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評價是神作的蝴蝶效應1,確實被劇情的浩瀚和富有邏輯的世界觀所折服。整個故事慢慢把情節流暢鋪開。我來談談對於這部神作邏輯上的理解以及認為它存在的一些漏洞。開頭埃文躲在一個房間裡記錄下一段文字“如果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
但是如果我能以某種方式回到所有這一切的開端,也許我就能挽救她。”我看的版本結局是埃文回到出生之前,握住臍帶殺死了自己。從結尾可知,“所有這一切的開端”就是自己出生以前,“某種方式”是透過他父親拍攝的影像,其中的“她”是凱麗(評論裡有人說是他母親,似乎也符合劇情),因為這個世界線裡凱麗死了。但是我所疑惑的地方就在於: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前半句和後半句的邏輯在我看來明顯有矛盾,因為他的計劃是殺死自己,所以如果有人能發現這封信,就說明他的計劃失敗了,他沒有死,相反如果他的計劃——自殺成功了,此刻寫的信就不會存在,就如已經沒有的日記本(沒有因就沒有了果),這個矛盾怎麼解釋。關於這個劇情世界的感悟,很多人說沒有十全十美的結局,改變必然要承擔相應的代價,確實沒錯。不過,我還有另外的看法:根本沒有所謂的改變,其實一切早已註定,看似自主的選擇不過是沿著那條既定的路線前行。首先我們談談他的父親詹森,別人以為他父親得了精神病,其實他父親詹森精神很正常(指的是思考能力和正常人無異),只是有類似的失憶,但是在別人看來詹森經常幻想一些不存在的相簿和那些相簿背後的故事。就像埃文最後那樣,拼命想要找那些日記本,可是那條世界線裡已經沒有了日記本了,因為他已經回到了最初寫日記的那段記憶,並且改變了它,於是之後再也沒有記日記了。
因而在別人眼中他遺傳到了父親精神方面的疾病。(注:雖然他在地下室拍電影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次失憶了,第一次失憶是在學校畫畫,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可那是卻是第一次記日記,只是把之前失憶的情況也記錄下來。)埃文會經常的失憶,忘記一段時間發生的事。而在之後又可以透過重溫缺失的記憶,回到過去改變它。不過這麼說可能有點邏輯錯誤,在我看來,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他將來會回去改變的記憶都會在他經歷的當時遺失掉了,簡言之就是在未來將回頭改變的過去,會導致過去那段時間裡記憶的“真空”。可能對你來說順序顛倒了,明明應該是先失憶了再利用重溫去改變。還記得我之前提到的“一切早已註定”嗎?他失憶的時候早已註定了他之後會回來改變這段歷史的程序。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對嗎?那我找些證據,第一次失憶是在小時候畫畫的時候,那張畫上被他捅死的兩個人不正是之後在監獄裡搶走他日記本的人嗎?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不正是因為他想要毀掉未來的雷管嗎?第三次他被詹森掐住不正是因為他告訴了他父親關於自己的能力嗎?他之所以失憶是因為這些經歷和未來有牽連,而不是因為他只能回到失憶的時候。有一段我覺得特別有趣,那就是醫生給埃文催眠嘗試讓他記起炸信箱的事情,可是埃文只能記起紅色的汽車,之後就再也記不起了,然後就開始流血。成功的催眠也不能喚醒他的“記憶”,根據我的觀點,這是因為他不是忘記了,而是現在還沒有經歷,這段空白是要他未來去填補的。多扯一句,那個黑人醫生,是推動情節的一個格外重要的人物,無論是讓埃文寫日記,提議讓埃文見父親,還是透露著他父親詹森的“病情”都至關重要。埃文和他母親去餐廳,提及他父親,他母親講到詹森在病情惡化之前說他能...之後就停下了。看到埃文和患肺癌的母親聊天時,才補齊當時沒有講完的話——改變這一切。他母親在餐廳還有一句“然而什麼都沒有改變”,我猜測當時應該詹森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劇情,只是這個世界線的人不曾察覺。可是如果考慮的話又存在瑕疵,那句“我能改變這一切”詹森訴說的物件應該是上一條時間線的妻子,而非這一條時間線上的。
最後關於埃文的死亡,他母親說在埃文之前流產過兩次,我最初以為是詹森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災難而做的,可是詹森剛開始見到他兒子的時候並沒有敵意,只有在得知他兒子也有這種能力時才想要終結。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埃文通過錄像帶可以看出,他即將誕生的時候,他父親並沒有不自然,而是慈愛地為妻子拍影片。看到埃文親手殺死未出生的自己,我突然細思極恐,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之前兩個孩子是怎麼流產的了,他們也像埃文一樣殺死了未出生的自己,而除了他們自己,其他人都毫無察覺。在最終的那個世界裡來說,和之前兩個孩子沒什麼不同,埃文不過是流產的第三個孩子。正如一切註定的那樣,埃文沒有生命線,不該存在世界上。不過按這樣的想法,那麼必然在埃文的世界存在另外兩個類似於詹森拍影片的“通道”,讓他的兩個哥哥或姐姐能夠借用這個通道回到他們出生之前把自己殺死。(想到了這一點,再提起流產心裡就覺得怪怪的)希望沒有過度解讀這部神作。
看完了評價是神作的蝴蝶效應1,確實被劇情的浩瀚和富有邏輯的世界觀所折服。整個故事慢慢把情節流暢鋪開。我來談談對於這部神作邏輯上的理解以及認為它存在的一些漏洞。開頭埃文躲在一個房間裡記錄下一段文字“如果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
但是如果我能以某種方式回到所有這一切的開端,也許我就能挽救她。”我看的版本結局是埃文回到出生之前,握住臍帶殺死了自己。從結尾可知,“所有這一切的開端”就是自己出生以前,“某種方式”是透過他父親拍攝的影像,其中的“她”是凱麗(評論裡有人說是他母親,似乎也符合劇情),因為這個世界線裡凱麗死了。但是我所疑惑的地方就在於:任何人找到這封信,那就意味著我的計劃不起作用,並且我已經死了,前半句和後半句的邏輯在我看來明顯有矛盾,因為他的計劃是殺死自己,所以如果有人能發現這封信,就說明他的計劃失敗了,他沒有死,相反如果他的計劃——自殺成功了,此刻寫的信就不會存在,就如已經沒有的日記本(沒有因就沒有了果),這個矛盾怎麼解釋。關於這個劇情世界的感悟,很多人說沒有十全十美的結局,改變必然要承擔相應的代價,確實沒錯。不過,我還有另外的看法:根本沒有所謂的改變,其實一切早已註定,看似自主的選擇不過是沿著那條既定的路線前行。首先我們談談他的父親詹森,別人以為他父親得了精神病,其實他父親詹森精神很正常(指的是思考能力和正常人無異),只是有類似的失憶,但是在別人看來詹森經常幻想一些不存在的相簿和那些相簿背後的故事。就像埃文最後那樣,拼命想要找那些日記本,可是那條世界線裡已經沒有了日記本了,因為他已經回到了最初寫日記的那段記憶,並且改變了它,於是之後再也沒有記日記了。
因而在別人眼中他遺傳到了父親精神方面的疾病。(注:雖然他在地下室拍電影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次失憶了,第一次失憶是在學校畫畫,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可那是卻是第一次記日記,只是把之前失憶的情況也記錄下來。)埃文會經常的失憶,忘記一段時間發生的事。而在之後又可以透過重溫缺失的記憶,回到過去改變它。不過這麼說可能有點邏輯錯誤,在我看來,更準確的說,應該是他將來會回去改變的記憶都會在他經歷的當時遺失掉了,簡言之就是在未來將回頭改變的過去,會導致過去那段時間裡記憶的“真空”。可能對你來說順序顛倒了,明明應該是先失憶了再利用重溫去改變。還記得我之前提到的“一切早已註定”嗎?他失憶的時候早已註定了他之後會回來改變這段歷史的程序。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對嗎?那我找些證據,第一次失憶是在小時候畫畫的時候,那張畫上被他捅死的兩個人不正是之後在監獄裡搶走他日記本的人嗎?第二次是在廚房拿刀不正是因為他想要毀掉未來的雷管嗎?第三次他被詹森掐住不正是因為他告訴了他父親關於自己的能力嗎?他之所以失憶是因為這些經歷和未來有牽連,而不是因為他只能回到失憶的時候。有一段我覺得特別有趣,那就是醫生給埃文催眠嘗試讓他記起炸信箱的事情,可是埃文只能記起紅色的汽車,之後就再也記不起了,然後就開始流血。成功的催眠也不能喚醒他的“記憶”,根據我的觀點,這是因為他不是忘記了,而是現在還沒有經歷,這段空白是要他未來去填補的。多扯一句,那個黑人醫生,是推動情節的一個格外重要的人物,無論是讓埃文寫日記,提議讓埃文見父親,還是透露著他父親詹森的“病情”都至關重要。埃文和他母親去餐廳,提及他父親,他母親講到詹森在病情惡化之前說他能...之後就停下了。看到埃文和患肺癌的母親聊天時,才補齊當時沒有講完的話——改變這一切。他母親在餐廳還有一句“然而什麼都沒有改變”,我猜測當時應該詹森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劇情,只是這個世界線的人不曾察覺。可是如果考慮的話又存在瑕疵,那句“我能改變這一切”詹森訴說的物件應該是上一條時間線的妻子,而非這一條時間線上的。
最後關於埃文的死亡,他母親說在埃文之前流產過兩次,我最初以為是詹森為了不讓下一代承受災難而做的,可是詹森剛開始見到他兒子的時候並沒有敵意,只有在得知他兒子也有這種能力時才想要終結。在臨近結尾的時候,埃文通過錄像帶可以看出,他即將誕生的時候,他父親並沒有不自然,而是慈愛地為妻子拍影片。看到埃文親手殺死未出生的自己,我突然細思極恐,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之前兩個孩子是怎麼流產的了,他們也像埃文一樣殺死了未出生的自己,而除了他們自己,其他人都毫無察覺。在最終的那個世界裡來說,和之前兩個孩子沒什麼不同,埃文不過是流產的第三個孩子。正如一切註定的那樣,埃文沒有生命線,不該存在世界上。不過按這樣的想法,那麼必然在埃文的世界存在另外兩個類似於詹森拍影片的“通道”,讓他的兩個哥哥或姐姐能夠借用這個通道回到他們出生之前把自己殺死。(想到了這一點,再提起流產心裡就覺得怪怪的)希望沒有過度解讀這部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