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遊戲爸和學霸媽

    我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在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當時和爸爸就達成了協議。

    每天晚上十點,給寶寶講故事,每次爸爸一講故事,寶寶就會在肚子裡動,甚至有時會翻滾。記得有幾天爸爸特別忙,有時候會晚給寶寶講故事,寶寶到了十點會在肚子滾動,提醒我要聽故事啦。還有一次,有天爸爸忙的沒給她講故事,她翻滾了很久,我就和她溝通,爸爸今天忙,不能講故事,等到爸爸第二天給她講故事的時候,她居然不動彈了,我們都感覺她向生氣了一樣,我就摸著她和她好好交流,向她解釋,並引導她,你不要生氣啦,讓爸爸給你講故事了,如果你不生氣了,你動一下讓媽媽知道,於是她就動了一下。

    我們總感覺,她是有靈性的,似乎什麼都知道。

    當她生下來以後,我們也從未停止過對她的教育,溫柔而堅定地向她傳達,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她可以做的,不可以做的,我們也透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向她展示,怎麼樣是好的,是對的。比如,她小並不還知道打和摸的概念,我們會告訴她,你可以親親的摸摸奶奶,但是不能打奶奶,你可能覺得她聽不懂,其實,在這種耳濡目染每天的教育中,她是會學習和成長的!

  • 2 # 小龍男護士

    教育孩子分階段的,雖然說從沒出生就開始胎教,多少的有點早,但是也是有必要的

    1.胎教:胎兒從第5周開始即有較複雜的生理反射機能,10周時已形成感覺、觸覺功能。胎兒在17周左右,開始對聲音有反應,30周時有聽覺、味覺、嗅覺和視覺功能,能聽到媽媽的心跳和外界的聲音。這時媽媽的一舉一動都能影響胎兒,是對胎兒進行教育的重要時刻。胎教的方式有音樂胎教,對話胎教,自然胎教等等,對於寶寶有莫大的好處。

    2.早教:人體發育和成長是有一定規律的,遵循成長規律,瞭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進行相關的教育,需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操之過急。

    3.幼兒教育:與孩子游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人生在世,也許只有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寓教於樂,在遊戲中認字,瞭解語言,學會閱讀,這個時候就是多陪孩子玩一些有趣的益智遊戲。

    4.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是父母言傳身教,孩子的一切習慣大部分來自於他的原生家庭,父母保持感情和睦,文明用語,賞罰分明,給孩子講道理,教孩子辨是非,慢慢的孩子就越來越好了。

  • 3 # 趙跳跳的小確喪

    現在的我回頭想想父母對我的教育,真是萬分感慨!

    在最初的學習能力展現的時候(三四歲),我摔倒了媽媽不會跑來抱我,怎麼哭都不行,想要安慰的前提是自己先站起來。所以後來很多事我都選擇自己解決,如果實在能力不夠才會去求助。

    在我想吃零食的時候,她給我錢讓我自己去買,最初覺得家到超市的距離特別遠,而那個櫃檯的阿姨也特別可怕。後來買多了,自己可能還會跑到別家商店去試試新品啥的。對了,自己的記錢算數能力也是那時候開始的。

    小時候我特別擔心我媽會弄出什麼新花樣來整我,現在反而會感謝她,因為別人都覺得我是一個很獨立很有主見的人。

    所以建議別糾結於什麼時候這個問題,哪有什麼明確的分水嶺,你想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然會按照自己的要求一點一點進行,人生的事情最後都得自己承擔,自己有時候狠一下心會讓他走的更遠。

  • 4 # 手機使用者60568416837

    一般說到炒股,很多朋友喜歡看量能。其實股市就是人與人博弈的場所,畢竟這是利益重新分配的地方,因此量能能將最直接的資訊傳遞給我們。那麼關於量能,我們究竟要懂哪些知識,才能真正正確地應用好量能指標?一起來學習:

  • 5 # 耿耿DIY

    引導教育或許更適合孩子

    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話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隨之聽到的最多的就是等孩子大點就好了。

    教育,在於潛移默化的引導。胎教、早教、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各種教育在教育著我們的成長。如果重新來過,這些教育中我最希望得到的是平等的引導。比如說在我每天問著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父母不厭其煩的回答,如果時間不允許的話教會我去研究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小學的時候,老師不要濤濤不絕的講公式,講概念,更多的帶著我們去發現知識的奧秘,主動地去探索。中學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思想後,我更多的希望父母把我當成大人,和我商量,而不是替我做決定。

    引導遠遠比教導更有意義,效果更明顯。不知道兒時的那個你現在是否已成為父母當年的模式?

  • 6 # 文藝暖媽芳芳

    教育孩子從胎教即可開始,給他朗誦詩歌、聆聽音樂,多和他說話,這就是一種情感的傳達。

    等孩子出生之後,就可以為他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他得到豐富的感官體驗,多和他說話、微笑,讓他在互動中感受到愛和溫暖,構建安全感,為他以後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3歲之前,可以和孩子多講故事、閱讀繪本、搭建積木、做遊戲等等,培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社交能力。

    總體而言,教育孩子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採用引導式、啟發式的教育方法,激發他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挖掘孩子的靈感和潛力。

    (以上圖片轉自網路)

  • 7 # 平等教育

    有句話叫做“身教勝於言傳”,所以,教育無所謂什麼時候開始,你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教育著孩子。所以,不是我們想什麼時候開始教育孩子,就什麼時候開始,而是,有孩子的那一刻,教育已經開始了。

  • 8 # 張先生三思

    我覺得教育沒有開始之說,因為教育貫徹始終。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一直到你離開他可能都不會結束。

    嬰兒時期,他哭的時候,溫柔的安撫,告訴他不用怕,媽媽在身邊。他追隨你的味道,你的聲音,你迎著他的追隨,溫柔的對視,這些何嘗不是愛的教育。都說嬰兒時期媽媽常伴的孩子安全感更強。我想這種陪伴就是教育的開始吧。然而教育一旦開始,就沒有結束。

    幼兒時期語言的啟蒙,行走的訓練,行為習慣的養成,你手把手教,他一步步學,每一步成長都是家長教育的心血。少年時期的陪太子讀書,陪上各種補習班,陪擇校。到青年時期的陪伴他做各種各樣的選擇,走上人生的各種關鍵時刻。甚至最後父母離開了人世,子女還時不時將他們講過的話重複給下一代聽,這不也是傳承的教育嗎?

    在我認為,教育一直在,沒有開始,更沒有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米切爾為什麼被有些球迷說情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