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文獻記載,中國春秋末年才有騎馬之事,但是, 在當時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 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戰國時期,馬鞍與馬鐙還沒有發明出來。這時候的騎兵,主要是利用馬的快捷優勢,進行一些偵察、騷擾、包抄、偷襲和追擊的任務,配合步兵軍團進行戰鬥,騎兵單獨對步兵作戰並不佔有優勢。秦趙長平之戰,白起以1.5萬騎兵截斷趙軍與營壘之間的聯絡。騎兵的編制還不大,並不獨立完成戰役任務。所以秦馬剪鬃十分注重實用價值,古代冷兵器作戰,戰馬剪鬃是為了避免揚起的鬃毛纏繞兵器,影響格鬥。秦代還無馬鐙,所以剪馬鬃時中間都會留一縷長鬃,稱為鬃花或者單花,騎兵上馬時左手抓鬃花,右手按鬃甲一躍而上。

    自從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之後,趙國在華夏諸侯國中率先引入了騎兵這一兵種。按照戰國末年成書的《六韜》說法,“一騎當步卒八人”。因此趙軍極為重視騎兵,其軍中騎兵的比例接近1/10,而其他諸侯國只在1%左右,日後廉頗以年邁之軀尚能“被甲上馬”以示勇武,可知他是一位“馬上將軍”,並非步將或車將。而趙奢,以軍功封為馬服君,虞喜《志林》曰:“馬,兵之首也。號曰‘馬服’者,言能服馬也。”說明他也是一位善於訓練和指揮騎兵的名將。

    當然這也與趙國接近產馬地有很大關係。趙國北部邊界臨近胡地,這裡是氣候和青草都適宜於馬匹生長的畜牧地區。趙武靈王在代地的原陽設定騎邑,就是因為這裡北部是群峰起伏的陰山,南部是水草豐茂的草原,這裡馬長得善跑、機靈而有耐力,是戰馬的最佳選擇。趙軍騎兵的武器裝備也模仿胡人,遠距離或衝鋒時騎兵在馬上彎弓射箭,短兵相接時就靠白刃格鬥殺傷敵人。正是來去如風的鐵騎配上先進的鐵製兵器,使得趙軍闢地千里,“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滅中山”……一度橫行中國北方。

  • 2 # 潛淵63776683

    個人理解,趙國的騎兵戰術應該也是步騎配合,而不是僅僅使用騎兵騎射。無馬鐙情況下的騎射戰術動作只能是“機動—減速(甚至停止)—射箭—再機動”這樣的程式,騎兵無法保持高速運動,要麼停下放箭(至少要減速),要麼騎馬機動,否則就很可能墜馬,更不要說直衝敵陣了。再者騎兵用弓箭威力普遍弱於步兵弓弩,而且步兵還可以用多個弩(專人裝弩箭,專人射擊,如此迴圈)保持火力,只要步兵保持軍陣嚴整,等到對方騎兵減速放箭時,弓弩手在大盾的掩護下與其對射,對方騎兵其實沒有多大優勢。不說戰國時期剛剛建立的趙國,看看漢武帝時期的匈奴騎兵,這些人從小就在馬上騎射,無論戰術水平還是個人騎術都應該勝過當年的趙國,可李陵僅僅一支五千人的漢軍步兵就能抵抗住十萬匈奴騎兵輪番進攻。李陵是孤軍,根本沒有增援,十萬匈奴騎兵可以毫無顧忌的進攻,可連戰數日漢軍殺傷匈奴騎兵成千上萬,自己陣型巋然不動,還能且戰且退結陣而走,匈奴單于只能束手無策,一方面李陵漢軍確實屬於精兵,另一方面也能說明匈奴人只靠無馬凳騎射確實不行。李陵最後戰敗是因為弓矢殆盡糧草斷絕,又有叛徒跑到匈奴一方去告密,本質上其實是被匈奴人拖死了,就這樣還有好幾百人成功逃了回去,可見無馬凳騎兵騎射的真實戰力。

  • 3 # 千千千里馬

    關於馬鐙何時出現中國,說法不一,比較保守的說法是晉代,因為有一個騎馬雕塑有馬鐙。

    儘管這是事實,但是不能代表,晉代是最早發明了馬鐙的時代。

    如果僅僅按照製造來說,一個馬鐙能用多少時間發明呢?

    問題是,一項發明需要具備的條件必須成熟。例如,鑄造工藝,鐵器的普遍使用等等。

    但是,我個人認為,騎馬與騎馬用於戰爭不當一回事。因為軍事行動的騎馬,不是騎馬者自己能夠決定速度快慢和路途長短的,這就必須要有馬鐙這樣的軍事保障。

    “胡服騎射”是什麼回事?學者有不同的理解。這不是問題。問題是“騎射”是怎麼回事?歷史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騎馬主要是為了軍事行動的提速,這速度提高了,武器不能發揮作用了,你想想騎馬還有意義嗎?

    騎馬其實很辛苦,短距離還可以,長距離,騎久了根本受不了馬上的顛簸,特別是沒有馬鞍和馬鐙,真的不如徒步行走。所以,趙武靈王時代應該有“馬鐙”。

    有的朋友說是用繩子,肯定不行,因為繩子無法保證有一個與腳接觸的固體平面,也就是說,繩子是軟的,對腳的支撐不是很好,反而有害。再說,如果纏繞,上下馬不方便。所以,應該是革製品比較合理。

    沒有“馬鐙”騎馬進行軍事活動,那是很大冒險。這與你騎術好壞關係不大。只有很好的技術保障,才能有低成本的奇兵軍事戰鬥力。沒有馬鐙那是不可想象的。

    漢代霍去病遠端作戰,奔襲千里,沒有馬鐙,怎麼可能?

    最後我們再說說那個晉代的騎馬雕塑。這個雕塑確實是使用馬鐙的證明,但是,畢竟這是藝術,如果藝術不表現這個事實,那是不是就沒有事實了?

    請大家看一看唐代唐德宗時期的名畫《李公麟臨摹韋偃牧放圖》,這幅畫上有一百餘人騎馬,其中還有官員,但是,畫家沒有畫一人是有馬鞍的,更不用說有馬鐙了,你能相信唐代騎馬沒有馬鞍嗎?

  • 4 # 劉三解

    對於這種技術性問題,我個人傾向於先上圖。

    這是一幅反映亞述弓箭騎兵的浮雕,很寫實,所以可以拿來具體講解。

    西亞的亞述人在公元前7世紀發明了“馬鞍”,其實就是上圖中墊在馬背上的“鞍布”,也不存在馬鐙,騎馬的姿勢是用雙腿前傾,夾緊馬腹部。

    其實這已經很清晰地證明了,沒有馬鐙,照樣可以騎射,只是難度相對提升了, 對於騎射技能的嫻熟程度要求比較高。

    而發起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死於公元前295年,也就是說,是公元前7世紀之後300年左右,可見,也不算get到多麼了不起的技能……

    另一方面,在中國的考古發現上,也能看到騎射的動作。

    大堡山春秋秦陵骨雕,繪製了兩名斯基泰騎射手。

    換句話說,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前,至遲春秋的秦華人就已經有一部分能夠騎馬射箭,而並不需要等到幾百年後才掌握這項技能。

    事實上,胡服騎射的核心,並不是騎射,而是著胡服以進行軍事改革,尤其是貴族、王族對於一部分繁文縟節的揚棄,更側重的是政治、社會層面的變革,而非一項新技術的推廣。

    事實上,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國北方就已經有遊牧部落墓葬零星出現了,騎馬射箭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後人來說,本來就是吃飯的本事,如果說還需要重新培訓和發明一遍,那麼也就太玄幻了。

    至於說馬鐙對於射箭的重要作用,其實是系統升級的價值,而非從無到有的區別。

    甚至說,馬鐙對於重騎兵持矛肉搏能力的提示,也主要是穩定性和技法的升級。

    早在沒有馬鞍和馬鐙的時代,遊牧的斯基泰人就已經使用1.7米長左右的長矛,採用由上向下刺的方式進行近戰,之後的薩爾瑪提亞人則開始使用雙手矛衝鋒。

    這也是沒有馬鐙時代騎兵衝鋒戰法的幾種:單手斜刺,雙手斜刺,雙手挺刺,下圖中就有雙手挺刺和單手斜刺兩種。

    而在馬鐙發明之後,尤其是諾曼人,使用了夾矛衝鋒的方式,如下:

    由於發力點的不同,夾矛衝鋒的突擊威力要遠遠大於前幾者,當然,此時,單手持盾牌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 5 # 歸義軍

    馬鐙跟騎射並沒有緊密聯絡。沒有發明馬鐙前,不僅有可以騎射的騎兵,還有披重甲持矛反手下刺的衝擊型騎兵。

    馬其頓夥伴騎兵

    例如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大放異彩的亞歷山大親自帶領的二千夥伴騎兵和其部下帶領的一部分色薩利重騎兵,對手波斯大流士麾下的斯基太重騎兵雖然是失敗一方,但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以至於馬其頓人不得不以輕步兵配合騎兵才擊敗他們。

    無馬鐙時代的帕提亞重騎兵

    再舉一個例子就是在卡萊之戰,殲滅羅馬克拉蘇軍團的帕提亞重騎兵也沒有馬鐙。羅馬軍團中少量高盧騎兵突圍時與帕提亞重騎兵發生了激烈戰鬥。小克拉蘇領著高盧騎兵向鐵甲騎兵衝鋒,但高盧人的短矛和標槍無法傷害鐵甲,他們自己的皮衣則被帕提亞長矛輕鬆刺穿。高盧人只好冒死抓住對方的長矛,將敵人拉下馬;或鑽到鐵甲騎兵的馬下,刺進馬甲防護不到的馬腹。 最後這支部隊除了500名俘虜外,全部被殺。

  • 6 # 魚羊悠揚

    普及下:馬鐙的作用絕對被很多歷史迷誇大了,如果按這麼說衛青霍去病千里奔襲都是編的,史記項羽騎兵記載也是不可能了,經不起推敲的。實際馬鐙也是訓練和輔助,而漢後期就有馬鐙漢前期更是有馬鐙的替代品的,甚至有很長時期上馬就用一種綁腿來固定。所以對騎射是可以的。胡服騎射載入各種典記是毫無爭議的。

    另外說弓箭吧:秦漢時代弓就很強大了,齊國就有記載六材複合弓精益的製作流程。蒙元時代由於騎射反而常用螃蟹弓,短小精悍。而清弓巨大常配以重箭。

    古代騎兵數量很少,且大部分都是經過訓練的勇敢精壯之士,裝備精良,實戰中一個人就能抗四五個步兵。

    騎兵的崛起之真正原因是源於對騎兵戰術的理解,仔細翻閱歷史,你會發現每一個強大的帝國背後往往都支撐著當時最強大的騎兵部隊。

  • 7 # 史海爛柯人

    目前關於馬鐙的起源與傳播問題,學界依然存在著很大爭議,但可以基本肯定的是,戰國時中國並沒有馬鐙。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馬鐙對增強騎兵作戰能力具有很大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騎射”必須依靠馬鐙。必須要明白一點:人類是在駕馭馬匹很久之後,才發明和使用馬鐙的。這是我們分析此問題的關鍵。

    以戰車配合步兵,是兩週時期主要的作戰方式。而此時人們便已經能夠嫻熟地操控架車之馬。馬匹在運輸、作戰和狩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駕馬,必然會使用包括繩索在內的一整套工具,而這套工具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斷改良。

    與中原地區不同,北方遊牧民族更善於騎馬,在馬背上放牧、狩獵和作戰,早已成為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同樣的道理,騎馬與駕馬一樣,也需要會使用相應的馬具。就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中國出土的最早的馬鐙,年代為公元4世紀初。這件馬鐙為木芯長直柄包銅皮式,簡單來講,就是主體用木頭製成,在外圍包了銅皮。

    △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實物馬鐙

    從這一點來講,在此之前,如果假定存在更早的、沒有包裹銅皮的木製馬鐙,是具有較大合理性的。當然,這種假設的年代上限,尚不足以追溯到戰國。僅做為一點延伸來與大家分享。

    其實,為了防止人從馬上率下來,除了提高騎術以外,還可以想辦法給人多提供支撐,或者將人固定在馬背上。沿著這個思路來想,大家首先想到的馬具就是馬鞍。確實,馬鞍的使用,一方面使得騎手更為舒適,另一方面也為其提供了一定支撐。

    △馬鞍

    在馬背上有了馬鞍以後,古人便再次對其改進,並借添設了一些用於捆綁加固的工具。如古代波斯的薩珊騎兵,便在馬鞍的後鞽上設定夾帶,將騎兵的大腿捆住。這樣一來,當騎手在搏鬥或射箭時,便能騰出雙手,且不至於重心不穩而跌落。

    講到這裡,大家也就會明白,其實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兵完全可以採用其他方式,將自己“固定”於馬背上。當然,馬鐙發明之後,對於提高騎兵的安全係數、作戰能力和舒適度,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戰國時,即便沒有馬鐙,中原地區依舊可以學習遊牧民族,組建騎兵,推行軍事改革。

  • 8 # 文化創業小哥

    “沒有馬鐙如何騎射/如何馬背作戰”這種問題,就像“沒有馬鐙如何開蹦跳顛簸的山地車/如何開翻滾的戰鬥機(更極限一點的如坐過上車)”這樣的問題,解決辦法是一個思路。

    沒有馬鐙,比騎馬更加複雜的情況,人一樣輕鬆解決了,憑什麼現在的人們就認為古人智商不行,馴服馬匹千百年了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實在令人費解。

    這個問題我在《項羽作戰時能騎在馬上揮舞兵器嗎?》回答過,最詳盡的原理可見連結: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753759765484011787/。

    牛頓第三定律是解決士兵馬背作戰這種模型最主要的科學原理。

    馬具的中的馬鞍,就是專門為解決這個問題而製造出來的,主要2個作用:

    1.抓緊馬匹

    在不引起馬極度不適———比如影響進食、輕易導致勒傷、割裂傷、擦傷等等———的情況下把馬鞍牢牢地固定在馬匹上,這樣在奔跑運動的過程中,人和馬鞍這個整體就不會被輕易摔下來。

    2.固定士兵

    由於馬鞍已經穩穩地綁在馬背上,就算遇到較大力量不容易鬆動(人坐上去以後人的體重以及嵌壓動作會更加加重摩擦),只要把士兵固定在馬鞍上就可以了。

    方向找到了,該怎麼做?

    思路1:軟性固定,就像卡車、飛機上的安全帶一樣,在馬鞍上加裝可以扣合固定士兵身體的皮帶(甚至可能直接連線士兵裝束)、厚布帶配件。

    先秦、西漢時代的先人們,估計採用的就是這個思路。

    思路2:硬性固定,就像過山車的安全閘一樣,在馬鞍上加裝士兵坐上去就被卡得很牢的硬質配件。

    這種思路古羅馬騎兵就已經使用了。

    完成了上面2個步驟,士兵和馬就會渾然一體,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從容地馳騁、作戰。

    馬鐙屬於另一種思路:利用馬鞍為中心點,在各種變動中,能發力的那隻鐙掛繩懸吊的方向幾乎總是和重力的方向一致,藉此發力進行穩定。

    如果連馬背如何固定士兵這種問題的大頭都還沒達標,趙武靈王是不敢大規模列裝軍隊的,就算只是射射箭,靠近敵軍以後隨便來個急轉彎不少士兵很可能就會摔下馬來,戰場上連續大面積出現這樣的烏龍,“胡服騎射”被史書傳唱成英明神武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語言好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