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哥觀世事

    小時候家裡窮,商品也極度匱乏。別說家裡沒餘錢給小孩買玩具,既使有餘錢也無處可買。因此,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子們便開動腦筋,就地取材,自己動手製作出一件又一件簡陋的玩具,給灰色的童年帶來了不少歡樂。這其中與火柴梗兒有關的玩具或玩法就有好幾種。

    印象最深的是“落地響”。材料是縫紉機上用的木製繞線滾輪一個,錫塊一小砣,鐵釘一個,橡筋一條,鵝毛數根。將這幾樣東西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個令許多男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落地響”。操作的時候只需將火柴的硝藥用指甲摳下倒入滾輪錫端的小坑中(大概兩支火柴的硝量就夠了),然後拉開綁有鐵釘的橡筋將鐵釘的銳端頂在小坑裡,最後把“落地響”盡力往天上丟去。由於“落地響”一頭輕一頭重,下落的過程中有鵝毛的一端在上,帶鐵釘的一端在下,落到地面後由於鐵釘與錫坑內的火藥發生撞擊,便“砰”地一聲發出爆響,同時冒出一股青煙。引來旁邊觀看小夥伴一陣歡呼。

    更加“土豪”一點的玩具便是鏈子槍。這東西是由數節腳踏車鏈條、粗鐵絲和寬橡皮製作而成的。那時廢棄的腳踏車鏈子不容易弄到,鏈子槍也不容易製作,因此擁有鏈子槍的一般都是年齡大些的哥哥,也是玩遊戲的幾撥人當中的頭兒。看他們手握鏈子槍的耀武揚威勁,實在羨煞旁人。記憶中,使用的時候先將充當撞針的粗鐵絲拉起,然後將鏈子槍頂端兩節鏈子沿底軸扳開,然後插入一根火柴(火柴無藥端在前),再將鏈子復位。扣動板機,由粗鐵絲製成的撞針撞在火柴頭上,通常第一槍是打不響的,然後再拉起撞針,扣第二槍,“啪”的一聲,火柴梗兒應聲而出,能飛出數米開外。後來,筆者不知從哪得到一支鏈子槍(四十多年的事,還真記不起來了),高興之餘,居然用槍去射鄰家種在窗臺上的仙人掌,為此,沒少受大人的棍棒“調教”。

    此外,更小些的男孩子還經常把燃著的火柴猛地伸進嘴裡,並迅速閉上嘴唇,然後再噴出一股煙霧,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勇敢和“特異功能”。筆者記得自己年齡還小的時候,掏耳朵用的也是火柴梗兒,通常是側著腦袋趴在父母的腿上,由他們拿著火柴梗兒在耳朵裡搗鼓,癢癢的,怪舒服。後來一遇到耳朵發癢,便自己拿根火柴輕輕地在耳朵裡撓,以至形成了一種習慣。至於什麼時候換成了現在的金屬耳勺,已經沒有印象了。那個時代的小男孩淘氣,愛打鬧,因此,經常磕磕碰碰的難免面板破損出血,一般遇到這種情形,都是撕下火柴盒旁的帶磷的紙片,貼在傷口上,以此作為止血的“良貼”。至於是什麼原理,當時還小,懵懵懂懂的,概不知。後來長大了,回想起來,覺得火柴盒帶磷的邊片,可能是起消毒作用吧。

    後來,讀初中了,正好文革結束,於是上述火柴梗兒的玩法便統統放棄了,轉而玩起了“移動一根火柴,使等式兩邊成立”的數學遊戲。那時,我一位中學好朋友出了個火柴梗兒的遊戲,把我給難住了。遊戲是這樣的:先平放一根火柴在桌子上,然後在火柴上平放一支鉛筆,接著在鉛筆上又放一根火柴,兩根火柴頭靠在一起,火柴梗兒夾住鉛筆。要求不動火柴,把鉛筆從兩根火柴中抽出來,但火柴不能倒下。

    親,這樣的遊戲你玩過嗎?會破解嗎?

  • 2 # 一箇中國人30019752

    任何東西都有它出生,存活並最終消亡的過程。當然火柴也概莫能外。我說的任何東西:其範籌是人類經常用的東西,而不是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隨著時代的發展:火柴被打火機取代了。但不會被完全取代。因為世界上還有很多不發達國家。說不定火柴在不發達國家市場營銷會很好也未可知。但無論到什麼時候:火柴都不會徹底消失:因為很多國家的檔案館或者展覽館裡會儲存。世界上哪怕只有一盒火柴,那都不算完全消失。大家說是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唐朝以後漢人政權沒有大統一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