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柔纖光虹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

    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

    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整首詞體現出詞人對“人生幾何”的感慨。放眼蒼茫宇宙,人生一世如蜉蝣,人在這短短的寄宿中都經歷了什麼?

    呼之欲出的生命感不像其他意境那麼容易把捉,可以選擇基底色調為柔灰色,配以空闊的景象,儘量用空鏡而非實鏡來體現這種對悠悠人生的感懷。

  • 2 # 書中情意濃

    春光正好,郊外房子的早晨,在窗外放一束採來的野花,凌亂卻飽含生機,透過窗子隱約能看到屋內有人因宿醉還在睡覺。

  • 3 # 一棵楊先生的園子

    本句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蝶戀花·上巳招親族》:“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寫此詞的時候,是在靖康之恥之後,李清照已經南渡。此時的李清照已經失去了丈夫趙明誠,而且人到中年。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都倍受打擊

    李清照的詞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少女時期,中年時期和老年以後。

    李清照少女時期的詞清新活潑可人,我們從她的《如夢令》就可以看出她的浪漫、直抒胸臆和青春勃發的形象。“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中年時期,李清照較為著名的是《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蓮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此時,在她的文字裡,開始出現了“愁”。自此,這個“愁”字就與她形影不離了。老年時期的李清照早已沒有了少女時期的活潑的影像,也沒有了中年時期的沉穩,勝下來的只有滄桑。失去了丈夫趙明誠,歷經了南渡,眼前的國破家亡,二次婚姻的失敗,平生蒐集的金石錄又遺失殆盡,生活的艱辛,精神的無所依。所有的磨難,讓李清照的心歸於寂寥。這首《蝶戀花·上巳招親族》就很好的詮釋了李清照此刻的心情。人生已無歸路,流落他鄉,只見得春花浪漫笑人痴,人似春花落葉殘。

    在攝影中,可以採取中國水墨畫的色系,取用淡淡的灰黑相間,大量渲染,鋪陳做底,有如世事蒼涼之感。在一側,自上而下,由濃至淡,兼以一點點紅的色調,飄灑而下,用來以凸顯李清照內心殘留的生命詞意。因為此刻,唯有這點詞,才是支撐李清照活下去的精神力量。

    老年時期的李清照早已沒有了少女時期的活潑的影像,也沒有了中年時期的沉穩,勝下來的只有滄桑。失去了丈夫趙明誠,歷經了南渡,眼前的國破家亡,二次婚姻的失敗,平生蒐集的金石錄又遺失殆盡,生活的艱辛,精神的無所依。所有的磨難,讓李清照的心歸於寂寥。這首《蝶戀花·上巳招親族》就很好的詮釋了李清照此刻的心情。人生已無歸路,流落他鄉,只見得春花浪漫笑人痴,人似春花落葉殘。

    在攝影中,可以採取中國水墨畫的色系,取用淡淡的灰黑相間,大量渲染,鋪陳做底,有如世事蒼涼之感。在一側,自上而下,由濃至淡,兼以一點點紅的色調,飄灑而下,用來以凸顯李清照內心殘留的生命詞意。因為此刻,唯有這點詞,才是支撐李清照活下去的精神力量。

  • 4 # 緒餘隨心記影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此詞是中年的李清照在一次召集親族聚會飲宴後有感而作。3月份美好的春光月色,並未給詞人帶來歡快,因國家社稷不穩舊家難歸帶給詩人心情十分沉鬱蒼涼。便以酒消愁寫出“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的悲嘆,表達出詩人憂國情懷和對人生的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瞬間會讓你覺得情商高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