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蜂部落
    野外的捕獲的蜜蜂有什麼優勢?

    如果我們的蜜蜂是野外捕獲的,其實好處最多就是野外的蜜蜂可能沒有經過人工馴化,保留有較強的野性,野外生存能力可能比我們家裡養殖的更強,似乎相對於我們家養的蜜蜂來說,野生蜜蜂具備的優勢可能就這麼一點,如果我們家養的蜜蜂適時的換王,科學繁殖,甚至可能野生的蜜蜂在某些習性上還不如家養的蜜蜂。

    影響蜜蜂出糖率的因素

    如果說要蜜蜂出糖率高,其實不管是家養的蜜蜂還是野生的蜜蜂,要求都是一樣的,只是說野生的蜜蜂沒有人干擾,如果從認為干擾的角度來說,家養的蜜蜂出糖率可以更高,主要是利用了蜜蜂的習性,所以在蜜蜂出糖率的問題上,實際上我們應該考慮自然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自然環境因素

    從自然環境來說,我們都知道,蜜蜂既然要採蜜,那麼就應該有適合的蜜源,適合的氣候。

    只要氣候好了,蜜源充足,蜜蜂自然可以大量採蜜。

    第二: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其實主要考慮的是科學養殖的問題,自然環境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但是養蜂的環境我們是可以選擇的,那麼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人為因素會影響蜂蜜產量的因素主要有蜂場的位置、蜂王的更換頻率、取蜜頻次三個因素。

    想要讓蜜蜂乖乖在一個地方生活,在自然條件滿足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這個位置不會給蜜蜂生活造成影響,包含我們檢查的頻次、不遭受病敵害等等;對於蜂王來說,只有保證蜂王長期的年輕氣盛才能保證蜂群中有源源不斷的工蜂產出,這樣蜂群中才會有更多的蜜蜂去採蜜和哺育幼蟲,蜂群才能更加壯大;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科學取蜜,蜜蜂也是會懶惰的,如果蜂群中蜂蜜過多,蜜蜂要麼分家,要麼變懶,所以我們需要適時取蜜,這裡所謂的適時取蜜,其實就是為了不讓蜂蜜的質量變差,就是在保證蜂蜜質量的情況下,多取蜜。

    總的來說,養殖蜜蜂多取蜜的關鍵可以說是環境佔據一半,人為原因佔據一半,只有這兩個問題都得到科學的解決,我們才能在固定的條件下儘可能的讓蜜蜂多產蜜。

  • 2 # 蜜秘

    針對此問題分享幾條我自己的實踐經驗。我關注的蜜蜂有兩種,中蜂和小草蜂。小草蜂人工養殖難度非常大,無數次嘗試均已失敗告終。在此不做分享。中蜂養殖難度不大,自己也有成功的養殖經驗。提高出糖率是每一位養蜂人的夢想。高的出糖率能提高經濟效益,同時也能留住蜜蜂。結合我自己的實踐經驗,給出以下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1、根據蜜蜂習性製作蜂箱。以中蜂為例,經過無數次的對比實驗,發現泡沫箱最能提供蜜蜂生存的溫度,最能留住蜜蜂,我現在都是用泡沫箱來養中蜂。2、選擇合適的位置放置蜂箱。中蜂喜歡溫暖的環境,選擇Sunny照射充足的地方放置蜂箱,舒服了蜜蜂才願意拼命幹活。3、養殖點附近蜜源植物要豐富。充足的蜜源是提高出糖率的關鍵。選擇在田間地頭或者山腳處,保證蜜蜂能採到充足的花蜜。4、自然蜜源匱乏時,要給予人工補償。遇到花朵缺少的季節或是雨季。蜜蜂難以採到充足的花蜜,就會吃蜂蜜來保證自身的營養。此時若不及時人工喂糖,出糖率將大打折扣。以上幾點均是我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供大家參考。謝謝。

  • 3 # 田新三農

    土蜂,是中國獨有的蜜蜂品種(中華蜂),有抗病能力,適應自然環境,工作時間長等優點。但是要養好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華蜂高效養殖技術吧。

    中華蜂一般是不用人工餵養的,但是在繁殖季節一定要喂花粉,有充足的食物蜂王才會大量的繁殖,強群才是高產的基礎。出現弱群,失王群及時合群。出現王臺及時處理掉,以免自然分蜂減弱強群。

    病蟲害,也是產量低罪魁禍首之一,要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天敵來犯共同禦敵,蜂箱安置向陽避風處即可。

  • 4 # 柚類苗木種植技術

    我的就是野外捕回來的,有一年了,也沒有怎麼打理過,最近一看,王都沒有了,而且還分了三窩蜂出去,其實養蜜蜂還是要勤,過一個開花季節就要出蜜了

  • 5 # 孔夫子愛釣魚

    抓來的蜜蜂的情況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我們抓來的野蜂的情況,這裡面一般有兩種情況存在,一是抓到的是一個正常的蜂群,也就是一直在一個地方住了很久的蜂群,擁有巢脾,蜂蜜、蜜粉脾,幼蟲脾等等完整的構造。二是抓到的是一個分蜂群,這種蜂群是一個正常的蜂群在產生分蜂熱以後分蜂分出來的蜂群,所以只有蜜蜂,其它的什麼都沒有的,那麼我們就根據這兩種情況來看看究竟怎麼養殖這樣的蜜蜂。

    第一:抓到一個正常的蜂群

    如果我們抓到的是一個正常的蜂群,不用說,不管蜜蜂有多少,蜂群中的巢脾全部利用起來,蜂蜜不多的情況下就不要嘴饞了,留給蜜蜂吃。我們在收蜂的時候可以把那些蜂脾全部切割成規則的樣子,然後用竹片或者木條進行捆綁,穩固在巢框上,過箱後將這些巢框全部放到新的蜂箱中,讓蜜蜂繼續在蜂巢原來的巢脾上生活,如果有卵蟲脾存在,蜜蜂生活得更好,同時安裝好防逃片,連續獎勵餵養幾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們的蜜蜂不多,不要隨便增加巢礎,採用保溫板將蜂群隔在一個小區域內讓蜜蜂自行繁殖,大致意思就是保持風略多於脾,這樣利於蜜蜂繁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氣候條件好,蜜源充足,還是可以養殖起來的,只是時間稍微長一點。

    第二:抓到分蜂群

    如果我們抓到的是分蜂群,同樣的道理,還是先抓了過箱進行養殖,在前幾天進行適當的獎勵餵養,上好防逃片。如果家裡有現成的蜜蜂,可以從其它蜂群提取封蓋子脾與幼蟲脾進行補充,這樣有幼蟲脾蜜蜂更加安靜,而且封蓋子很快出房,可以快速的復壯。如果這些都沒有,只有採用巢礎框上半張或者三分之一的巢礎,不要讓蜂少於脾,同樣採用保溫板將蜂群隔在蜂箱的一側,讓蜂群慢慢增長,逐步增加巢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外界蜜源充足,氣候條件好,蜜蜂還是可以慢慢成長起來的。

  • 6 # 迴歸自然321

    野外收回來的蜜蜂,直接把它放進中蜂箱裡面養,蜜源資源豐富的地區,加上科學的飼養方法,蜜的產量自然會,高出很多。

  • 7 # 山野養蜂人

    養蜂業是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蜜蜂、胡蜂為農作物、果樹、牧草等傳花授粉,同時蜜蜂還產蜜。養蜂佔地少、無汙染、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是回鄉創業的最佳產業,是山區農民發展林下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速效產業,是果、蔬區農民提高果、蔬產量、質量,從而提高種植效益和增加養殖效益的雙豐收產業。

    野外捕獲的蜜蜂,怎麼養殖出糖率高?

    首先、其次要解決留下來,在得住的問題。

    蜜蜂本就是野生的,只是在野外自生自滅吧了。所以,從野外捕獲的還是自己在家養殖的並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唯一不同的是,自己養殖的得到了人類的精心照顧而已。

    許多朋友在野外抓到蜜蜂后,拿回家裡養殖,夢想著以後就可以吃蜂蜜了,哪你就想錯了。

    那野外收回來的蜜蜂,如何才能讓它們不逃跑,留著為我們產蜂蜜呢?

    讓蜜蜂有不想走的理由,並安居下來。

    科學的養殖和適宜的環境才是不想走的理由,安居下來才是重點。說到讓蜜蜂有不想走的理由,那我們就給蜜蜂製造出不想走的理由,蜜蜂其實是個很愛幼子的動物,因為收回來的蜜蜂一般沒有子脾,利用這一點,給蜜蜂放入子脾。我們可以從人工飼養的其它蜂群裡拿子脾,也可以在野外收蜂時,拿野蜂群裡的子脾,這樣蜜蜂有幼子了,它跑的可能性就小了。

    也可以使用防逃片安裝在蜂箱門口,安裝防逃片只能讓工蜂出入,蜂王出不去,因為蜂王體型大於工蜂。防逃片能讓工蜂自由出入,而蜂王出不去,蜂王出不去就沒法帶領蜜蜂逃跑了。

    但是,事無絕對,也不能說百分百就不逃。

    其次、出糖率高的問題。

    不管是野生的蜜蜂還是家養的蜜蜂,人們的企盼都是一樣的,出糖率高。

    近年來,人們似乎對養生越來越感興趣,常喝蜂蜜水成為多數人的選擇。但是市面上有很多假蜂蜜,或者是摻雜過其他東西的蜂蜜,天然無汙染的純蜂蜜,是很多人購買的物件。而對於那些養殖蜜蜂的朋友們來說,提高蜂蜜的產量,成為重要的問題。

    養殖蜜蜂應注意下列幾個問題,可以有效提高出糖率。

    1、選擇一個最適合養殖的品種。

    不是所有的蜜蜂都適合人工養殖。要充分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適合養殖什麼蜜蜂品種,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蜜蜂養殖的成功率,也是提高蜂蜜產量的重要基礎。我們應選擇出、入勤快、花粉採集多的蜂群。

    2、要有一個適宜蜜蜂養殖的場所。

    首先要有一個適宜蜜蜂養殖的場所。多數中蜂養殖戶都選擇露天定地飼養,要選擇一個背風向陽、最好是南北的平整場地做為養殖的場所。對剛剛起步養殖蜜蜂的朋友來說,最好選擇活框養殖,因為活框養殖管理較為方便,同時產量相對高一些。

    3、根據需要對蜂群進行適時補充飼餵。

    在蜜蜂養殖過程中,還要根據需要對蜂群進行補充飼餵。尤其是在蜜源和粉源比較少的季節,我們就需要透過補充飼餵來維持蜜蜂的正常生活。

    4、氣候漸漸回暖,適時獎勵飼餵。

    為了強壯蜂群、提高產糖量,春天氣候漸漸回暖,適時獎勵飼餵。春天的時候,天氣漸漸回暖,蜜蜂開始外出活動,為了強壯蜂群、提高產糖量此時,就需要獎勵飼餵。

    蜜蜂養殖是一項長成不衰的朝陽產業。只要你懂些技術。再加上勤勞奮鬥。人人都可以致富。

    下面我用影片給朋友們詳細說明一下。

  • 8 # 梅州石扇金柚

    廣東梅州梅縣石扇鎮中蜂養殖戶和金柚種植戶為您解答:野外捕獲的蜜蜂,怎麼養殖出糖率高?

    野外捕獲的蜜蜂,想要透過養殖來提高出糖率,那麼第一,必須採用科學的飼養方法進行管理蜜蜂,也就是活框養殖,養出強大的適齡採蜜群,無蜂病;第二,養殖地點必須要有豐富的蜜粉源;第三,蜜源植物流蜜期要有良好的氣候條件。三者缺一不可,無論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無法提高出糖率,甚至又可以還需要投入高成本去餵養。

    一、科學的飼養方法

    野外捕獲的蜜蜂,既可以傳統土法養殖也可以現代活框養殖(科學飼養)。單純從出糖率來講,傳統土法養殖的蜜蜂,群年平均產蜜量只有5-15斤;而採用現代活框養殖(科學飼養)的蜜蜂,只要飼養管理得法,管理到位,群年平均產蜜量至少可提高到30-50斤,如果再算上分出群的產量那就更多了(傳統土養在保證生產力的情況下,一年大多數只分一次蜂,而活框飼養一年可以分出2-3群蜂)。所以,要想蜜蜂出糖率高,必須採用現代活框養殖方法,即是科學的飼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飼養管理內容:

    1、過箱

    野外收捕的蜜蜂,無論是獵捕而來還是收捕的分蜂群,首先要做的就是將其過箱到活框蜂箱中。一般我們最常採用的是借子脾過箱,省時省力省麻煩。如果沒有子脾的蜂友,對於獵捕的蜜蜂可以透過綁子脾的方法過箱;而收捕到的是分蜂團的朋友,可向附近蜂友借子脾過箱,或者購買造好的優質空巢脾過箱,這些都沒有,那麼也可以安裝巢礎框進行過箱,但要在巢門口安裝防逃片,避免蜜蜂飛逃,之後每晚對其進行獎勵飼餵,促進工蜂儘快造脾以供蜂王產卵使用。

    2、飼養強群

    過箱成功以後(即工蜂造脾、蜂王產卵),就要以飼養強群為目標,不隨意加礎和進行人工分蜂。只要蜂脾上部有充足儲蜜,就可以每天或隔天進行獎勵飼餵,促進工蜂積極工作,蜂王積極產卵,加快蜜蜂的繁殖速度;當蜂脾上出現大量的幼蟲時,檢查群內儲粉是否充足,不足及時飼餵。以使蜂群快速達到強群的標準。強群是提高蜜蜂出糖率的關鍵,一般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工蜂數量多,除滿足巢內撫育幼蜂需要外,多出來的蜜蜂則可以全力以赴的投入繁重的採集工作中;

    2、工蜂質量好,除沒有蜂病外,日齡也很重要,因為沒達到適齡採集期的蜜蜂,幾乎沒有生產力,反而需要吃掉大量的儲蜜,對流蜜短的蜜源來說,極為不利。所以要求在大流蜜前40天就要開始培育適齡採集蜂就是這個原因。

    3、蜜蜂採集情緒要高漲,沒有分蜂熱的產生。流蜜期最容易發生的就是分蜂熱,蜜蜂怠工,群勢再強,適齡採集蜂再多也無法提高出糖率。對此我們可以在分蜂熱產生初期,將老王替換成處女王,透過讓蜜蜂斷子來解決分蜂熱問題,同時在空餘巢房多的情況下讓蜜蜂多儲蜜,提高出糖率。這一方法對於流蜜期短的蜜源來說,效果顯著。

    二、要有豐富的蜜源

    豐富的蜜源是提高出糖率的基本條件,沒有豐富的蜜源,不管是從野外捕獲的蜜蜂還是人工養殖的蜜蜂,無論採取多先進的養殖模式,依然無法獲得高出糖率。只有大量蜜源植物開花泌蜜,蜜蜂才能有大量的花蜜可採,而有了大量花蜜才能將其釀造成蜂蜜,這樣出糖率才會高。豐富的蜜源必須滿足以下4個基本條件:

    1、在蜜蜂飛行範圍內,有一定面積和數量的蜜源植物,除了能滿足蜜蜂基本的生存發展需要外還有較多結餘,這樣才能生產出較多商品蜜,也就是出糖率才會高;

    2、蜜源植物流蜜要穩定,儘量沒有明顯的大小年情況出現。或者大年流蜜洶湧,蜜蜂產蜜量高而小年能滿足蜜蜂生存和繁蜂需要。

    3、在主要蜜源植物開花前有充足的輔助蜜源期,並且花期長,能供蜜蜂繁蜂、分蜂,培養出強群,以便在主要流蜜期時有充足的蜂力去採集。

    4、主要蜜源植物本身對蜜蜂沒有太大的不良影響,比如花期沒有噴灑對蜜蜂有害的農藥和沒有為害蜜蜂的天敵存在。

    三、有良好的氣候條件

    氣候條件是影響蜜蜂出糖率的最重要因素。與之有密切關係的主要是氣溫、溼度、日照、風向和雨量。

    (1)氣溫和溼度影響著蜜蜂的出勤活動和蜜源植物的開花泌蜜,氣溫過低,蜜蜂出勤少,蜜源植物開花量也少,甚至不能順利開花就夭折;氣溫過高,溼度小,即便蜜蜂積極出勤採蜜,也無法採集到正常花蜜(花蜜都被高溫給蒸發了);

    (2)日照影響著蜜蜂的出勤時間,蜜蜂從出巢採集到採滿歸巢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一些日照短的地區,外界雖處於大流蜜,但是沒往返幾次天就已經黑了,這樣出糖率也不會高,而一些日照長的地區,蜜蜂早出勤晚歸巢,採集的花蜜多,最後釀造出來的蜂蜜多,出糖率自然就高了;

    (3)風向是影響蜜源植物泌蜜的最主要因素,一般吹北風或西北風,蜜源植物幾乎不泌蜜,蜜蜂無法採集到花蜜;

    (4)雨量是影響蜜蜂出勤的因素,雨天多,勢必導致出糖率低。

    因此,良好的氣候條件必須是蜜蜂在採集飛行範圍內的大氣候保持氣溫適宜、溼度大,日照長,吹南風,不會出現連續的雨天,其次就是蜂場的小氣候條件要適宜蜜蜂生存和養蜂人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的生日快到了,有什麼送女友禮物參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