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河雅舍

    《離騷》。我剛參加工作時,我們辦公室的一位老教師當眾背誦一大段《離騷》(幾乎全文),我們非常羨慕。當時,我們下定決心也要把《離騷》背過來,那時候,我們辦公室的老師們似乎都神經了,最後,我們一個一個敗下陣來。

  • 2 # 俄羅斯的小蝸牛

    記得,當時背文言文的時候,並不能完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但是背誦文言文有技巧,先把文章翻譯,然後針對每一句話去理解,當你真正理解全文後,背誦文言文效率才高

  • 3 # 王老師小初數學

    太多了啊!但是讓我最發狂的莫過於莊子他老人家的《逍遙遊》了,不知道大家還熟不熟悉,我帶大家回憶一下:“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全文去除標點還有將近兩千字啊!朋友們抓狂嗎?最關鍵的是全文還有很多生僻字啊!(暈)感覺有毒啊!試問有多少同學能夠順利背下來啊?反正我感覺那時候我要背哭了的感覺。

    還有很多網友說《離騷》和《出師表》也十分讓人抓狂,嗯。。。。《離騷》難揹我還比較認同,因為比較繞口,容易背叉。但是軍師諸葛先生寫的《出師表》還是比較容易背的啊?裡面故事情節內容緊扣,知道全篇意思就不難背了。不知道你們認不認同

    還有就是《長恨歌》《木蘭詩》《滕王閣序》《阿房宮賦》。。。。。。這些感覺都不大記得了。反正感覺篇幅都挺長的,現在看到沒有什麼感覺,但是我相信當時背誦一定是痛苦的。

    不過背書的時光雖然痛苦,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青春回憶。現在回想哪些讓我們頭疼的文言文,仍然有很多意境優美,朗朗上口的詞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古人的才華與文采。你們還記得學生時代最讓你抓狂的文言文嗎?

  • 4 # 光一先生VIog

    我記得它,可它不記得我啊,最喜歡《醉翁亭記》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 5 # 風滿袖2018

    高中時候,老師讓背南宋愛國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文言文《指南錄後序》全篇,這篇文言文以自述抒懷的形式,歷數作者自己出使北營被扣及伺機脫逃九死一生的艱險歷程。文言文氣宇軒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連串地集中運用22個“死”字句,列敘自己九死一生的逃難經歷,氣斷聲吞,扣人心絃,作者的愛國之志忠誠之心,充滿字裡行間,捨生取義的崇高品格躍然紙上,作者大義凜然的形象彷彿還在眼前!

    當時,覺得這篇文言文特難背,於是就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別人都課外活動洗洗涮涮時,自己拿著課本到校外的小河邊,對著流動的河水,瘋狂的誦讀試背,好在到晚自習的時候,我終於把這篇文言文拿下了!時隔二十多年,當時背誦這篇文言文的情形還歷歷在目

  • 6 # 太行晨曦1

    記得在初中學習時,背得發狂的文言文很多、很多。那個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一篇文言文都得背,並且每一個字、詞、句的用法、意思都得背下來了。就不要說古詩詞啦!那都是必背無疑!

    想當年,語文老師對我們要求相當的嚴格,尤其是到了初三,背不下文言文來就得吃板子,檢查的時候,沒背下來了的同學手心都給打紅了,打麻了。有的同學為了背文言文,不知熬過多少夜,起過多少早,流過多少淚。但沒有一個同學向家長告狀,因為老師們都非常有責任心。

    記得在初三一位語文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也和我是一個村的。臨畢業的最後一個學期,沒辦法,他和弟弟給父親去河南一家醫院看病,到了河南他把父親、弟弟安排好,就匆匆趕回來,為了省點路費,也為了不過多耽誤學生的課,因誤了長途汽車,步行了100多里山路,夜裡一點左右才趕到學校,(故事的曲折程度肯定比這還厲害,時間長了,有的細節忘記了)。但我清楚地記得,當老師在課堂上把他的經歷講給同學們聽,全班同學都感動的哭了。

    除此之外,還有那麼多可敬、可愛的老師,有那麼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家長們覺得孩子能在這所學校讀書,是一種榮耀,也紛紛走後門、託關係把孩子送進這所山區鄉辦中學。

    你們說,有那位學生還願意給家長告狀呢?只怪自己笨。打那以後,同學們學習更努力了,更拼命啦!

    所以說那時候,我打下來紮實的文言文功底,這都為我以後參加語文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些文言文教學都是輕車熟路,但不包括新入編的文言文詩詞。

    要說背誦的文言文,太多了,象北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三國諸葛亮的《出師表》、西漢司馬遷的《陳涉世家》、明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孟子的《魚我所欲也》、《列子•湯問》中的《愚公移山》等等。現在還耳熟能詳。這些文章,可以說都是文言文中的名篇,篇幅長,也不太好理解,但那個時候,我們大部分學生都能背誦下來,考試時,文言文試題,大部分學生能拿個百分之八九十分,個別學生可以拿全分。

    告別了,我的初中時代!告別了,我刻骨銘心的青春歲月!現在,已進入知天命之年,初中時代的老師們音容笑貌卻永遠留在我的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1萬,想入手一輛B級車,買什麼車比較合適?請各位大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