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
2 # 本人叫芍芍
怎麼說呢,戰爭的原因,五代十國改朝換代打了幾十年吧,自己把自己打廢了。我知識不高,但是就自己看到的部分歷史資料以及各種小說,一直在打仗,糧食估計都拼光了吧,人口減少百分之五十都有可能,北方民族趁虛而入。還有明朝不是大統一王朝嗎?
怎麼說呢,戰爭的原因,五代十國改朝換代打了幾十年吧,自己把自己打廢了。我知識不高,但是就自己看到的部分歷史資料以及各種小說,一直在打仗,糧食估計都拼光了吧,人口減少百分之五十都有可能,北方民族趁虛而入。還有明朝不是大統一王朝嗎?
這是一個深入值得研究的問題,答主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宋之際,中國文化有一個關鍵的轉向,即由“武德”轉向“文德”。
唐代以前,秦國最先設定軍功爵制度,殺敵一人升爵一級,對秦朝的統一和武德的確立貢獻頗大。漢帝國時期,在民間遊俠頗盛,在官方有衛青、霍去病少年得志,因此整個文化心態並不歧視武德。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亂世,武的作用也要比文凸顯。隋唐時期,統治集團是胡漢混血,馬上得天下,民間崇尚的是到邊塞去從軍建立功業,邊塞詩由此而興盛。千年一出的“詩仙”李白更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到宋代時期,因為統治集團抑制武人集團,實行文官政治,理學興盛,整個中華文化出現了關鍵的轉向。除了辛棄疾於抗金之際能文能武,一個人從金營帶出萬餘義兵,如入無人之境外,宋明以來的文人形象,大多同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形象聯絡起來。
另外一個原因恐怕要與氣候學聯絡起來。中古以前,北方氣候潮溼,在關中一帶還有大象和竹子,號稱陸海,關中地區的經濟生產總值佔全國八分之一,國家重心在北,有利於抵抗北方的少數民族,因此在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互動中往往居於功勢。但是自中古以後,北方的環境惡化,山西、陝北一帶的植被因為建造都城和宮室的過度開採,早已開始黃土化和荒漠化。隨著南方的開發,全國的經濟重心難移,自然鞭長莫及,就軍需的運輸問題就十分困難。而隨著北方草原生態環境的惡化,促成草原文明之間聯合並南攻,中原文明的壓力自然大了起來,這兩方面因素結合,導致唐宋以後漢族很難出現統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