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漿糊小書生
-
2 # 何志平39
喜歡王維的(山中)詩。
王維與王勃都是唐初傑出詩人,他們的詩詞留傳了千年,可謂家喻戶曉。關於更喜歡倆人同一題目(山中)中的那首詩似乎很難選擇。
首先寫作(山中)時,雖然都描述的晚秋的景色和感愛,但是,因寫作(山中)詩時二人的年齡不同,心境也就相去甚遠。二是所處環境不同,感受及風格也就產生較大的差異。如果說一定要作出選擇,我更喜歡王維的(山中)詩,及詩中帶給閱讀者的輕鬆恬淡生活情趣。下面作些簡單的分析: 王勃(山中)詩,是對思念的大聲呼喊和長期不能如願的悲傷,。如:第一句的“長江悲已滯”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感受,在加上未尾一句“山山黃葉飛”更加擾亂作者的情緒,給閱讀者帶來精神上的壓抑。 王維的(山中)詩,確給人清閒寧靜的感受,用一句(荊溪白石出),描寫晚秋的到來。使人馬上聯想深秋溪水漸少,溪中白石已經裸露出水面。而最後一句(空翠溼人衣),帶給閱讀者是一種清閒遊賞秋景的輕鬆感受。 因此,喜歡王維的(山中)詩。喜歡是一可變的詞,是由閱讀者閱讀時的心態和環境等因素所決定,是會偏移的。
-
3 # 越來越好能量俱樂部
王勃的《山中》是這樣寫的: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開篇首句就點名了主旨,“悲”,就連長江都悲傷的停滯不前了。此詩通篇講的就是隻身在外的王勃,仕途屢遭不順的無奈,面對著滾滾的長江和漫山遍野的黃色落葉而抒發的對家鄉的思念,所以這首詩和李白的《靜夜思》是一個概念的,屬於借景抒情。
再來看王維的《山中》:
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
因為王維寫詩的自帶特效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上邊這首詩透過荊溪、白石、紅葉、山路、雨、人、衣不難看出,這顯然就是一一幅潑墨山水畫啊!
所以王維的《山中》更側重於寫景,一場秋雨過後,溪水潺潺、白石先出、紅葉也被打落的希希散散、山路也顯得滑了一些,松柏上的雨露讓人們的衣服也有些溼漉漉的。看看,這是多強的畫面感。
那對於伯虎君而言,也是喜歡寫景的,因為平時沒什麼情可以抒,所以自然就這兩首詩相比,還是更喜歡王維的《山中》!
-
4 #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悟空從不下套,那肯定是出題人下套了!凡有腦子的人都會想到讓一干多年後的人去評說唐初四傑之一和唐代頂極田園山水派詩人的作品《山中》,還要說出"更"喜歡哪首?我問你覺得呢?你如何回答?!對二王我頂禮膜拜,我何德何能?敢談論二王高低?我也不必裝內行,什麼以情入景,什麼以景見情,以顯自己得能,我只想說,誰能比二王寫的更好的《山中》我就喜歡誰!
-
5 # 旁觀者清坐看風雲
大家心裡各有各感覺。先來讀一下,哪位讓你激動,拍案叫絕的!
《山中》
王勃版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維版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本人風雲版
溪水白石出,楓林紅葉飛。
翠空高山晚,天寒月星稀。
秋江悲已滯,冬雪念將歸。
何路無風雨,幾人不溼衣?
詩好不好,在於和你有沒有共鳴,有就是好詩。前段時間心情舒暢。特別喜歡暢快淋漓的詩歌。在外登山對這句“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就有共鳴。插,太牛掰了,十個字充滿了空明感,無須多言也無須洋洋灑灑數千字的感概,王維是個寫景高手而且畫畫了得,又參禪修心,詩歌深受影響!特別濃縮特別有味!
這兩天心情低落,頭腦遲鈍,連對聯的興趣都沒了,看杜甫的詩歌就感觸良多,覺得李白而而。王勉“悲而滯,念將歸”六個字就把內心深處的糾結,彷徨和不安一下子就崩出來了!還是那句話,有感而發的真情流露最感人!大家認為呢?
-
6 # 安小念說情感
兩首詩我更喜歡王維寫的《山中》,先來簡單說說兩首詩表達的主題思想。
王勃寫的《山中》所表達的主題是思鄉遣愁,以秋天的清冷荒涼暗喻內心的孤苦悽清,又以高風、黃葉點綴羈旅他鄉的飄零,整首詩抒發的是思鄉之情。
王維寫的《山中》所表達的是讚頌秋天景色的安閒心情。在這首詩裡你會發現全篇毫無悲涼蕭瑟的秋季,有的是叮叮歌唱的溪水與紅葉,還有充滿詩意的空山,讓人完全忘記世俗的煩惱,記住的只有宛如畫卷一般的美麗秋景。
所以,我喜歡王維寫的《山中》,畢竟我也比較喜歡王維寫的山水田園是。“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這是王維寫的《山中》全詩,詩中提到的荊溪在藍田,這首詩應該是作者居住輞川期間寫下的。在這首詩裡沒有清麗的辭藻與繁豔的點綴,只有輕描淡寫的筆墨去描寫秋天的美好,透露出作者自由自在閒適的心態。
本來秋季就帶有荒涼清寂的調調,這時候更應該多讀一些或溫暖美好,或閒情雅緻的詩歌來打敗心中的淡淡哀愁。我喜歡王維的詩,並不是因為他屬於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而是他的詩裡有禪意,有佛家的智慧,比如《鹿柴》、《竹裡館》、《鳥鳴澗》都是我喜歡的詩。更主要的一點,我還能在王維的詩裡能夠發現生活的雅趣與美好。
王維的詩比較淡雅恬靜,沒有紛繁複雜的情緒,只有對幽靜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讀他的詩,能夠暫時忘卻塵俗的煩惱,當一回吃茶讀書吟哦風月的閒人。總之,我在王維的詩裡能夠找到自己的精神寄託,每當累了或者對工作疲倦時,都會翻翻王維寫的山水田園詩,去感受一回他筆下的山水美景。
-
7 # 大漠千里快哉風
兩首詩雖同名,寫的也都是秋天的山中,但讀來完全不同。王勃的山中,悲秋思鄉情感濃烈,而王維的山中則唯美空靈,各有各的味道,不同的心情之下賞讀,會有不同的感受,千古流傳,都是好詩!
-
8 # 青山見我多嫵媚
答案中已經給了兩首詩的內容。
王勃這個短命才子,讓人為之遺憾。王勃的《山中》表達的是思鄉之情,開門見山說長江悲,其實是說自己心裡的悲,這種悲是思鄉之悲,是想立馬回到家裡卻無能為力的悲,用萬里誇張描寫了去家甚遠!遍地黃葉的秋天,容易引起人的萬眾愁緒,古人也不例外。
王維晚年隱居在自己的終南山別墅中。他信佛,善音樂,擅畫畫,寫出來的語言句子較為空靈,他被大文豪蘇東坡成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山中》“空翠溼人衣”一句,把周圍的環境的青翠描寫的淋漓盡致,整首詩帶來一種畫面感。讀起來雖然平淡,可正從中讀出王維的恬淡與世無爭的心境。
兩首詩所表達的目的不同,其實都喜歡,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更無法高低立判...
-
9 # 麴塵絲
同為《山中》,王勃是悲秋,王維是樂秋。
記得劉禹錫有兩句詩:“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我喜愛樂秋的詩!
-
10 # 試金崇
兩位王先生寫的的詩都是描繪秋天的山色,王勃先生寫的是黃葉初秋, 王維先生寫的是紅葉晚秋。前者是在船上,遊行于山間中。後者是在山上,行走于山腰中。視角和位置各不同。一位是帆行山風中,一位是瀝行於山雨中。感觸各不同。短短几句就把秋色中的山景描繪得既有宏觀也有入微之處。實在是令如今的文人騷客望塵莫及。論詞彙,論氣勢,論望文生義之個人喜好,本人還是更喜歡王勃的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長江,萬里;悲,念,一個停滯,一個歸去。此外高風揚起之處,黃葉必然升飛。
真是千古佳句。令人難以釋懷。
-
11 # 西原文字
以下為個人見解:
王勃《山中》
長江悲己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分析:
王勃的山中為羈旅詩,所寫山中為人從山中路過,以過客身份視角入詩並加以抒情。前兩句亦虛亦實滿漢情緒,極力的渲染悲涼氣氛。後兩句遞進在悲涼的氣氛中又加以深秋落木紛飛氣象。全詩背景壯闊,氣氛凝結,越發的感到詩人的渺小孤寂,讀來讓讀者感受到那種刺骨悲。此詩題為《山中》,作者雖人在山中卻心不在山中。
王維的山中為山水詩,所描寫為作者尋意山中為山中美景所動心有所觸即兒成詩。詩中描繪深秋時節山中溪水,紅葉等景緻,尤其空翠溼衣讓人能感受到山路綠草露珠打溼了詩人的衣服一樣,詩人對此樂此不疲!全詩衣服靈動的秋景寒山圖展示在讀者面前!此詩亦名《山中》寄予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也表現了他奇情山水的心態和閒情!
總之,王勃詩以悲,王維詩以閒。勃詩壯闊鏗鏘,維詩清新耐品!
題外:勃與維同屬王氏是否同族?
最後獻上鄙人一詩:
華嶽
大地如何生造化,
蓮峰一座幾斧施。
飛鳥還須俯首看,
天星直可袖拂之。
-
12 # 謝小樓
好詩不必唯一,這兩首詩描寫不同的情思,具有不同的詩意,都能給予讀者美好的藝術享受。
王勃《山中》
長江悲己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王勃的《山中》,寫的是久居他地,渴望早日迴歸家鄉的情思。
長江悲己滯,萬里念將歸。長江滾滾東流,觸動詩人久居他鄉愁思,故鄉萬里,只能時時思念,卻不能回去。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何況正是秋風勁吹時,山中處處黃葉飛舞。
王勃的這首《山中》,開門見山,起句直抒異鄉思歸之情,結句融情於景,以山中黃葉飛舞作結,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山山黃葉飛,黃葉飛舞,蘊含著詩人情思飄蕩不定,山山,則詩人的情思溢滿天地。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評此詩:寄興高遠,情景俱足。
王維的《山中》則是一首單純的寫景詩,詩以獨特的筆調,寫出山中獨特的藝術感受。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荊溪清澈,白石粼粼顯露,天氣變得寒冷,紅葉稀疏。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山路上本來沒有雨,但那空明的翠色,彷彿要浸溼人的衣服。
王維的這首《山中》,意境空濛,如夢如幻,寫出了山中給詩人獨特的藝術感受。
詩的最後一句“空翠溼人衣”歷來為人稱道,山中本來沒有雨,但山中的空翠之色,卻給人一種溼人衣的感受。翠自然不會真的溼人衣,但翠是冷色,所以會帶來一種冰冷的感覺,一個“溼”字,準確地傳達了這種美妙的藝術感受。
所以,王勃與王維的《山中》,主題不同,給人的藝術感受也不同,沒法比較哪首好,哪首不好,也就沒有所謂的喜歡哪首,不喜歡哪首。
何況,欣賞藝術作品要貪心,好的詩歌都值得我們多讀,這樣才能體會到不同的藝術美感。
-
13 # 天馬行空郭大俠
兩位詩人都是老鄉,古河東人。
王勃此詩詩名似乎有問題,若身處山中,如何得觀長江氣象?若不能見此浩蕩蒼茫,萬里之思歸也不能成立。詩人必立於山頂高處,方可得此象意。
詩很牛,名不符。叫“登高”即可
王維詩則無此問題,山中即山中。
王維詩牛在淡,點到即止。讓你品,讓你生髮,在其中感受。
王維是做平臺的,王勃是扯大象賣私貨的。
這也正常,年齡使然。年青人總是用力過猛,經歷多了自然變淡。
-
14 # 手機使用者山丁子
兩首《山中》都令人玩味無窮,各有美的角度。王勃時正在山中,臨秋思歸,象張翰秋風起思念家鄉鱸魚蓴菜的鄉情一樣。但王勃大才,寫的格調超拔,意韻雋永。王維的山中寫的是在秦嶺遊逸於冬寒見山溪的一段感受。兩首詩王勃宏觀景緻情懷曠放,氣象奪人;王維石佛靜氣,精雕細琢有微觀自然妙理,寫作枝巧似略勝一些。
有詩集把王勃《山中》作《思歸》,且不說文源對錯,我認為意相符。王安石也有《山中》詩作,同具妙境。王維的《鹿柴》也有唐人同名詩作,各有意境風雅。
-
15 # 詩詞桃花源
不看就知道,很多人會傾向王維。詩佛名氣大,同樣的水準,這是很容易發生的事。都是好詩,實無必要非要分出個高下
王勃《山中》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王維《山中》:
荊溪白石出,
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
空翠溼人衣。
同為寫秋,一寫秋思,一寫秋趣。前者悲慼凝重中不失遼闊磅礴,“萬里”、“山山黃葉飛”給人“風鳴蕭蕭、萬葉齊下”的秋之壯闊,可謂蒼涼浩大,而思歸之情蘊之其中。
後者則著意於秋之清奇,“空翠溼人衣”寫出了秋的可愛。
王勃大氣,王維精巧,各擅勝場。
-
16 # 靜水流深
個人覺得王勃的詩格局宏大,文采飛揚,可有點底氣不足的感覺,可能終究是年輕人經歷少,全憑一腔才學。王維的詩寫實,寫意境 ,容易引起共鳴最喜歡王維,沒有之一
-
17 # 老街味道
問題:王勃和王維都寫了《山中》,你更喜歡哪首?
前言這兩首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境寫成,作為讀者來說,喜歡那一首其實很反應自己目前的所處的環境。我們先看看這兩首詩
第一首羈旅詩
長江悲己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第二首是山水詩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山中》一、王勃《山中》長江悲己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前兩句寫空間,路途遙遠,後兩句是時間,時令將晚。 詩人為滯留而悲傷,思念遠隔萬里的歸屬之地。又逢秋冬之季節,滿山黃葉紛飛,更加心情鬱結。
王勃除了這首傷秋的詩,還有一首傷春的詩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裡,重見落花飛。”題目是《羈春》 ,也是情景交織、羈旅傷時。
假如您沒有這首經歷而喜歡這首詩,多少有一點為賦新詩強說愁的意思。
二、王維《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勃的詩情景交融,王維的這首詩通篇寫景。蘇軾評價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詩曰:“藍溪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此摩詰之詩,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補摩詰之遺。《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王維詩中有顏色:白、紅、翠。有景物:溪、石、葉、路、雨、衣。如果是蘇軾的版本則更加五彩斑斕:藍溪、白石、玉川、紅葉、空翠 。
王維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呼之欲出的畫面。如果說喜歡的話,我更喜歡王維的這種閒雅疏淡的生活。
結束語讀王勃詩,感受到的是一位為事業而努力奮鬥的年輕人,讀王維詩,是一位喜歡享受生活的中年人。
當然,像王維這種人人羨慕的山水之間的恬淡生活,多是經過王勃這種努力工作才能換來的結果。
可惜,大多數人僅僅是偶爾享受一下或者夢想一下王維的《山中》,大部分時間還是要經歷王勃《山中》的那種痛苦。
您喜歡哪一首呢?
-
18 # 十月安生
我是張念一,我來回答。
首先說說王勃的《山中》,全詩如下: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長江向東滾滾而去,我卻在外滯留太久。故鄉遠隔萬里,令我時時思念。況且秋風已經勁吹,山中飄零枯黃秋葉。
這是一首思念家鄉的小詩,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位置寫遠在異鄉,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
再說說王維的《山中》,全詩如下: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荊溪的水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白色的石頭,天氣慢慢地變涼了,枝頭的紅葉漸漸地少了。彎彎曲曲的山路原本沒有下雨,可這濃濃的青松翠柏中煙霧密蒙,水汽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溼了行人的衣裳。
這首小詩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相對於王勃的《山中》,我更喜歡王維的《山中》。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清新、涼爽、寧靜,就好像自己在這個冬天的山中,在荊溪邊看露出石頭的河水,彷彿輕輕鬆鬆就能趟過這條小溪,往遠處看去滿山的樹上掛著稀疏的紅葉,明明沒有下過雨,卻沾溼了自己的衣裳,哦!原來是滿路的寒霜。
-
19 # 老王2281151521932
兩首詩同名,都是五言絕句,立足點都在山中,都是觸景生情之作。區別在於:一、王勃居初唐四傑之首,詩文皆傑出。
王維是盛唐詩人,被稱“詩佛”,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齊名,被稱為盛唐三大詩人。在唐代,王勃和王維,都是第一流的詩人!二、兩個人都是山西人,王勃是河津,王維是太原。山西王氏家族乃名門望族,人才輩出。三、王勃才高氣傲,仕途坎坷,不幸早夭,享年二十七。王維仕途較為平坦,信奉佛教,性格平和,官至尚書右丞,享年六十餘。四、王勃此詩寫於羈旅西蜀之時,時在秋末。面對浩蕩東流的長江水,想到長期滯留不得歸鄉歸京的自己,彷彿長江也為我悲傷停滯不動了!更何況秋風怒號,黃葉亂飛,此時此景,怎不令人思緒如麻感慨萬千呢!表面上是抒寫羈旅之愁思鄉之情,骨子裡是發洩懷才不遇的滿腔悲憤!寥寥二十字,蘊含如此深沉如此豐富的情感內容。非大手筆誰能至此?而且,此詩境界開闊,情感豪壯,完全超越了悲秋傷別的陳年老套!與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樣傳誦古今!五、王維此詩,寫於京都長安為官之時。荊溪在藍田西南秦嶺山中,又名長水、滻水。北流經長安入灞水。時令也是深秋。詩人獨立山中,眼前一片秋色:荊溪水落石出,幾乎快要斷流了。漫山遍野的楓樹葉子被風吹落一地,如今枝頭已所剩無幾了。山中霧氣濛濛,雖然無雨,那青翠欲滴的野草不知不覺中已沾溼了行人的衣服!此詩語調平和,純粹寫景,抒發的不過是一種閒情逸致而已。很顯然,這兩首詩的風格大不相同:王勃顯示的是壯美、陽剛之美。王維顯示的是柔美、陰柔之美!所謂“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展示出兩種審美風格——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王勃屬前者,王維屬後者!
-
20 # 隨手談詩
這兩首詩除了名字一樣,字數一樣,沒有其他共同點。王勃這首詩,是他羈旅巴蜀時,抒發思歸之情所作,王維的是,濃濃的山水田園風格,一看就知道是王維,沒法比較,所以談不上更喜歡那首。我們分別來看。
王勃《山中》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王勃當年因才華被沛王李賢看中,在王府當了個修撰,一天沛王和英王鬥雞玩兒,王勃為了給沛王助興,隨手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以“討伐”英王,結果唐高宗知道了,說兩個王爺沒個正型,你王勃不勸阻,反而寫檄文,這是要挑撥離間啊?於是一道令下,將王勃逐出長安。
這下好嘛,苦心經營的仕途被一篇文章給毀了,前面還在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沒想到自己這就要去蜀州附近陪他了。
王勃被貶後,表面上非常灑脫,他選擇去巴蜀,因為這裡天府之國,有山有水可以消解心中的鬱悶,實際上,一個剛剛20歲的人,又有才華、又有大志,怎麼可能灑脫到寄情于山水呢?
在客居巴蜀的最後時刻,他便寫下了這首詩,短短20個字,借景抒情,表達內心的悲涼,同時以抒發自己久居他鄉,渴望回家(長安)的情感,非常巧妙且意境開闊:
起句就來“長江悲已滯”,說自己長期滯留在長江邊上,忘了滾滾東去長江水,不由悲從中來;接著“萬里念將歸”,即便故鄉離我千里萬里,我也心心念念想要歸去啊!這首詩詩題為《山中》,那麼王勃肯定是從山上遠眺長江水的,接下來,就把目光從遠方收回,看看自己的身邊——“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更可況這秋風凜冽,山葉枯黃的時節?
詩人用江水抒發羈旅之情的例子很多,而秋天原本就自帶悲涼,這首詩同時寫道江水和秋天,是以秋風枯葉催化自己的悲涼思鄉之情,自己無法排解,於是把這滿腔悲愁注入長江,一方面,為自己的長期滯留而悲傷,另一方面,長江水好像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悲傷,變得遲滯不暢通了。這叫“移情”。
能把移情玩溜的詩人,是很容易把情移到讀者身上,從而強烈地感染讀者,很顯然,王勃做到了。
王維《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王維這首詩和王勃完全不同,王勃寫得悲,讓讀者也悲從中來,而王維卻清新明快。
這首詩大概是作於秋末冬初,因為山中天氣漸漸寒冷起來,紅葉也開始慢慢凋落了,但這並沒有影響到詩人山行的興致,因為這山中的涓涓細流,隨著山路蜿蜒,溪流清澈見底,露出磷磷白石。
接下來,從溪水和紅葉的細節放大到山中整體,所謂空翠,是指山中濃郁的翠綠色(看得見摸不著),王偉說這山中本來沒有下雨,可為什麼人的衣服溼了呢?原來,山中的翠綠是在太過濃郁,就像要溢位翠綠色的水一樣,籠罩在這片翠綠中,似乎整個人都被它滋潤了一般。
前說空,後說溼,空是虛幻的、溼是真實的,空與溼的矛盾之中,正是作者被景色所迷,亦幻亦真的心境的體驗。
所以你看,王維的山、水、楓葉,都是明快的,讓人讀了似乎身臨其境;王勃的山、水、秋風,都是悲傷的,讓人讀了感同身受。
偉大的詩人都是這樣,他們能把讀者融入詩中,去感受他們的感受。
回覆列表
山中
唐 ·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這首詩詩主要是以詩人山行時所見所感,描繪了初冬時節的山中景色。
王維有“詩佛”之稱,由此可見他的詩詞偏向於一些所見所感,詩詞可以昇華到達一定高度。
山中
唐 · 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這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人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