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山無恙

    1盧俊義2史文恭3兀顏光4杜壆5王寅6丘嶽7阿里奇8孫安9瓊妖納延10周昂11王進12林沖13關勝14王煥15卞祥16鄧元覺17魯智深18武松19石寶20司行方21方傑22韓存保23呼延灼24酆泰25袁朗26秦明28項元鎮29張開30董平31縻勝33厲天閏34山士奇35楊志

  • 2 # 國平軍史

    水泊梁山武力值最高的10大將領排行榜

    古典長篇小說《水滸全傳》120回本,內容浩如煙海,包括大宋、水泊梁山、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陣營,武藝高強的戰將不勝列舉,所以,論水滸人物武力排名,本人就僅限於水泊梁山108將範圍。

    相信一旦拓展開去,以本人駕馭文字的能力,還是能做到收放自如,但篇幅可能會比“呂布武功天下第一,猛張飛能排第二”還要長,令讀者產生疲勞感,那就得不償失了。

    第一名盧俊義:綽號玉麒麟,盧俊義上得山來,首戰就生擒了曾頭市曾家府武術教師史文恭,報了一箭射殺晁蓋之仇;史文恭曾與霹靂火秦明搏殺,僅用了20合,就一槍將其刺於馬下;徵遼時,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分別與耶律宗雲、宗霖、宗電和宗雷大戰,加上張清助戰,不僅沒有取勝,還箭傷了張清;宋軍大敗,關鍵時刻,盧俊義一騎馬、一條槍,力敵四將,並無半點懼怯,約鬥了一個時辰,一槍刺宗霖於馬下,其餘三兄弟心驚膽顫,落荒而逃;盧俊義表現出了驚世駭俗的武功,梁山馬軍五虎無人能及,顯示出英雄本色,作為梁山泊的副統帥,排名第一名至實歸。

    第二名林沖:綽號豹子頭,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手中兵器丈八蛇矛,梁山上整體排名第六,馬軍五虎第二虎;梁山下,楊志鬥了40餘合,不分勝敗;三打祝家莊,10合內生擒扈三娘;與呼延灼鬥到50合之上,不分勝敗;三敗高俅時,與河南河北節度使王渙,大戰七八十合不分勝敗;徵遼國時,30餘合後,一矛將寶密聖搠下馬;徵田虎時,大戰壺關守將山士奇,50合內,不分勝敗,只一矛將伍肅戳下馬來;在五龍山時,與副將倪麟鬥20餘合後,矛刺其心窩;征戰王慶時,在宛州之西,斬殺汝州主將張壽;迎戰山南州援軍,和花榮一同殺死闕翥、翁飛二將;南豐之戰,獨戰右哨柳元、潘忠,五十餘合後將柳元一矛戳於馬下;征戰方臘時,矛殺宣州守將杜敬臣、杭州守將冷恭、與孫立、黃信等人將尚書王寅亂槍刺死;林沖,是梁山好漢中出戰次數,獲勝次數、斬敵將數量最多的一個,也是梁山英雄中為數不多的未嘗敗跡的戰將;之所以把降將關勝排在林沖前面,蓋住了林沖的風頭,是宋江、吳用刻意為之,就是有意打壓三朝元老林沖,但許多讀者心中,林沖是僅次於盧俊義的第二條好漢。

    第三名關勝:綽號大刀,梁山泊馬軍五虎第一虎,慣使一把青龍偃月刀,曾一人大戰秦明、林沖兩大高手;打大名府時,10合內,就將急先鋒索超殺得斧怯;徵遼國時,殺敗副統軍賀重寶;作為主將,率手下偏將攻破太乙混天象陣的土星陣;與花榮、張清合力殺死都統軍兀顏光;徵方臘時,率軍收復丹徒縣,十四五合內,便斬殺元帥邢政,在常州殺死守將錢振鵬;先後三次,與方臘手下猛將石寶戰成平手,後率軍攻上烏龍嶺,導致南離大將軍石寶自殺,關勝儘管排名壓了林沖一頭,但在實戰中,戰績確實沒有林沖大,排名第三還是有一定理由的。

    第四名魯智深:綽號花和尚,手中的渾鐵禪杖,重六十二斤,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鎮關西;相國寺,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救下豹子頭林沖;大鬧桃花村,攪了小霸王周通婚禮;與楊志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與呼延灼戰了五十合,不分勝敗;徵方臘時,與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一禪杖打翻方臘,將其生擒;胖和尚的步戰功夫,自不必細說,禪杖一揮,百十人不得近身,替朝廷征戰後,與武松成為最佳殺人組合,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排名第四合乎邏輯。

    第五名呼延灼:呼延灼是宋代開國元勳鐵鞭王呼延瓚嫡派子孫,善使兩條水磨八稜鋼鞭,有萬夫不當之勇;曾於秦明大戰四五十合;與林沖大戰50餘合,與孫立搏殺30餘合,與楊志戰到40餘合,與魯智深戰了50餘合,皆不分勝敗;三敗高俅時,呼延灼20合內,一鞭打中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腦袋;分別用長槍、雙鞭酣戰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前後大戰100餘合;攻打幽州時,呼延灼於馬上活捉了兀顏延壽;徵王慶時,呼延灼與單鞭的藤戣廝殺,鬥到五十回合,不分勝敗,這個位置呼延將軍還是有資格入座的。

    第六名花榮:綽號小李廣,與秦明大戰50餘合,不分勝敗,花榮非旦箭法出眾,而且槍法也出類拔萃;三打祝家莊,箭射指路紅燈,梁山軍馬得以殺出重圍;高唐州,用箭射死薛元輝;曾頭市,箭射曾塗,救了呂方和郭盛兩將;徵遼時,花榮箭射先鋒瓊妖納延,史進補刀殺之;徵田虎時,花榮一箭射死董澄;打蓋州時,花榮箭射方瓊,再箭射張翔振了軍威,楊端射箭偷襲,卻被花榮接住,反射致楊端死亡,槍法箭技兩相宜,這是花榮排名在秦明前合理解釋。

    第七名秦明:綽號霹靂火,馬軍五虎第三虎,手中慣使狼牙大棒,第一次出戰,就單挑花榮,大戰50餘合,不分勝負;高唐州,秦明約鬥10合以上,就將高廉手下戰將溫文寶棒殺;攻打青州,與呼延灼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徵王慶時,秦明與猛將“紀山五虎”中的袁朗大戰150餘合,吾觀水滸,這是武將間搏殺最久的,創造了打鬥回合的紀錄;清溪之戰,與方臘皇侄方傑鬥到30餘合,躲避杜微飛刀偷襲時,被方傑用戟刺於馬下;作為馬軍第三虎,作戰的開路先鋒,秦明居居此位,還是比較合適的。

    第八名武松:綽號行者,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吊睛白額大蟲,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大鬧飛雲浦、刀劈飛天蝴蚣;拳術、鴦鴦腿,步戰格鬥,武松鮮有敗績;徵遼時,武松攻破太陽陣,一刀砍斷耶律得重的馬頭,將其擊殺;攻打蘇州時,三大王方貌奪路殺出蘇州南門,被武松趕上一刀,掠斷了馬腳,再復一刀砍了;步軍將領對壘馬軍將領,且多次割了馬軍將領的首級,武松的戰力十分強悍,功夫絕不亞於楊志、魯智深等梁山一流戰將;武松天生神力,只可惜只是步戰,倘若是馬軍,說不定排名還會往前靠。

    第九名張清:綽號沒羽箭,客觀地說,張清槍法頂多二流,但卻憑藉手中神出鬼沒的石子,在東昌府城下,連打郝思文、徐寧、燕順、韓滔、彭玘、宣贊、呼延灼、劉唐、楊志、朱仝、雷橫、關勝、董平、索超等十五員將佐,梁山軍兵俱皆失色。在征戰役中,張清飛石打死番將阿里奇、耶律國寶,擊傷洞仙侍郎等名將,立下徵遼第一功;徵田虎時,張清打傷壺關守將山士奇等將,斬殺昭德守將孫琪;征戰後,張清大放異彩,戰績絕不亞於馬軍五虎,所以本人將張清放在了10大將領第九的位置。

    第十名楊志:綽號青面獸,北宋大名鼎鼎的楊家將後代,與下山取投名狀的林沖大戰40餘合,不分勝負;與索超比武時,大戰50餘合,不分勝負;去二龍山入夥,中途和花和尚魯智深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敗;攻打桃花山,楊志與呼延灼鬥了四十餘合,皆不分勝敗;兩贏童貫時,約鬥到30餘合,楊志一刀將許州兵馬都監砍死於坡下;本來這一位置,本人打算留給雙槍將董平的,只是董一撞太過莽撞,是導致張清在獨松關戰死的罪魁禍首,本人不太喜歡張清,就用八驃騎的楊志替代了。

    2017、12、15於杭州

  • 3 # 暗夜周公子

    玉麒麟盧俊義

    豹子頭林沖

    行者武松

    花和尚魯智深

    黑旋風李逵

    大刀關勝

    小李廣花榮

    浪子燕青

    太多了,記不住了

  • 4 # 綠野萍蹤01

    李成、魯智深、關勝、楊志、史文恭、林沖、呼延灼、聞達,這是我心目中《水滸傳》武力值前八強,餘下的排名,那就不管我的事了,列位看官如何排,我都沒有意見。

    以下,就是我依據文字給出的理由。這個文字,只是施耐庵的《水滸傳》,絕不參考惡意顛覆《水滸傳》的續書《徵四寇》。

    問題是,梁山泊兩次攻打大名府,李成、聞達都沒有與任何梁山好漢單挑過,憑什麼說他們的武力值是憑實戰打出來的呢?

    我們先來看看“急先鋒北京鬥武,青面獸東郭爭功”這回書,看看施耐庵是如何介紹大名府兩大兵馬都監的。

    北宋的行政區劃,總共有路、府、州、縣,《水滸傳》中在“京”府級單位發生過戰鬥的,只有大名府。因而,董平、張清、黃信這些州府一級別的都監,肯定就沒有李成、聞達的級別高。

    當然,官大不一定就是武功值高,只能說明李成、聞達比梁山上的幾個都監運氣好,跟到了很有背景的梁中書。然而,書中卻沒有說梁中書是個不識人物的庸官,提拔武功高強的楊志、索超,也能證明梁中書還是十分看中人才的。聽到東郭百姓盛讚楊志、索超,梁中書大喜。

    因而,李成、聞達的功名,應當是自己掙來的。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明確的把大名府寫成了“北京”。北宋的大名府確實也是北宋的四京之一,就叫北京。雖然此北京非彼北京,但在《水滸傳》中,施耐庵就是借用了金國的都城北京,移花接木的隱喻了歷史真實。因而,從李成、聞達的出場情況看,施耐庵是有意把兩個不同的“北京”,很多次的寫成了同一個北京,也就是朱棣起兵時的北平。

    當索超與楊志大戰之時,一旁觀戰的大名府將士感嘆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也曾出了幾遭徵,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因為施耐庵把北宋的北京說成了後來的北京,這可是邊關之地呢。這就說明,李成、聞達經常率領部隊出征,在邊上“一刀一槍”的搏出了功名。做到大名府兵馬都監,憑藉的是他們的硬實力。

    索超即將與楊志大戰之時,李天王把自己的披掛、戰馬借給了急先鋒,叮囑道:我有一匹慣曾上陣的戰馬,並一副披掛,都借與你,小心在意,休教折了銳氣

    李成的話,也佐證了將軍們的自言自語,大名府的將軍們都是能征慣戰之輩,李成、聞達能夠脫穎而出,是因為他們確實有“萬夫不當之勇”。

    遍觀《水滸傳》,還能找出李成、聞達這樣的邊境戰將嗎?

    有,但恐怕只有鎮關西魯達一人而已。

    李天王的坐騎是“玉麒麟”

    此處,就不得不提一提被續書、評書以及電視劇吹得神乎其神的盧俊義了。

    卻說楊志、索超各自得到梁中書、李成的贊助,便在東郭教場動起手來。容與堂本《水滸傳》有一首贊詩,特別形容了這兩個好漢的廝殺,其中,就提到了李成借給索超的那匹戰馬,說是:“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

    原來,號稱“水滸”武功第一人的盧俊義,只是“玉麒麟”的一個符碼,竟然是天王李成的坐騎。

    那麼,這個李成又是哪家的天王呢?

    別的州府只有一個兵馬都監,大名府卻有兩個,除了李成,就是聞達。聞達的意思是名聞遐邇,達於四方,李成鎮守北邊門戶而聞達四方,那就是北方多聞天王。

    《水滸傳》中,晁蓋就是北方多聞天王。

    原來,晁蓋之死是天王歸位,來自北京法華寺的兩個僧人在曾頭市“接引”晁天王,來自“北京”龍華寺的大圓法主,則把晁天王“接引”到了大名府。

    因而,施耐庵在書中實寫了晁蓋這個多聞天王,虛寫了北方這個暫時沒冠名號的李天王。這兩個天王,都是托塔天王。

    這其中,大有寓意。

    因為,晁蓋是佛教的四大護法天王之一,梁山是道家星君的大聚義,晁天王是不是得暫時退位,讓道家的“天魁星”住持聚義大計呢?

    書中,彭玘曾經說過:“晁、宋二頭領一同替天行道”,宋江後來率領梁山好漢抗擊金兵,怎麼能少得了騎著“玉麒麟”的托塔天王呢——這也是晁天王顯聖,幫助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的含義所在。

    七十回書之後,宋江將率兵北上,在大名府與李成、聞達會合,共同攻打幽州,抗擊金兵。

    這件事是有史料支援的,大名府附近的元城曾經有一個縣尉叫李若水,在其《捕盜偶成》這首詩中,便有宋江及梁山好漢進入大名府時,引來士女驚駭的描述。

    因而,我把李成排在《水滸傳》武功值第一人,把聞達排在八強壓軸位置,這才遙相呼應,聞達四方。

    時遷火燒了翠雲樓,大名府城中亂做一團,梁中書等人不得不拼死突圍。吳用一邊安排埋伏,一邊派出兩隊人馬,分別去殺梁中書、王太守一門良賤。這就表明,吳用是要把梁中書往死裡整。

    吳用下死手,這就襯托出李成保護梁中書突圍之戰的殘酷性了。

    卻說李成率領大名府五百鐵騎保護梁中書從城裡突圍,這二人首先奔到南門,遇見了大將呼延灼。“火焰光中,抖擻精神,施逞驍勇”,左有韓韜,又有彭玘,梁中書和李成躲在了北門城下。

    北門這邊,是豹子頭林沖率領馬麟、鄧飛衝殺在前,花榮緊隨其後。李成一見,又與梁中書投東門而去。東門這邊,又是穆弘等人衝殺而來。李成則又保護梁中書殺回了南門,吊橋便遇見了咬著鋼牙準備死戰的黑旋風李逵。

    書中說,李成保著梁中書,當先殺條血路,一路衝殺而來,只搶吊橋。

    李成護著梁中書,等於是在東門、北門、南門之間往來衝突,奮力從南門殺了出來。然而,剛剛出城,迎面就遇見了梁山武功第一人大刀關勝。

    關勝舞青龍偃月刀,徑搶梁中書,李成則揮舞雙刀,去戰關勝。因為顧忌梁中書,李成無心戀戰,撥馬便走。宣贊、郝思文則又從兩脅殺來,孫立又催動人馬殺了上來。於是,李成接著孫立廝殺。

    此時,花榮又來搗亂,放箭將李成的副將射下馬來。李成一見,只得保護梁中書飛馬奔走。

    剛剛脫離孫立等人的圍堵,秦明、楊志又引著燕順、歐鵬攔住去路。“李成且戰且走,折軍大半,護著梁中書,衝路走脫”。

    這一戰,李成在梁山四大五虎將、三員驃騎將,以及黃信、孫立為頭的八員小彪將,李逵等五員步軍將校,總共二十員戰將的圍追堵截下,往來衝殺,活生生的劈開一條血路,保護梁中書突圍而去。

    這場戰鬥雖然比不得當年常山趙子龍,但是,《水滸傳》中有誰能夠與之匹敵?梁山除了徐寧、索超、朱仝、史進而外,所有馬軍超一流戰將全部參與了這場為天王李成正名的突圍之戰。《水滸傳》中還有誰能夠做到?

    當然,我們可以超越施耐庵文字腦補,說林沖也能做到。但,畢竟只是腦補。既然林沖能做到,那為何又擋不住李成呢?

    魯智深綜合戰力超一流

    李成、聞達是《水滸傳》中能征慣戰之將,是在邊上憑硬本事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功名。除了大名府這兩位兵馬都監外,渭州城的提轄魯達恐怕是梁山上唯一可以與他們叫板,比邊上功勞的超一流戰將。

    魯達在打鄭屠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

    《宋史》中,把种師道稱為“老種”,是延安府的經略使。延安府與大名府平級(忽略州府的等級劃分),更是貨真價實的邊關,抵禦的是西夏之兵。魯達能夠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一定是憑藉其軍功所得。魯達因為在邊上作戰,不僅屢立戰功,還得了個綽號,叫做“鎮關西”。

    這個綽號對於魯達來講,是殺出了威風,鎮住了關西五路。

    儘管“關西五路廉訪使”另有隱喻,《水滸傳》真正的鎮關西並非魯達。但是,文字上的解讀就是這個意思。

    魯達打死鄭屠,迅速逃走之後,小種經略相公對渭州知府說過這樣一番話:

    魯達這人,原是我父親老經略處軍官,為因俺這裡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既然犯了人命罪過,你可拿他依法度取問。如若供招明白,擬罪已定,也須教我父親知道,方可斷決。怕日後父親處邊上要這個人時,卻不好看。

    由此可見,魯達的武功端的了得,必定也與李成、聞達那樣,憑藉自己的武力值,在邊上一刀一槍搏出了功名。

    小種經略相公的這番話,也是魯智深到邊關抗金殺敵,得成道家正果的大伏筆。

    做了和尚之後,魯智深的禪杖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兵器,步戰、馬戰都顯示出極強的戰鬥力。花和尚曾經與楊志、呼延灼單挑,打到施耐庵設計的回合極限(五十回合)不分勝敗。

    而楊志戰林沖,鬥呼延灼,也都是四五十回合不分輸贏。林沖、呼延灼、秦明之間全部戰成平手,所以,魯智深的武力值絕對不輸五虎將、八驃騎。領銜十大步軍頭領,更證明魯智深綜合武力值不在關勝之下。

    魯智深天生神力,這一點,絕對堪稱《水滸傳》第一。武力值應當包括力氣,魯智深的神力是其居於《水滸傳》武力值排行榜次席的重要條件。

    楊志為何排在史文恭之前

    關勝之所以排在魯智深之後,史文恭之前,主要原因有兩點。

    其一,關勝久疏戰陣,沒有李成、聞達、魯智深的戰鬥經歷,屈居第三,雖然有點委屈,但最多也是與魯智深交換位置而已。雖然關勝是關羽的後人,但畢竟達不到“關王”的級別。魯智深曾經說:“俺便不及關王!他也只是個人”,魯智深連關王都不服,排在關勝之前也無不可。

    關勝不是關王,但是,足可以關王的“勇”,排在梁山五虎將之首,力壓林沖以下的戰將沒有任何問題。

    其二,《水滸傳》中的赤兔馬與照夜玉獅子被施耐庵寫成了一對孿生兄弟,只是毛色不同而已。赤兔馬是火炭般赤,照夜玉獅子是雪練也似價白,這便是火克金的關係,因而,關勝能排在史文恭之前。

    同樣騎過“火塊赤千里嘶風馬”的楊志,也是一員火克金的猛將。若是楊志出戰史文恭,說不定也有一場好鬥。

    楊志曾經與騎著“玉麒麟”的索超打成平手,而玉麒麟是專門制服照夜玉獅子的,以此隱喻推之,楊志肯定能與史文恭一戰。

    《水滸傳》中寫了兩杆神槍,第一次寫到的,就是楊志與索超爭功時所描述的“楊志逞威,拈手中神槍,來迎索超”。

    第二次寫的,才是史文恭手中的丈二朱櫻槍。書中說,秦明挑戰史文恭,打到二十回合便力怯。秦明撥馬回陣,史文恭奮勇趕來,“神槍到處,秦明後腿股上早著,倒攧下馬來”。

    戰馬是楊志勝,兩人用的都是神槍。因而,楊志的武力值應當略勝史文恭。

    《水滸傳》七十回之後,必定有梁山好漢抗金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歷史線索就是曾經在種師道所統帥的种師中手下做選鋒首,以先鋒敢死隊隊長的身份,攻打幽州,抗擊金兵,受到過宋欽宗的激賞。

    史文恭是金國的漢奸,象徵梁山抗金的楊志,難道連一個漢奸都打不過嗎?

    楊志的槍是“神槍”,林沖雖然是槍棒教頭,退居其後,應當是合乎情理的了。當然,林沖的武力值也是非常高的,槍棒自不必說,刀術也能與楊志戰平。但是,施耐庵卻沒說他的丈八蛇矛是神槍。因而,我便把林教頭排在了第六位。

    呼延灼能上榜,得益於他是河東名將呼延贊之後,更是梁山之上與五虎將等一流高手交手最多的戰將。

    呼延灼先後與林沖、秦明、楊志、魯智深,以及實力不遜於八驃騎的孫立都有過單挑的記錄。而且,這幾場戰鬥,呼延灼打的都是車輪戰。舉目《水滸傳》,似乎也沒有人如此打過。

    這便是我所排定的《水滸傳》武力值最高的八個人。

    至於祝家莊的欒廷玉,我不認為他武力值有多高。若是以長槍虛晃,以飛錘傷人的欒廷玉能夠上榜,那麼,小李廣花榮、沒羽箭張清也都能夠進入八強了。

  • 5 # 豹子頭101

    按水滸傳里人物武力值排名的話就不能侷限於梁山好漢,其他人物也有相當高武力的大有人在。

    第一名周侗,在江湖上是赫赫有名,他雖然出場不多,但是他交出來的幾個徒弟可是了不得啊,玉麒麟盧俊義,史文恭,豹子頭林沖,武松,魯智深,岳父,個個都是高手,徒弟都這麼厲害,那當師傅的可想而知了。

    第二名李助,此人是反賊王慶手下,外號叫金劍先生。擅使劍,書中寫到:只見他將劍如風馳電掣般舞將開來幾個回合下來那盧俊義已然招架不住了,這時公孫勝用法術口中唸到:急,那金劍先生的劍應聲掉落,幾人合力將其誅殺。李助其實力可見有多牛了。

    第三名玉麒麟盧俊義,能一個回合就生擒武藝超群的史文恭(史文恭二十回合速敗梁山五虎將秦明,實力遠高於秦明)在後來攻打遼國,征討反賊田虎,王慶,方臘時斬殺多名高手,屢立大功。排第三實至名歸。

  • 6 # 燭影斧聲

    水滸傳中的人物太多了,這裡只說梁山好漢吧。

    超一流:盧俊義,梁山bug一般的存在,書裡明確交代了天下第一,確實有這樣的實力,從徵遼1V4就能看出來。

    一流:關勝 林沖 魯智深 武松 呼延灼 秦明 董平 花容 楊志

    關勝是梁山五虎之首,雖然獨戰林沖秦明不能說明強於二人,但是十合勝傷愈復出的索超,這個戰績完全凌駕同水平其他武將,不過後來和單廷圭打了五十回合打了折扣,故此位列一流之首。

    林沖是梁山三朝元老,晁蓋和宋江上位都是林沖帶頭擁立的,按照作者思路,和關勝對應關羽張飛,否則已資歷和功勞都不應該在關勝之下。最出彩戰績是十合勝扈三娘,間接體現出略強於呼延灼(呼延灼十餘合急切勝不得)。

    魯智深多以步軍頭領身份出現,但以不是最擅長的馬戰戰平了呼延灼,故而排在一流第三;武松的武藝更適合江湖格鬥,性格也更像江湖豪俠,雖然沒有與一流大將對戰的例子,但常和魯智深齊名,排低了也不合適。

    呼延灼、秦明、董平三個人最為相近,強弱之爭一直沒間斷過,從戰績看,秦明打的硬仗最多,失手也多,但是以武藝戰敗只有一次是遇見史文恭,其他不是中暗器就是中計。呼延灼多次與梁山大將戰平,說明了實力。董平戰例較少,但是五虎八彪的排序與坐次無關,而且對徐寧雖然平手,但從宋江的反應看應該略有優勢。

    花容和楊志應該是最強的八彪,花容五十回合平秦明,作者用秦明才及花容來說明秦明略強於花容,但是戰績和對戰中沒有表現出來。楊志步戰林沖(林沖用朴刀)三十合平手,大名府又戰平了索超(有客觀因素)所以這兩人位列一流末尾。

    準一流 徐寧 索超 朱仝 史進 燕青 石秀 孫立 穆弘

    徐寧曾戰平過董平;索超戰平過楊志;朱仝在十六將對戰中第一個斬將;史進由於是王進的徒弟,又輸給過瓊妖納延,所以被很多人看低,但是從綜合戰績和江湖聲望看並不差,而且三十合戰平過卞祥(和花容聯手還是戰平,有點像張飛平呂布,聯手關羽還是平),所以排在這裡;燕青和武松近似,更適合江湖格鬥,不過武藝確實不凡;石秀表現過少,不過書中明確提到不在孫立之下;孫立是最冤的,本領大,排地煞,反倒是登州派系微不足道的謝珍謝寶進了天罡。曾三十合戰平體力受損的呼延灼。穆弘是八彪之末,勉強進入準一流,不過從李逵對他的態度看出穆弘還是有本事的(穆弘抓了李逵便走,李逵居然沒有反駁)。

    二流 劉唐 雷橫 郝思文 張清 李逵 單廷圭等等

    劉唐和雷橫在晁蓋家不遠地方打了一仗略戰了些優勢;郝思文在十六將對決時,曾代表梁山一方出戰;張清槍法一般,但是遠強過三流的燕順,如果加上飛石,除了盧俊義,梁山誰也不是對手(盧俊義也未必罩得住);李逵說真的自身武藝也就是個三流(沒有項充、李袞沒準死了多少回了),但是他的猛勁經常讓一流高手都膽寒;單廷圭曾在關勝馬前走了五十個回合,當然不排除關勝是故意的,因為要收降他。

    再往後也有一些小彪將和水軍將領本領不錯,但是戰例太少,還多有矛盾,所以就不排了,基本數得上都已經提到了。最後宣告一點,本排名不包含法術、暗器、弓弩和火器。如果這四樣都算上,前五就是公孫勝(法術)、凌振(炮)、花容(弓)、張清(飛石)和燕青(弩)。

  • 7 # 子卿丶豬

    1盧俊義2史文恭3兀顏光4杜壆5王寅6阿里奇7王進8孫安9丘嶽10周昂11卞祥12方傑13關勝14王煥15林沖16魯智深17鄧元覺18石寶19呼延灼20韓存寶21袁朗22司行方23酆泰24董平25張開26繁勝27厲天閏28山士奇(後期的前期了排16)29秦明30楊志31柳元32董澄33國珍34瓊妖延娜35曲利出清

  • 8 # 無悔小童話

    前十武松武力值最高,李逵上榜,盧俊義只能排最後。

    武力值最高的應該是武松,因為他能在沒有任何利器的情況下打死老虎,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李逵雖然殺死了四隻老虎,但是他卻是使用的刀。而且武松打虎的時候是在喝醉的情況下,武松還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鋪,所以說《水滸傳》中武力值排名最高的應該是武松。

    武力值排名第二的應該是林沖。林沖一個人能夠對戰差撥、富安、陸謙三個人,而且林沖完勝,所以說林沖在《水滸傳》中武力值排第二當之無愧。

    武力值排名第三的應該是魯智深。魯智深能倒拔垂楊柳,能把一棵柳樹連根拔起足以證明魯智深相當厲害。而且魯智深和林沖切磋武藝時不落下風。所以魯智深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排行第三。

    武力值排名第四的是呼延灼,呼延灼是呼延讚的後代。呼延灼與林沖、扈三娘、孫立交鋒,均不分勝負。有此可見呼延灼武功高強。所以呼延灼在《水滸傳》中排行第四。

    武力值排名第五的是楊志。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人,楊志和林沖大眾五十餘回合都不分勝負,楊志和魯智深打鬥四五十個回合也不分勝負。所以說楊志在《水滸傳》中排行第五也說得過去。

    武力值排名第六的應該是李逵。不管有沒有利器,能一個人打死四隻老虎也是相當的厲害,而且李逵深得宋江喜愛,李逵還能斷案。不得不說李逵武功、智商、情商都很高。

    武力值排名第七的是燕青打擂無敵,拳腳功夫可與武松相比,射箭可與“小李廣”花榮相比,而且燕青還能輕鬆摔倒李逵,但是如果實戰的話,燕青就弱很多了,這就是把燕青排在李逵後面的原因。

    武力值排名第八的是王進。王進是史進的師傅,王進和林沖一樣是禁軍教頭。王進一兩下就打敗能與祝虎鬥三十餘回合、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三的史進,有此可見王進的實力之強。

    武力值排名第九的是花榮,花榮能和秦明大眾數十回合,有此可見花榮武功很強,而且花榮射箭技能無人能敵。花榮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九,我認為這個排名合理。

    武力值排名第十的是盧俊義。史文恭二十餘回合傷秦明,但卻被盧俊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活捉。盧俊義還三十餘回合殺死了方臘手下四大元帥之一厲天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不聲不響就離了婚分了手的明星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