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時網
-
2 # 腕錶天地
機械錶通常被看作身份品位的象徵,買表,應該買機械錶,這點已經成為不少男人的共識。在我看來,機械錶這玩意兒,主要有以下魅力。
很多瑞士品牌都有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在這麼長的歷史時期,難免會發生一些故事,比如這款表受到了哪位名人的青睞,取得了什麼榮譽,或者與哪些歷史事件掛鉤等等。研究起來,趣味無窮。
寶珀五十噚系列MIL-SPEC復刻腕錶
如果撇開歷史文化的角度,單看機械錶本身。它的機芯打磨是非常有魅力的,尤其是那些高階品牌。很多機械錶現在都採用了背透的設計,透過表背,我們能看到彷彿藝術品一般美輪美奐的機芯。日內瓦波紋和魚鱗紋交織輝映,拋光和倒角相得益彰,機芯打磨之精美,彷彿一件美輪美奐的藝術品。而擺輪彷彿“心臟”一樣,一直在運動不息,也讓人驚歎不已。
頂級的機械機芯打磨工藝
另外,無論是自動機械錶,還是手動機械錶,都需要人的參與,彷彿是我們忠實的伴侶。自動機械錶需要經常佩戴,透過手部運動,帶動擺陀旋轉,給腕錶上發條。而手動機械錶,則需要手動轉動表把,為腕錶上發條。這也是機械錶的魅力所在。
-
3 # 八零酒
機械錶的魅力其實很好闡述:不管錶盤下有多精密繁雜,它表現出來的永遠是簡單從容,結果不是它的重點,它能持續走動著才是永恆地傳達~~這也是傳統超跑和電動超跑的根本所在。
-
4 # 冬兔N51203201
簡單!與“蘋果”手機一樣!有人“炒”!實在手錶是時間用的,機械錶時間走都不準,現在機械錶應該淘汰了!現在石英錶、電波表(原子鐘)、GPS表(原子鐘
)
-
5 # 陌上花開為君順
一件事物魅力有無、大小,取決於能否被人所感知、認可。後者受社會主流價值觀影響,是一個附魅(enchanted)的過程。機械錶也不例外,除了設計與工藝可滿足某種審美需求之外,它更多地被與財富、地位等相關聯,迎合了大眾炫耀、虛榮、獵奇的心理需求。
-
6 # 你的周圍寶貝甜蜜餞兒
機械錶凝聚了無數代人的智慧,在方寸之間實現了許多令人驚歎的技術。但有些時候,機械錶甚至不如石英錶精準。要知道,作為手錶,它的第一要務就是給佩戴者一個準確的時間。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男人對機械錶趨之若鶩,這又是為何?
● 機械錶是玩物
男人的機械錶和女人的包包一樣,本來就是閒時的玩物。只要是玩物,越世俗的工具性就越無足輕重。
第五屆摩納哥“Only Watch”慈善拍賣會上,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唯一一塊鈦金屬外殼材質的雙秒針計時萬年曆錶成交價格是295萬歐元,已經秒殺了所有可以上牌上路的超級跑車。當然,這並不能改變一塊500人民幣的石英電子錶比其還要準時的事實。
295萬歐元,值得麼?
● 追尋無法企及的完美
機械錶短短數百年的歷史,即使明知不可能真正完美,卻仍沒有放棄去無限接近。1886年制定的日內瓦法則就是匠人們對藝術的敬畏之心。不再贅述複雜的工藝,單單從日內瓦紋到魚鱗紋,再到珍珠紋;從葉形針到菱形針,再到蛇形針;從凱門鱷到美洲鱷,再到小牛皮,機械錶每一微小的部分,都值得熱愛它的人細細品味。隨便挑幾個以星空為主題的手錶讓大家品品……這些“毒物”將浩瀚蒼穹萃煉成錶盤上的玲瓏天地,把永恆星辰融化為手腕間的永恆印記。即使不是愛表人士,也很難不被其工藝做震撼。
● 不要吝嗇你欣賞的目光
很多人錯誤的以為,如果沒有能力去擁有,就不需要也無意義去欣賞。好比有人買了一塊萬國(IWC)葡計,懂表的朋友們都知道葡計和葡7之間的差別,或許覺得不划算。其實那個人也許只是單純地偏愛Portuguese Chronograph系列的簡潔大氣,戴著一塊ETA,卻並不妨礙他欣賞50000型機芯。說得俗氣點,一個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你面前,即使你無法牽起她的手,也應該毫不吝嗇地對她說出你出於真心的讚美。
● 再回到一開始的那塊PP機械錶,295萬歐元,值得麼?
Hennessey VENOM GT終極版是1200匹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2.4秒,最高時速超過440KM/H,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德國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嚴謹的德國廠商ASCENDO推出了SYSYEM Z-F3-24K純黃金音箱,全球唯一,即使黃金材質對音質的影響微乎其微;Dux在中國十餘年來,賣得最好的永遠是頂級的8888,雖然大部分客戶的睡眠質量還沒有差到需要6位數的床墊來拯救……
值得。因為它們已經不再是商品,而是工藝品。而這些工藝品並不是冰冷的,它們包含了多少工匠日夜的辛勞,凝聚了太多人類智慧的結晶。只要存在於世,就已然完成了它們的最高使命。
逆流而上,百折不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這是機械錶匠人的守則,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最後以一位網友形象生動的比喻結束本篇的話題:
機械錶精準、難做、脆弱、易壞。
就像美女,精緻、稀有、易老、薄命。
-
7 # 上表企業
63年的製表歷史中,上海牌手錶致力於為華人制造更多更好的機械手錶,期望將機械錶的獨特魅力傳達給更多的中國品位人士。在上海牌手錶看來,機械錶的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藝之美
每一隻機械手錶的機芯都包含著上百個甚至幾百個細微零件,即使科技進步使得大部分零件可以批次生產,但人工打磨的步驟仍然不能缺少。製表匠人以不厭繁複的認真,進行細心打磨和精心裝配,才能完成腕間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透過鏤空設計和背透設計,就能觀察到零件的有序轉動,感受時間在錶盤之上的流逝。
方寸之間,不僅是手工打磨的魅力,更凝聚了製表匠人的匠心巧思,比如對抗地心引力的陀飛輪技術,比如能帶動錶盤一起轉動的獨特設計,比如精妙繁複的錶盤雕刻藝術……機械錶不僅體現著精益求精的機械之美,更表現出美感上的極致追求。
傳承意義
儘管在走時上,機械錶的精準度遠不如石英錶。但無需電力的精妙設計,能讓每一塊保養得宜的機械錶可以一直轉動,讓這種超越時間的魅力成為一種傳承。機械錶的永恆轉動,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上一代和下一代可以完成某種情感的交流,精神得以永恆傳承。正如始於1955年的上海牌手錶,改寫了華人只能修表不能製表的歷史,最初一代的A581機械錶至今仍能轉動,不停歇的指標仍向人們傳達著華人自強不息的時代精神。
文化價值
除了機械錶本身的工藝和特點之外,品牌和時間都會賦予機械錶在文化價值上的魅力。腕間經典的“上海”標誌,曾是中國第一批中國產手錶的印記,凝聚著民族的驕傲和夢想;作為 “三大件”之一,曾經是每個家庭夢寐以求的物件,代表著一代人對幸福美滿的奮鬥和追求;60多年的風風雨雨,上海牌手錶成為了包含情懷和新意的中華老字號,亦是一個時代的見證。鍾愛著上海牌的品位人士,一定也被這份承載在機械錶上的民族自豪感和不變的情懷所吸引。
-
8 #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機械錶之於男人,就如同包包之於女人。對於喜歡機械錶的男人們來說,沒有最喜歡的機械錶,只有更喜歡的機械錶。不同款式,不同設計的機械錶,往往展現複雜機械結構不同的魅力。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款腕錶:
我猜,這兩年Karl-Friedrich Scheufele的心情應該很好,他花了近十年時間籌備及復興的 Chronométre Ferdinand Berthoud(迪南德‧貝爾圖)於去年得了GPHG的「Aiguille d"Or」金針獎,今年則由Chopard LUC Full Strike得到相同獎項,連中兩元,沒什麼比努力得到回報更令人興奮了。
但意想不到的是Chronomètre Ferdinand Berthoud在得到大獎後,竟然沒有乘勢追擊,推出第二、第三款作品,也沒有大肆宣傳,直至今年底才推出鉑金款的FB 1.3及鈦金款的FB 1.4。但嚴格來說它們算不上是全新作品,而是FB 1的新殼款,而本文將集中介紹Chronomètre Ferdinand Berthoud FB 1.4 。
FB 1系列能賣上這價錢,產量又少,只因其機芯複雜程度高,造型亦具獨特性,詳情可參閱我們之前的FB1腕錶介紹,但我在這裡簡述一下重點。其機芯採用了柱躉式結構,以六根鈦合金立柱固定機芯部件,當中包括了極複雜的芝麻鏈傳動裝置及陀飛輪系統,甚至取得了COSC認證。
四款腕錶都採用相同的機芯,只是在物料及細節上有所微調,如FB 1.4用上價值較低的鈦金屬錶殼(與黃金及鉑金相比),但機芯卻換上藍寶石水晶夾板,若是喜歡此作的機械美,FB 1.4其實更討好。
FB 1.4 的八角形錶殼寬44 毫米,厚13 毫米,主體以五級鈦金屬製,表耳則用上二級鈦金屬,整枚腕錶,包括皮錶帶及鈦金錶扣後的總重量只有80 克,可說是FB 1 的輕盈版本。
一般鈦金腕錶都愛採用砂紋打磨,然而FB 1.4 卻用上拋光修飾,這倒是比較罕見的,因其製作難度比較高。不過採用這輕質物料後,便得放棄殼側的透視窗,無法再從側面欣賞機芯,但你不用感到可惜,因為翻轉至表背後,將得到令人滿意的「補償」。
新作採用FB-T.FC-2 機芯,擺頻為3Hz,具52 小時動力儲存。其面夾板換作三塊藍寶石水晶,把機芯內部呈現眼前,過去配德國銀夾板時,只能看到芝麻鏈傳動裝置的頂部及陀飛輪系統,現在能清楚看到所有元件,切實感受其深度。
本來無法在殼側看到芝麻鏈,現在於背部都看到了,甚至連被藏起來,直接連線發條鼓的錐型立體裝置都在眼前了。其主夾板及板橋則仍以經鍍銠處理的德國銀製作,與錶殼的鈦金屬色和諧相襯,而藍色箭頭狀的精鋼陀飛輪橋板,更起了畫龍點睛之效,令機芯生色不少。
FB 1.4 共有兩款錶盤選擇,分別是黑色及銀色,均經微粒噴砂處理。時間盤偏心於12 時位,以鏤通指標標示時間,動力儲存尺設於9 時位,尤其特別的是中央的長形鏤空視窗,透視了6 時位陀飛輪之轉動,還顯示了其如何帶動中軸大秒針執行。
文初已提及本作為限量生產,其數目亦具象徵性,是與Ferdinand Berthoud大師的生平有關:於1770年,Ferdinand受封為國王及海事領域的鐘表機械大師,受皇室委託製造20個精密航海鐘錶,故FB 1.4兩款腕錶均各只製作20枚,十分珍貴。
回覆列表
第一,看得見的機械運動
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機械錶飽受石英錶衝擊的時代。一些機械製表品牌差點銷聲匿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機械製表行業經歷了“鳳凰涅槃”的過程,因為便宜、精準、方便的石英錶正面衝擊或搶走的市場恰恰是實用功能為主的那些相對低廉的機械錶,要美觀沒有美觀,要效率沒有效率,不被淘汰也怪。也就在這個時候,以百達翡麗為代表的的高階製表品牌,同時也看中了危機背後的機會,所以在1983年百達翡麗甚至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枚透底的腕錶,就是為了讓喜歡高階機械錶的人不用開啟表蓋就可以直接欣賞到經過精美藝術處理的機芯,感受機芯的運動之美,甚至時間的律動之美。
第二,不能以“效率”論英雄
效率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判標準,可以適用於很多行業,也可以用來觀察很多技術或產品的榮沒興衰,低廉的機械錶敗給石英錶,主要就是因為效率問題,但是高階機械錶就不能完全以效率這個標準來看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其背後所代表的製表文化。
第三,機械錶是手工藝品
雖然高階機械錶也沒有都像蒙娜麗莎原畫那樣高貴,但是高階機械錶至少代表了製表大師、鑲嵌大師、琺琅大師、雕花大師等手工藝大師的心血和智慧,也正是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才讓高階機械錶成為不同於實用品的藝術品。也就是說,雖然都稱其為表,但是藝術品和實用品實際上是“涇渭分明”,甚至“天壤之別”。
總評:高階機械錶是藝術品,它的存在是一種文化傳承,甚至是一種不能因為任何技術變革或業態競爭而抹去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