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王大拿

    基金經理對於股票基金的影響是有的,但是換了基金經理,業績是不是一定會差,這個要全面的看待。

    首先,如果是特別知名的基金經理,也就是旗下基金經常排名靠前的,那麼這樣的基金經理如果更換,很可能對產品風格等有一定的影響,需要你密切的注意。

    一般來講,我們都會說基金的整體配置,最關鍵的就是基金經理,似乎基金經理是所有決策的命令者,但是在現實中,很多決定未必是基金經理一人說的算的,要看基金經理的名氣等等,如果名氣相當大的基金經理,顯然如果在某些操作上與團隊有偏差,還是會大機率考慮基金經理的意見。在現實的執行體系下,為了防止因為基金經理個人的覺曾,讓投資標的產生過大的波動,都會有一些制約的方式,這一點跟企業也會類似,比如董事長與董事會的關係等等,既要突出一個人的作用,又必然有所調節,在基金中比如風控等等,某些時候基金經理如果倉位過重,顯然會造成淨值波動跟著增大,這些都會有相關的制約,而基金經理名氣很大的時候,他的話語權就多的多,如果他的名字一般,可能之前的操作上也是有制約的,換下一個基金經理未必會立刻下降很多。

    另外,對於基金來說,你不能看短期的波動,比如某個基金換了基金經理後,淨值表現不理想,就一定是這個基金經理的問題,還可能是籌碼很難派發出去的問題,之前的表現好,顯然是股票走勢比較好,而新的基金經理如果有一些想法,在倉位比較重的時候,必然要調倉換股,而如果漲幅過高的股票,在派發籌碼的時候,也並不容易,必須有跟風盤來接,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過去的明星基金,在第二年表現得就一般,也是這個道理,而換了新基金經理,同樣也需要時間來一點點的派發籌碼,這個調倉換股的時候,可能面臨的短期波動,也是正常現象。

    總體而言,基金更換基金經理,未必走勢一定會弱,對於那些大型的基金來說,都是一系列的政策來保證基金操作的穩定性,你也可以觀察一下,後續的表現到底如何,再進行決定;如果你不想因為基金經理更換,而讓風格轉換太快的話,指數基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純跟蹤指數,基金經理的作用弱化了很多。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期待!

  • 2 # 野風財經

    這個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是主流的觀點幾乎千篇一律地認為基金經理頻繁更換是要特別注意的,因為每個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不同。

    直覺上看,一隻基金表現不好的時候,更換基金經理會改善“後進”基金的業績;

    而業績十分優異的基金,由於基金經理升值跳槽等原因被迫更換基金經理的話,會對基金的業績產生不好的影響。

    雖然會有績優基金變更後排名下降和“後進”基金排名上升的情況,但是排名依舊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即績優基金排名依舊靠前,“後進”基金排名雖然有所上升,但是很難有巨大突破,在圖形上體現為曲線呈現斜向上的形態。

    這意味著,更換基金經理,對於基金業績的影響並不十分顯著。

    基金業績排名仍有一定的持續性。業績好的基金,依舊牛;業績不好的,積重難返,也很難完全翻身。

    持有的“牛基”突然發公告要換基金經理了,而且持有收益也還滿意,可以考慮賣出基金獲利止盈,然後繼續尋找下一隻“牛基”。當然,繼續持有的問題也不大。業績可持續性還是存在的。

    如果持有的一隻並不滿意的基金要換基金經理了,那麼恭喜你,這基金是大機率要“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不過,短期幅度很難會很大。

    之前的基金經理按照他的風格制定的投資策略可能還沒有等到收益出現的那一刻,就被新的基金經理給換掉了。這樣的情況就導致基金總是在更換它的投資標的,就是不會持續長期持有一隻股票,等待這隻股票賺錢。

    因此我們才說,頻繁的更換基金經理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但是他們的風格就變化那麼大嗎?

    就好像是我們現在很多的公司,它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它自己的一個風格,或者是公司文化價值觀。那麼新招聘過來的人在這家公司裡面上班,就一定要遵守這家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

    就是無論你之前在別的公司是怎麼樣的,到了本公司,你就得尊重和服從本公司的規定。

    所以這個時候一個人,他原先的風格會被新的公司的風格影響,甚至是決定。同理,一家基金公司裡面的不同的基金經理,他們儘管會輪換管理同一只基金,但因為都是同一家公司的風格,所以可能導致基金的總體業績並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接下來呢,我們也可以去網路上搜索一下各個基金公司的風格,真的是會決定整個公司旗下的基金業績的。

    我們通俗一點的說,就是胳膊扭不過大腿嘛,就是儘管有些人他很有自己的主見,但是也拗不過公司的管理規定。其實不管換不換基金經理,我們都可以從基金的收益率的波動來看這隻基金的一個整體的情況,就是什麼時候如果波動得比較劇烈,就是有點反常的話,那我們就應該去小心了。

    其實投資,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賺錢的,它是要等待一個賺錢的機會的。

    那我們要賺錢,就是在指數估值比較低的時候,持續買入淨值低的份額,然後等待淨值上升就好了。

  • 3 # 基金老兵曾先生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不應該繼續持有,建議贖回

    因為每隻基金的業績能否持續,直接負責投資的基金經理是關鍵!

    基金經理的穩定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換人了,那麼大機率會改變原來基金經理的投資思路和風格,導致超出預期的結果。這個結果大機率也不太好。

  • 4 # 投基學堂

    人怕出名豬怕壯,而現實是人怕不出名,不出名就出不了爆款基金,沒有爆款基金就難有大量的基民跟隨。

    很多基民投資者選擇基金的參考都是衝著明星基金去的。看到了基金之前的輝煌業績,覺得自己跟隨也能賺到不少的收益。所以才會有基金經理換人了,不清楚目前的基金會有如何變化?

    小編覺得市場沒有常勝將軍,一些出色的基金經理可能在一些時間大賺,而名氣大增,而有時候他們也容易是大虧的人,想要收益高,就得做風險相對偏大的產品,比如2020年1、2月份科技基金大漲,很多人都衝著那些明星基金去買,可是三四月份這些基金也是大虧的產品。

    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人,對於行情預期的空間可能不一樣,同樣的上漲,可能有人抓住50%的收益,可能有人在20%就跑了。

  • 5 # 金豐源

    一般成熟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人才梯隊建設,也有自己的一整套成熟的制度來去保障基金產品的運營。所以如果你買的這個基金是一個比較知名的基金髮行的,基金經理又擔任這個公司其他幾隻或者多隻基金的經理,而從目前這一隻退的出了,那大可不必擔心,如果是一個剛成立沒多久,這個基金又沒有之前的優質業績可以查詢,建議謹慎處理。

  • 6 # 沐曦財技

    你要看新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怎麼樣,有沒有管理過類似的基金。

    一般情況下,如果已經達到目標收益,建議贖回。如果沒有達到目標收益,建議關注上述兩點後,如果他的過往業績一般,或者根本沒管理過類似基金,建議你贖回。

  • 7 # 北斗翊山

    一、如果過往一直在持有這個基金收益還不錯,換人之後可以考慮跟蹤這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去哪了,買他的新產品。

    二、但同時也要考量一下新基金經理的能力與水平,看看新來的經理的歷史業績做的如何,如果新經理的水平也不錯,可以考慮老基金繼續持有。

    一與二同時考量,符合哪個,做那種選擇;如果是一與二都符合了也可以兼有。

  • 8 # 秋思說

    基金經理離職了,我該贖回還是持有?這個問題非常值得探討,也是購買主動型基金經常遇到的問題。我認為當然需要給出一段時間的考察期,基金業績沒有影響,就繼續持有,而基金業績受到很大影響,而且持倉風格也發生很大變化,就需要贖回了。

    01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該如何選擇?

    基金的投資我們知道有兩大分類,包括主動型基金和被動性基金。

    第一、主動型基金,是以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的一種基金。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基金經理的水平高低了。基金經理水平高,就能夠獲得超額收益,反之水平低,可能還跑不過指數基金。

    因而,主動型基金的優點是主動出擊,尋求超越平均水平的超值回報。缺點就是過於依賴基金經理。首先,從市場中上千只基金中選出優秀的基金精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這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是不是能夠一直保持優秀的水平,最後就是優秀的基金會遇到基金經理離職的問題。還有一個缺點就是費率比被動性基金要高,因為基金擁有的股票,需要基金經理精心挑選進行投資。

    第二、被動型基金,也成為指數基金,是指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物件,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比如滬深300指數、50指數、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等。

    指數基金的優缺點正好與主動型基金想反,優點是不受基金經理人為的影響,費率比較低,缺點就是不能獲得超額收益率。

    對於有能力挑選優秀基金,並能夠定期跟蹤收益情況的投資者,建議選擇主動型基金。在中國股市,優秀的基金經理確實能夠獲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收益率。

    而對於沒有能力挑選主動型基金,並且沒時間和精力來跟蹤基金收益情況的投資者,建議選擇被動性基金,也就是指數基金,採取定投的方式,可以採取止盈不止損,是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進行基金投資的。

    02投資主動型基金,最大的難題就是基金經理離職了,我該贖回還是持有?

    雖然大部分投資者選擇的都是指數型基金,但是中國股市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的基金,也是很值得投資的,所以投資者手中的基金,既有指數型基金,也有主動型基金。

    在投資主動型基金過程中,遇到基金經理離職了,是該贖回還是持有的,因為當初投資主動型基金,就是衝著優秀基金經理進行投資的,現在基金經理離職了,原則上是應該贖回的。因為當初購買的理由現在已經發生了變化。

    但是也不能說一隻主動型基金的經理離職了,之後這隻基金的業績也一定就下降了,因此可以先觀察1-3個月左右,然後根據業績情況來決定是否贖回還是持有,這樣的方法應該更加合理一些。

    對於我的基金投資,在2016年基本都是主動型基金,由於存在業績不穩定以及基金經理離職等問題,需要長時間跟蹤,想透過投資主動型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率,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成本才可以。因此我在2017年把大部分主動型基金轉換為被動型指數基金,可以相對省心省力一些,基金投資目標為取得市場平均收益率,不追求超額收益率了。

    總之,基金經理離職了,我該贖回還是持有?總體原則可以觀察1-3個月左右,然後根據業績變化情況來進行決策,業績沒有問題可以繼續持有,否則就可以贖回轉換為其他基金了。

  • 9 # 七步知財

    持有的基金更換了基金經理,對基金並不產生絕對的影響。要繼續持有還是選擇贖回,需要分情況以及深入分析。

    1、更換了新的基金經理,基金業績一定會很差嗎?雖然大家都知道,基金的整體配置,最關鍵的是基金經理的決策。更換了新的基金經理可以先了解他的資料以及過往管理基金的業績和水平。如果你覺得合適,大可不必選擇馬上贖回,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因為基金的決策,有時候並不完全取決於基金經理。任何一隻基金背後都站著一個龐大的團隊,只要基金投資策略和風格本質沒有發生改變,那麼大可不必過於擔心。

    2、假設現在持有的基金,最初申購的動機就是衝著明星金基金經理去的,因為他過往管理基金的業績和實力,在投資者心中或許更加有保障。如果這樣的基金經理被更換了,那麼投資的初衷就發生了改變,可能接下來對產品管理的風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是因為這種情況,可以根據持有的基金狀況來分析是否應該選擇贖回。

    3、不同種類的基金對基金經理的要求不同,例如主動型基金能否盈利,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但如果持有的基金是指數型基金,這類被動型基金的業績並不是太依賴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只是在確立標的指數之後,構建相應的投資組合,採取儘可能完全複製指數的方法。所以這類基金哪怕是更換了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也不會發生改變,差距不會太大。

    總的來說,更換了基金經理,手裡的基金是應該繼續持有還是選擇贖回?需要密切關注以及深入分析,畢竟基金經理只是投資者買入基金的動機之一,並不是絕對的,還存在很多因素影響。但不能忽略,需要持續關注。

  • 10 # 東方朔566

    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一套盈利模式,而且每一個基金經理能力又千差萬別。一個基金之前要是運作的非常好,那麼當一個基金換了基金經理時,穩健的投資者可以先考慮退出,並觀察新基金經理基金運作的情況再定奪什麼時候再次介入。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每個基金經理的風格迥異,之前基金經理對股票的投向,新經理會有所調整。調整好了基金的盈利會更好,調整不好基金的淨值會大幅度下降。

  • 11 # 南方基金

    如果持倉的基金更換基金經理了,我是應該按兵不動、等待時機還是應該立即贖回呢?

    聊這個話題前,南南先旗幟鮮明地表達一個觀點:如果你持有的是貨幣基金、被動管理型基金,那麼基金經理換與不換對投資者來說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

    拿指數型基金來說,這類基金跟蹤複製指數,基金經理人對其的干預範圍和影響都比較有限,因此即使基金經理發生變更理論上不會對基金造成太大的影響,只要一如既往地關注基金的跟蹤誤差是否正常即可。

    但自己投資的基金產品型別若是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這時我們就要注意了。畢竟對這類基金來說,它十分考驗基金經理的選股擇時能力,而且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基金業績表現。

    如果主動管理類基金髮生基金經理變更,我們該怎麼辦?

    01

    第一種情況:假設你持倉的某隻基金很長一段時間內業績表現比較差,恰好遇到基金經理被更換,這很大程度上就是基金公司在進行內部調整。

    針對這種情形,南南建議不著急贖回,不妨對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做綜合的考量與分析。如果新上任的基金經理資歷深厚、管理產品的歷史表現業績都比較優異,這時我們可以邊觀望邊持有,給新的基金經理一段四五個月的“考察期”。

    在考察期內,我們一方面透過基金縱向的業績表現來考察基金經理的運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天天基金網的同類型排名比較功能,從橫向角度來衡量基金經理在同行中的實力。

    兩方面綜合考量後,再對手中的基金做出贖回或持有的決定。

    但是如果新上任的基金經理是一位新人,或是其管理的產品歷史業績表現也平平,南南建議遇到這種情況不妨可以考慮直接贖回。

    02

    第二種情況:假設持倉的某隻基金業績表現一直優異,自己就是衝著基金經理本人才購買的,面對這種情形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捫心自問,回顧一下自己購買該產品的投資邏輯,是否就是直接衝著基金經理本人而去的呢?

    如果是,南南建議可以考慮贖回該基金。畢竟對主動管理型基金來說,基金經理是其靈魂和核心,他們的選股擇時能力和投資策略跟基金業績的表現息息相關。

    甚至有這樣一句話這樣說道:選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在於選人!

    因此,如果自己跟隨的基金經理變更了,南南建議不妨考慮贖回。贖回後,如果仍然認可該基金經理,可以繼續關注他的去向然後考慮繼續跟隨。

    但若贖回後一時半會不能瞭解到該基金經理的去向,也可以投資自己看好的其他優秀基金經理的產品。

    說到這裡,也許不少南粉們仍會疑問:

    我買的產品是主動管理型、業績表現也不錯,但自己並沒有考慮過多因素,只是聽朋友推薦或者看基金宣傳材料才買入的,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

    其實,對於這類投資者,南南建議可以繼續觀察。

    下面我們來看看幾類情況:如果自己不瞭解基金經理但是認可該基金公司的整體投研實力,面對這類情況不妨持有該基金再觀望一段時間。

    如果既不瞭解基金經理,也不瞭解基金公司,只關注基金產品業績表現的,那不妨就只把目光集聚到基金產品本身上。

    以主題類基金為例,可以給它一個“考察期”,觀察基金產品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表現。如果該基金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與板塊、行業表現趨向一致,甚至獲得了超額收益,這時我們不妨繼續持有,因為這證明了該基金經理在此行業中擁有較強的選股能力;

    反之,如果持有的基金表現平平、甚至不及板塊整體表現,那麼南南建議可以考慮贖回。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12 # 芳姐聊財經

    博時軍工主題股票基金更換基金經理了!今日博時軍工釋出基金經理變更公告,蘭喬離任(細究了一下,蘭喬在管的基金是0只,應該是要走人了),新任基金經理曾鵬。

    如果是自己一直看好的基金經理換人了,而且還是從輝煌到低谷,再到近期就要發力的時候,基金經理突然就撒手了,是不是有點糟心!

    基金經理換人了,手裡的基金還應該繼續持有嗎?我的建議是不要急於殺掉這隻“雞”,先客觀分析之後再做決定,或者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基金後進行基金轉換。我們在更換基金前需要考慮以下的問題。

    首先,根據基金型別來判斷下一步的操作。如果持有的是貨基或者是債基,一般不用太擔心,因為基金本身的風險收益比較溫和,即便更換了基金經理,影響也不大。如果持有的是指數基金,也不用太過擔心,這類基金是被動跟蹤大盤指數的,基金經理對產品的干預程度比較小,影響也是有限的。但增強基金除外,可視同於下一種情況考慮。如果持有的是主動的權益類基金(股票或混合基金),我們買基金看中的就是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換人如換刀,接下來的新任怎麼切是關乎基金未來的業績的。所以,接下來要做的是對新任基金經理進行客觀詳盡的考察和評價。

    其次,對新任基金經理的評價可以從下面四個維度來看:

    (1)過往業績

    對過往業績考核上我會看這幾個方面:從業年限、產品經驗、業績排名、年化回報。

    從業年限:嚴格的話應該在3-5年以上,主要是長期持有的考慮。對於純賽道類的產品可以放寬至從業在2-3年的中生代經理(賽道基金的進攻性強,又有非常突出的週期性,中生代的激進操作往往會有更為突出的業績表現),而對於混合類產品最好考慮從業在5年以上的成熟經理,長期業績更穩定。產品經驗:在管產品在3只以上,最好是自己獨立管理的,但管理產品數量太多會分散基金經理的精力,若產品總規模過大,也會影響單一產品的持倉比重。業績排名:4433法則,即長期(看5年)、中期(看2-3年)要求在同類排名中位於前1/4水平(優秀),短期(看1年和半年)在同類排名中位於前1/3(良好)。短期排名相對長期來說更寬鬆,主要考慮短期市場會受到一些非系統性風險的影響,波動幅度會比較大,甚至可以放寬至前1/2排名也是可以的。年化投資回報率:通常考慮年化收益在10%以上。它是基金經理投資水平的體現,基金經理管理產品經驗越長,年化投資回報率越高,說明基金經理的賺錢能力越強。

    (2)風險指標

    基金的風險指標包括波動率、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波動率和最大回撤是基金在極端市場中所產生的最大波動和虧損,這個要在同類基金中做比較,在業績考慮的前提下這兩項指數要越小越好。夏普比率越高說明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產品單位風險所獲得的收益是越高的。

    (3)投資風格

    持倉偏好考慮三個方面,前十大重倉股的集中度、對於細分行業的偏好、基金換手率的高低。前十大持倉集中度越高,說明基金經理風Grand SantaFe激進;對細分行業越集中進攻性越強,或收益突出或風險加大;基金經理換手率越低,說明基金經理買入股票後往往傾向於長期持有。

    (4)投資能力

    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包括大類資產配置能力、擇時選股能力(調倉)、久期管理能力、主題選擇能力、超額收益的可持續性等。

    上述四個步驟可以說是對責任基金經理的客觀評價,如果各項指標還符合你選擇基金的目標,就可以先留一留,建議觀察3個月,看下一次基金季報出來了,在同類產品中做比較,再決定。尤其是在熊市的底部階段波動比較大,不要盲目換手。

    博時軍工主題股票的基金經理新任考察:

    曾鵬過往業績:從業9年166天(原經理蘭喬6年215天),在管產品20只(偏向科技、半導體及新興消費),管理規模164億(適中),業績排名(以其代表產品博時特許價值混合A來看)長中短期符合要求,長期年化回報11.33%(原經理蘭喬8.17%)。

    風險指標衡量:近1年來波動率24.11%,最大回撤46.98%,夏普比率-0.53,超額勝率36.97%。相比 蘭喬的風險性要高。

    投資風格:重倉科技股,偏好平衡大盤股,平均換手率較蘭喬高,風格更為激進。

    投資能力:專注於科技類賽道的深度研究,關注成長風格的個股和賽道。

    綜合評價:投資經驗上不用過於擔心,但從其代表基金的規模(7.37億)來看,市場反響一般。之後博時軍工在風格上會增加鋰電、有色、半導體等科技屬性的賽道,個人認為風格上會有所偏移。需要針對個人偏好來做選擇。

    關注芳姐,每晚有針對市場方向和策略上的觀點分享,讓投資更有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kpl用的是AP夢琪而路人局裡打的都是AD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