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沙漠林子

    癌症的可怕之處除了對身體的摧殘還有病痛以外,還有就是精神上的摧殘,像我寫的文章肺癌晚期還活了15年的人少之又少。主要就是精神垮了,其中最主要的兩項就是心情不好吃不下飯,焦慮睡不著覺。癌症本身的消耗極大,加上患者食不知味,就往往走得快,再加上失眠的折磨。癌症的痛苦真的是不敢想想,絕大多數病人是很難承受的。所以一般的家屬還有醫生都會選擇不告訴病人本人,而由家屬來承擔精神壓力 而患者承擔身體傷害。可是每一個人不是天生都是好演員,在患者面前難以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時候也會影響到患者。那麼要是自己知道了 應該如何面對癌症。坦然的接受他,我記得有人說我們每天都有癌細胞在癌變,只是因為我們的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以消滅他,所以才沒有大量的增殖。這麼說來我們只要保持足夠好的精神,足夠好的物資供應,吃飽飯,我們的身體是有可能與癌症一站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癌症不做手術的時候還好,一做手術瞬間就沒了的原因,身體扛不住了。所以必須要坦然面對,不給癌症猖狂的機會。第二點就是要看開,每一個人在現有的自然規律下,是必然要走向死亡的,癌症只是加快了這個過程,我們何不好好去享受這短暫的時候 只要我們該享受的都享受了,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有些人活了八九十歲,醫生除了一日三餐什麼也沒吃過,除了家和廁所,什麼地方都沒享受過,這和死了有什麼區別,況且有很多人都活得生不如死,每天被失戀,背叛,房貸,工作壓力,生活壓力,虐待等等折磨著,這樣的人生還不如珍惜的那一小段人生呢。人活著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經歷過。放開心扉,該吃吃,該睡睡。只要心態好,明天太陽的曙光還會光顧。

  • 2 # 康愛線上

    癌症患者除疼痛外常常伴隨著其他症狀,如呼吸困難、煩躁、精神錯亂和焦慮等,疼痛嚴重時會嚴重影響患者睡眠。首先我們應該判斷患者失眠是由於鎮痛效果欠佳,還是由於睡眠障礙。因此疼痛充分評估是治療干預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疼痛評估時,我們應注意以下原則:相信患者的主訴;詢問全面、詳細的疼痛病史;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態及分析有關心理社會因素;仔細的體格檢查;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並要定期、全面、動態評估疼痛程度。主要內容包括疼痛部位及範圍、疼痛性質、疼痛程度、疼痛發作的相關因素、疼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及疼痛治療史。常用的評估疼痛程度的方法包括VAS、NRS、面部表情量表。根據疼痛程度的評估,如果患者為中、重度疼痛,則考慮失眠可能與鎮痛效果欠佳有關,此時應調整鎮痛用藥。若患者為輕度疼痛,同時患者煩躁、焦慮,考慮失眠與患者精神狀態相關性大,可以給予抗抑鬱藥物輔助治療,不僅可以解決患者灼痛、麻木痛、神經病理性疼痛,還能改善睡眠。常用的抗抑鬱藥物包括:阿米替林、多慮平、百憂解等,但是上述藥物應該經專科醫師綜合評估後並指導使用。同時患者家屬及醫師應該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況,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改善心理健康,積極配合治療。

  • 3 # 羅民教授

    服用相關藥物應該是最好的應對辦法了!

    夜間失眠、睡不著應該是癌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了,造成這種症狀的原因有很多,我們需要逐一進行分析:

    1,疼痛等症狀對身體感官的影響,無法安心睡眠,對此需要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症狀消失了自然可以恢復睡眠。

    2,接受化療的患者之所以失眠,是因為其中使用了激素,激素可以令人興奮,無法睡眠,對此需要服用一些助眠藥來對抗激素副作用。

    3,癌症一直都是死亡的代名詞,很多癌症患者會因此擔心、害怕,長此以往可能會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對此需要給予心理治療,同時輔以抗抑鬱的藥物治療。

    4,患者本身因為病情需要長期臥床,睡眠時間不規律,困了就睡,很容易破壞正常的睡眠節奏,對此需要讓患者儘量白天保持清醒,將睡眠留給夜晚。

    5,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類症狀——譫妄,患者夜間睡不著、喜歡胡言亂語、認知出現障礙等反應,對此應該立刻給予抗譫妄的藥物治療,比如氟哌啶醇、喹硫平等。

    不要“談癌色變”,給醫生一點信心,也給自己一點信心!

    樂觀向上的心態是抗癌“法寶”。

    千萬不要被癌症嚇破了膽,並不是所有癌症都無藥可救,癌症的治療講究規範、4規律,只要能在早期及時得到治療,比如說腫瘤細胞沒有擴散的時候,乾淨利落的進行切除就可以了。

    但目前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沒有這麼幸運,依然不斷的與癌症進行抗爭,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一定要堅持下去,不氣餒、不懈怠、不懷疑,雖然命運放棄了我們,但我們自己不能放棄,目前癌症5年生存率在30%以上,你可能就在其中。

    總而言之,癌症患者不等於必死,相比其他疾病,更應該多一些關心,保證患者的心理健康,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合理規範的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手機對於我們這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