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侃天下

    倒不至於是“不爽”,但嚴格來說,很多情況也是耐人尋味的。

    儘管,從孫大聖的角度講,《西遊記》情節中的太上老君的表現可能沒如來佛祖那麼拉風:

    相比起來,如來一巴掌來得比老君瀟灑得多。

    不過,《西遊記》原文中提到了很多的細節,從這些角度來看,太上老君完全沒有在這猴子面前真正發揮實力,最多也就是擺擺樣子。

    首先,是耐人尋味的出門。

    一般來說,像是一個大家族老大出門,怎麼都會留下個把人來看家吧,就不算這看牛的、看爐子的,至少也要留下個把人搞搞衛生什麼的吧。結果,孫大聖大鬧天宮的時候,這老君家裡,唱起了空城計。

    這個情況,是十分反常的。

    《西遊記》原文中,儘管用旁白的形式,提到了:

    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

    儘管語焉不詳,沒有明確指出這“與”在此處的意思,給讀者留下了猜想空間,但無論是聽課還是講課,都不至於把一家子連同燒火、保潔等一幫子人都帶上。

    儘管在《西遊記》原文中,並沒有明確提及神仙絕對都會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但這個情況,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是一種基本的嘗試。而即使是在《西遊記》中,後來取經事件直接的引子,袁守城也是透過算卦而引出了涇河老龍觸犯天條的風波。一個有些本事的凡人尚且如此,何況是道家的大長老太上老君。

    因此,從十分不正常的情況,結合太上老君地位對應的能力,我們應該可以認為,這仙丹對於孫大聖,是有意為之的。

    否則,要知道,老君的仙丹不都是吃了讓人身體倍棒的。後來看牛的仙童吃了個丹藥,結果後來發現是安眠藥,妥妥地睡了三天。

    這猴子不管功效,就把這藥嗑了一大堆,沒掛掉已經不僅僅是主角運氣光環的籠罩了。

    而後來,孫大聖跳出八卦爐,把太上老君撞了個大跟斗,也更多是因為突然——太上老君完全就是措手不及。

    這一點,在天庭第二次圍剿花果山的時候,更能夠直接體現。

    這個操作,太魔性了。

    就算是仍東西,扔個幌金繩也比金剛鐲強。

    說白了,太上老君也是誠心想抻練抻練這猴子,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而這個時候,最為關鍵的,就是太上老君跟觀音菩薩對於精鋼鐲的介紹,《西遊記》原文如下:

    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

    神仙們的法寶,說什麼“水火不侵”之類的,就相當於廢話,還真沒聽說過那個法寶怕水淹火燒的。

    關鍵就在於,這“化胡為佛”。

    雖然這個傳說在現實的歷史中,充滿著荒誕,甚至很有些“意淫”的成分。但將這個傳說以太上老君的口吻直接在《西遊記》正文中,在和觀音菩薩對話的時候提出,就已經上升到了“故事背景”的“前提設定”地位了。

    這裡,太上老君就已經表明了,佛祖,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分身。

    因此,玉帝請如來的時候,禮貌程度基本上和對待太上老君差不多,而如來對待玉帝,也是像太上老君見玉帝一樣的行禮。

    如果說太上老君和觀音菩薩的對話,僅僅是情節中的一個偶然(畢竟《西遊記》嚴格來說,是基於多種民間話本整理形成的,情節選擇出現一些偶然性的意外,也是情有可原的),那麼,隨後太上老君再次提及這個情況,就完全可以將這個事實敲定了。

    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

    跟菩薩這麼說,跟孫大聖這麼說。

    這“過胡化佛”的典故,在《西遊記》故事範圍內,算是坐實了。

    因此,說白了,在《西遊記》中,如來就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小號。

    自己看自己的小號不爽?

    太上老君不會這麼無聊。

    一起讀書,一起思考,一起探討,一起領略文化的樂趣。

  • 2 # 學海鉤沉

    這個問題也有點腦洞,其實很簡單:

    1、太上老君和如來分別是道教和佛教的領袖人物,並沒有太大的矛盾,只是佛道兩家相互之間存在著思想差異,一般沒必要就不會相互交好,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

    2、青牛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肯定是需要去找到主人才能收服,不然怎麼還有句話,叫做打狗還要看主人。所以一般情況下,其他人是不會插手的。

    3、觀音大士,自然法力高強,是佛教如來手下四大弟子之一。如果不顧其他因素,還是能夠輕鬆收服一頭青牛的。

  • 3 # 曉楓微紅

    這個問題有點奇怪,但也嘗試回答一下。先來看看這個問題涉及到的幾個人物(神仙)的關係。

    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

    這兩位超級大咖,一個是道教祖師爺、一個是佛教始祖,兩個頂級老大卻是平級的關係。不存在誰看誰不順眼的問題。相反,這兩位大咖偶爾會因為要共同維護天宮/西天佛國的利益和安穩,有時候會合作、一致對外,象那次共同聯手對付孫悟空的事件一樣…沒有誰高誰低、誰領導誰。

    觀音菩薩

    我們再來看看觀音菩薩的人設。觀音菩薩是西天極樂世界如來佛祖座下頭號尊者。可以說觀音菩薩是除了如來佛祖之外,隻手能頂半個西天的厲害角色。看看在唐僧取經的路上,那些孫悟空都搞不定的妖魔鬼怪,都在觀音菩薩的楊枝甘露一點之下,乖乖的現出原形就範,就知道觀音菩薩的神通廣大。

    最後,再來看看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太上老君請觀音菩薩收服青牛精……以青牛精的能耐和番位,也不需要如來佛祖親自出馬吧?所以我認為太上老君只是因為請觀音菩薩收服青牛精已經手到擒來、小菜一碟,根本沒需要驚動如來佛祖。

  • 4 # 讀書小院

    題主的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深意。

    縱觀整個《西遊記》,並沒有太上老君不爽如來這回事,而太上老君和如來之間也有很深的淵源。雖然,太上老君和觀音菩薩關係好,但是找觀音收服青牛精也是行不通的。

    一、為什麼說沒有太上老君不爽如來這回事。

    太上老君和如來兩人都是在玉帝的治下普渡眾生的,兩人均是以玉帝為核心,只是教化眾生的方法不同而已。在普渡眾生方面兩人都是無私的,至於兩人的度世法門是否適合某一方眾生,則全憑眾生與二人的機緣造化。

    所以,不存在太上老君不爽如來這回事。

    二、太上老君和如來之間的淵源

    這個方面需要結合《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來分析,可能有些朋友不喜歡。拋卻二者著作的時間差異,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聯絡。二者的人物組成並不相同,但有相通之處。

    (1)太上老君和如來從未謀面。

    看過《西遊記》的朋友,也許會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太上老君和如來兩人從未真正的謀過面。

    在蟠桃會上,王母娘娘請的人有:“五方五老,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以及各宮各殿大小尊神。”

    在安天大會上,玉帝請的人有:“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級、九曜、十都,千真萬聖等。”

    蟠桃會和安天大會,可謂是天庭最為重要的兩個大會。如來作為五方五老之一,均有參加;唯獨不見太上老君參加。這又是為何?

    問題出在太上老君和三清的關係身上。

    三清指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而道德天尊即是太上老君的分身之一。太上老君分身無數,分身包括盤古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玉皇、真武大帝、老子、廣成子等。也就是說太上老君作為道門最為尊奉的至尊之神,旨在告訴世人,太上老君就是道,道就是太上老君。

    再結合後面的《封神演義》,也就有理由出現太上老君化胡為佛一事了。

    (2)化胡為佛

    在《封神演義》小說中,慈航道人(後來的觀音菩薩)與孔宣對話時曾說“天地悠悠,八百載後,龍華聚首。”也就是說800年後釋迦佛出世,那一天被定位龍華會。

    大概時間也就是周朝建立初期,到周朝滅亡期間,也就800餘年左右。在此期間,剛好老子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換句話說,佛即其老子的分身之一。

    在《西遊記》中,從未出現過太上老君和如來見面的事實,或者說是太上老君只以化身之一的道德天尊出場與如來打過照面。這也許是吳承恩老爺子有過兩點考慮,第一、若太上老君和如來見面,當如何界定二人之間孰大孰小;第二、若如來是老君的化身之一,倘若二人見面,在真身和化身之間,誰應該先向誰行禮呢?也許正基於這樣的糾結,吳老爺子乾脆不安排二人見面了。

    由此可見,太上老君和如來之間的淵源不是一般的深。

    再說說,太上老君和觀音關係好,如果收服青牛精找觀音能成嗎?

    三、即便太上老君和觀音關係好,找觀音收服青牛精也是行不通的。

    第一、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連如來都沒辦法插手(破財消災),觀音作為一個菩薩,更沒有插手的理由。

    第二、青牛精的主人是太上老君,在級別上要高於觀音菩薩。一旦青牛精和觀音衝突起來,青牛精並不一定會給觀音菩薩面子,甩出金鋼鐲完全有可能收走觀音的法寶,這會讓觀音很難為情。

    所以說,對於青牛精下界為妖觀音不便於直接出手。

  • 5 # 讀書有癮

    安天大會請來的眾仙中,首先介紹的就是三清。即使是這樣,太上老君和如來之間,也沒有什麼交際。

    由此可見,太上老君只見了太上老君一次。所以,太上老君不可能對如來,有什麼不爽之處。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太上老君和菩薩的關係?

    觀音向玉帝舉薦二郎神來降伏孫悟空。因二郎神一時半會無法戰敗孫悟空,所以觀音想出玉淨瓶砸孫悟空。這時,太上老君開口道:“你那瓶子只是個瓷器,達不到猴子,摔在地上就碎了。”然後,太上老君拿出了自己的金鋼琢,又把金鋼琢的作用說了一下,明顯就是在炫耀自己的寶貝。從這段來看,觀音和太上老君的關係,雖不至於是敵人,但也只是普通的關係。

    “你這老官兒,著實無理。縱放家屬為邪,該問你個鈐束不嚴的罪名。”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錯怪了人。此乃南海菩薩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託化為魔,看你師徒可有誠心往西去也。”

    如果觀音和老君關係好的話,怎麼會觀音借了三次,老君才肯讓自己的童子下界為妖?

    三、為什麼說這個問題細思極恐?

    這一切都是如來安排好的局。為了繼續考驗師徒四人的取經決心和湊足九九八十一難。如來命觀音,去找了太上老君。觀音說服太上老君後,老君命青牛下界為妖。

    太上老君並非無條件答應青牛下界為妖。他要錢。所以當孫悟空找到如來後,如來說:“我雖然知道,卻不能告訴你。”如來先讓十八羅漢帶著十八粒金丹砂下界。十八粒金丹砂,就是十八座金山。青牛收了錢之後,如來又透過降龍羅漢、伏虎羅漢,告訴了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

    老君知道青牛精收了錢,所以老君只要收了青牛後,那這十八座金山,自然會被老君收入囊中了。

    總結:老君不存在不爽如來的事。老君和觀音菩薩的關係也沒有那麼好,所以在太上老君沒收到錢之前,找了觀音,觀音也不會去收伏青牛精。這只是如來和老君之間的一場交易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陽明先生說:“知晝夜,即知生死”,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