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代人在拍照的時候,往往會微笑甚至露齒大笑。相比之下,許多近代人像老照片中的人物卻都是一副嚴肅臉,甚至顯得有些喪。哪怕是本該喜氣洋洋的婚禮,在老照片裡也看起來如同葬禮一般。
36
回覆列表
  • 1 # 看鑑

    如果攝影師把你的婚紗照拍出了葬禮的感覺你會怎麼辦?事實上有一段時間內,不僅婚紗照能拍出葬禮的感覺,您拍每張照片放到現在都能成為合格的遺照,從平民到女王,所有人的表情都非常喪,他們為什麼不笑呢?

    其實拍出這樣的效果並不是攝影師的鍋,您知道最早拍一張照片要曝光多久嗎?整整需要8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就是找人畫都畫完了,後來雖然照相技術得到了發展,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曝光時間還是長達30分鐘左右,這麼長的曝光時間,您能一直保持微笑麼?相比而言保持威嚴或者面無表情30分鐘就沒有那麼難了,所以當時的照片一般就只有這兩種表情,再加上都是黑白照片,用現在的眼光看,就會給人一種遺照的感覺,但當時的人卻不會有這種感覺,他們都覺得在照片中笑才是不正常的。

    事實上在當時想照相可不像現在隨時隨地想拍就拍,一般只有貴族或者有錢人才有機會照相,而且很可能一輩子就只有一次機會,拍完的照片,都是要留給子孫後代的,如果在拍照時嘻嘻哈哈很可能會讓後代覺得自己是個逗比,所以拍照時必須要保持優雅和體面,表情嚴肅才能讓自己看上去威武霸氣,給子孫留下一個好印象。馬克吐溫就曾說過,照片是一種很重要的資料,沒有什麼比拍了一張傻笑的照片並永久儲存起來更傻的事了,其實不只是照片,回顧之前畫像流行的年代,直到17世紀的歐洲,在畫像中笑的人一定是窮苦的民眾或者是雜耍藝人,在影像中保持嚴肅更加符合當時上流社會的審美標準。

    相比於現在ps過的照片,以前的照片雖然不笑但最起碼還是能認出誰是誰的

  • 2 # 藝滴美育

    現代人即使是小朋友拍照都知道來個“茄子”或小手指比個剪刀。上次給一個小朋友拍照,說了句“笑一笑”,小朋友立刻裂開了小嘴,才剛剛兩歲啊。但當我們看一些老照片時,卻很少看到笑容,大多都是一本正經,一副嚴肅臉,甚至顯得有些“喪”。

    無論慈禧太后、李鴻章,還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德國的俾斯麥將軍,社交花宋美齡女士,哪怕是有錢人家辦的一場原本喜氣洋洋的婚禮,從照片看也是死氣沉沉。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近代人物的照片幾乎全都是嚴肅風格。為什麼都笑不起來呢?

    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波特親王

    原因之一,拍的少,即使早期拍照的非貴即富,都是當時見過世面的場面人,但對於照相也還算是新鮮玩意,雖然拍照比畫像便宜得多,但對大多數人而言依舊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人們要隔很長時間才去拍一次照,有些人甚至一輩子只拍過一張照片。拍的少,當然會缺少鏡頭感。

    原因之二,據說是攝影術早期,照片曝光時間太長長,被拍照的人難以做到在長久的時間內一直保持笑容,或在拍攝的瞬間剛好保持微笑。這點小編深有同感,有個很不會拍照的朋友,每次給人拍的照片都很醜,後來找其原因,才發現,是他總在人失去耐心的時候才慢慢悠悠的按下快門。

    原因之三,有不少人認為照片非常重要,是留給後人的重要資料,如果留給後代一張被永遠定格的傻笑太不合適了,應該嚴肅起來。

  • 3 # 西藏遊記

    以前拍照哪能和現在比,以前拍個照太不容易了,都是非常正式莊重!不可能嬉皮笑臉的!什麼茄子之類的更不可能了!其實很多老年人還保持著拍照嚴肅的傳統,我小時候拍照還不讓笑,不讓露牙呢!

    只不過現在時代進步了,拿個手機就能拍照,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 4 # 若愚趣談

    由於以前拍照是非常罕見的事情,被拍的人往往不知如何是好,需要攝影師來安排站位或姿勢。特別是在民國以前,普通人是沒有條件照相的,有頭有臉的人雖然有拍照的機會,但由於相紙比較昂貴,攝影師為了拍好每一張照片,往往要對被攝物件進行安排,於是便成了擺拍。

    其次,是過去照相機多為手動,光圈、距離等都需要慢慢調節,要想拍出一張好照片,只能擺拍,擺拍當然不可能笑了。再次是被拍者與攝影師不熟悉,拍照比較拘謹,多為嚴肅表情。擺拍時,攝影師都要喊注意,往什麼地方看,不要眨眼睛等等,人幾乎成了被擺弄的木偶,當然不會有自我隨意的表情了。其實,說歷史老照片都不笑,也不盡然。美國攝影師斯諾給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拍攝的照片就有很多比較自由,而且有笑容的照片。其中的原因,就是斯諾與被拍物件很熟悉,為了記錄他們的生活狀態,採取了抓拍、跟拍,被拍物件便不拘謹。因此,擺拍嚴肅,抓拍自由。凡不苟言笑的歷史照片多為擺拍。

  • 5 # 性感文人札記

    為什麼照相術早期的照片都不笑?

    這是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為什麼近代人拍照的時候都不笑呢?再看看現代人在拍照的時候,往往會微笑甚至露齒大笑,笑不出來還會一起喊“茄子”來創造一種嘴角上揚的微笑感覺。

    但是相比之下,許多近代人像老照片中的人物,卻都是一副嚴肅臉,甚至顯得有些“喪”讓人看了覺得很麻木,呆滯,沒有一點活力。

    例如慈禧太后、慶親王奕劻、李鴻章、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美國總統格蘭特。

    所以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近代人物的照片幾乎全都是這種嚴肅甚至略“喪”的風格 ,哪怕是本該喜氣洋洋的婚禮,在老照片裡也看起來如同葬禮一般。

    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有人說是照相技術的不完善

    對於這種現象,很多解釋都是說在攝影術出現的早期,照片曝光時間長,因此被拍照的人無法在這麼久的時間內一直保持笑容。但這種說法貌似有些牽強,畢竟上面那些照片的拍攝時間,都是19世紀晚期,那時的照相技術已經足夠成熟,曝光時間也已經從最初的半個小時縮減到了只有幾秒。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保持微笑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還有人說是習慣

    就拿現在來說,照相的時候笑不出來也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是與人的性格有關的,有些人照相的時候就是笑不出來,但一旦照相完了以後,又很正常的笑。照相術剛發明出來的時候,照相還是一個很新鮮的事情,也是一件被看作很正經的事情。自然要嚴肅對待,如果全家福的時候,一個小孩子齜牙咧嘴被拍進去,反而會被長輩訓斥。

    更何況照相術傳入中國後,更是一個新鮮玩意兒,在照相術沒傳入中國以前,畫像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因而照相也被當時的權貴們看成是一件名垂青史的事情,畢竟是給自己留下影象,不僅打扮要嚴肅,而且表情更要嚴肅。

    一直都不笑嗎?

    這個倒也不是,也有很多遺留下來的照片很有特色,也會笑。但很多都是在不經意之間的抓拍,留下的。抓拍才是真情流露,相比上面一臉嚴肅的擺拍,抓拍自然就顯得輕鬆很多了。例如光緒皇帝和玩伴玩蹺蹺板的照片,就是被抓拍的。

    現代社會,人們的見識過闊了,對於很多東西都習以為常,不會覺得有任何的不安全感,所以拍照也就顯得更開放一些。

  • 6 # 使用者6923646756

    正確的答案無非兩點:

    1.古人對照相非常敏感,非常的牴觸,他們迷信照相以後,人的靈魂會被吸附進相片裡,所以非常牴觸照相,由於清朝老百姓生活貧苦,外華人就會給他們一點“好處”,他們在好處的驅使下被照相。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

    2.古人受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以坐姿端正,形象莊重為榮。他們無論在哪裡,都奉行著行如風,坐如鐘等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