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有什麼不一樣?
25
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王醫生

    48歲的趙先生,做完心臟造影,右側血管狹窄99%,必須放一枚支架。和患者家屬交代情況,並詢問他們放中國產支架還是放進口支架。

    因為做手術前,我們都會做好術前談話,其中就包括,如果需要放支架要放進口的,還是中國產的。我們會詳細介紹中國產和進口的區別。

    雖然術前已經交代過了,但家屬還是有點猶豫,家屬比較信任我,讓我拿主意;我說我只能講清區別,決定還得自己來做。

    簡單說:家裡條件可以,就放進口的,家裡條件一般中國產的一樣。

    目前來說進口支架14000元左右,中國產支7000元左右,足足貴了一倍,同樣是大小長短粗細一樣的小支架,為何價格差了一半?

    進口支架和中國產支架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原研費用高

    簡單說支架本身是人家老外發明研究的,前期研究試驗花費了好多錢,那自然得通過後期銷售才能把成本收回,這一道理也可以用於進口藥物,進口藥物比中國產藥物也明顯過得多。

    二、進口的東西都貴吧

    所有進口的東西,都可能比較貴吧,可能就是和進出口什麼稅收有關係,咱們也不瞭解。

    三、大家其實更關係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的效果,到底一樣嗎?

    我們今天說說效果,其實王醫生參加過三種中國產支架的臨床試驗,也就是用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做對比,看看效果有什麼區別,最終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臨床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最終的效果都沒有統計學差異,也就是說效果一樣。

    也就是中國產支架在效果方面和進口支架是一樣的,當然市面上所有的中國產支架也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合格後才能進入醫院。試驗過程是經過嚴格設計及嚴格監督下完成的。

    目前國內使用的心臟支架大部分都是中國產支架,也說明了中國產支架不但實用可靠,而且被大多數人接受,如果中國產支架在質量上不如進口支架,那麼無論是試驗資料,還是這些年的臨床觀察就能說明問題。

    四、特殊情況下,醫生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患者,醫生都會根據患者及家屬的意願來選擇進口或中國產的;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大家買汽車,有人買中國產,有人買進口的一樣。

    但是特殊情況下,醫生沒有時間或沒有機會聽從家屬的意見。

    1、急性心肌梗死

    當發生急性心肌梗死,開通血管後需要馬上植入支架,這時候有時候醫生來不及和家屬商量到底是放進口的還是中國產的,醫生會根據病變的需要,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支架。

    2、病變不同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每一種牌子的支架,因為不同支架在細微的做工上還是有區別的,其大小粗細長短,軟硬程度有細微的差別,在個別病變只能選擇某一個牌子的支架。對於這些特殊病變,只能根據醫生的手術經驗來決定。

    但可以肯定,從整體上來說,對於大多數病變,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沒有本質的區別!

    最終趙先生家屬選擇了中國產支架,一方面趙先生就是普通工人,一方面聽過我的介紹,中國產和進口效果一樣,而且便宜很多錢。

  • 2 # 功能醫學逆轉糖尿病

    選擇中國產還是進口支架?

    這是一個生命脆弱時遭遇的難題!也許支架並無區別,差別僅僅在於你給醫院及醫生所做貢獻大小的區別。

    一般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除了價格上的不一樣以外,在品質方面沒有什麼差別。說到底治療效果的好壞其實與操作中的技術水平息息相關,而與支架是否是進口的還是中國產的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只要選擇了合適的就好,不能以價格高低來衡量支架的好壞,不一定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不同的支架有不同的特點,選擇合適自己的就好。

  • 3 # 小啟855

    這是個黑暗地帶,說幾句外行話

    母親和哥哥都放了支架,岳母也放了。幾次在醫院,慢慢明白了一些事。因為捂得嚴實,也只能在心裡自我理解。

    得了心臟病,不要太緊張。只要有了感覺,基本就比較嚴重了。但致命的是少數,還看身體的綜合情況。

    但是,醫生基本就是動員下支架。下支架是不是唯一的選擇?其實醫學界有爭議,患者聽不到。

    另外,支架的質量相差不多,問經濟情況,是高階推銷手段。

    支架的成本相當低,低到我們患者會掉下巴的程度。醫院跟醫生有任務,效益獎金直接到醫生手裡。所以,醫生給患者放支架的積極性很高。

    具體,我的醫生不願說。只能靠自己理解。

    放支架不是唯一的方法,副作用會慢慢體現。

    本人也有冠心病,選擇了不放支架。醫生當時給我說:你等死吧。

    三年了,我完全好了。所有藥物停用,做非常劇烈的運動也沒有任何氣短的感覺。

    人的情況不同,我只是說了自己的感受。一切要靠自己判斷。

    另外,感覺有人借回答問題做廣告。還有在旁邊當託的。讀者朋友要用心理解。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能不能透過。

    多問,多想,不要輕信。醫院不是真空,也是江湖。

  • 4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在今天,像是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變得越來越常見,而對於這些疾病的治療,支架術就是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可以說,支架術已經是心內科的基礎治療手段,也是已經較為成熟的一種治療方式。

    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價錢差那麼多?

    支架術是透過介入的方式,把支架置入堵塞的心血管內,然後把血管疏通開,幫助恢復正常的心肌供血供氧,緩解心絞痛的症狀。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支架術是有效緩解心絞痛,防止病情惡化的治療方式,而對於心梗患者而言,支架術則是快速疏通堵塞的血管,防止心肌壞死,挽回患者生命的急救方式。支架術屬於微創手術,安全性和效果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因為是置入心臟的外物,總會有患者存在各種各樣的擔心。因此,就有患者覺得貴的就是好的,進口支架肯定會比中國產支架好。事實真的如此嗎?

    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到底有什麼區別?在醫藥領域,進口的一般都比中國產的貴,這主要是涉及原研和仿製的問題。無論是支架還是藥物,該類產品從研發到上市都需要經過漫長的過程,其中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是難以計算的。而一旦原研產品上市後,專利期一過,其他廠家就可以進行仿製,自然會省去不少的精力。所以說,原研的會比仿製貴,這是情理之中的。以支架來說,其實在過去很長 一段時間裡,中國醫院都是依靠進口支架來維持的,供應少加上原研成本必然會貴一些。目前來看,應用最廣的藥物塗層支架,中國產價格約為8000-12000,進口價格約為15000-20000。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貴的就是好的呢?現在,依靠進口支架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現在中國的科研實力足以支撐中國產支架的研發生產。如果說在以前,中國產支架和進口支架有區別,這是一定的,比如在使用年限、後續併發症等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在今天,隨著中國科研技術的進步,差距已經微乎其微,甚至在有些方面如支撐力等,中國產的要比進口的還好。根據臨床統計,目前中國臨床使用的心臟支架有75%是中國產的,這足以說明中國產支架並不比進口支架差。

    那麼,到底該選擇進口支架還是中國產支架呢?其實,現在臨床醫生大多都推薦中國產支架,當然兩種支架能在醫院銷售肯定都是合格的,患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具體的選擇,患者更需關心的應該是規格、長度等,需要根據自身的血管情況、病變位置等,按照醫生的指導來選擇最合適的支架,這才是決定性要素,至於進口還是中國產的,主要還是要看患者家庭的經濟能力。如果患者條件允許,完全可以選擇進口支架,也會更安心一些,如果患者條件不允許,中國產支架也是完美的選擇。患者沒必要太過於糾結於此。

  • 5 # 家有好醫趙博士

    支架在臨床上主要用於將病變所致的人體狹窄腔道給持續“撐開”,是微創介入治療使用的主要醫用耗材之一。支架不僅可以用於支撐狹窄的血管,還可以用於支撐狹窄的腸道、尿道、膽道等各類人體腔道。但是,血管支架的應用是臨床上最普遍的,而在血管中,冠狀動脈支架的應用又是最多的。

    支架不同於藥物,今天在吃中國產藥,覺得療效不好,過幾天還有機會換成進口藥,但支架是個永久植入身體的東西,並且一旦植入無法替換。無論是中國產還是進口,一根支架的費用基本上都是以萬為單位,而不少的患者一次需要植入好幾個支架。因此,到底該選用中國產還是進口的支架,這是很多朋友都很關心的問題。那麼,到底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產支架與進口支架的差異呢?我們就從不同的角度來說一說。

    中國產支架vs進口支架---從落後到領先

    冠狀動脈支架的發展,歷經了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金屬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第二階段,藥物洗脫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藥物洗脫支架仍然是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支架型別;第三階段,生物可降解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BRS),這是支架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在支架發展的不同階段裡,中國產支架與進口支架之間,從早期的巨大差距飛躍到了如今的全球領先:

    1986年,在法國開展了全球第一例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冠脈支架正式進入了金屬裸支架時代。而在進口的金屬裸支架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時,中國的樂普醫療、微創醫療等企業才剛剛開始進行金屬裸支架的研發。直到2000年,第一批中國產金屬裸支架H-stent和Mustang系統才被批准上市,這比進口金屬裸支架晚了十幾年;在金屬裸支架被用於臨床的十幾年中,醫生們觀察到金屬裸支架的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支架內的再次狹窄。研究發現,這種支架內的再狹窄,與支架植入後一兩年內發生的血管內膜增生有關。而如果支架在植入後,能夠持續向血管壁周圍輸送抗增殖藥物,則可以明顯抑制這種血管內膜的增生。至此,冠脈支架開始進入藥物洗脫支架的時代。在藥物洗脫支架的研發方面,中國產支架跟上了進口支架的腳布,在2002 年雷帕黴藥物洗脫支架(Cypher支架)和2004 年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Taxus支架)在中國上市,緊隨其後,就在2004年同年,中國產的火鳥藥物洗脫支架(Firebird支架)就作為第一個中國產藥物洗脫支架獲批上市。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藥物洗脫支架中,中國產支架都表現出了與進口支架旗鼓相當的發展速度;如今,儘管金屬裸支架的再狹窄問題被藥物洗脫支架給解決了,但金屬在血管內的永久植入,無法避免血管的舒縮功能障礙、支架斷裂以及阻礙搭橋手術等問題。因此,冠脈支架開始走入生物可降解這一趨勢。在2019年,國內的第一個生物可降解支架NeoVas支架已經獲批上市,全球有五十多家企業參與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發,其中1/3的企業在中國。

    由此可見,在支架的設計理念、研發能力等方面,不論是如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洗脫支架還是未來趨勢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中國產支架都並不弱於進口支架。

    支架的臨床選擇---“中國產or進口”並非最關鍵的要素

    一根支架,有三個關鍵的組成部分:

    支架平臺:也就是支架的“骨骼”部分,其中一個關鍵指標就是支架的材料、厚薄和規格。以藥物洗脫支架為例,由最早的不鏽鋼材料,逐步發展到鈷鉻合金、鉑鉻合金等;而支架平臺壁的厚度,也逐漸由140um左右降到60~80um;所謂支架的“規格”,就是支架的長度、直徑的指標,不同的血管狹窄,有長有短,又可以出現在不同粗細的血管裡,這就需要根據狹窄部位的長度以及血管粗細來選擇支架的規格。事實上,中國產支架在材料上,有不鏽鋼的,也有鈷鉻合金和鉑鉻合金的,而有些中國產支架在規格上,甚至彌補了進口支架的缺漏;支架塗層:無論是藥物洗脫支架還是生物可降解支架,都需要在支架上設計藥物塗層,中國產支架上使用的藥物主要是西羅莫司(也叫:雷帕黴素)和紫杉醇,以西羅莫司為主;而進口支架上,有使用其他藥物的,比如,佐他莫司和依維莫司等;支架輸送系統:也就是幫助把支架給放置到血管狹窄部位的推送、球囊、導管等系統。在支架輸送系統方面,中國產支架與進口支架的差異並不太大。

    對於心導管室的手術醫生而言,支架的選擇,是要基於造影中看到的血管狹窄病變特點,首要考慮的,是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支架規格、適合病變特點的支架材料與塗層藥物,而並非支架到底是不是中國產或進口的。如果患者的經濟條件有限,那麼,再會綜合考慮優先選擇更加便宜的中國產支架。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產支架的快速發展,在支架設計理念、材料、規格、輸送系統等各個方面,中國產支架與進口支架的差異並不是非常顯著,未來,在生物可降解支架方面,中國產支架甚至會領先於進口支架。從臨床研究資料上來看,中國產支架在療效與安全性方面也都不遜色於進口支架。因此,面對支架的選擇,並非越貴就越好,而應該依據病變特點選擇最合適的支架,有時候中國產支架的規格可能更加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能不能喝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