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作為父母,望子成龍可以理解,但傾家蕩產送孩子去國外留學有必要嗎?讀國內的學校就不能成才嗎?
9
回覆列表
  • 1 # 東邪先生

    不值得!父母奮鬥的目的是為了孩子過的更好,但是也要從實際出發!如果孩子適合在國外學習發展,那還好,要是不適合呢?所以不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出國留學!

  • 2 # 瑤瑤聊育兒

    身在北美,卻與許多華人一樣,心繫國內發生的各種大小事。有時感覺自己生活得像另一種騎牆者,就是坐在高高的圍牆上,看著居住在牆兩側的人喜怒哀樂著。國內牆裡的人拼命想要掙脫出來,因為對種種現狀不滿,而有幸已經翻過牆、生活在牆那一側的人呢?卻仍然面臨新的困境,對種種現象牢騷滿腹、抱怨連連,終極原因是世界依然是同一個,人也依然未變,慾望需求與以往一樣,異鄉遇到的問題與國內遭到的麻煩雖看似不同,卻萬變不離其宗。

    一直以來總聽到、看到國內家長讓孩子到海外留學的想法及做法,北美的中國留學生也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陪讀父母也隨之增多。但是,近日一聽說“就是累死也要把孩子送去海外讀書”這種說法,還是甚為震驚。雖然我很清楚,許多父母老早就這樣做了,到國外留學的孩子不僅僅是媒體曝光率高的富二代們,還有眾多學生來自經濟狀況普通的家庭,他們的父母為了許給子女幻想中的光明、有前途的未來,生活節儉、辛苦打拼,供孩子在海外讀書。

    如果這種拼死拼活掙錢供子女留學的家長,能碰上個知道認真學習、懂得對父母感恩的孩子,也算是苦盡甘來,有所收穫,怕只怕孩子只知道索取,向父母不斷提要求享受海外花花世界,時不時來一句大叫,“什麼都給不了,你們生我出來做什麼?”父母奉獻得再多他也覺得不夠、理所應該,難道父母上輩子欠他們什麼了麼?

    父母不欠孩子任何東西,他們應該都是各自獨立的個體,父母一方面不能控制孩子的未來,也不能把自己生活的全部投放在孩子身上,一個人過兩個人的生活,能不累死麼?一個只知道索取的孩子,必然有一個過度犧牲的父母,這顯然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害了孩子。在國內學習不開心,那就到國外學,但如果在國外也學得不開心,父母難道要把他送到外星球,豈不真要累死?

    在國內學業負擔重,國外就沒負擔了麼,面對陌生的學習規則、語言環境、人際關係,負擔同樣存在,父母應該努力提供給孩子的,不是逃避這個逃避那個,而是在壓力中調節心態、戰勝困難、學會自立。這種在困難中前行的能力,只能從小教起,你不能指望一個平常養在溫室裡的孩子,一把他扔到海里他就可以暢遊無阻。

    還有,為什麼說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未來,具體來說,到海外留學,你問過孩子的意見了麼?有的人送孩子來加拿大上學,孩子本來就不想出國,如今一和國內家長通話就吵架,父母不知過得有多難受,錢花了,還要受罪,遭孩子埋怨。原因是留學不是孩子想要的,他們就沒有拼搏向上的動力,面對國外的困難容易退縮,不是消極或強烈抵抗,就是有可能因為在海外少人監管,無心學習、走向歧途,熱衷打遊戲、吸菸酗酒、濫交朋友、追求奢侈品等等。

    殘酷的活生生例子一個接一個,最引人關注的是三位剛剛成年的中國小留學生在美國對同學實施綁架、折磨、毆打、羞辱,他們均被判入獄。他們的家長後悔不該這麼早就跟風送孩子到海外讀書,原本是打算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不料最終是這樣的結果,諷刺的是孩子進了監獄後英語才進步神速。其中一名小留學生章鑫磊的家長說,他們為了孩子打人的案子,已經花費了大約200萬元人民幣。章鑫磊的父親希望中國留學生家長能夠引以為戒,重新考慮一下過早地把孩子送到國外撒手不管,到底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國內教育的確存在種種問題,從小學業負擔重、競爭激烈、入學機會不公平等等,但是如果僅僅為了逃脫這些,以為一出國留學,就萬事大吉,那真是大錯特錯。如果思維不變,留學生遇到的問題依然層出不窮:眾多中國留學生湧到海外,卻又秉承華人愛扎堆的習慣,在學校形成一個個華人留學生圈子,不積極參加外界活動,這非常不利於提高英語水平,也不利於他們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創新能力,接觸最多的還是書本上的知識,這與在國內學習有何不同?

    一些在國內優秀的學生,發現在國外自己什麼也不是,競爭更加激烈。語言當然比不上土生土長的同學,創新能力、動手水平也較差,一些人心理落差大,接受不了變得消極。也許不是所有孩子均適合在新環境中重新開始學習,有的人適應能力差,反而會走向父母良好願望的反面。

    據媒體報道,一位華裔家長稱女兒從中國到加拿大讀書後,心理狀態一直不穩定。女孩原本在國內讀書時各門成績領先,充滿自信,但是來到多倫多之後情緒低落,還曾經抱住家長痛哭,說是有同學看不起她。這位家長還從一名優秀的華裔男生尋短見身亡、著名中學發生華裔女生割腕自殺事件發出感嘆:“關於加拿大教育的美好﹐我們憧憬良久,可為什麼孩子們來後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樂,甚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那名割腕自殺的女孩是因為父母懷疑她吸毒因而發生衝突。大麻等毒品在海外年輕人中氾濫,是華人學生及家長,面臨的與國內不同的新問題,如何應對非常棘手,萬一孩子真染上毒癮,在海外學習的代價就更大了。

    另一方面,有人說,“華人對頂尖名校的依賴和對名校的迷信存在一天,無論留學與否都一樣是去廝殺,在國內上不了一本大學傷心欲絕,在國外爬不了藤一樣捶胸頓足,不如學學馬雲,只要是人才,杭州師範一樣成才。不是名校成就了我,而是我成就了名校,網際網路世界,哪裡不能學習。”的確,華人父母是太累,習慣為孩子操碎心,從衣食住行到個人未來發展,甚至包括結婚生子。到哪裡上學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家長的事,如果他有能力上名校就上,沒能力上不了也不意味著他一輩子將一事無成。

    一些家長先是在國內辛苦奔波,找這個中介尋那個關係,拼命掙錢把孩子送出國,但勞累遠遠沒有結束,一些在海外陪讀的家長,犧牲自己的事業及與家庭成員團聚,這種奉獻是否真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家長的過度犧牲還不一定換來子女的滿意,以為這是應該的,因為總是得來不費功夫。

    許多華人父母的狼爸虎媽風格在哪裡都保持一致,在國內逼孩子考第一上名校,在海外逼子女上常春藤盟校等名校,行為方式是一樣的,轉變地點根本改變不了家長控制孩子的本質。家長原本打算在海外給子女學業也給自己的生活減壓,但在這種情況下壓力依然存在,到不到海外讀書有何不同?海外很多華人家長的生活依舊以孩子的教育為中心,比如搬家到最好的學區、送孩子參加各種補習等,但在海外入名校讀書也是難上加難,並且不是人人機會均等,由於無法滿足父母期望,很多學生充滿失敗感和挫折感,進而產生絕望情緒,甚至走上自殺之路,這與國內發生的類似悲劇有何不同?

    所有送孩子到海外學習的華人父母,均希望他們學有所成後找個收入不錯的體面工作,若能成功移民就算完成終極夢想。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的現實社會中,許多人畢業後難找合適工作,讓人感覺原來付出的昂貴學費、生活費白白花出去,收穫與努力不成正比。如果父母是砸鍋賣鐵地送孩子到海外讀書,這樣的結果是否值得?是否值得為了一時衝動,也要累死累活地把孩子送出去?如果孩子真能有所長進,家長們也能拿得起放得下,雖然成功未在眼前,也算有一定好結果,但關鍵是學生、家長要看開、看得長遠。

    還有的學生揹負家庭移民的重任,而所在國家的移民政策變來變去,讓人疲於應付、壓力重重,特別是對於一名在異鄉沒有站穩腳跟的年輕人來講,也因此導致一些家庭矛盾走向極端。典型的案例是溫哥華的中國留學生湯遠熙,他殘忍殺母又企圖殺父。湯遠熙曾表示父母過去一直對他期望很高,要求非常嚴格。他說這麼多年來,父母一心要其出人頭地,高考還沒結束就幫著趕辦出國手續。他一直想回中國發展,但他們堅持要他留在加國,且期望其拿到永久居民身分。湯遠熙指出,他經常對父母說謊。以獲得加國身份來說,就騙父母說自己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其實僅是拿到多次進出加拿大的訪問簽證,連工作簽證都沒有。

    也許真正的勝利者,是那些在異鄉學會堅強應對各方面挑戰的幸運兒們,他們在學習、生活方面的付出,不比留在國內的年輕人要少。到海外留學,如果本著看世界長見識、認真學習的態度,在新的困難面前逐漸提高耐挫能力、獨立生活能力,即使沒有立即看到眼前的收穫,對學生的人生髮展也是有利的。

    但如果家長、學生都本著逃離國內困境,到異鄉尋找樂土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失望。雖然詩經上說: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我發誓要離開你,去那安逸的樂土),但海外這個樂土可不象詩經上所說的下一句話“樂郊樂郊,誰之永號!”(樂土樂土真安逸,誰會長嘆加哭號!)人的慾望追求、思維想法不變,世上就不存在真正的樂土,哪裡都可能讓你無奈嘆息及痛苦哭號。

    延展閱讀:給擬送孩子高中出國留學父母的5個建議

    受到中美兩地廣泛關注的中國留學生施虐案,共有6名被告受到嚴重的刑事犯罪指控,其中3名成年被告已與控方達成認罪減刑協議,三人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刑滿後將驅逐出境,可能終身無法獲得再入境美國的簽證。法庭將於2月17日正式宣判。基於美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規定,另外3名未成年被告的審理未予公開。最近一則新華社記者採訪其中一名被告父親的報道,再次引發輿論的關注。作為一名留學生家長,我看了深有感觸,對擬送孩子出國留學的父母提幾點真誠的建議。

    一、小孩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自己不想留學,就不要送小孩出去。除非美國有非常好的親戚朋友照料,或者母親能赴美陪讀,小孩最好到高中階段才出國。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沒人照料,初中及以下的小孩因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美國即使再好的寄宿制學校,也不管小孩放假的生活,甚至絕大多數寄宿制學校一到週末和節假日就把小孩趕出校門,小孩需要另覓食宿之處。這對年幼的小孩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小孩來說,就像是突然被人拋棄在荒漠上一樣恐懼!當然負責任的學校,會為小孩尋找到寄宿的家庭,儘管這些寄宿家庭對小孩非常友善,但小孩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寄宿家庭生活,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最初的心理壓力也很大。當然,要讓小孩受到良好的教育,比較容易融入美國文化,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出國留學也不能太晚,最好是初中畢業即赴美留學,至少在美國讀3年高中(美國高中為4年制)。如果小孩特別出色,又正好在中國高中名校學習,家中的關係也夠硬,能爭取到一年的高中交換生名額,也是不錯的選擇。另外,家長除了告訴小孩出國留學能學到知識和本領,也要明確提醒小孩留學是一個非常孤獨、非常辛苦的人生歷練。小孩如果沒有留學的願望,不管是因為不願意離開父母還是其他任何原因,都應該尊重小孩的意願。初中畢業正是小孩逆反心理最強的年齡階段,在這個影響小孩未來一生的重大事情上,尤其需要尊重小孩的意願。

    二、小孩的英語和數學不好,就不要送小孩出國留學。對大多數人來說,出國留學是為了讓小孩享受比國內更高質量的教育;高中出國留學是為了讓小孩將來能考進美國大學名校。坦率地說,智商優秀且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小孩畢竟是少數。如果小孩本身不是讀書這塊料,無論如何努力都是白費力,甚至不但不能讓小孩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可能害了小孩。在小孩教育問題上,家長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兩點:第一,成才之路千萬條,讀書只是其中一條,說極端點文盲都可能成為某個方面的專才和企業家;第二,會讀書的小孩基本上是生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或者說天賦佔主要因素,後天努力只佔次要因素。小孩是否會讀書,英語和數學成績是否優秀是最好的衡量標準。中美學校教學方法有重大差異,美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教育,倡導快樂學習,同學之間並不以成績為榮,而主要看學生的體育和社交能力,各科老師也遠不如中國老師負責任。資質一般尤其是英語和數學基礎一般的小孩,在美國跟不上課程老師也不會關心,更適合中國這樣有負責任的老師和填鴨式教學方法的學習環境。在美國那種放羊式的教學環境中,如果智商一般或者本身英語、數學基礎不好,身邊又沒有父母的管教和幫助,小孩一定無所適從,只會虛度幾年時光。現在國內大城市送小孩出國留學已成為一種時尚,而沒有學到本領的海歸回國就業又沒有任何優勢,如果小孩本身不是讀書這塊料,是否需要趕時髦花一大筆錢送小孩出去讀書,是每個家長必須慎重思考的問題。

    三、千萬不要把小孩送進以接受大陸學生為主的學校。原因很簡單,這些學校的生源極差,家中有錢、有權而智商、品德極差的學生太多,而且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能保證。美國高中根本就沒有班級的概念,因為每個學生選擇的課程不同,也就沒有班級。沒有班級自然沒有固定的同學關係,也沒有一個對小孩事事關心的班主任。這要求小孩有非常強的自立和自制能力。因此,學習環境至關重要。一大群不良的華人學生混在一起,基本上就是勾心鬥角,爭風吃醋,鬥富鬥狠,很容易把善良的小孩也帶壞。美國高中名校的排名網上是公開的,如能進入排名前20位的高中名校,相當於一隻腳跨進了美國大學名校——美國大學非常看重你高中來自哪所學校,其重要性遠超過SAT或GPA成績。當然進入這些高中名校本身非常困難,不但小孩本身要非常優秀,而且要有得力的介紹人,一般中國家庭難有這樣的幸運,可望而不可及。不過,中國學生申請進入美國高中排名前200位的學校,卻不是一件難事。這些學校以招收美國學生為主,通常國際學生的比例不會超過25%,來自大中華地區的學生比例不會超過10%,相對而言生源比較優秀。即使這些學校裡面,吸大麻、抽大煙的學生也比比皆是,何況那些更差的學校!因此,我鄭重建議,如果小孩不能被美國排名前200位的高中學校錄取,除非父母在美國工作和生活,就不應考慮在高中階段送小孩出國留學。

    四、選合適的學校,千萬不要盲目聽信留學中介的介紹。家長要參與整個申請留學的過程,並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現在送小孩出國的渠道有很多,大城市每年都有好幾次的留學推介會,有非常發達的留學中介機構。最好是家長帶小孩參加國際教育展、國際教育博覽會,直接跟美國來華招生的學校交流,不依賴中介機構自己網上申請學校。這樣既省錢又瞭解學校實際情況。大部分人沒這個能力,那就請中介機構推薦學校,通常知名的美國學校會派人來華挑選學生,至少會有影片電話的面談交流。學校好不好,千萬不要聽中介一面之詞,而要自己上網查詢資料。美國高中排名前200位的學校,都能找到這些學校的官網,從這些學校的辦學歷史、開設的課程數量、學生來源、往屆畢業生被哪些大學錄取等方面,可以對這個學校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對絕大多數家長而言,當然是排名越靠前的學校越好,但也不要盲目攀比。學校的選擇,一看小孩和家庭自身的能力、實力,如果小孩並非萬里挑一的出色人才且有令人信服的證明,或者家庭並沒有進入排名前20的高中名校的渠道,就直接跳過這些熱門學校投遞申請,可以多申請幾個學校碰運氣;二是看小孩的特長和愛好尋找合適的學校,有些學校的排名並非靠前,但如果開設的課程、教學的特色正好與小孩的特長、愛好相吻合,那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五、時刻關心小孩的成長,給小孩溫暖與鼓勵。若想申請到滿意的學校,家長和小孩都要早做準備。想送小孩高中出國的家長,最晚初二就要參加留學相關的展會,或諮詢留學中介機構,瞭解小孩需要準備的標準化考試和其他資料,熟悉申請留學的程式。小孩一旦邁出國門,更需要父母經常與小孩保持聯絡溝通。遠離父母萬里之遙,獨自在外生活學習,這對未成年小孩來說,即使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再強、學業和社交能力再優秀,都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非常需要父母時刻給予關心、鼓勵和溫暖。父母要學會至少一種網上聊天工具,比如:微信、QQ、SKYBE,並在家裡和辦公室的電腦上裝好攝像頭、耳麥等裝置(膝上型電腦有自帶)。透過網路可以讓小孩聽到父母的聲音,見得到父母的影象,有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感覺,這對小孩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心理安慰。同時,透過經常交流,可以發現小孩成長的煩惱,及時幫助小孩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即使父母再忙、再累,這樣的即時交流一週也不能少於一次。

    最後,我特別想說的是,每個小孩都是上帝託付給父母的天使,我們惟有用心呵護;讀書並非惟一的成長之路,每個小孩都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而品德教育勝過一切才能、技藝的學習。願天下父母都能給小孩開闢最好的成才之路,願每個小孩都能養成健康的人格,優秀的品德,快樂成長,奮鬥成才。

  • 3 # 美食青島

    傾家蕩產,中國的父母總把自己搞得很累,把孩子也搞得更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未達成的願望,不要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讓教育成為下一代的枷鎖。

  • 4 # 海底撈撈不完

    中國教育的一個核心本質是威權教育,傾向於教育孩子去服從。它更習慣於告訴孩子一個正確答案,所有不同的答案都是錯誤。由此導致的結果是孩子在潛移默化的會在碰到一個問題時急於尋找正確答案,由此形成的思維方式導致孩子並不會去思考問題本身,而將重點放在尋找乃至套取正確答案。對於大是大非的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是有一定好處的。然而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大多不涉及大是大非,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多因人而異,變化也非常微妙。需要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細微的調整。這個時候威權教育的弱點也暴露無遺,孩子為了尋找正確答案並不會去仔細的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分析問題尋找適合自己的答案。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找工作時大家一窩蜂的去考公務員。很多人並不明白這項工作的本質也不會細想自己是否適合,而只是因為它最安全的選擇。

    西方教育更傾向於讓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教育只是告訴他們一些基本的原則。在遵守這些原則的基礎上所有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有適合不適合。孩子儘管年輕時看上去犯錯更多,彎路更多。但成年之後往往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此外,中國的教育之所為被稱為應試教育,教育也就被簡化成了考試一個專案,這是一種對教育這個字眼簡單粗暴的曲解,孩子除了考試之外,很多其他方面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指導和嘗試。西方的教育涵蓋的範圍則更廣,除了考試本身之外,還要教育孩子學會和別人合作、學會與社會打交道、學會在一個更加複雜的環境裡生存。國內常常流傳的段子是中國中學生數學題比美國大學數學題難多少多少。這個確實是事實。但其實美國孩子的壓力並不比中國學生小,他們要做很多無法用考試分數來量化的工作,比如打工、比如社群勞動、比如志願者。這些課程的鍛鍊讓孩子在社會的範疇內重新定義自己。而不是靠一張試卷來定義自己。這些一系列的活動能讓孩子更客觀的認識自己的能力、更客觀的為自己做出選擇。因而中國學生在走出學校進入社會時會經歷一段非常痛苦的適應階段。甚至很多人都無法適應。他們可能要到20多歲才開始學習如何適應社會。西方的小孩可能五六歲就開始了這個適應。所以西方小孩在二十多歲以後優勢會慢慢顯現出來。他們更善於打交道,更善於利用別人和別人的資源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最終取得成功也更順利一些。

    總的來講,中國教育設計過於簡單粗暴,還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培養出來的孩子應對特定環境可能比較有優勢,但應對複雜多變環境的能力較差。

    讀國內的學校並非不能成才,但得到全方位鍛鍊的機會肯定要少一些。綜合能力也會稍微差一點。真正進入社會後,要經歷一段比較漫長的調整期,應對經驗也相對較少。

  • 5 # 百變時尚精

    為什麼要送孩子到國外去讀書

    作為未成年孩子的家長,如果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過早地送孩子出去留學,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前不久,西北一位朋友問我,孩子學習不太好,想送到國外去深造,聽說美國教育很好,可不可以送出去。我當即回覆這位家長:你的孩子在國內都學習不好,到國外就更難學好,畢竟孩子在國外學習要過語言關、要過獨立生活關,你覺得合適嗎?我愣是打退了這位家長的想法。還有不少家長自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好趕時髦,看人家孩子到國外去留學,自己也想把孩子送出去,結果孩子在國外混幾年,連國外的三流大學都不願意錄取,只好花費很大代價悄悄上僅次於野雞大學的學校,學生操著半生不熟的英文對付著混日子,也不知道將來自己幹什麼。還有些家長純碎是好面子,讓孩子“留學”給自個兒長臉。有位學生這樣對我說:我確實不想在美國混下去了,想回國去,可是我爸不讓,說在國內連個工作都不好找,在美國混著,好歹比在國內強。因此,我要奉勸一些家長,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搞清楚送孩子到國外學習的有沒有明確的合理的目的。

    把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幾點需要了解的知識

    原創2016-08-11 0 63中國學生赴歐美留學“低齡化”趨勢日漸突出。每年都有不少家長詢問我同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習。我的回答很簡單:因孩子具體情況及家庭經濟條件而異,不能盲從,也不可太過保守。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一句廢話,但根據各自家庭及學生本人的情況來思考,則有很多不容忽視的具體問題。

    叩問家長:為什麼要送孩子到國外去讀書

    作為未成年孩子的家長,如果沒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就過早地送孩子出去留學,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前不久,西北一位朋友問我,孩子學習不太好,想送到國外去深造,聽說美國教育很好,可不可以送出去。我當即回覆這位家長:你的孩子在國內都學習不好,到國外就更難學好,畢竟孩子在國外學習要過語言關、要過獨立生活關,你覺得合適嗎?我愣是打退了這位家長的想法。還有不少家長自認為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好趕時髦,看人家孩子到國外去留學,自己也想把孩子送出去,結果孩子在國外混幾年,連國外的三流大學都不願意錄取,只好花費很大代價悄悄上僅次於野雞大學的學校,學生操著半生不熟的英文對付著混日子,也不知道將來自己幹什麼。還有些家長純碎是好面子,讓孩子“留學”給自個兒長臉。有位學生這樣對我說:我確實不想在美國混下去了,想回國去,可是我爸不讓,說在國內連個工作都不好找,在美國混著,好歹比在國內強。因此,我要奉勸一些家長,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搞清楚送孩子到國外學習的有沒有明確的合理的目的。

    外語太差勁,最好別出去。

    國外課堂全是英文或者母語教學及交流,如果學生的英文太差,在國外沒有一兩年的努力學習及適應,學習很難趕上趟。不少家長受留學中介機構忽悠,忽視了孩子的英文,結果出現這樣的結果:先在國內給中介機構交一份強化英文的培訓費,到國外後因外文太差!還得變相“留級”強化一年外語,(也得交英文培訓費),到頭來各科學習成績記錄都不大好,沒有資格報考較好的大學,而孩子學得很辛苦、自信心遭受打擊。所以,若要送孩子到歐美髮達國家讀中學,必須先過外語關。拿美國來說,上中學的託福成績至少不應當低於70--75分,上大學的託福成績不應低於95-100。強化外語,還得在國內“玩狠”學,上帝唯獨設計語言天梯時沒有捷徑。

    要重視預算並具有可持續的財力

    有些家長送孩子出去很“,供養孩子在歐美讀書問題不大。可是,當生意出現意外,家庭收入出現危機時該怎麼辦呢?看似送孩子到歐美去讀中學,可是中學畢業後還有大學,這需要家裡有足夠的財富積累能力。拿美國為例,保守估計,一箇中學生每年需要大約6-6.5萬美元的費用,大學及碩士期間每年需要5.5-6萬美元,如果在美國讀高中和大學,再到碩士,累計需要60-70萬美元,大約四五百萬人民幣,對於一些富有家庭來說,這不算什麼,但對於多數家庭而言,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做好中長期

    要重視預算並具有可持續的財力

    有些家長送孩子出去很“衝動”,認為自己目前的收入,供養孩子在歐美讀書問題不大。可是,當生意出現意外,家庭收入出現危機時該怎麼辦呢?看似送孩子到歐美去讀中學,可是中學畢業後還有大學,這需要家裡有足夠的財富積累能力。拿美國為例,保守估計,一箇中學生每年需要大約6-6.5萬美元的費用,大學及碩士期間每年需要5.5-6萬美元,如果在美國讀高中和大學,再到碩士,累計需要60-70萬美元,大約四五百萬人民幣,對於一些富有家庭來說,這不算什麼,但對於多數家庭而言,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做好中長期財務規劃很重

    外語太差勁,最好別出去。

    國外課堂全是英文或者母語教學及交流,如果學生的英文太差,在國外沒有一兩年的努力學習及適應,學習很難趕上趟。不少家長受留學中介機構忽悠,忽視了孩子的英文,結果出現這樣的結果:先在國內給中介機構交一份強化英文的培訓費,到國外後因外文太差!還得變相“留級”強化一年外語,(也得交英文培訓費),到頭來各科學習成績記錄都不大好,沒有資格報考較好的大學,而孩子學得很辛苦、自信心遭受打擊。所以,若要送孩子到歐美髮達國家讀中學,必須先過外語關。拿美國來說,上中學的託福成績至少不應當低於70--75分,上大學的託福成績不應低於95-100。強化外語,還得在國內“玩狠”學,上帝唯獨設計語言天梯時沒有捷徑。

  • 6 # 王為願

    傾家蕩產送孩子出國是超越自己經濟努力的賭博,做為一名從事學業職業規劃的老師,做為一名高考填報老師,做為一名留學方案設計老師,我是堅決反對這樣的做法,這不是賦予孩子實現理想的推動,這是一種極致的逼迫和壓力。

    一個孩子的未來和前途,不努力學習不行,僅僅靠學習改變命運也是膚淺的想法。

    因為改變命運還需要非智慧因素,比如領導力,創新力,學習力,財富觀,交流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把握機遇和洞察發展趨勢的努力。

    因此過度的期待學歷改變家境和未來,將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壓力,適度的壓力可以轉化為激勵,過度的壓力就會扭曲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會扭曲家長的心態。沒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培養和人生教育,將危險的培養模式。

    另外一旦教育途徑中因為資金出現斷裂,會給孩子造成巨大打擊和傷害。

    客觀講中國父母極盡所能投資教育,似乎是好事,但過度的期待,失去自己的正常生活,都會與自我成長的原始目標——快樂幸福,相左。

    盡力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制定適宜自己成長的規劃。

    盲目攀比害死人,好高騖遠害死人。

  • 7 # 大野澤的風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不過呢,孩子的年齡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還需要家長做出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送孩子出國讀書,有沒有想過讀書完後在哪裡就業。如果父母還是期望孩子返回國內工作的話,那建議讓孩子大學畢業後再去國外,原因如下:太早送孩子出國,他對國內的國情甚至人情就不太瞭解,以後回國工作後,就相當於一個外華人在中國工作,他頂著一張華人的面孔卻不會處理華人極為重視的人際關係,很影響還在的發展。而且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孩子的價值觀形式時期,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或者約束,很難講最後會怎樣。如果就打算以後在國外待著了,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第二,大學畢業後孩子有自己的選擇能力了,也知道自己學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會自己選擇出國做什麼,目的性很強,也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他也會很成熟的對待外面的世界和人際關係,即便返回國內,也會很快融入集體中。

    綜上,建議孩子自己可以做選擇的時候,再出去不遲。

  • 8 # 對誤

    肯定的說,傾家蕩產留學到國外讀書是不值得的。留學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學霸,國外知名大學邀請他們就讀研究生,不用花錢,獎學金足夠,自然也不會傾家蕩產;二是學渣,在囯內考不上大學而出國留學。可想而知,用中國話教學都沒學懂,到外國聽老師用外語講課不知該如何學好。貪官谷俊山把兒子送國外留學,三年上了一天學,一年花了二百萬,因為老師講課他聽不懂。只學會了吃喝嫖賭。但是,沒有傾家蕩產。平民如果有這樣的留學兒子,豈不玩完!不說了,越說越心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學習有哪些每天堅持效果顯著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