: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語氣、聲調,要做到越有理由,態度越隨和。

    從一九五四年正月傅聰前往波蘭留學到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婦不堪迫害自殺,十二年間,傅雷給兒子寫了數百封家書。今日編選進入書籍的我們能看到的只有百十多封。但從中足以使我們瞭解到傅雷對兒子傅聰的深沉的父愛之情。

    紙短情長,一封封篇幅有限的家書承載的卻是一位父親無限的愛意。在孩子遠渡重洋獨自求學時,即便無法陪伴在其身邊,也可以透過這一封封的家書陪伴他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輔導資料幾乎全新,但用不上了,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