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澳洲婦幼Dr韓
-
2 # tcm101
(134)除友人們已說的諸多好辦法之外,今在這裡說個來自國外,即早於1976年阿根廷國防醫生萊昂.埃爾斯薩赫和胡利奧.勞爾.蒙特內格羅使用正常劑量顆粒糖(白糖)能消除細菌感染、防再感染,併為生長新的表皮創造非常好的生長條件發現的治傷口好辦法。實有奇效,一用就可痛止、血止、膿止,傷得愈了!
一一實踐證明,用白糖適量經無菌開水化解,待白糖水溫涼後洗去傷口的血跡,汙物,或膿漬,再在傷口上放上一層白糖,藥棉紗布護住,膠布固定,很快傷口就癒合被治癒了!這辦法在剖腹產上,咱們認為應用應是有益的。但需手術醫生們用科學的理論論證進行研究參考再作決定了。80年代一位縣(市)級醫院的麻醉師醫生告訴說,“用白糖治創傷收效確實很好!″咱們相信麻醉師醫生說的是真的用白糖治傷的體驗好結果,這辦法多位友人用了無不受用不受益的!故在此把這白糖治傷口的辦法說出來,供大家再驗參考,實是可靠、安全、簡便,又能快速解除痛苦,還特別能節省過多的醫費錢。
一一事實上,白糖治傷,在1986.6.第2版《簡明中醫辭典》第1006頁收入刊印出來,用了治療小腿慢性潰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臁瘡,能解決"久不收口″的問題,稱“用白砂糖撒滿,膠布牢貼″,可見白糖治傷的辦法已得到醫界專家的認可,人們放心運用應是沒問題的!
-
3 # 紅良育兒什麼動作有助於刨腹產傷口癒合?
要想剖腹產傷口儘早癒合,手術後除了要注意飲食營養外,還要輔助做一些活動有助於剖腹產傷口癒合。一般,手術後大約六小時後要動一動,如可以將床慢慢搖起,讓產婦呈半臥位,產婦可以試著側臥。通常術後24小時就可以拔掉導尿管了,導尿管拔掉後,產婦會感覺頓時輕鬆很多,可以在床上慢慢活動身體,醫生也會及時告知產婦下床活動一下,這樣可以幫助傷口儘早癒合。產婦在首次起床下床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因為傷口非常的痛,稍微用力過猛都對傷口不利。在下床前可以在家人的幫助下進行,先用一隻手握住傷口,慢慢坐起,然後在家人的攙扶下挪移下床,動作要慢,慢慢地挪動,等到完全下床後,產婦可以用自己一隻手握住傷口,另一隻手扶住床,腳下慢慢走動一下,第一次活動是最困難的,以後會越來越好。然後每天都要活動,有時候上個廁所也算是活動了。平時在床上要儘量側臥,平躺有可能拉扯到傷口,對傷口的癒合不利。等到能走路的時候,可以透過慢慢走路來促進血液迴圈,幫助身體恢復。你可別小看這樣的小活動,對產婦傷口的癒合、惡露的排出、及身體的恢復都是大有好處的。活動不僅有助於促進產婦的下肢血液迴圈,而且可以有效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積極引導產婦的身體機能早日進入正常運轉。此外,也可以在外傷口完全癒合後,用手輕輕按摩腹部,幫助子宮癒合恢復。一般,剖腹產手術外傷口完全癒合需要9天左右,子宮傷口完全癒合大約需要40~90天左右,也是因人而異的。3個月後可以適當運動幫助身體恢復。
總之,剖腹產是一項大手術,傷口大,損傷大,需要細心護理,手術後可以透過以上一些輕微的活動來幫助傷口癒合。通常,剖腹產手術外傷口完全癒合需要9天左右,子宮傷口完全癒合大約需要40~90天左右,也是因人而異的。3個月後可以適當運動幫助身體恢復。
-
4 # 楊柳枝18
剖腹產對女性傷害非常大,要想很快恢復健康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事情。
1.產後六小時
剛生完寶寶,需要平躺6個小時的,不能讓產婦亂動,不論是吃飯還是喝水都需要家人的幫助和護理。
2.六小時以後
當產婦躺夠6小時後,家人要配合護士幫助產婦翻身。這時麻醉藥漸漸的散去,疼痛越來越明顯,產婦會感到疲倦和痛苦。如果恢復的不錯,可以攙扶著產婦進行短暫的活動。
3.飲食
做完剖腹產排氣後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讓產婦吃大補食食和油膩食物,最好是喝小米湯(粥)之類的流食,以後根據恢復情況調整。
4.多下床活動
產後只要身體情況允許,應下床多走動,以利身體恢復,幫助子宮復原,促進惡露排出。
5.不要憋尿
在分娩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導致尿瀦留,使膀胱脹大,生完寶寶後,應儘早排尿,不要憋尿,防止膀胱炎的發生。
6.按摩子宮
產婦可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形按摩,促進子宮收縮。
7.勤哺乳
勤哺乳刺激乳頭能幫助子宮收縮,所以應儘早讓寶寶吃母乳並結合按摩進行熱敷。
8.注意衛生
產婦出汗多,惡露排出以及乳汁外溢。各種液體氣味混在一起很不舒服,也讓病菌有可乘之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宮腔感染。因此,要拋棄不洗頭不洗澡的陋習,注意衛生刻不容緩,尤其要注意傷口周圍的衛生,做好傷口護理。
-
5 # 凝媽悟語
什麼動作有助於刨腹產癒合?
我是兩次剖腹產,傷口都癒合得很好,剖腹產後做什麼動作有助於產後恢復呢?注意以下幾點:
什麼動作有助於刨腹產癒合?
1、注意平躺
在產要去掉枕頭平躺6個小時,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子宮和腹部臟器進行過移動和創傷,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恢復。這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減輕胃腸的壓力,促進身體恢復。
2、注意按摩腿部
在平躺過程中,要注意讓家人協助按摩腿部。因為產婦身體不能動,血液流通不暢,容易造成靜脈血栓。按摩腿部促進血液流通,可以防止靜脈血栓的發生。
3、注意翻身
在6個小時以後可以進行翻身,如果自己的身體無法支撐自己翻身,也請家人推著翻身,可以在身子底下墊一個枕頭側躺一下,再換方向側躺。翻身可以防止腸粘連、盆腔粘連,促進身體恢復。
4、注意壓肚子
護士每天會來壓肚子,一天一般來兩三次。壓肚子有時會很疼,壓肚子後會流出很多血。很多朋友對此項操作很是害怕,其實這個動作有利於子宮復原,也有利於惡露排出,對整個身體的恢復都是有益的。
5、注意下床動作
到了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首先讓家人把病床輕輕搖起來,自己緩緩坐起,停留5分鐘;再挪到床沿上,將雙腿放到床下,停留5分鐘;輕輕試探著下地,慢慢站起,停留5分鐘。讓家人攙扶或者自己扶著牆邊,慢慢地進行活動。
6、及時排便
拔掉導尿管後,及時去廁所排便。因為插導尿管至少2天時間,這期間會忘記如何排便。早排便早恢復排便意識,同時有利於消除炎症。第一次排便會有些困難、有些痛,可以開啟水龍頭,看著水流的樣子、聽著水流的聲音,會刺激排便。插導尿管後會引起炎症,及時排便,第二次就會好很多了。
回覆列表
剖宮產屬於大手術,恢復至少需要6-10周時間。 不過,我們並不需要等到徹底癒合了再開始鍛鍊。
產後初期的恢復性鍛鍊腹部肌肉活動可以在產後第一時間進行,也比較簡單。鍛鍊時,透過深吸氣,將下腹部往脊柱方向收緊靠攏,堅持5-10秒,然後放鬆,正常呼吸。這樣重複8-12次為一組,一天做4組。鍛鍊的時候,可以坐著,站著,側臥,仰臥等,自己覺得舒適的姿勢。
凱格爾運動幫助鍛鍊盆底肌,降低產後漏尿等風險。產後第一時間做凱格爾運動時,可以坐著,身體稍稍前傾,背部挺直。然後像平時憋尿時一樣,嘗試收緊會陰部肌肉,並堅持8-10秒,如果堅持不到8秒,盡力而為就行。凱格爾運動可以一天做8-12次。
凱格爾運動也有比較直觀的影片,可以網上搜搜影片
緩慢行走活動肢體,在產後可以及早開始緩慢的走步,根據自己的身體恢復狀況決定走步時長。一開始,可以是在家裡房間走5分鐘。隨著身體恢復,再慢慢增加時長,氣候適宜空氣質量好的時候,還可以推著寶寶到公園等地方散步。
產後初期要避免的活動在剖宮產傷口癒合前,也就是大約產後3個月內, 任何對剖宮產傷口可能造成牽拉或壓迫的活動都要避免。比如,仰臥起坐、卷腹、負重鍛鍊、快跑、網球等。
日常生活中可能牽拉傷口的動作也要注意規避。 比如避擴音重物,一般來講比新生寶寶體重要重的,在傷口癒合前都不要抱或提。往高處夠東西或彎腰撿東西的時候,也可能影響到傷口,因此也要注意。
開車的媽媽,在剖宮產傷口徹底癒合前,也儘量別開車。以免在行車途中突然需要應急踩剎車等動作,牽拉傷口導致疼痛。
適合產後的運動產後初期,主要是功能性或恢復性的鍛鍊。隨著身體慢慢恢復,傷口癒合,能做的活動也會慢慢多起來。
一般來講,孕期自己能勝任的活動,在產後恢復階段都可以嘗試。比如:
步行/散步
走路可能是最方便的鍛鍊方式,一則不需要特別的器材,二則可以推著寶寶一起出門。 走路不僅可以鍛鍊身體,同時也是產後放鬆心情的好方法。
游泳
喜歡游泳的媽媽,在產後出血停止,就可以開始游泳。剖宮產後也會出血,主要來自胎盤附著的地方,出血一般10-14天,也有媽媽可能會出血超過2周,但總體的趨勢是隨著時間推移出血越來越少,直到停止。
騎腳踏車
要注意安全。不會騎車的,就可以到健身房用固定腳踏車或橢圓機進行鍛鍊。
瑜伽/普拉提
可以鍛鍊不同的肌肉群,鍛鍊時還可以讓寶寶參與進來,親子互動。
其他自己喜歡的有氧運動
只要是自己喜歡而且能勝任的有氧運動,隨著身體恢復,都可以慢慢恢復。恢復過程,從低強度開始,逐步增加到自己舒適的強度。
如果想恢復高強度鍛鍊,要先觀察一下漏尿情況。比如,在憋尿狀態下試著跳起或咳嗽,觀察有沒有漏尿。如果沒有,通常提示可以開始了。
總的來講,剖宮產後可以及早開始力所能及的鍛鍊和運動。在早期,主要是肌肉的鍛鍊;過了最初的6-10周,待體能恢復傷口癒合,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恢復到孕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