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天體物理
-
2 # 蕊兒影片YOYO
記憶是很奇怪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
記住想記住的,但也無法忘記那些想忘記的!
缺失記憶的人是很痛苦的!
忘記曾經的經歷,忘記曾經的美好!
心之所向,卻無法記起!
-
3 # 華豫興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以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
記憶是如何形成的呢?要了解記憶的形成,就必須注意神經細胞,因為記憶就是在這裡製造的。
不論是哪一種記憶,基本上都是同樣的程式:一組神經細胞同步激發活化,形成某一個特定的形態。思想、知覺、念頭、幻覺等,任何大腦的功能都是由同樣的情形造成的。
人類的記憶系統,包含了許多不同的大腦區域:一是額葉,長期記憶永久地儲存在這裡;二是殼核,程式式的記憶儲存在這裡,例如開車、騎腳踏車等;三是海馬迴,是記錄和提取記憶,尤其是個人的記憶和關於空間的記憶;四是杏仁核,潛意識的創傷記憶可能儲存在這裡;五是尾狀核,許多人類的本能,記錄在基因上的記憶來源於此處。
即便是最小的記憶運作,也會牽涉到大腦中好幾個神經網路。例如一個事件發生的內容及對其的感覺就分別儲存在大腦不同的區域。而這樣一個分類篩檢的動作,是由大腦裡一個微小的器官海馬迴所負責。
海馬迴橫跨於左右腦之間,擔任收發訊息的門戶站,負責將“新接收的訊息”轉換成記憶,分送到不同的部位儲存。海馬迴可以說是學習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善變、最不穩定的部分。一旦氧氣供應不足,它就是首當其衝受損的地方。沒有了海馬迴,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只是記不住而已。
人類意識活動的基礎是記憶。記憶就是向人腦寫資訊的過程,感覺器官是人類寫資訊的“觸發器”。思維就是發射生物電磁波,尋找記憶並修正記憶、指揮人動作的過程。人出生後,透過眼、耳、鼻、舌、面板等感覺器官獲得的資訊儲存在人的大腦中,這裡的資訊是指透過某一感覺器官獲得的某一事件的全部過程。例如:小孩看見別人穿鞋這一事件,他便將穿鞋的動作、鞋的大體、樣式、腳的認識等資訊統統儲存在大腦中——記憶。下一次他看見鞋,透過回憶他看見的——穿鞋的一切資訊,試著穿鞋子,一般情況下,這個小孩不可能一次便成功穿好鞋,在穿鞋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錯誤的資訊,重新寫入正確的資訊,最後成功地穿好鞋。
人腦是一個大型的資料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向大腦這一資料庫寫資料(資訊),並且不斷地更新資料、修正資料,使自己的資料庫內容更豐富,更符合客觀實際,即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使自己變得更聰明、智慧。我們分析小孩穿鞋這一意識活動,就是人類意識活動最基本的、最簡單的活動之一,複雜的意識活動都是由簡單的意識活動組合而成的。人類意識形成基本步驟:以小孩穿鞋為例說明。第一步,他必須直接或間接地見到別人穿鞋這一事件,並將穿鞋這一過程的資訊寫入大腦。第二步,必須有刺激(觸發)這一穿鞋事件的事件,例如,小孩看見鞋子,或看見(感覺)自己沒有穿鞋等穿鞋相關資訊,才有可能促使小孩回憶穿鞋這一事件。第三步,小孩回憶穿鞋事件時,搜尋、比對大腦穿鞋事件的記憶資訊,即搜尋大腦資料庫,尋找穿鞋過程的資訊(資料),在想做穿鞋這一事件的驅動下,透過大腦支配穿鞋這一系列活動,並且在實施這一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修正錯誤的資訊、重新寫入正確的資訊,最後完成穿鞋這一活動。
周所周知,我們生活的社會,人類為了更好的生活,社會活動、創新日新月異,新事物層出不群,我們感知的事件幾乎是無限的,這樣為我們意識的形成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原始“材料”,透過對這些原始材料記憶——>修正記憶,這樣反覆地迴圈下去,反覆的再現記憶,一次比一次進入高一級的記憶再現,並且使人類變得也來越聰明,形成了人類意識——思維或高階思維。經常思考、實踐的事件,形成自然,即習慣成自然,達到用意不用力的效果,這裡的用力是指思考,用意是指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