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怯之
-
2 # 梅花121339996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上善若水指的是高境界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來勢兇猛,沒有什麼能阻擋的。
-
3 # 手機使用者回答提問
所謂上善若水,就是說善到極至,方為上等之人,胸懷寬闊能容納一切好與壞,包容世間萬物,像大海之水一樣無邊無際。
-
4 # 高金波
個體與群體的關係
群體的義務決定個體的權利。群體代表(水)思考問題的方向與個體(個人)思考問題的方向要相反。案例1,市場有虧,才有賺。因此,政府要做終極貸款人。政府貸款幹什麼?1.投資公共基礎設施,透過企業將政府貸款變成企業利潤和大眾的工資收入,進而轉化為企業存款和公眾存款。2.派發社會福利,保障所有人有消費能力,從而讓企業更容易賺錢。3.補貼教育、醫療的公共福利事業,為公眾消除後顧之憂,大膽消費。仔細想想是不是所有政府都在幹這三件事,差別只是有的政府幹的激進,譬如,北歐國家、德法英美;有的政府幹的保守,如落後的發展中國家。
很多任固執的認為政府貸款是透支未來,但請注意未來的價值創造主體並不是人,而是智慧機器和軟體。政府越透支(派發福利,啟用消費),智慧化實現的速度越快。沒有消費,就沒有特斯拉和大量創新智慧技術的普及。
案例2.微信賦予你的權利:盡情儘性的享受大家為你提供的陪聊服務。微信對大家的要求(義務):24小時無間斷為每個你提供陪聊服務。權利指向你,義務指向大家。大家是誰?大家不是任何一個人。反觀聯通聲訊電話是怎麼配置資源的?權利指向大家,義務指向個體(話務員)。後種配置資源的方式就不是無成本的自然系統。
回到問題本身,上善若水。水之善在於水執行的方向與人相反(水往低處流,人向高處走)。群體代表的善同樣在於:群體代表與個體思維方向相反。個體需要主動遠離債務,而群體代表則要代表群體擴大債務。只有債務指向不能倒閉的群體,個體才更容易賺錢,個體才更容易獲得幸福。群體代表和個體都需要認識到:群體機構本身是一臺機器,它不是任何人。義務(債務)指向機器是創新,符合自然規律。反之,將義務(債務)指向個人,並不符合自然規律。
悟道,不是拆字遊戲東方哲學是西方社會經濟學的解藥。但道需要悟,結合具體有機迴圈體,來發現個體與群體的對立統一關係,發現東方哲學簡單文字背後隱藏的迴圈哲學和自然哲學。
-
5 # 黃楓
謝悟空邀請:道徳經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雌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自然界中,地水火風是組成世界的四大物質形態,而水是任何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離開水也就沒有了生命的存在,可以說水是生命之母甚至水本身就是生命和生命之載體,此為上善之首善,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幾近於道,說的就是水的性德,符合天道規律的就稱為徳,道即徳德即道,天道無欺,對每個人都一樣,Sunny不會去選擇人群,大地不會拋棄你我,而水更是把這種無分別的利益普及到一切,且溶於一切,經過不同的液態固態汽化的各種形態存在於宇宙空間,水常居下,隨遇而安,一切無我,隨順自然,隨圓就方,因物成形,不拒萬物而成就萬物,且能自我淨化,無香無色無味,這與古人崇尚的無慾無求,清靜無為,純淨純善的精神境界何其相似,而您說的能屈能伸當然是水的屬性,但或多或少還是帶有一些主觀的色彩,象水一樣,順其自然吧,動靜如如,善門開啟,福水長流。
對了,水在古代五行學說中,還代表著智慧和財富,這都是十分美好的象徵,熱愛水吧,象水一樣常懷善念,常行善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6 # 洋蔥圈之體
包容一切,溶於一切,悉知一切,沐浴一切,養育一切,經過一切,體會一切,安慰一切,憐憫一切,呵護一切,淨化一切,擁抱一切!下面這個配圖和這個題目沒任何關係,不,有點關係,他失去了一切
-
7 # 雕刻歷史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也確實很能代表道家的主張。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有著最高的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由此可見,“上善若水”傳遞出典型的道家思想——柔弱不爭。
當然,按照道家的思想,能屈能伸固然是水的特點,但並非水的主要特點,一個人能否稱為上善,也不在於他是否能屈能伸,而在於他是否符合“道”。而道的特點是柔弱不爭,一個人若能具備柔弱不爭的特質,自然能屈能伸。
所以,這裡的關鍵點是柔弱不爭。
老子尚柔是以“道”為根據的,他說:“弱者道之用。”又說:“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的創生作用雖然柔弱,卻能綿延不絕。具體事物也是如此:“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看到自然界中普遍的現象是,往往看似柔弱的東西反而能夠持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那些看似剛強的東西卻早已灰飛煙滅。這說明,柔弱代表生機,“柔弱勝剛強”是宇宙間普遍的規律。
因此,道家思想認為,在人的生活中,同樣應當以“柔弱”為原則。
其具體表現就是:其一,謙下:“善用人者為之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其二,守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其三,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些思想統括起來就是老子所謂的“上善若水”。
回覆列表
"上善若水",起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首句。老子用了三章的篇幅,即第八、第九和第十共三章來闡述上善若水的意義。
老子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雌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我在《老子略談·逼近本原》中,大義直解如下:
上善若水,水具有利於萬物而不爭成果的秉賦,與天長地久的精神一脈相承,深符道心。水居處於美好廣大的地域,心性良善深廣,把自帶的資訊和能量,公平給予萬物,而且守信用、講方法,有能耐、懂時機,並且沒有目的性,故而無憂無慮。反之又如何,多而再多,實不如剛好,好上加好,有誰能長保。金玉滿堂,無法長久守持;富貴驕橫,遺留的是罪過與責任。所以要學"上善之水",功成身退,體現的,正是天道法則。 我們的肉身與靈魂,能合為一個整體,不再分離嗎?我們能像練瑜伽一樣,柔軟我們的身體,回覆到嬰兒般柔弱無骨的狀態嗎?清除一切障見之後,我們的人生,不再會出現錯漏嗎?我們標榜愛民治國,在行政過程中,真能做到棄絕主觀臆見嗎?假使我們的天門(百會穴)可以做到開合自如,難道只想接收純陽的東西,而拒絕一切陰性的物質和資訊嗎?即使通曉空間世界,明白宇宙法則,我們能因應大勢,順勢而為嗎?宇宙空間生養萬物,從不據為己有,也不恃為己功,更不自據首領,這是至為高深的修養,這就叫做玄德。
以上作答,供大家參考。若想更好地瞭解老子上善若水的含義,建議結合第六第七兩章,老子講述天長地久的精神一段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