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那些事兒
9
回覆列表
  • 1 # 神的旨意17

    魏忠賢作為東廠、西廠的領導,實際上代表明朝(皇帝)監督內閣政府(東林黨人--嘴上君子,實際上是一些很骯髒的文化人,這些人後來大多成了協助清朝剿滅明朝軍隊的骨幹),是東林黨人的眼中釘,自從被無頭腦的崇禎剿滅後,造成東林黨獨大,內閣政府無人監督,袁崇煥之流表面上愛國,實際上擁兵自重,擅殺大臣,自毀長城,和朝廷叫板,這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 2 # 北極星NStar

    歷史定位是奸臣,肯定做了禍國殃民之事,從其所作所為看,絕非忠賢。但從整個明朝國家層面看,其存在客觀上制衡了權勢過大的地主集團(所謂的文人集團)。一句話,二者都不是好鳥,都是為自身利益。任何一家獨大,皇權都會受到威脅。除掉閹黨,地主集團不受約束,只顧自己的小金庫而置國家稅收於不顧,更加劇了明王朝的財政困境。朝中官員尸位素食,面對內憂外患束手無策。絕望的崇禎除了不斷殺人換人別無他法,而這更加劇了君臣離心離德,好不容易找到個揚言能夠平定遼東的大臣,結果幾年後差點被女真人把北京端了。內憂外患卻無砥柱之臣,甚至在闖王攻打北京時連勸崇禎遷都的人都沒有,這些人甚至連譙周都有不如。崇禎註定會在絕望、怨恨中離去。這固然有崇禎多疑性格缺陷,但誰又能說崇禎多疑性格不是對那些大臣失望造成的!

  • 3 # 利刃號

    崇禎皇帝朱由檢可算上是明朝最傳奇的一個皇帝了,他登上皇位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短短几個月就除掉了權傾朝野的魏忠賢,還一改明朝皇帝安於現狀的怪癖。對各方勢力重拳出擊,算是垂死掙扎的明朝一次迴光返照了。但是就是這位毫不猶豫對魏忠賢痛下殺手的鐵腕皇帝,卻在臨死之前改變了對魏忠賢的態度,選擇重新厚葬這位政敵。這是為什麼呢?

    崇禎選擇厚葬魏忠賢絕對不是小編信口雌黃,是有事實依據的真相。這完全是一個亡國之君最後的大徹大悟。朱由檢的大哥朱由校在臨死之時就告訴他,"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但是一心想要乾綱獨斷的新皇帝急於除掉魏忠賢,而且朱由檢看不到大明消亡的真正原因,一意孤行的認為魏忠賢才是明朝破敗的原因,完全沒有看到這個人積極的一面。可以說魏忠賢的倒臺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魏忠賢主政時期明朝還是比較安穩的。朱由校不管朝政,而魏忠賢依靠強人統治確保了明朝政府的高效率,在對外問題上明朝表現的也算可以,努爾哈赤拿下遼東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只是大明軍隊內部將領的不和斷送了千里江山,這並不是魏忠賢的無能。在東北全境淪陷的情況下,魏忠賢能夠捨棄個人恩怨起用自己的政敵"熊廷弼",短時間內穩定了遼東的局面,這說明魏忠賢並不是我們在電視劇裡看到的那麼不堪。

    魏忠賢重用的袁崇煥甚至在寧遠小城頂住了八旗鐵騎的猛攻,擊斃了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又在同一個地方用自己訓練的關寧鐵騎正面打敗了八旗鐵騎。這不能不說是知人善用。可見對於末代的明朝而言,魏忠賢這個貪財的權臣是利大於弊的!它至少用武力維護了朝廷的統一穩定和官員的恪盡職守以及對外的軍事勝利。把他稱作"魏相"一點也不為過。

    魏忠賢的強權確保明朝政府對鎮壓農民起義的高效率,起源於陝西一帶的農民起義在魏忠賢的有力鎮壓下並沒有做大,尤其是東北關寧鐵騎擊斃努爾哈赤以後,明軍可以抽出足夠的力量打擊農民起義,如果沒有後來八旗鐵騎攻入關內朝廷失去對地方的有力控制,絕對不會讓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這樣的草蔻有機會做大。而八旗能夠打入關內就是由於崇禎的折騰,動搖了長城的防線(他甚至自毀長城殺掉袁崇煥這個擊斃努爾哈赤的功臣)。

    所以說,臨死之前的朱由檢很可能是領悟了哥哥朱由校關於魏忠賢的評價,也明白了自己多年來的努力都沒能達到魏忠賢的統治效果,所以內心生出了厚葬魏忠賢的念頭。

  • 4 # 四都火雞

    魏忠賢雖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貪官,但關於國家命運的事,他卻從來不含糊❕

    大家都知道萬曆朝張居正時工商業得以迅猛發展,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魏忠賢上臺的一項政策就是收工商稅,而且是大力收工商稅❕

    為什麼要收❔

    因為國家沒錢,當時遼東後金那一幫子正鬧騰正歡實(事實上也沒怎麼消停過),邊防和軍隊是要錢的❕

    魏忠賢透過大力征收工商稅使得邊防的錢得以著落,而且天啟的時候國庫的錢還是逐步增加的❕

    從而又延續了幾年大明王朝的時間,魏忠賢死後,明朝也在沒幾年後滅亡了❕

    不進對於國家是這樣,對於百姓,更是免去了增耗❕

    在以前百姓不僅要繳納應有的賦稅,就連損耗也要承擔,而地方官更是在其中做足了貓膩,以至於損耗是賦稅的幾倍❕

    而魏忠賢也免去了這些,向中上層收稅❕

    等到崇禎登基。魏忠賢被迫自殺,憎恨他的東林黨更是將其描繪成凶神惡煞❕

    但是東林黨更是將國家搞得一團糟,到頭來這個鍋還讓魏忠賢來背❕

    這也許正是魏忠賢惡名遠揚的之一,其實他最重要的錯誤就是他是一個太監❕

    歷史給予魏忠賢的定位是~~治世能臣,亂世奸臣❕

    一個市井無賴,走到權利的巔峰,無疑是聰明的❕

    但是他的聰明沒有放到愛國上,而是以權謀私,為達到自己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國家於不顧,毫無疑問他的這種行為是為人所唾棄的❕

  • 5 # 泡泡小蛋糕

    魏閹掌權肯定是不合適,但比崇禎把國家搞得失控強。有堯舜而有賢臣,明君手下出賢臣,崇禎說什麼滿朝皆可殺,就覺得自己能得很,各位願意為這樣的領導赴湯蹈火嗎

  • 6 # 斗笠張翁

    魏忠賢幼時討飯到了山東即墨鳳凰村,定居,並認了一個老人做乾爹……後經人介紹去京城做了太監……因在即墨有屠殺眾人的劣跡,鳳凰村不認他!

  • 7 # 戒榮耀的歷史官

    ↑魏忠賢死後三百多年,反而擁有很多支持者↑

    魏忠賢家裡有礦?還是開廠?他的財富從哪裡來的?不全是民脂民膏嗎?

    什麼時候魚肉百姓不是殃民了?從張居正被清算,萬曆皇帝惰政開始,大明的官場是一天不如一天,對老百姓的盤剝不斷加重,魏忠賢的得勢,把這個局面推向了新的高峰。

    為什麼?因為各地官僚透過巴結魏忠賢而自肥,把官場貪腐推向了新的高度。

    以“五虎”之首兵部尚書崔呈秀為例,這位官居正二品,掌管全國軍事行政大權的大吏,見到魏忠賢就跪稱父親大人,魏忠賢死時,他已經被罷官,回到薊州老家養老。

    ↑崔呈秀跟隨魏忠賢,撈了無數財富↑

    得知自己必死,崔呈秀在公元1627年十一月十一日,和寵妾蕭靈犀等人一起,擺了一桌奢侈的“送終宴”,酩酊大醉之後,把巧取豪奪而來的珍奇異寶砸的粉碎,然後上吊,跟隨魏忠賢而去。

    死後抄家,從崔呈秀家抄出了白銀七萬多兩,金子三百多兩,箱櫃三百餘件,書籍十七號,房子二十六所四千餘間,田地三百餘頃,而這些財富,是經過崔呈秀財產轉移後剩下的,總量還不到他總財富的十分之一。

    這些財富,難道不是禍國殃民得來的嗎?

    有些歷史學者非要說魏忠賢能夠壓制文官集團,好歹為內朝,為國家攢了些銀子,辦了些實事,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試問,崔呈秀的財富,如果不是依附魏忠賢,能搜刮至此嗎?這些財富可有一分一毫進了遼東邊關士兵的帳內?可有一株一秣進了遍地餓殍的嘴裡?

    ↑魏忠賢的生祠,是民脂民膏工程↑

    再說一下各地給魏忠賢立生祠的事吧。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浙江巡撫潘汝楨上奏天啟皇帝,請立魏忠賢生祠。天啟皇帝答應了。

    短短一年時間,各地一共給魏忠賢建造了四十多座生祠,孝陵衛指揮李之才甚至把生祠建到了皇帝祖墳旁邊,如此無所顧忌,老百姓能得到什麼好處?餓著肚子交錢就是了。

    每座生祠耗費數萬兩白銀,其中的回扣就都流到了地方官口袋裡。

    魏忠賢這個傻子,還樂呵呵享受其中,絲毫不加阻止,真把自己當成“崇德冒勳,普惠報功”的國之幹柱了,直到崇禎皇帝登基後,為了暫時收斂鋒芒,魏忠賢才主動提出停建各地生祠,生祠鬧劇得以停止。

    可見,如果魏忠賢真的公忠體國,愛恤百姓,他絕對有能力阻止各地興建生祠,可他沒有!討好他的官僚不但藉此平步青雲,還大斂其財,明朝的官僚根基徹底腐爛,無可救藥。

    魏忠賢為了權勢,廣泛結黨,沆瀣一氣可不是為了謀國之忠,而是把國家黎民變成欲所欲求的名利場,把盤剝貪腐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魏忠賢曾經想起兵奪權,未遂↑

    甚至,在崇禎帝登基前,魏忠賢打算起兵造反,崔呈秀極力反對:“恐外有義兵”,才不得已打消這個主意。

    有人說,崇禎帝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夕,曾仍太監曹化淳收葬魏忠賢的遺骸,葬於香山碧雲寺,但此說從未在官方歷史書籍中看到,懷疑是偽說。

    總而言之,魏忠賢區區一個市井無賴之徒,藉著無與倫比的運氣和個人鑽營,竟然走到了能夠影響國運民生的位置,所作所為毫無利民之舉,皆是亡國徵兆,實在是那個時代普天黎民的大不幸。

    明朝到了萬曆年間本已衰敗不堪,但魏忠賢的出現,把明朝這艘大船徹底推到深淵旁邊,崇禎帝努力了一輩子,還是無力迴天。

    蒼天可鑑,為民悲聲,魏忠賢及其黨羽禍國殃民,活該被清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們會把貓和狗當寵物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