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iss秘密花園oYeah

    作為一個老師我是這麼認為的:如今這個時代還有教師敢罰站學生的,我佩服ta的膽識,如今體罰是紅線,舉報查實飯碗就得丟,所以事實上大多數公辦學校的老師基本不敢這種事,委婉說你一兩次不行就不管了,自生自滅!從家長的角度講,誰的孩子誰心疼啊,覺得身體會吃不消啊,感覺受到心靈創傷之類的,我覺得這事要不要跟老師說取決於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孩子回來什麼時沒有就抱怨抱怨罵罵老師之類的那就不用找老師而且還得批評孩子為什麼沒默好,如果孩子有嚴重的心理反應,那就得好好疏導讓孩子認清是因為自己沒做好而被罰的老師也是為他好,然後再私下跟老師說孩子表現不好讓老師操心了但是這孩子臉皮薄太嚴厲的話怕孩子受不了做出些意外的事之類的,但凡有點腦子的老師都會放過你的孩子,當然了,也得向老師承諾自己會加強督促孩子。從你說的情況來看,第一:直接就給老師提意見目前看來效果不好,華人向來不喜歡被提意見,你這是在否定她的教學方式。(第二天被罰站教室外就可以看出來),第二,這老師看來也不是什麼善茬,(你不是提意見嗎,老子就是想罰你,咋滴?)大多數家長來我這都是先劈頭蓋臉把孩子罵一頓先,我一看家長都這樣了也不好再對孩子怎麼樣。第三,很多家長總是想當然你一破教師能咋滴看你不順眼投訴你讓你吃不了兜著走。其實是很無知狂妄的,老師只要做好教學常規不碰底線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但是你的孩子呢,不用說針對你,至少會冷處理,你愛咋滴咋滴,想想孩子在學習方面是不是廢了?而且老師都是口口相傳的,這孩子除非碰到特別好的老師否則也就這樣了!其實老師罰還是源於自己 孩子沒表現好,再者孩子受點皮肉之苦受點挫折沒什麼不好,第三,你即便再不爽老師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不要讓她覺得自己做錯事了還有靠山。第四,看這老師的尿性你要不想轉班的話還是要去溝通一下(你懂的),最後,犧牲一下自己的時間,把孩子的作業落實好,這樣無論什麼老師都不用擔心。僅供參考。

  • 2 # 九鬥學生心理

    我覺得在這件事上,家長有點小矯情,雖然這樣說家長可能不愛聽,但是一個孩子不可能因為一節課被罰站,就會出現各種身體機能的不適應,也許會有稍許的不適應,但是絕對沒有孩子說的那麼誇張,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被老師各種懲罰之後,第一時間想要的是:找個藉口把自己委屈和受到的傷害放大,要不然回家可能會受到父母的“二次迫害”。

    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候,在學校被老師懲罰時,家長想到的是透過孩子的班主任反饋問題,而不是先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在透過孩子的具體任課老師瞭解詳細的情況,或者說透過孩子的同學瞭解第三方的聲音,直接不分青紅皂白的衝上去就去“問責”,這種的所謂的“護犢子”的心態其實不是在幫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就算你去投訴、找班主任、找校長、找教委,相關機構也一定會組織相關人員對事實的真相進行了解,試問你真的瞭解真相了嗎?最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

    1.從孩子嘴裡得到最真實的聲音。

    2.和孩子的歷史老師溝通,但是態度要真誠,而不是去問責,老師才不會傻到無緣無故的去懲罰你的孩子,一定是他們有錯在先。

    3.如果是孩子錯了,要求孩子道歉,孩子不願意家長帶著孩子去道歉。

    4.和老師溝通,和班主任溝通,把孩子的心態變化和班主任溝通,希望獲得班主任更多的理解和幫助。

    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莽撞,教育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認識錯誤(雖然他們會編造各種藉口來放大自己受到的委屈),但是這才是真的幫助孩子。

  • 3 # 宋少衛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如果老師對家長的印象好,感覺家長願意參與孩子的學習,那麼無形中會對這個孩子傾注更多關注、付出更多心力。

    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老師對父母參與度的評價,可以準確預測孩子的學業和社會成就。

    密蘇里大學教育學院Keith Herman教授說,這些發現顯示了家長與老師建立關係的重要性,而透過一些方法提升老師與所有家長建立好的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Keith Herman教授說,“多年來的研究已經表明,老師的看法,甚至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潛在看法會極大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

    如果老師與家長有良好的關係,或者認為這些家長是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的,老師就可能對這些孩子傾注更多關注,或者為這些學生付出更多努力。

    如果老師認為父母忽視孩子的教育,這個觀點可能會影響到自己跟孩子和家長的互動。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想透過自己的教育幫助到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和老師的目標是一致的。

    但是很多家長朋友在跟老師溝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時,會帶有很多成年人的判斷,容易把孩子的表現當作自己的成績單,當老師說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是很優秀,甚至出現一些行為習慣不當時,很多家長不是積極的和老師溝通解決辦法,而是覺得不好意思,有的家長還會幫助孩子找藉口……

    在班主任工作調研時,大多班主任老師反映班級問題學生的家長都不是很容易溝通,其實這就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家長如果能夠和老師積極的溝通,不僅有利於拉近彼此的距離,增強對彼此的信任,孩子遇到生活學習等問題也可以及時得到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跟家長朋友們分享:作為家長,一定要學會發現孩子的優點,學會發現孩子班級、老師、學校的優點;千萬不要否定孩子的老師和班級,攻擊孩子的也喜環境只會幫助孩子找到不優秀的理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左轉道直行了,當時左轉是紅燈,直行是綠燈,應該怎麼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