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這是否從側面反映了每個人都是有愛心的,願意付出?
10
回覆列表
  • 1 # 太古裡團團潮鞋

    剛剛看見朋友發截圖說是騙人的善意總是被一些人利用,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事情,如果總是這樣“狼來了”,以後碰到病災就真沒有人幫助了!

    這件事一方面反映人們的善心,反映了社會的互助互愛,然而一方面確也反映了人們的思想容易受鼓動受一些網路的影響,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學會認真思考分析事情的真相,這不是大家的錯,而是如今資訊氾濫,傳播速度太快,人們沒有時間去驗證事情的真偽,沒有時間去思考問題的答案,同時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做善事成本也降低了,不過這樣看起來降低成本其實也是最大成本,善良被過度消費和利用

    你怎麼看呢

  • 2 # 快語西蒙

    在隨便轉發的背後是不喜歡思考不理智的怪獸,這個怪獸感情氾濫,在網路上喜歡打抱不平,容易義憤填膺,比如總是讓你忍不住轉發【iphon7中國地圖上釣魚島未標是中國的】【震驚了……】,讓你同情心氾濫【老人寒風做生意被城管驅趕】,變得非常富有責任感【吃了就抗癌】【入口就中毒】【果蔬農殘要人命】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承受著各種壓力,在網路上人們思維更容易簡單化,喜歡宣洩自己的情緒、不滿與訴求,釋放自己的壓力。這種情感與態度的表達中,缺乏中立性,掩蓋了一些事件的真實性,扭曲理解、片面化判斷導致極端化。

    另外碎片化時間讓人們形成碎片化閱讀的習慣,這種閱讀汲取的碎片化資訊使得很多人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容易受外部干擾混淆視聽,匆忙下結論,不顧一切的轉發,結果導致了很多謠言越傳越廣,導致大面積傳播,最後形成社會恐慌

    在看到一件事情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應該停下來仔細思考文章的目的,寫文章的人到底是誰?出於什麼目的?為什麼要這麼說?他想達到什麼效果?

    1、 作者是誰?作者的身份你能確切知道嗎?作者本身的身份是否帶有一定的立場?

    2、 作者說的邏輯有沒有問題?他有沒有故意避過某些環節?作者沒說的內容可能是什麼?他為什麼要隱蔽這些內容?

    4、 作者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他的觀點在他的價值觀設定中是對的,但是他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呢?

    5、 換位思考,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麼?他想要達到什麼效果?他會從中獲取什麼利益?

    比如羅爾這篇文章,他的目標很明顯,就是讓更多的人關注某個公司的公共號。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的女兒得了白血病著急籌款,你還有沒有時間去找一個公司和他們達成某個交易來籌錢?肯定先急著眾籌去了。再者,文中說他的女兒的白血病需要大筆醫藥費,但是我們把對他女兒的同情先放到一邊,稍微查一下就知道白血病已經納入醫保專案,不會讓一個父親傾家蕩產無以支撐。

    最後,祝願羅一笑小朋友早日康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房和投資房地產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