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齜牙小豬豬

    歷史上,有一個“丟了一個釘子”的古老諺語,警示人們一個微小的錯誤或者變化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丟了一個釘子,壞了一隻鐵蹄;

    壞了一隻鐵蹄,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戰士;

    傷了一位戰士,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

    只因為當初丟了一顆馬蹄釘!

    其他回答中也提到了一些微小事物帶來巨大影響的例子,但我最喜歡的是下面這個。

    1942年中途島戰役初期,美軍艦隊和日軍艦隊都在試圖找到對方的蹤跡。當時還沒有機載搜尋雷達,所以雙方主要還是靠派遣飛機在一定區域繞飛,從窗外觀測是否能夠發現敵方軍艦。為了能夠觀測到更大的區域,他們採取了一種搜尋模式:將大量飛機派往不同方向不同距離的地方,分別執行一小塊區域的繞飛觀測任務,然後返回基地。

    日本方面,有一架飛機被分配到的搜尋區域恰好是美國軍艦所在的位置。這是一架從巡洋艦上發射的海上飛機。不幸的是,這架飛機由於維護問題而延遲起飛。這意味著它沒能及時發現美軍艦隊並將這一資訊傳送回去,直到一架類似的美國飛機發現了日本艦隊,並通知其他飛機對日本艦隊發動了進攻。除此之外,當維修人員完成了飛機的維護工作後,其中一人忘記了把一個螺絲完全擰緊。這枚螺絲使得儘管飛機上的無線電依然可以傳送資訊,但卻無法接受資訊。所以,當它將可能發現了十到十二艘美國軍艦的資訊傳送回去後,他們沒有收到旗艦上的官員要求進一步描述軍艦的尺寸和型別的回覆。因此,日軍指揮官無法確定這是一支強大的軍艦戰隊還是一支手無寸鐵的商船艦隊。幾分鐘之後,這架飛機才將其中一艘軍艦似乎是一艘航空母艦的資訊傳送回去。

    而這時,美軍的第一次空襲襲擊了日軍航空母艦,儘管日軍在這次襲擊中沒有受到實質損害,而且日本戰鬥機和防空炮輕易就摧毀了大多數美軍飛機,但是其中一枚被擊落的炸彈差一點就撞上了旗艦航母上的橋。這可把日本海軍大將南雲忠一給嚇壞了。美軍飛機都是由陸地起飛的,與此同時指揮中途島襲擊的日本軍官發回訊息說,由於第一次攻擊沒有破壞中途島機場,他們需要進行第二次攻擊。南雲忠一原本留下了一半的飛機,給它們撞上了魚雷和穿甲彈,以防發現了美軍艦隊。但是,由於美軍頻繁使用陸基轟炸機襲擊日軍航母,且敵軍機場還沒有被摧毀,南雲忠一下令對剩下一半飛機進行重新武裝,讓它們去摧毀中途島機場。

    這時,延誤起飛的海上飛機傳回訊息說,他們發現的美軍艦隊中包括了一艘航空母艦。南雲忠一得到的命令是優先擊沉美軍的航空母艦,所以他下令停止換裝用於轟炸機場的普通炸彈,飛機被再次送進機庫改裝魚雷和穿甲彈,用以襲擊美軍艦隊。改裝快要完成的時候,第一批空襲中途島的戰鬥機返航抵達航母上空,需要降落並重新武裝,所以南雲忠一下令給它們也換上穿甲彈和魚雷,盡最大努力攻擊美軍艦隊。

    就在他們的改裝即將完成的時候,美軍艦載飛機向他們發動了攻擊。首先襲來的是魚雷轟炸機,由於途中與戰機分離,幾乎全部被日軍擊落。然後,美軍戰機和俯衝轟炸機終於出現了……就像從日本航空母艦上起飛去襲擊美國航空母艦的第一批飛機那樣。美軍的俯衝轟炸機發動進攻時,航空母艦上日軍飛機都已經加滿了油,做好了飛行準備,甲板上堆滿了炸彈和彈藥。炸彈在這些飛機中爆炸,並迅速造成了一系列二次爆炸連鎖反應。在短短的5分鐘內,日本4艘航空母艦中,有3艘都著火了並開始沉沒。數以百計日本最優秀的飛行員喪命,而且日本沒有充足的燃料來訓練補充兵員。

    如果那架搜尋飛機沒有延遲起飛,如果那顆螺絲完全擰緊了,日軍就能在幾個小時前發現美軍戰艦的蹤跡。在隨後的戰事中,整個時間順序都會被改變。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爭轉折點的中途島戰役,很可能就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顆螺絲釘。

  • 2 # 辰曦破浪乘風

    這麼多回答,沒一個靠譜的,題主問的是歷史上有哪些,都在回答“如果xxx”,而且都是基於小說,考試的話都給0分。其實蝴蝶效應每時每刻都發生在你我身邊,只是沒人去追根究底找到那隻“蝴蝶”罷了。舉個例子,美國911事件,兇手駕駛飛機撞向世貿大廈,是什麼原因讓兇手做這個決定的,追查到最後肯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累計起來,出門踩狗屎,關門壓到手,打噴嚏閃了腰,等等。所有的重大事件必定都是由一些小“蝴蝶”造成的,但大家都只知道大事件而無法瞭解背後的原因,也沒法去鉅細靡遺地去了解所有事。

  • 3 # 雨天絲雨

    都怪豬八戒

    假如當初豬八戒不調戲嫦蛾就不會被貶到凡間,那麼豬八戒就不會到高老莊,去不了高老莊當然就碰不見孫悟空,碰不見孫悟空當然就不去西天取經了,取經少了一個人唐僧取經的成功率就降低了,降低了就可能取不成經,取不成經唐王就沒有心思發展經濟了,經濟不發展就可能早些讓宋朝替代,而宋朝就沒有那麼麻煩地統一不了全中國,而元朝就不可能建立,元朝建立不起來,朱元璋怎麼能奪權,奪不了權就太平了,太平了清朝怎能乘虛二入,清朝沒有了就沒有腐敗了,沒有腐敗了就沒有小日本闖進中國了,沒有小日本進來國家就發展了,發展了國家股市就早就建立了,建立了我就可以早些抄股,早些抄股就不容易被套了,因為那時候點數剛100點,100點套不住人,我就發財了,發財了我就可以多娶幾個老婆。你看就這麼簡單,我現在發不了財,多娶不了老婆,就是因為豬八戒沒有事情調戲嫦蛾造成的,你說豬八戒是不是吃飽撐的。

  • 4 # 奇藝世界博士

    因為兩個農民工的一頓飯,汪歌手娶到了章女星。

    如果他倆不在北京打工,就不會相遇。

    如果他倆不都愛唱歌,就不會組樂隊。

    如果他倆沒有在一起喝酒,就不會借酒唱了汪歌手的歌。

    如果唱歌影片沒有上傳到影片網站,他倆就不會火,這首歌也不會在當時大火,汪歌手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最終幫助歌手娶到了影星。

  • 5 # 每日一段歷史

    只因鄭國公主長得太美,導致伍子胥將楚平王鞭屍三百。

    估計看了這個標題有人可能會吐槽,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伍子胥是為吳國效力的楚華人,吳國和楚國跟鄭國又有什麼關係呢?別急,待小編為你將這個融合狗血、桃色、權謀和悲劇的奇葩故事慢慢道來。

    一、絕色美女夏姬和其他

    公元前635年左右,鄭國國君鄭穆公的妃子姚子生下了一位公主。小公主繼承了周天子的姬姓,單名一個少字。

    隨著歲月流轉,姬少公主漸漸長大,出落得楚楚動人,光彩照人,鄭國君臣無不驚歎公主的美麗。

    在四大美女還沒有出世的時代,姬少公主就這樣成了眾人口口相傳的天下第一美女。

    空谷幽蘭,曠野煙樹,羅襪生塵,凌波微步。

    當時的流行歌曲大全《詩經·陳風·澤陂》寫道: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哎,因為見不到姬少公主,就讓一大幫小夥子哭得稀里嘩啦,如果美麗是一種罪的話,姬少公主的刑期一定是一萬年!

    但是,姬少公主雖然美麗,卻一點也不端莊,甚至還很開放。十三歲那一年,公主就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公子蠻混在了一起。過了兩年這事情終於敗露,鄭穆公知道以後一口老血:NND小娘皮這是要氣死我啊!

    鄭穆公思前想後,覺得這種醜事絕對不能傳揚出去,不然鄭國的臉面就沒處擱了,連忙張羅婚事,把姬少公主嫁給了隔壁陳國的大司馬夏御叔。

    二、惑亂陳國君臣

    於是,姬少公主的正式稱謂前加上了夫家的姓氏“夏”,保留了自己的姓氏“姬”,變成了“夏姬”。這個名字跟“夏門姬氏”差不多,不過比起春秋時代什麼“莊姜”、“宣姜”、“齊姜”等等的一堆姜來說,確實毫無違和感。

    夏姬出嫁後,第一件狗血的事情發生了,失去了摯愛之人的公子蠻,沒過兩年就思念+憂憤成疾,暴病而亡。

    第二件狗血的事情是,夏姬嫁給夏御叔之後不到九個月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夏徵舒。

    儘管街頭巷尾對此事有許多議論,但是喜當爹的夏御叔得到了天下第一美人,偷著樂還來不及,哪裡還管那麼多,算了算了就當接盤俠也無所謂了!

    夏徵舒十二歲時,正值壯年的夏御叔撒手人寰,剩下夏姬孤兒寡母居住在夏御叔的封地株邑。

    不過,花太香了,狂蜂浪蝶總是會來的,很快,陳國的大夫孔寧和儀行父二人都成了夏姬的入幕之賓。孔寧先入為主,但儀行父仗著相貌英俊,身材強壯後來居上,漸漸佔據優勢。

    孔寧受到冷落很不甘心,抱著我得不到你也別想得到的二逼心態,找到國君陳靈公,大肆誇讚夏姬的美貌和魅力。

    陳靈公也是個好色之徒,聽了孔寧的安利將信將疑,說夏姬都三十歲的人了,不會是個熟透的爛桃子了吧?

    孔寧大搖其頭:主公此言差矣,待明日微臣陪主公一起前去,主公一見便知!

    次日,陳靈公在孔寧陪同下微服私訪株邑,夏姬得知是國君來訪,立即使出渾身解數,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把個陳靈公迷得是神魂顛倒,七葷八素,一連在株邑留宿了好幾天。

    陳靈公回來之後對孔寧大加稱讚,從此成了夏姬家裡的常客。陳靈公、孔寧、儀行父這三個哥們你來我去,你去我來,簡直把株邑變成了風月場所。

    由於陳國君臣搞得實在太過火,《詩經·陳風·株林》忍不住吐槽說:

    胡為乎株林?從夏南!匪適株林,從夏南!駕我乘馬,說於株野。乘我乘駒,朝食於株!

    陳靈公你個二貨,幹嘛每天風風火火地往夏徵舒的封地跑,而且一去還是一整天,你是在搞什麼鬼啊?

    更荒唐的是,陳國君臣上朝議事,開會開到一半,陳靈公、孔寧和儀行父三個人竟公然地把自己收藏的夏姬的內衣拿出來炫耀,把個十分嚴肅的國家行政會議搞成了XX脫口秀。

    “十四年,靈公與其大夫孔寧、儀行父皆通於夏姬,衷其衣以戲於朝。”

    《史記·陳杞世家》

    此後每次退朝,事態發展到陳靈公、孔寧和儀行父三個基友一起到夏姬家裡鬼混,這場面簡直無法描述……

    三、引發晉楚吳三國交惡

    有一次,三基友在夏姬家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陳靈公帶著醉意開玩笑說:“老孔、老儀,我怎麼看夏徵舒這孩子跟你們兩個混蛋長得有點像。”

    同樣暈暈乎乎的孔寧和儀行父對視一眼,猥瑣地笑道:“跟老大你長得也像。”

    十五年,靈公與二子飲於夏氏。公戲二子曰:“徵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徵舒怒。靈公罷酒出,徵舒伏弩廄門射殺靈公。

    《史記·陳杞世家》

    正所謂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已經十八歲了的夏徵舒受不了三個老流氓對自己如此侮辱,尤其是陳靈公和夏徵舒其實是同輩的堂兄弟,這樣真的不太好。

    小夏聞言一衝動,直接關上門,賞了陳靈公一頓亂箭。

    陳·淫棍·靈公當場GG,儀行父和孔寧兩位嚇尿了,直接從狗洞裡爬了出去,跑到了楚國。

    當時號令天下,負責維持國際秩序的楚莊王聽說夏徵舒弒君自立,公然挑釁楚國權威,急忙帶兵趕到陳國,把小夏給切開晾著,夏姬則被楚軍帶到了楚國。

    這一年已經是公元前600年,夏姬35歲,但是……

    見到夏姬的楚莊王哈喇子淌了一地,當即決定把夏姬娶做小老婆。

    這時,在場的大臣申公巫臣(申地的公爵,叫巫臣)跳出來,一臉嚴肅地對楚莊王說:

    陛下,您當初討伐陳國,是為了消滅叛逆,主持正義,如果今天把夏姬納入後宮,那就相當於告訴天下我是為了奪取夏姬才出兵的,那樣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楚之討陳夏氏也,莊王欲納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諸侯,以討罪也。今納夏姬,貪其色也。貪色為淫,淫為大罰。《周書》曰:‘明德慎罰。”

    《左傳·成公二年》

    楚莊王一聽,如同被人一桶冷水從頭澆到腳,不由得意興闌珊。結果楚國的大司馬,王弟子反又跳出來,表示王兄既然你不要夏姬了,那不如賜給我吧。

    巫臣又神神叨叨地說:“這女人是不祥之人啊!你想想公子蠻、夏御叔、陳靈公、夏徵舒都因她而死,孔寧和儀行父兩人被趕出陳國,得到她的男人沒一個有好下場,公子殿下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蠻,殺御叔,弒靈侯,戮夏南,出孔、儀,喪陳國,何不祥如是?人生實難,其有不獲死乎?天下多美婦人,何必是?”

    《左傳·成公二年》

    子反不開森:WCNM老巫你這麼牛逼為什麼不擺攤給人算卦去?

    然而楚莊王卻不淡定了,為了弟弟的人生幸福考慮,他苦口婆心地說:“算了老弟,有的事情不能不信,別趟這個渾水,至於這個女人,寡人決定把她賜給連尹襄老。”(也就是連這個地方的長官襄老)。

    過了兩年,晉楚兩國爆發大戰,楚國獲勝,但是連尹襄老卻戰死了,他的屍體也被晉華人扣了下來。襄老的兒子黑要連老子的屍首都顧不上要,還在服喪期間就迫不及待地把夏姬這個繼母給據為己有。

    黑要同學,你可夠黑的!

    四、巫臣的野望

    這時,夏姬收到了一張小紙條,開啟一看,只有言簡意賅的四個字:“歸,吾聘女。”(回鄭國去,我會娶你)。

    寫這張小紙條的人,叫做申公巫臣。

    老巫,原來最黑的人是你!你說東道西,嚇得楚莊王和子反一愣一愣的,苦心佈局這麼多年,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得到夏姬!

    如果楚莊王知道這回事,非把巫臣手撕了不可。

    臉皮厚如城牆的申公巫臣找到楚莊王,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說:

    我楚國堂堂大國,絕對不能讓老襄暴屍,不如這樣,他老婆夏姬孃家的關係和晉國不錯,可以讓鄭國出面跟晉國溝通,由夏姬代表我們楚國領回老襄的屍體。

    但是,晉國和中國路途太遠,要是拉回來安葬,恐怕老襄半路就臭了,不如就埋在鄭國算了。

    楚莊王表示:這個主意不錯,老巫666。

    最後楚晉鄭三方達成協議,晉國歸還襄老的屍體,由夏姬代表楚國在鄭國下葬,而楚國送還被俘的晉軍。

    於是,公元前597年,夏姬回到了鄭國。

    七年後,楚莊王去世,巫臣藉著出使齊國的機會,半路取道鄭國找到已經45歲的夏姬,順帶把楚國送給齊國的禮物當成了夏姬的聘禮,兩人一起私奔到了楚國的宿敵晉國。

    巫臣是得償心願抱得美人歸,可是王弟子反卻瘋球了,他感覺到了自己的智商被巫臣按在地上摩擦,更為坐失美人而痛心疾首。

    好,你奪我美人,我滅你全家!子反找到楚莊王的兒子楚共王,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揭發了巫臣假公濟私,把國君當猴耍的滔天罪行。

    同樣感到智商被侮辱了的楚共王大怒,立即授權子反帶兵把巫臣家裡人殺得一個不剩。

    巫臣聞訊吐血三升:子反,我知道你做事絕,沒想到這麼絕!這哥們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出發跑到楚國的宿敵吳國,幫助吳王壽夢訓練部隊對抗楚國。

    讓楚國蛋疼的是,精通車戰的巫臣教會了吳國戰車的製造和駕駛技術,使原來是土老帽的吳國一下子牛了起來。

    古代戰車部隊

    這就好比志願軍原來是用爆破筒對抗美國的坦克,後來開始用IS-2對抗美國的謝爾曼,直接糊了美華人一臉。

    從公元前584年開始,吳國一年內向楚國發動邊界挑釁七次,楚軍疲於奔命,兩國之間的戰爭斷斷續續長達七八十年,吳國把臣服於楚國的邊疆小國全部吞併,成為春秋末期的強國。

    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同時,原來就是楚國強敵的晉國一下子得到了一個深知楚國虛實的高階官員,如獲至寶,也連年向楚國發動進攻。公元前575年,晉楚兩國在鄢陵爆發大戰,楚國兵敗,子反羞愧自殺。

    為了夏姬一個女子,楚國莫名其妙和晉國、吳國結下了解都解不開的樑子,三國成為世仇。

    只有巫臣和夏姬繼續在晉國過著沒羞沒臊的日子,後來夏姬還給巫臣生了個女兒,嫁給了晉國名臣叔向。

    可惜,叔向和夏姬之女所生的這個兒子不爭氣,後來害得全家被滅,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成語“狼子野心”。

    又後來,楚國重臣伍奢被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害,伍奢的兒子伍員(伍子胥)不得不跑到吳國尋求庇護,最終輔佐吳王闔閭成就一番霸業。

    再後來,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掘開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

    圍繞夏姬這個女人長達一百多年的恩恩怨怨,至此終於告一段落。弔詭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夏姬幾乎沒有做任何壞事,結果公子蠻、陳靈公、夏徵舒、子反、巫臣的家人、晉楚吳三國的一大批將士卻因她而死。

    真正傾國傾城的夏姬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春秋第一妖女”。

  • 6 # 石頭說歷史

    漢景帝有天晚上喝醉了,想寵幸程姬。不巧的是程姬恰好來月事,便讓自己的一個婢女去伺候漢景帝。

    沒想到漢景帝一發命中,讓這位身份低賤的婢女懷上了龍種,為漢景帝生下了第六個兒子劉發。不過因為生母身份的原因,漢景帝對劉發並不感冒,把他封到了偏遠的長沙。

    劉發自己也知道,父皇不喜歡他。他的兄弟漢武帝繼位後,為了削弱諸侯王的權力推行“推恩令”,讓劉發的後代子孫喪失了權勢。

    沒想到就是這個漢景帝看不上的劉發,他的後代卻在100多年後挽救了大漢王朝,這個人就是光武帝劉秀。

    劉秀是劉發的五世孫,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死在了縣令任上。成為孤兒的劉秀被叔父收留,成為平民。此時的西漢王朝被王莽所控制,沒過幾年,王莽便篡位建立新朝,劉氏江山眼看就將斷送於此。

    不過,“漢室宗親”劉秀在此刻站了出來,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匡扶漢室”的偉業,又為大漢王朝續命200多年。

    回過頭來看,也正是程姬的那次例假,無意中拯救了大漢王朝。

  • 7 # 嚮往大山的人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我,

    沒有我哪有她,

    沒有她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事?

  • 8 # 靜心匠道

    歷史上兩次典型的蝴蝶效應,由小事件慢慢發酵成大事件,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可能崇禎臨終時都想不明白,自己是被兩個女人和一次偷雞事件給徹底坑慘了。

    歷史上對明朝的滅亡,各家有各家的說法,無論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小冰河時期,或者是崇禎的亂折騰,又或者東林黨人的忽悠,又或者是晚明閥門世家的貪得無厭,還是東北的努爾哈赤崛起,又或者是萬曆留下的後遺症,種種說法其實最終都必須面對一個現實,明朝亡於李自成和努爾哈赤的聯手。

    崇禎繼位後,非常想成為一位中興之主,面對處於崩潰邊緣的明朝,他想靠自己的努力挽回江山,並且在繼位初年他卻的一些政績,比如干掉了九千歲魏忠賢,為了強國富兵縮減開支等等。

    由於對遼東新崛起的努爾哈赤連番用兵討伐。明朝內部國庫吃緊,為此他實行緊縮銀根的政策。可是他的努力,還不如那些到處喜歡旅遊,或者喜歡搗鼓木頭刨手串的前幾任明朝先輩們。崇禎自己都沒搞懂,自己不是越努力越幸運,是越努力越倒黴。並且因為兩個女子,導致了自己喪失了江山社稷,無顏對泉下有知的朱元璋。

    崇禎的背運與明朝氣數有關,但是也和他的管理與運氣有關,連續的三個蝴蝶效應,最後的發酵成為了壓垮崇禎最後的稻草,導致了李自成和努爾哈赤起義的,其實他怎麼都沒想到是來自兩個女人。

    第一個蝴蝶效應,其實和崇禎關係不大,主要還是李成梁的責任,年老的李成梁發現了努爾哈赤竟然和自己的一位小妾好在了一起,當時就發怒了,畢竟當時的努爾哈赤只是李成梁的一個養子而已,也不知道他吃了什麼豹子膽,還是鄉野之人本來也就是膽子大,反正竟然和自己主公的愛妾談起了戀愛,兩人愛的深沉山盟海誓此心不變。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努爾哈赤這樣為李成梁戴綠帽子,一代名將怎麼會無動於衷呢?當時李成梁就想將努爾哈赤給抓起來,當然後面就不用說了,肯定是各種的懲罰。不過這裡努爾哈赤因為這個愛妾偷偷透露了訊息,連夜的逃跑了。後來那個小妾也因此殉情了,努爾哈赤自己也沒想到,被逼上絕路的自己,會因此走向了創業之路,最後經過子孫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巔峰。這是坑了崇禎的第一個蝴蝶效應。

    第二個蝴蝶效應,又是來自一位女人,這個女人歷史上記載比較少,大家知道的也不多,其實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可是她的丈夫是明朝的一位御史,這一位御史名字叫毛羽健,本來這事是兩口子私事。御史本來是在京城上班的,但是他祖籍是湖北人,老婆孩子都在老家。當然孤身一人在外,對於一個明朝來說,一位御史多少想找個知音人陪伴自己,或者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解決一些生活需求,是必然的事情。這個在明朝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御史大人的老婆,確實是湖北人,非常的精明和厲害,不知道哪裡收到了風聲,知道丈夫揹著自己找了個小三。就悄悄的到了京城,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抓住了御史的把柄,並且把自己忽然出現,嚇的半死的御史當初教訓了一頓。

    可是作為明朝的一位文化人,沒有學曾子的三省吾身的做法,他卻思考妻子怎麼由遠在千里之外的老家,那麼快速的奔到了京城?

    想到這個點,他為了杜絕以後再有此時發生,研究了一下,發現問題原因,竟然和明朝的驛站有關。因為當時的明朝驛站,類似於我們的現在郵差的功能,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官員家屬直通車。只要是明朝的官員家屬,就可以借用驛站很快到達想要去的地方。當然會比普通老百姓快上許多,畢竟驛站的功能就是快。

    御史為了自己不再被老婆查崗,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想崇禎建議,裁撤掉明朝的驛站。當然剛開始的崇禎,沒有那麼傻,他也知道驛站重要的重要性,可是御史為此卻出動了好基友劉懋。兩個人合起來忽悠崇禎,天天嘮叨說說裁撤驛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還抓住崇禎的心理,以省錢補充軍費為理由,不斷的說服崇禎,這是的崇禎確實手裡錢很多,但是不捨得拿出來,國庫能用的倒是不多。一聽這法子好像確實不錯,就裁撤驛站。後來我們知道了,由於一個驛站工作人員被被裁,老李失業了,最後無奈之下被迫走上了反明的道路。崇禎估計後來才思考出來,自己被御史給坑了,可是那時候已經時過境遷了,你再讓李自成上崗,人家都不樂意了。自此本來一件簡單的小事,慢慢發酵,成了一股颶風,催翻了明朝的江山,更是讓崇禎自掛在景山的歪脖子樹上。

    第三個蝴蝶效應,除了以上兩個,還有一個蝴蝶效應,就是一隻雞引起的,這件事本來也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崇禎四年,當時為了抵禦遼東皇太極侵擾大淩河城。當時明將孔有德被吩咐帶著三千明軍去幫忙。可是明朝的供給確實差,天降大雪,幾千人跑到了河北吳橋時候,已經斷糧好久了,最慘的是孔有德買不到和買不起糧食。此時孔有德的一名士兵幹了一件事,就是偷了一隻雞。

    可是這隻雞,不是普通人家的雞,是一位老孔都想不到的大戶人家的雞,這個人叫王象春。這人中過進士,還當過兵部員外郎等等高官,反正拿出名片,名頭都寫不下那種。

    因為得罪了九千歲,才會家鄉頤養天年,這名士兵看中了王象春家的雞,可是這個過程被王府家中的一個僕人看到了,僕人非常有悟性,就去告訴了孔有德,孔有德沒辦法,只好懲罰了那個士兵,可是士兵卻憤怒了,提到砍了那個家僕,這時打人吧打臉,現在倒好,自己將人家幹掉了,王家人非常的憤慨,就去痛罵孔有德,隨便還威脅他,孔友德無奈,就地正法了那個偷雞計程車兵,但是這個情況被大家看在眼裡,對明朝和孔有德都失去了信心,此時孔有德的手下密謀見機會成熟,名利危中來,富貴險中求!就帶著幾個親兵,衝進了孔有德的大帳,最後逼迫孔有德一起幹事業,反了明朝,投靠後金。

    孔有德也為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大將軍(毛文龍)驍勇善戰、屢立戰功,尚且被人誣陷殺害,我們被誣陷殺害也是遲早的事情。既然大明這樣對我們,我們不反抗又能怎麼樣呢?”

    孔有德既然豁出去了,幾千人也沒有什麼後果去顧慮了,本來是去抗金的,現代倒好了他帶著一幫人,差不多五十多名明朝的將領,返回自己的地盤登州,接連打下了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並且他的行為比八旗兵都更過分更離譜,他對後金的幫助真的很大,孔有德為皇太極帶去了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後來他在滅南明和明朝殘餘抵抗力量上,非常的給力,不過最後罪有應得被李定國射殺,但是他的投降後金,的確是增加了後金的力量,並且自己人打自己人,更是熟門熟路的,後金能夠如此快速的拿下明朝的江山,代替明朝主政,其中漢臣的作用非常的重要。

    崇禎確實值得了可憐,但是這三個蝴蝶效應於公於私,都是因為明朝末年制度的不完善,還有明朝的腐朽導致的,如果當時大家對孔有德好些,李成梁既往不咎,御史不去找小三,或者明朝還有一線生機,不過歷史沒有如果,自有反思,我們如何吸取教訓,為美好的明天和民族的未來,做更多的貢獻。

  • 9 # 江湖小曉生

    司馬防有8個兒子,號稱司馬八達,全都是比較有才能的。其中二小子司馬懿,成為了奠定晉王朝基業的人物。他還有個四兒子司馬馗,這哥們一直默默無聞。

    司馬家族奪取曹魏政權的時候,司馬馗在打瞌睡,稀裡糊塗做了開國功臣。重點不在他身上,在這哥們的子孫身上。

    司馬家族主張分封制,所以司馬馗的幾個兒孫,全都被封為了王爵。三個兒子分別是彭城王司馬權,高密王司馬泰,范陽王司馬綏。其中司馬泰的兒子裡又出了兩個重要角色,一個是東海王司馬越,這哥們參與了八王之亂。還有一個則是新蔡王司馬騰。

    一、司馬騰從八王之亂中發現了商機。

    魏明帝曹叡時期,司馬懿滅了遼東公孫淵以後,也沒給遼東派遣新任官員,所以北方的胡人們,像發現新大陸一般,白白佔領了遼東地區。

    這個時候時間來到了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導致中原一片大亂。各路司馬家的王爺們,為了爭奪操控傀儡司馬衷的權力,互相廝殺。

    胡人們趁著這個機會也打算再往南走一走,畢竟遼東那地方還是有點冷。畢竟那時候GDP還沒強大到可以給他們裝暖氣的地步。

    這個時候司馬騰老兄發現了商機,胡人是可以買賣的!將胡人賣給那些需要努力的貴族們,就可以賺取一筆豐厚的利潤。而且成本非常低,真是一門高收益低成本的好生意。

    因此司馬騰立刻組織手下人去抓各路逃難的胡人,只要有疑似胡人的長相,那就果斷給抓起來,估計那些頭髮自然捲的老兄要白白遭難了。

    司馬騰越抓越上癮,靠販賣胡人,為自己積攢了不少軍費。這就有點類似後來歐洲人販賣黑奴到美洲一樣,那利潤是相當可觀的。

    人家司馬家的王爺,一個個都在為了權力你死我活地搏鬥,你司馬騰卻藉著這個機會,做起了小生意?這合適嗎?

    二、司馬騰販賣的胡人裡,有個叫石勒的傢伙。

    生意不可能一家在做,得知司馬騰掙了錢以後,大家都開始效法。中原境內的胡人,那日子可是真難過了。

    當時有大量胡人在中原地區做佃客,也就是跟地主租田種地的人。恰好遇到了災年,所以不少胡人開始逃竄,田裡沒了收成,這租金自然也不想給了,這幫人放現在的話,都要限制他們消費!至少高鐵飛機甭想坐了。

    有個叫石勒的人也在逃難的胡人當中,可他們忘了,那些中原貴族們把他們當商品在販賣。這不,石勒一不小心就被北澤都尉劉監給抓了。

    劉監還沒來得及把石勒賣了,石勒就跑了。跑掉的石勒遇到了郭敬。這哥們是他人生中的貴人,石勒害怕被賣掉,所以痛哭流涕地訴說自己有多可憐,最終博得了郭敬的憐憫。

    太安中,幷州飢亂,勒與諸小胡亡散,乃自雁門還依寧驅。北澤都尉劉監欲縛賣之,驅匿之,獲免。勒於是潛詣納降都尉李川,路逢郭敬,泣拜言飢寒。敬對之流涕,以帶貨鬻食之,並給以衣服。勒謂敬曰:“今者大餓,不可守窮。諸胡飢甚,宜誘將冀州就谷,因執賣之,可以兩濟。”敬深然之。---《晉書》

    在郭敬的幫助下,石勒吃飽喝足,於是開始出餿主意了,他對郭敬說:現在買賣胡人成風,何不趁此機會撈一筆?

    大哥啊,你自己是胡人,你居然還想著賣胡人?咋想的呢?果然下手最狠的永遠都是同胞。他這主意剛出完,自己就被司馬騰的人馬給抓了打算賣掉了。

    三、石勒成了五胡亂華的主角。

    當時司馬騰還在倒騰著販賣奴隸的生意,似乎最近做這門生意的人多了,奴隸的價格都賣不上去。肯定是同行在壓價,好在奴隸作為存貨是比較划算的,不僅不佔用庫存,還能幫著乾點活。

    於是司馬騰就不著急把石勒這一批奴隸給賣了,他打算來年行情好的時候,再想著出手。這期間,一直都是郭敬的同族兄長郭陽在為石勒打點一切。

    師歡一眼就看中了石勒,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再也沒能忘記他容顏,這買賣就這麼敲定了。沒想到石勒這傢伙的社交能力超強,居然用語言魅力征服了師歡家裡的奴隸,甚至連師歡都被石勒給征服了,果斷恢復了石勒自由人的身份。

    此後石勒就跟著汲桑混,實力逐漸壯大以後,居然帶兵攻打鄴城,將鄴城的司馬騰給宰了,你說歷史奇不奇怪?當初賣了你的人,如今成了你的刀下亡魂。

    桑乃自號大將軍,稱為成都王穎誅東海王越、東嬴公騰為名。桑以勒為前驅,屢有戰功,署為掃虜將軍、忠明亭侯。桑進軍攻鄴,以勒為前鋒都督,大敗騰將馮嵩,因長驅入鄴,遂害騰,殺萬餘人,掠婦女珍寶而去。---《晉書》

    汲桑戰死以後,石勒就更換門庭,跟著前趙匈奴王劉淵混,從此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石勒作為羯族首領,也是這場大混亂中的重要主角。

    他成為前趙將領以後,多次戰役中打得西晉王朝毫無招架之力,為後來劉曜滅掉了西晉王朝奠定了基礎,估計司馬騰那時候腸子都悔青了。

    石勒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建立了後趙政權,使得後趙成為了北方最強大的霸主。東晉王朝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誰能想到,當年石勒是被司馬騰所販賣的眾多奴隸之一呢?

    總結:沒有買賣,就沒有石勒的崛起。

    倘若司馬騰不動這個歪心思,沒想過做販賣奴隸這門生意的話,可能石勒還是個老實巴交的佃客,還想著找一個土地肥沃的地方,向地主家租個兩畝地,以此了卻殘生。

    可惜司馬騰偏偏要搞販賣奴隸這一門生意,結果造成了石勒在困境中,發覺了自己的潛力,原來除了佃客,自己還可以做皇帝!

    參考資料:《晉書》

  • 10 # 船長趣談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給人類帶來了極為痛苦與沉重的災難,造成了超過1億人的傷亡。如此大規模的戰爭,竟然源於1907-1908年維也納美術學院對一位貧窮考生的兩次拒絕。

    一,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將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鏈式反應(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該效應於1961年由美國數學家與氣象學家愛德華·諾頓·洛倫茨提出。

    蝴蝶效應最常見的例子是“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二,維也納藝術學院的拒絕

    1889年阿道夫·希特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河畔的一個小鎮,其父阿洛伊斯·希特勒是奧地利的一個普通海關文員,收不不高,因此希特勒家境一般。希特勒自小喜歡繪畫,立志成為一名畫家。1904年阿洛伊斯·希特勒去世,而阿道夫·希特勒的母親克拉拉·希特勒又身患重病,使得希特勒的家庭更加貧困。

    1907年克拉拉·希特勒病重,希特勒的生活更加窘迫,沒錢繼續上完高中,只能輟學。但希特勒仍堅持自己的畫家夢想,希望成為一名藝術家,因此他決定前往維也納尋找機會,順便掙點錢為母親治病。希特勒到達維也納,向維也納美術學院申請入學,但維也納美術學院以他不適合繪畫為由,拒絕了他。不久希特勒得知母親病危,只剩幾周時間,只得回去探望。不久克拉拉·希特勒去世,希特勒因此又前往維也納。

    1908年希特勒再次向維也納美術學院申請入學,但維也納美術學院仍然以他不適合繪畫為由,拒絕了他,還禁止希特勒以後再申請入學。無法進入維也納美術學院,希特勒只得在維也納街頭流浪,以銷售自己的繪畫為生。希特勒仍堅持繪畫夢想,希望成為藝術家。

    1914年一戰爆發,希特勒認為時機到來,因此放棄繪畫夢想,參加了德軍。1918年一戰結束,希特勒留在德國,後來加入納粹黨,使納粹黨發展壯大,奪取了德國政權。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挑起了二戰,給人類帶來沉重災難。誰能想到二戰竟然源於維也納美術學院的兩次拒絕錄取,若是維也納美術學院錄取了希特勒,那他可能成為一名畫家,有可能避免二戰的迅速到來或給人類帶來那麼沉重的災難。

  • 11 # 獻獻國

    中國歷史上的蝴蝶效應我認為有幾個,都是對中華民族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個就是明末清初袁崇煥被殺的蝴蝶效應。袁崇煥是一個抗擊後金很有軍事才能的人,他在寧遠大戰擊敗努爾哈赤,擊傷努爾哈赤。在寧錦大戰中又擊敗皇太極。扭轉了明朝軍事失敗的態勢,本來局面對明朝非常有利的,那知道皇太極繞過寧遠在長城入關進攻北京,而登位不久的崇禎皇帝驚惶失惜之下,中了皇太極拙劣的反間計凌遲處死了袁崇煥。使到抗清的大好局面煙消雲散,袁崇煥死後滿清幾次入關燒殺搶掠,幾十萬人口被殺被搶淪落奴隸,最後在明末農民軍和滿清軍夾擊下明朝滅亡。然後滿清入關,實行剃髮留辮的政策,到處大屠殺,至使漢人死亡人口5000多萬。如果崇禎皇帝不殺袁崇煥的話,憑著袁崇煥的軍事才能滿清是不可能入關的,就不會有漢族人拖了267年辮子了,不會有幾千萬人死亡了。

    第二個是剃髮留辮的蝴蝶效應,滿清入關後實行剃髮留辮政策,而漢族人激烈反抗,於是清軍到處大屠殺,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致使數千萬人口死亡,清兵罪行累累,惡冠滿營。滿清強迫漢人剃髮留辮,實質就是重滿抑漢,它跟以後的文字獄、閉關鎖國政策都是抑制漢族文明的發展、進步。如果滿清沒有實行剃髮留辮政策,那麼就不會有重滿抑漢了,不會有嚴酷的文字獄、嚴酷的閉關鎖國。滿清就會逐漸漢化,那麼清朝文化經濟就會持續發展,不會停滯不前的。在經歷康乾盛世後清朝文化經濟依然保持發展,將會進入資本主義國家,避免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

    第三個就是鴉片戰爭的蝴蝶效應,第四個就是中日甲午戰爭的蝴蝶效應。這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一一詳細講解了。

  • 12 # 鄜延路節度使李

    盧溝橋上的一次夜訪,拉開了兩國間的百年的恩怨,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奇恥大辱;

    公元1127年1月,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宋朝的兩個皇帝都被俘虜,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奇恥大辱的“靖康之變”。同年5月,宋宋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登基,是為宋高宗,重建宋朝,史稱南宋。

    那是在1111年,這一年,童貫被晉升為檢校太尉,他向宋宋宋徽宗提出要去遼國走一趟,看看有什麼機會可尋。正趕上宋朝例行公事地派遣端明殿學鄭允中為賀正使,前往遼國賀新春,宋宋徽宗便再次破例,以童貫充當副使,出使遼國。當時就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以宦官為國使,難道我大宋就無人オ了嗎?”

    宋徽宗當然要為童貫說話,振振有詞地說,契丹皇帝聽說童貫打敗西羌,很想親眼見一見童貫,所以朕就派他出使遼國,並且他也可以乘此機會探視遼國的虛實,“策之善者也”。宋徽宗再次以一種反傳統的做法,讓童貫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也再次為自己的“輕佻”行為寫下了例項。

    是年九月二十ー日(辛已),童貫抱著一種炫耀和享樂兼有的心態出使遼國,攜帶了極多的珍奇寶物,甚至像浙江漆具、火閣(一種取暖禦寒裝置)書櫃和床椅等起居用品,也一路隨行搬運,到遼國後大加誇示。童貫的這種做派很對天祚帝的胃口,窮奢極欲的天祚帝早就垂涎於宋朝的玉帛奇玩。童貫出手闊綽,將隨帶物品悉數相送。天祚帝倒也禮尚往來,童貫回宋朝時“所得珍玩亦甚厚”。但是,儘管遼天祚帝笑納了童貫之獻寶,儘管童貫在遼國一味爭奇鬥異,稱功自誇,遼國從天祚帝到眾大臣還是非常蔑視他,當眾指著童貫嘲笑道:“南朝人才如此!”這種肆無忌憚地奚落不但是對童貫本人的人身攻擊,也是對宋朝君臣從人格到國格上的侮辱,童貫感到很憤怒,但也無可奈何,發作不得。堂堂大宋不是沒有人,而是當朝君臣對於外交大事竟然如此輕率用事,也難怪契丹人的嘲笑了,這真是自取其辱!就這樣,幾天之後,童貫帶著遼國君臣的嘲笑(當然也帶著天祚帝的饋贈)返程了。在離開遼國燕京息宿於盧溝橋畔的驛館時,童貫意外地見到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位不速之客完全是以一種偷偷摸摸的方式,這名不速之客在深夜潛入了童貫下構的驛館,遇見了童貫侍者,聲稱自己“有滅燕之策”,因而得以見到童貫。他向童貫自稱叫馬植,燕京霍陰人,此行冒險來見童貫的目的是因為“得罪於其國”,所以特意來此等候童貫,“說以取燕之策”。馬植還透露了有關遼國對宋的一些邊防事務,這讓童貫忽然想起此行還有一個奉旨探視遼國虛實的使命。於是童貫對於諳熟遼國軍政要情的馬植的投宋意願,深表歡迎,但是,童貫沒有貿然將他馬上帶回宋朝,而是“約其來歸”。

    這一次會面之後,童貫和馬植再無來往。直到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國反遼之後,雙方再一次聯絡起來。馬家世為燕京漢人大族,祖輩在遼國為官者多達數十人,有官至執政、節度使者,馬植自己也官封光祿卿,負責皇室的日常膳食事務,也算是一個比較接近皇帝左右的中高階官職。從才能的角度來看,馬植不但對詩書頗多涉獵,而且“有口オ,能文辭,長於智數”,屬於能說會道、很有謀術心計之類的人。

    宋朝邊境的將領收到一封信,信中說遼天祚帝失德,女真坐大叛亂,遼國岌岌可危了,希望宋朝能出兵收復幽雲十六州。這個寫信的人叫李良嗣,其實就是馬植。守將不敢怠慢,馬上將書信轉給宋徽宗。

    宋宋徽宗看了之後也沒耽擱,又馬上令蔡京和童貫共議本朝是否可以接李良嗣此人。蔡京和童貫又很快取得一致意見,於四月十日(庚辰)一起向宋徽宗稟奏,建議宋徽宗收留李良嗣,其理由很簡單,一是招徠投順者是自古以來國家的一種“盛德”,二是遼國用兵屢敗,已失軍心民心。蔡京和童當庭接納李良嗣歸宋,就是招降納叛,這是當年宋遼雙方在簽署“澶淵之盟”“乞敕和詵,密諭會期”。時明文規定所不允許的,雙方均要恪守這一誓言。

    可這時候的宗以及蔡京、童貫之流似乎已被眼前的某種利好所吸引,早忘了這段掌故。沒過多久,和詵便接到了朝廷相關接納李良嗣的密令,於是派人偷過邊界和李良嗣秘密接洽,商議歸宋的確切日子。最後雙方約定,李良嗣於四月日夜晚偷渡雄州轄區的白溝(今屬河北)界河,進入宋境。一切都很順利,到了四月一日(庚子)夜半時分,李良嗣攜親屬成功地避開了遼國邊軍的巡查,越過界河,踏上了宋朝的土地。

    顯然是還想觀望ー下,遼國對一名光祿卿突然失蹤的反應,李良嗣等人進入宋境後並沒有馬上得到宋朝官方的正式接納。一直過了八天,也就是到了四月九日(成申)這天,李良嗣方才得以進入雄州官署,以一種“庭參”之禮拜謁邊將和詵。和詵使人將跪拜於地的李良嗣扶持上大,然後雙方互贈禮物,宋朝這才算是正式接受了李良嗣的歸順。

    也就是在這天,和詵將接納李良嗣的詳情上奏宋徽宗。朝廷很快就傳來旨令,讓李良嗣馬上進京赴闕。四月十八日(丁已),李良嗣在汴京皇宮延慶殿中,終於見到了居然降尊“臨軒慰勞”的宋徽宗皇帝。宋徽宗對冒死而來的李良嗣表示了慰問,給予了優厚的禮遇。直到現在,李良嗣還沒有提“取燕之策”一個字,也沒有說“聯金攻遼”一句話。

    所以,當年初會童貫之際,兩人必定已初步達成過某種較重要的約定。所以,當宋徽宗在覲見禮畢坐定之後,便直截了當問李良嗣“所來之因”。換句話說,李良嗣的那封蠟丸密信雖然早已說明“南歸聖域”之緣由,卻不過是做做樣子的表面文章,書信的主人應該隱藏著更具內涵的物事,所以,宋徽宗有點急於想聽“下回”分解了,大有韓信拜將而劉邦相問“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之情形。李良嗣果然有備而來,當即上奏,大概內容就是說遼天祚帝昏庸失德,希望宋朝能夠起兵收復幽雲十六州、

    李良嗣的這番話說得宋徽宗那顆極具藝術構想力的心蠢蠢欲動,當即對李良嗣“嘉納之”,而且頭腦一熱,對李良嗣賜以國姓趙氏,授朝請大夫秘閣待詔之職,不久又遷龍圖閣,提點萬壽觀,加右文殿撰終。於是,遼華人馬植(假名李良嗣)的歷史從此翻開到趙良嗣這新的一頁,宋朝的歷史也隨之翻新。

    但是,他們誰都沒有想到,在這新的一頁上根本沒有他們所期待的滿是功名利祿的嶄新世界,恰恰相反,滿紙言之鑿鑿的卻是他們如何一步步走向深,並且連累這個不幸的國家和無辜的人民一起遭受了一場曠古罕見的滅頂之災。別看李良嗣就說了這幾句話,但還真的很有內涵。除了重複上一封密信中說到的天祚帝失德失政的內容之外,李良嗣第一次向大宋君臣透露了一個叫阿骨打的女真領袖,也第一次建議宋朝背棄宋遼兩國的百年之好,乘契丹喪師失地之機,出兵攻取大宋的“往昔之疆”,並且還描摹、虛擬了那裡的漢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盛況。

    重要的是李良嗣還特別提醒,就是要儘快出招,一定要趕在女真人到來之前先下手搞掂幽雲十六州,否則,今後面對女真人就會陷於被動的境地一一在李良嗣眼裡,女真人是大宋謀取幽雲十六州的競爭者,而非合作伙伴,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真相,即後人所謂的宋朝“聯金滅遼”之策,其發明權並非屬於李良嗣。

    而更為重要的還在於,李良嗣的這番話攪動了一潭沉寂百年之久的“死水”,攪亂了一局相持百年之久的和棋,大宋的這一代君臣受到了這番話的刺激、撩撥,勃然雄起恢復幽雲故地的壯志,而立志超越前朝以建立不世之偉業。只是始料不及的是,李良這番話引起的最終結果,宋、遼、金三國的版圖被徹底翻新,宣和君臣以無數的荒謬和失策將北宋王朝打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成了“靖康之恥”這一中國歷史上年見的大災難和大變局。

  • 13 # 心婉瑤原創文學

    不用談歷史上,眼前的就有一個。

    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今天的,也將成為歷史。

    那就是——新冠疫情。

    現在,一個人感染了新冠,一群人被隔離。這個人他曾經去買過麵包的商店,因為他曾經去過而關店,全員隔離。

    這個人他的公司因為他也全員隔離,然後,公司停止了生產。公司的客戶聽說公司有病毒,取消了同他的合作,原來要來公司實地考察的合作伙伴,也在此刻默默的退了機票,公司的業績一落千丈,工資發不出來,工人拿不到工資,過年回不了家。

    工人回不了家,作為在老家的留守兒童,這一年的期盼將徹底落空,眼看團圓的日子不能團圓,心裡悲傷至極,導致成績急劇下滑,最終只考取一所普通學校,一生的命運就這樣被改變。

    而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多年前,一個新冠病毒的攜帶者造成的。這,便是最現實的蝴蝶效應。

    當然,其中也有誇大的成份。但新冠造成的蝴蝶效應卻是非常的貼切。

    所以,在這個並不能獨善其身的特殊年份裡,希望每一個人都注意自己的出行,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他人!從自我健康做起,從自我的防護做起,不鬆懈,不輕視。

  • 14 # 青史如煙

    歷史上,經典的蝴蝶效應事件不少,但明朝晚期,因為一位普通官員娶了一房小妾,最終導致王朝坍塌,連皇帝都被逼上吊。這恐怕算得上是,歷史上最誇張的蝴蝶效應之一了。

    一個小人物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絕望的崇禎帝將脖頸伸入白綾,不甘而又無奈地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在其生命最後時刻,崇禎泣血抱怨,滿朝文武皆負於朕。但其實他最應該怨恨的那個人,是一位名叫毛羽健的小官。

    對於大明王朝的滅亡原因,眾說紛紜,有些人將之歸結於閹黨擅權,也有些人將之歸結為鼠疫禍患,還有人將之歸咎為女真的崛起。

    但清末時期的梁啟超先生卻認為,有個小人物在明朝滅亡方面,送出了一波不容忽視的助攻:

    “明朝亡於御史毛羽健。”

    一個小小的御史,他到底幹了什麼事兒,最終竟能顛覆了一個王朝的氣運?

    崇禎初年,毛羽健娶了一房小妾,在當時旁人看來,這真不算是個什麼大事兒。

    但誰都沒有想到,當他擁美入懷的那一刻,大明王朝的厄運,自此便再也無法挽回。

    一場家暴之後的痛定思痛

    關於毛羽健床頭的那點兒破事,明代黃雲眉的《明史考證》當中,曾援引了《秋燈錄》裡這麼一段記載:

    羽健嬖其妾,以妻乘傳至,不及豫防,乃遷怒於驛遞,倡為裁驛夫之說。

    這個毛羽健是湖北人,天啟年間因為彈劾閹黨阮大鋮、楊維垣,結果被對方一個反殺,免官罷職,趕回了鄉下老家。

    本想著這輩子也就吃土種地的命了,誰知崇禎帝一登基,氣象立即大變。先前被閹黨打擊的官員紛紛得到重啟重用,毛羽健作為被閹黨迫害過的成員,也被一紙詔令,調回了京城。

    臨行前,毛羽健拉著老婆的手,對著這個陪伴自己受苦多年的女人,款款深情地說道:

    “夫人,我這邊先去,等京師那邊安頓妥了,就來接你。”

    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到了京城之後的毛大人,在沒有了家庭的約束之後,便開始放飛自我。

    跟著一眾同僚整日吃喝玩樂,好不快活,在周邊官員的影響、介紹之下,毛羽健便瞞著家裡納了一房小妾,也想玩家裡紅旗不倒,牆外彩旗飄飄的這一套。

    這可就坑了盼著夫君早日接自己進京的毛夫人,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夫君的準信,不是加班忙,就是不合適。種種推諉,讓毛夫人感到,這事兒好像有些不對勁呀!

    為了一探究竟,毛夫人決定——去京城。按說古代之時,一個女人想要孤身入京,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在明代,這也是對普通女人來講的難題,對於像毛夫人這種官宦家屬,不算是個事兒!

    因為此時官場裡面有一個Bug——驛站。

    明代驛遞制度設置於洪武年間,最初驛站的使用,被嚴格限制在軍政要事之上,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平日裡上面官員讓幫忙送個信、照顧接待下家眷,舉手之勞,一個低品驛站長官,巴結還來不及,自然更不好拒絕。

    於是到了後來,驛站逐漸成為了官僚、家屬們出行的特權之地,官員們上京、回鄉探親、丁憂等一系列私事,也都成為驛站之內大開方便之門的潛規則。

    “勳戚文武大臣近侍官員姻黨族屬家人名目,虛張聲勢擾害經過軍衛有司驛遞衙門,佔宿公館,索取人夫馬匹車輛財物等項……”

    對於毛夫人來說,想去京城倒也不是件什麼難事兒。到了明代後期,驛站制度鬆弛到了不用拿勘憑,只要能證明自己是官宦家屬,就能乘坐免費車的地步。

    因此,作為京官家屬,地方上自然不敢怠慢,一路好吃好喝地將毛夫人送到了京城。

    等到了自己家,毛夫人一推門,差點兒被眼前的景象氣炸,自己老公竟然揹著自己養了一個野女人。

    毛羽健的老婆脾氣不太好,而且這事兒毛羽健確實做的也不地道,理虧。因此被老婆一頓家暴之後,毛羽健感到很窩火,他覺得,今天這事兒按理說應該可以避免的,但因為驛站不按常理出牌,才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驛站太過分了,真的應該好好整頓整頓了。

    裁撤驛站

    第二天,憤怒的毛羽健便上書直指驛站的弊端,說得那是大義凌然,一副救民水火的樣子:

    “兵部勘合有發出,無繳入,士紳遞相假,一紙洗補數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絲。”

    官道驛站多數淪為私用,公家利用率反而很低,這種官道驛站,不要也罷。

    對於這種觀點,忙於應付內亂、外患的崇禎,哪有時間去尋思怎麼改革驛站這個積弊,因此就成了日後再說的議題。

    可毛羽健不依不饒,跟這個驛站算是死磕上了,他又拉上了一個叫劉懋的夥計,這個劉懋決定換一種說法來講。

    從錢上下手,崇禎帝最上火的地方是哪兒,沒錢呀,打仗、平叛都需要錢,只要告訴他,砍了驛站,就能省下大筆銀子,還愁皇帝不答應?

    給事中劉懋上疏請裁驛遞,可省金錢數十餘萬,上喜,著為令,有濫予者,罪不赦。

    裁了驛站,就能省下大筆銀子,這事兒好呀,崇禎自然立即批覆,準。

    他當時覺得,總算又找到了一個節流點,誰能想到,自己竟親手埋下了一顆大雷,而這顆雷最終炸翻了整個明朝。

    蝴蝶效應——天下亂

    朝廷裁撤驛站的詔令傳了下去,這下可坑苦了不少人,首當即衝的便是那些公務員。

    以前的裁員,沒有失業保險,沒有賠償金,沒有勞動者保護法,朝廷說不要,就是不要了,明天就得捲鋪蓋走人。

    都是家裡頂樑柱,雖說平時工資不高,但畢竟也還能過不是,朝廷如今突然來了個釜底抽薪,便一下子斷了很多人家的活路。

    大批有文化、有理想的底層公務員,就這樣流入了社會,沒啥別的門路,哪兒也不招人,唯一對他們敞開門的地方,卻是叛軍那邊。

    去還是不去,餓兩天,就不糾結了,就這樣,許多驛站人員,進入了叛軍之內,這裡面就有一個普通公務員,叫做李自成,後來他去了趟北京,讓崇禎臨死前終於明白了,當年確實是自己錯了。

    其次,是那些跟驛站有關的編外人員,馬伕、小商小販,一般接待官員、家屬來往,需要馬匹、抬轎人員,人來人往,自然也需要捎帶些當地特產之類的,因此,小小驛站,其實牽扯的面兒很大,猛地砍掉驛站,這些人,也立即陷入了難以維持生計的尷尬局面。

    沒文化、沒本事,在社會上混得更難,唯一能去的,也只能是門檻無底限的叛軍那裡了,於是大批失業人員湧入叛軍隊伍,讓當時已經有些絕望的叛軍,頓時滿血復活。

    崇禎三年,王左桂、王子順、苗美等戰屢敗,乞降。以給事中劉懋議,裁驛站,山、陝遊民仰驛糈者無所得食,俱從賊,賊轉盛。

    當時三邊總督楊鶴也被坑了,打了這麼長時間仗,本來亂軍已經基本被平定,局面可控,這一下子,叛亂又開始全面復興,辛苦這麼長時間,一下子全白費了。

    就這樣,驛站一裁,導致流民千萬,最終這些流民成為了叛軍的生力軍,將本已按住了的局面,炸飛了天。從裁員中振奮起來的闖王李自成,更是成為了再就業的模範代表,不僅站穩了腳跟,還領著一幫失業大軍,將老東家的產業打得千瘡百孔,最終逼得崇禎帝走上了絕路。

    南美洲的蝴蝶扇扇翅膀,就能掀起德克薩斯州的龍捲風,當年毛羽健的納妾,最終卻使得大明王朝走向崩潰,這確實是誰都沒有想象得到的。

  • 15 # 歷史漩渦裡的雜學家

    人類歷史上異常狗血的蝴蝶效應事件,國王遛狗不牽繩,最後竟導致25萬人死亡。

    1917年,在英法等國家的支援下,亞歷山大一世就任希臘國王。作為政治交換,1918年春,亞歷山大一世率領25萬軍隊發動了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同年十月,早已是強弩之末的奧斯曼帝國投降。而“背刺”了奧斯曼帝國的希臘人自然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920年8月,隨著《色佛爾條約》的簽訂,希臘獲得了幾乎全部的色雷斯地區,愛琴海諸島以及士麥那的部分地區,領土面積空前膨脹。這時候的希臘人非常自信,感覺先祖的榮光照耀著自己,一個個宛如戰神附體,對希臘的未來抱有美好的幻想。當然,如果沒有後來的一場意外,說不定希臘還真能成為一個歐洲大國。

    1920年10月2日,亞歷山大一世帶著自己的愛犬在公園裡散步。這貨仗著自己是國王,身份尊貴,遛狗一向也不牽繩,畢竟就算他的狗咬了人,誰又敢找國王的不痛快呢?但是這一天的情況不一樣,他的狗在公園裡看見了一隻猴子,就上前逗弄,猴子可不管你是誰的狗,當時就和亞歷山大一世的愛犬打了起來。

    要說這公園裡的猴子戰鬥力也著實強悍,居然能按著亞歷山大一世的愛犬亂打,亞歷山大一世心疼自己的狗,連忙上前幫自己的狗打猴子。可猴子是群居動物,一看有人拉偏架,自然是不可能幹看著的。於是就在亞歷山大一世和愛犬痛毆那隻痛毆了自己愛犬的猴子的時候,另一隻猴子突施冷箭,一口咬在了亞歷山大一世的大腿上。

    雖然(看了半天熱鬧)的僕人們“及時”趕到,也叫來醫生為亞歷山大一世處理了傷口,但亞歷山大一世回去之後就病倒了,而且被確診為破傷風,很快就暴斃了。而隨著亞歷山大一世的死,希臘的內政和外交陷入了一片混亂,最終以25萬人死亡的代價輸掉了希土戰爭,因此今天的土耳其人非常喜歡猴子,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是這隻咬傷了亞歷山大一世的猴子救了土耳其人。

    更深層次的故事。

    1. 希土戰爭是怎麼回事?

    在希臘背刺了奧斯曼帝國之後,《色佛爾條約》簽訂。但英法的合約一向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只要榨不幹就往死裡榨”,結果一個《色佛爾條約》幾乎要把土耳其人的國土搶乾淨了。土耳其人回過味兒來以後自然不幹,於是游擊隊四起,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抗希救亡運動”。

    2.亞歷山大一世為什麼這麼“關鍵”?

    要說亞歷山大一世,其實是一個很尷尬的角色,他在希臘既不掌握實權,又不被希臘王室承認,是一個被架空的皇帝。

    一戰時期,希臘的國王是康斯坦丁一世,這貨的老婆是索菲亞公主,而索菲亞公主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親妹妹。所以康斯坦丁一世,康斯坦丁一世的長子喬治,以及他的三子保羅都是徹頭徹尾的親德派。而亞歷山大雖然因為家族淵源也親德,但並沒有那麼狂熱。

    英法俄為了減少對手,增加盟友,便透過買通,策反,誣陷等手段控制了希臘議會,煽動了希臘國內的民族情緒,扶持親協約國的政客領袖韋尼澤洛斯成為首相,然後趕走了康斯坦丁一家子。本來韋尼澤洛斯按照英法俄的意思想扶保羅當國王,畢竟年紀小好控制。沒想到保羅正處在“中二期”,不識時務,竟然公開拒絕了韋尼澤洛斯的“善意”,於是韋尼澤洛斯只好退而求其次,讓比較“溫和”(軟弱)的亞歷山大上位,也就是後來的亞歷山大一世。

    這個時候的希臘,政治風向在韋尼澤洛斯的引導下完全倒向協約國,而1918年前後又正是協約國如日中天的時候,畢竟一戰的結果已定。所以跟著協約國的希臘自然享受了大量的好處,就比如成為《色佛爾條約》的受益國。而英法也看亞歷山大一世這個“廢物”和韋尼澤洛斯這個“二鬼子”比較順眼,所以希臘過得非常滋潤。

    可這一切隨著亞歷山大一世的暴斃劃上了句號。亞歷山大死了,總要有人繼承王位吧?那麼問題來了,是讓那個“德棍”康斯坦丁來?還是讓那個“德棍”喬治來?還是讓那個“德棍”保羅來?首相韋尼澤洛斯突然就陷入了一種異常尷尬的境地。

    一邊他要指揮正在打著的希土戰爭,另一邊還要琢磨到底該讓誰回來當國王。雖然這個時候一戰早就結束快2年了,可英法也並不願意讓一個“德棍”重新成為希臘的首腦。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再加上韋尼澤洛斯的自由黨在大選中慘敗,最終康斯坦丁一世成功復辟。

    這一系列的風向轉變讓原本只有一個聲音的希臘內部一夜之間陷入了分裂與混亂,而原本支援著希臘的英法一看希臘又是德棍的天下了,便取消了對希臘的援助。各種因素之下,希臘原本馬上就要把土耳其人滅國的25萬軍隊突然就成了誰都不管的孤兒,要作戰命令沒作戰命令,要後勤補給沒後勤補給,最終被土耳其人打出了狗腦子。

    追本溯源,要不是“廢物”亞歷山大一世和他的狗被“不講武德”的年輕猴子偷襲,今天我們在歐洲地圖上可能就見不到土耳其了。要不是這兩隻猴子,希臘人也不至於一次報銷20多萬軍隊,從此一蹶不振。今天也有一種說法,關於希臘人為什麼這麼懶?就是說當年勤奮的少數希臘人都死在了土耳其,剩下的全是一幫懶漢,於是就有了大家今天眼中把政府搞破產的希臘人。

  • 16 # 西堤君讀文史

    萬曆皇帝大冬天一時興起,臨幸了一個宮女,生了一個皇子,引發了爭鬥幾十年的萬曆朝“國本之爭”和明末黨爭。後來圍繞這個孩子,先後又生出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等“明末三大案”。這個孩子的兒子崇禎帝,最後吊死在了煤山老歪脖子樹上,大明滅亡。

    “宮女的孩子朱常洛——明末亂象的中心人物”

    萬曆皇帝十九歲那年是萬曆九年,這年冬天十一二月份之間的一天早晨,年輕的萬曆皇帝去慈寧宮給自己的親生母親慈聖宣文皇太后請安,萬曆無意中看到一個宮女,大冬天的也不嫌冷,一時興起,把這個宮女給臨幸了。

    對於臨時起意臨幸宮女這類事,萬曆皇帝大概幹多了,也沒在意,誰知道萬曆皇帝大婚四年,守著皇后嬪妃都沒生個兒子出來,這個宮女卻懷上了龍子。

    對於臨幸宮女導致她懷孕這件事,萬曆皇帝是不承認的,但是萬曆的母親李太后卻高興的不得了,他早就盼著要孫子了。萬曆皇帝十六歲大婚,三四年之間,皇后未生下一男半女,只有妃子生下過皇女,但是一直沒有皇子。所以李太后非常重視。

    萬曆皇帝也沒想到那個王姓宮女一次就懷上了,一開始抵死不承認。於是李太后命人拿出《內廷起居注》,上邊清清楚楚記載了萬曆某月某日臨幸了該宮女。《起居注》是皇宮記載皇帝日常吃喝拉撒和言行的賬簿,特別是皇帝哪天臨幸了哪個妃嬪,尤其記得清清楚楚,因為這關係到皇家的傳承,未來的皇位繼承人有可能就在這一頁頁紙裡。面對《起居注》的記載,萬曆不得不承認孩子是他的。

    但是萬曆皇帝還是不太願意接受這個孩子,覺得這個孩子的生母是個低賤的宮女。這下李太后不高興了,說自己原來也是以宮女的身份進入裕王府,得到先帝寵幸,才生了你出來。我的兒子能當皇帝,這個王氏宮女的為什麼不可以?萬曆皇帝無可奈何,只能接受。

    一晃半年多過去了,到了第二年,萬曆十年的八月份,這個王氏宮女臨盆,誕下一個男嬰,這個孩子就是萬曆皇帝的長子朱常洛,後成為太子,萬曆皇帝駕崩以後,朱常洛繼承皇位,是為明光宗泰昌帝。可惜,泰昌帝當皇帝后一個月,就因縱情淫樂而重病不治駕崩,史稱“一月皇帝”。

    這個王姓宮女母以子貴,也被萬曆皇帝封為恭妃,史稱“王恭妃”。

    就是這個宮女生的孩子朱常洛,成為明末亂象的源頭。

    “持續十五年的萬曆朝國本之爭”

    這個孩子朱常洛出生後,萬曆皇帝並不喜歡他,更加對他的母親王恭妃不假顏色,萬曆此時喜歡的是一個鄭氏妃子,還加封為皇貴妃。

    在朱常洛出生三年後,萬曆十四年,鄭貴妃又給萬曆生了一個兒子,他們原來生過一個,出生當天就夭折了,所以這個剛出去的孩子,按照齒序是皇三子,名叫朱常洵。

    萬曆皇帝因為寵愛鄭貴妃,對皇三子朱常洵也異常疼愛,於是大臣之中有人覺得皇長子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在朱常洵出生的第二年,首輔申時行就上奏要求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萬曆皇帝以自己還年輕皇子還太小為由拒絕了。

    其實,很多大臣心裡都明白,鄭皇貴妃也在運作要萬曆皇帝立他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萬曆皇帝也正有此意,甚至萬曆皇帝和鄭貴妃還曾在床第之上起過山盟海誓,要立鄭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

    然而大臣們堅持“無嫡立長”,跟萬曆皇帝進行了長達十五年的爭論,這就是國本之爭,也叫爭國本。所謂國本,就是皇儲,皇位繼承人,這是古代國家延續的根本,皇儲不立,容易生亂。

    由於爭國本的大臣,很多都是東林黨和齊、楚、浙等朝廷黨派的人,這件事又繼續引發了明朝末年的黨爭,直到魏忠賢得勢以後,滅齊楚浙等黨,打壓東林黨,崇禎初年,明朝黨爭才算告一段落。

    “圍繞泰昌帝展開的明末三大案:即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

    梃擊案——國本之爭的餘緒

    國本之爭,最後以萬曆帝妥協告終。萬曆二十九年,萬曆皇帝經不住大臣如雪花般的奏章湧向大內,再加上李太后也支援皇長子朱常洛,萬曆皇帝終於下詔,立朱常洛為太子。然而,同時,萬曆皇帝又封皇三子朱常洵為福王,這為後來發生的梃擊案埋下隱患。

    皇三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成年以後卻不就藩,大臣們屢次上書萬曆皇帝催促,萬曆皇帝卻找各種理由推脫,明眼人看得出來,鄭貴妃對皇儲之位並不死心,太子之位還不百分之百的穩固。直到萬曆四十二年,福王就藩,大臣們終於鬆了一口氣。誰知道,第二年,就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事,而且直接劍指太子。

    萬曆四十三年,有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突然闖入太子東宮,見人就打,幸好沒打到朱常洛。然後此人被抓住,大臣們一審之下,發現張差背後的人是鄭貴妃宮裡的太監和鄭貴妃的弟弟。

    一時之間,文武百官,人情洶洶,都覺得鄭貴妃是真正的幕後指使,要求徹查,奏章又雪花般湧進了皇宮大內萬曆的面前。

    此時,萬曆皇帝已經二十幾年沒有上朝召見群臣了,他想庇護鄭貴妃,不得已之下,只好出來召見臣子,同時,他命鄭貴妃去求太子寬恕,太子朱常洛也想明哲保身,最終,這件事沒有徹查,只殺了張差和那兩個太監,給憤怒的大臣們一個交代。

    “紅丸案——一月皇帝吃大臣進獻的紅丸而死”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太子朱常洛繼位,由於他在位只有一個月,生前沒有年號,因為新皇帝繼位,一般第二年才改元。他死後,大臣們一商量,給了他一個泰昌的年號,史稱他為泰昌帝。

    由於梃擊案中,時為太子的泰昌帝朱常洛沒有追究鄭貴妃,而且文武百官一直堅定的支援太子,所以太子地位很穩固了,鄭貴妃對朱常洛態度大為改變,開始奉承獻媚太子。

    朱常洛剛繼位,鄭貴妃就送給他八名美女,以供他淫樂,朱常洛自然欣然接受,每日跟這幾個美女共赴雲雨。要知道,泰昌帝朱常洛他爹萬曆帝剛駕崩,還在舉國守孝中,鄭貴妃固然是逢君之惡,朱常洛也是大大的不孝。

    就這樣,本來身體就不好的朱常洛,不到四十歲就病入膏肓了。

    朱常洛本來身體就不好,曾經讓內侍崔文升給他看病,結果崔文升醫術是個二把刀,給朱常洛下了幾味虎狼之藥,一天連瀉三四十次,再加上他不禁淫樂,很快就病入膏肓了。

    病中的泰昌帝朱常洛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於是接連召集內閣首輔方從哲和皇子朱由校進宮安排後事,甚至談到了壽木和陵地。

    當然,此時的泰昌帝還沒完全死心,想尋求最後一搏,找偏方和仙藥,首輔方從哲說鴻臚寺中丞李可灼說自己有仙方要進獻,泰昌帝說他想試試。於是李可灼被招進宮,獻上自己制的紅色的仙藥丸。泰昌帝剛服用以後,感覺還不錯,精力有所恢復,不停的誇獎李可灼,命李可灼再進獻一粒。

    誰知道,吃了這種紅丸,第二天早晨,泰昌帝就駕崩了。

    泰昌帝朱常洛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一日繼位,九月一日駕崩,正好在位三十天,史稱一月皇帝。

    移宮案——泰昌帝死了還不心淨

    明朝皇宮,有個乾清宮,是特別重要的宮殿,只有皇帝皇后才有資格在裡面居住,移宮案都是圍繞著乾清宮進行的。移宮案前後共有兩件。

    萬曆皇帝本來有一個皇后王皇后,她於萬曆四十八年駕崩,她死以後,乾清宮空出,鄭貴妃毫不客氣,住了進去,仗著萬曆皇帝寵愛,賴著不走,自然是她想當皇后。

    萬曆皇帝七月中旬駕崩,太子朱常洛要在八月一日才正式繼位,中間空出了半個月時間,所以朱常洛還沒搬進乾清宮。

    這時大臣裡有個叫周嘉謨的,派人傳話給鄭貴妃,讓她趕緊搬出去,否則後果自負,鄭貴妃趕緊搬出去了,這就是第一次移宮案。

    鄭貴妃早已經開始巴結太子朱常洛,朱常洛有個寵妃,叫李選侍,朱常洛繼位後搬進乾清宮,李選侍也跟著搬了進去,鄭貴妃就跟李選侍搞好關係,盼望著以後李選侍當皇后,她當皇太后。這個李選侍有可能是她獻給朱常洛的八個美女之一。

    李選侍看朱常洛病入膏肓,便為自己的後來做打算,他看朱常洛的長子朱由校將來八成要繼承皇位,於是就抓緊朱由校,天天把朱由校帶在身邊,就好似皇長子是她親生的一般。此時,朱常洛的王妃早已經去世,皇后之位還空懸,李選侍自然是打著皇后的主意,以後泰昌帝駕崩,她就是皇太后。

    泰昌帝朱常洛當了三十天皇帝就駕崩了,皇長子朱由校繼位為帝。這個朱由校呢,就是後來的天啟帝明熹宗。

    泰昌帝駕崩後,有個言官楊漣,是六科給事中的兵科給事中,是顧命大臣,官不大,膽子很大,上書要求李選侍不要再呆在乾清宮,楊漣說,你又不是皇后太后,憑什麼還住在裡面。前面說過,李選侍跟鄭貴妃關係不錯,她也學鄭貴妃,賴在乾清宮不走。

    而且李選侍還曾經派太監阻攔大臣進乾清宮朝拜泰昌帝的遺體。群臣立刻蜂蛹進乾清宮,要求見皇儲朱由校。結果內監們說李選侍把皇儲給藏起來了,沒在泰昌帝靈位前哭爹,大臣們頓時人情洶洶。

    此時,司禮監大太監王安找到李選侍,勸說李選侍,你把皇儲藏起來也沒用,皇儲繼位,還需要大臣的支援。李選侍無奈,只能交出朱由校,大臣們立刻把朱由校尊為太子,轉移到太子東宮慈慶宮,以把他跟李選侍分開。

    當然,李選侍此時還賴在乾清宮,而且多次派人去慈慶宮,要求把太子朱由校送進乾清宮,大臣們都反對,連朱由校也反對,因為李選侍對朱由校並不好,整天對他拉拉扯扯,他也害怕,畢竟他也是個十六歲的孩子。當然,反對最激烈的是東林黨的人。

    接著,群臣們商量太子繼位的日子,日子定好後,他們又商量,在此之前,一定要把李選侍從乾清宮弄出去。

    於是大家開始上書,奏章又雪花般湧進了太子東宮慈慶宮,都是要求李選侍搬出乾清宮的。為首的便是東林黨核心人物左光斗。

    左光斗奏疏裡說:“選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儼然尊居正宮,而殿下乃退處慈慶,不得守几筵,行大禮,名分謂何?。。。及今不早斷決,將借撫養之名,行專制之實,武氏之禍再見於今,將來有不忍言者。”

    當然,李選侍也沒閒著,她也在跟手下謀劃對策,她的手下為首的叫李進忠,此人正是後來閹黨亂政的魁首魏忠賢。李進忠給李選侍出的主意是,大臣的奏疏先送到乾清宮。而且李進忠還說左光斗把李選侍比做篡唐立周的武則天,應該把左光斗殺了。後來魏忠賢和東林黨的恩怨也是肇始於此,特別是魏忠賢千方百計把楊漣給弄死了。

    當然,李選侍沒什麼權力,這些主意都不頂用,於是李選侍只能拖,就是耍無賴,就是不走,看你們能把老孃怎麼著?

    大臣們看李選侍這麼無恥,於是都跑到乾清宮大門口,大聲嚷嚷,要求李選侍趕緊滾出去。不久以後,李選侍被迫搬出了乾清宮,移駕仁壽宮。

    明朝的大臣很虎的,有事沒事跑到皇宮裡就大罵大叫,逼急了,還會在皇宮殺個把人。當年土木之變傳到北京,留守的文武百官群情激憤,跑到皇宮,活活把王振的一個同黨打死在宮殿裡了。當然,內裡還發生了很多枝節,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這就是明朝有名的移宮案,泰昌帝死了沒幾天的事兒。

    泰昌帝一生從生到死,生出來這麼多事,可謂命途多舛,在明朝所有皇帝裡都算罕見,可見明朝氣數已盡。幾十年後,他的兒子崇禎帝,終於吊死在老歪脖子樹上,大明滅亡。

  • 17 # 歷史紫陌閣

    蝴蝶效應相信讀友都是聽說過的,大概意思就是透過一個微小的事物或者變化,從而引發出很大的事件或者變化,形成了巨大的連鎖反應,影響了整個系統的發展趨勢。歷史上如果發生蝴蝶效應類似的事件,為之出現的結果很大可能就會影響歷史的程序,改變歷史發展的走向。歷史上典型的蝴蝶效應有哪些呢?接下來說到歷史上發生過的蝴蝶效應,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就比較嚴重了,一個“小舉動”成為了秦始皇五十年人生中“最大的危機”,不僅秦始皇的政治危機,還是秦始皇的家庭危機,甚至影響到秦始皇的生命安全。

    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透過一次為秦國太后趙姬進獻面首小事,最終引發的連鎖反應威脅到秦國的朝政,甚至是秦王嬴政的安全,而呂不韋也因此被罷免的相權,最終被迫自盡而亡。呂不韋向太后趙姬進獻的面首嫪毐深受太后趙姬的寵信,開始封官進爵,受封長信侯,最終建立起一股僅次於相邦呂不韋的政治勢力,不過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呂不韋此時已經在秦國做相邦十餘載,加上秦王因年幼無法親政,呂不韋被嬴政尊稱為“仲父”,執掌秦國朝政國事,呂不韋可以說權傾天下,而太后趙姬的面首嫪毐封侯才沒多久,就能建立起一股僅次於呂不韋的政治勢力,僅靠太后趙姬的支援怕也是說不過去。

    嫪毐不僅僅只是太后趙姬一個簡單的面首,還是一個富有智慧和有一定政治能力的政治家,憑藉太后趙姬的幫助,和自己的政治才能最終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建立起一股可以相邦呂不韋抗衡的政治勢力。呂不韋作為秦國的相邦,在其相位經營十餘載,所建立的政治勢力還能被嫪毐短時間內建立勢力抗衡,進而威脅到呂不韋的地位,可見嫪毐不是一個簡單的面首,反而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呂不韋一個簡單進獻面首的舉動,為此在之後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導致面首嫪毐在太后的寵信下,建立自己的政治勢力,隨之產生了嫪毐之亂,蘄年宮之變。

    嫪毐是在秦王政8年被封為長信侯,賜予封地,而秦王政是即位秦王9年後,22歲舉行加冠禮,佩戴王冠、王劍進而加冠親政。嫪毐在封為長信侯一年後就有了數千名的門客,而這些門客還甘願在嫪毐發動兵變後為嫪毐賣命。在《史記》中記載,嫪毐之亂平定後,嫪毐被秦王政處以五馬分屍之刑,並誅滅了家族,而跟隨嫪毐參與兵變被處以極刑的主要追隨者(在秦國任職要職)就有20人,被剝奪官職爵位的就有4000多戶,並流放巴蜀,其它罪輕者不計其數,比如嫪毐的家臣等人。

    此時可以看出追隨嫪毐的賓客,具有官職爵位的就有4000人以上,嫪毐發動兵變之時,就算不用太后和秦王御璽調動的軍隊,就這些追隨者的家臣、僕從合起來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嫪毐的這些賓客、追隨者還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參與嫪毐發動的兵變,禍亂秦國的朝政,嫪毐要是沒有點能力,怕是無法聚集這麼多賓客,並聽從其號令,要說嫪毐只是個面首,並無政治才能,是個“草包”,忽悠了幾十上百人還說的過去,能有幾千人之眾的賓客追隨,可以看出嫪毐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面首。

    嫪毐組建自己的強大的政治勢力後,有點飄飄然了,開始驕奢淫逸,最終因為酒後失言妄稱自己是秦王嬴政的“假父”,之後東窗事發,嫪毐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的四月,趁著秦王嬴政去秦國舊都雍城舉行加冠禮之際,便竊用了秦王和太后的御璽,調動官衛兵士攻擊雍城的蘄年宮(嬴政此時在此居住)。雍城是秦國贏姓宗室的祠堂所在地,也是先人的陵墓所在地,所以秦國的重大禮儀、文化等活動需要在秦國的舊都雍城舉行,如秦王嬴政的加冠禮,需要從秦國的新都咸陽回到雍城舉行。

    秦王政得知訊息後,便命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等人攻擊嫪毐,嫪毐軍隊和秦王政的軍隊為此在咸陽展開了戰爭。在《史記》中記載:“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秦王嬴政下令:“凡有戰功的均拜爵厚賞,宦官參戰的也拜爵一級”。此時可見,如果嫪毐軍隊對秦國沒有產生一定的影響,或者嫪毐軍隊不足為懼,嬴政也不會為消滅嫪毐叛軍還專門進行封侯拜爵的賞賜,用來激發自己的軍隊戰鬥力,此時需要注意到的是,只要有戰功者都可以獲得爵位,並有厚賞,而宦官參戰都能獲得一級的爵位。

    秦王嬴政和嫪毐軍隊開戰,秦王連宦官都動用了,此時不由得我們試想,是嫪毐軍隊對秦國造成的影響過大?還是嫪毐這邊已經有了一定的勝利了呢?還是兩軍的戰爭是到了白熱化階段?秦王嬴政不得已也讓宦官參與了戰鬥。根據秦孝公時期推行的商鞅變法,變法中最初的“軍功爵制”有十八級,而最基礎的第一級爵位都不是能輕易獲得的,第一級別的“公士”爵位都需要士卒斬獲一個敵軍“甲士”的首級才能獲得。

    甲士在當時一般是軍中的最為精銳的前鋒,是披戴重甲的勇士,這樣的精銳前鋒部隊豈是那麼好斬殺的,軍隊的前鋒如果在戰爭有優勢,就可以提升軍隊的整體士氣,前鋒一般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是用來給敵方重力一擊,這些勇士們的防護也是最為精良的,並不容易斬殺,秦國計程車兵想要獲得第一級別的爵位就需要斬殺敵方的精銳的披甲勇士,並將首級帶回才能換取軍功,而嫪毐發動兵變之時,秦王嬴政的命令,連宦官只要參戰就能獲得爵位,都不需要斬殺敵人,更不用說是斬殺敵方精銳了。

    此時可以看出,在最早的時候,勝利的天平很大可能並不在秦王嬴政這邊,而是在蓄謀已久的嫪毐這邊,秦王這邊缺少反擊的嫪毐的軍隊,不得已讓宦官,百姓參與到反擊嫪毐叛軍的戰鬥中,用來牽制和消滅嫪毐的叛軍,嫪毐軍隊的最終失敗也和秦王嬴政大肆厚賞有關。嫪毐失敗逃亡後,最終被秦王嬴政下令全國追鋪,生擒嫪毐者可獲得百萬錢,殺死嫪毐者也能獲得五十萬錢,最終嫪毐和其黨羽盡數被抓。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毐等敗走。即令國中: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盡得毐等。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梟首。車裂以徇,滅其宗。及其舍人,輕者為鬼薪。及奪爵遷蜀四千餘家,家房陵。”

    嫪毐主要黨羽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被斬首,並將首級掛起來示眾,嫪毐被處以五馬分屍之極刑並示眾,全家也被滅族,除此之外還有4000於家的追隨者被剝奪了官爵,流放到到蜀地,嫪毐的家臣以及罪輕之人也被伐三年勞役。可見嫪毐之亂之中,出處以刑罰之人數眾多,而這些只是嫪毐的賓客,家臣等人,而嫪毐用御璽調動的軍隊並不在此列,軍隊是聽從王令的,嫪毐假傳王令調動了軍隊,而軍隊沒辦法大批次的進行處罰。

    嫪毐的此次叛亂對秦國的政治、經濟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還好是失敗了,如果成功,秦國的朝政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秦王嬴政很可能也就命不久矣了,但即使沒有成功,嫪毐之亂對秦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也是的秦國的朝政發生了重大的變故,如相邦呂不韋也因受到牽連被罷免了相位,秦國朝堂上,相邦呂不韋的勢力也被清除了大半,太后趙姬的外戚勢力也遭到了清洗,嫪毐之亂後,太后趙姬雖然沒有被殺,但也被幽禁在雍城,此時秦國的朝政只有秦王嬴政和華陽夫人的楚系,而秦國如此大的變故,一切源於呂不韋向太后趙姬進獻面首這一件小事,為此引發了之後如此大的連鎖反應。

    太后趙姬能成為秦國的太后,衛國大商人呂不韋能能成為秦國權傾天下的相邦,是因為呂不韋作為商人的“慧眼識光”和自己的出色的能力,而呂不韋最終喝毒酒自盡,以及全家流放蜀地的結局也是呂不韋自己鑄就的,呂不韋如果不向太后趙姬進獻嫪毐這個面首,也就不會有嫪毐之亂,而秦王嬴政親政後,呂不韋也可以告老還鄉,憑藉自己文信侯的身份以及河南洛陽十萬戶的食邑,也能頤養天年,安然度過餘生。憑藉呂不韋對秦國做出的重大功績,沒什麼理由的情況,秦王嬴政無故給呂不韋定罪,也不好和天下人交代,也有違秦法,畢竟呂不韋是一國相邦,並不是一個普通人。

    呂不韋透過一個“小小的舉動”,為此引發的連鎖反應,使秦國大亂,朝政也為此出現重大的變局,而自己也被罷免相位,之後更是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不過嫪毐之亂的失敗也使得秦王嬴政掃除了朝堂上的一些勢力,如果呂不韋進獻面首嫪毐,也就沒有嫪毐之亂,秦王嬴政正常加冠親政,相邦呂不韋以及太后趙姬的政治勢力,很大可能就需要有一段時間來處理。嫪毐之亂的失敗使得秦王嬴政加強了集權,只有中央集權,嬴政作為秦王,才能放開手腳幹大事,也為之後推行其它政策、統一六國,掃除了阻礙。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

  • 18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僅從三國史來看,很多人物之死都可以看成一場“蝴蝶效應”。

    就比如龐統之死。有不少人說龐統其實沒有傳說得那麼厲害,比起內政外交均是一把好手的諸葛亮差遠了。就算是這樣吧,但龐統依然是劉備入益州前除諸葛亮之外唯一的頂尖謀士。然而就是這樣的一頂尖謀士,卻在劉備攻雒縣時中流矢而死。所謂流矢,那就是不知從何飛出來的箭,恐怕連射死龐統的人都不知道那去箭出自自己之手。然而,龐統就是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於是劉備的“蝴蝶效應”開始了:

    因為龐統死了,所以攻打益州要一個隨行的謀士;因為要一個謀士,所以諸葛亮被叫去了;因為諸葛亮被叫去了,所以就剩下關羽一個人守荊州;因為關羽一個人守荊州,所以荊州丟了;因為荊州丟了,所以諸葛亮的《隆中對》最終沒有實現……所以諸葛亮一生的抱負,居然因為龐統之死而煙消雲散了。是不是很無奈?

    不是,因為諸葛亮壯志的起點,也源於一場“蝴蝶效應”,那就是周瑜之死——而周瑜之死,很可能同樣是因為流矢。《三國志》中講,周瑜在南郡之戰中“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最終在西征益州的路上病死。周瑜三十五死而亡,除了這一次傷,《三國志》中沒有其它關於周瑜身體的記載,所以周瑜之死很可能是因為這一次“右脅”的箭傷。

    周瑜病死,於是孫權無力西征益州。孫權不西征,便只能採納“聯劉抗曹”的戰略;孫權與劉備聯合,所以會借南郡給劉備;劉備得到南郡,諸葛亮的《隆中對》才有可能施行……

    所以,沒有周瑜之死,就沒有《隆中對》初期的勝利;沒有龐統之死,就沒有《隆中對》中期的夭折。即便是諸葛亮這樣的人物,也無力違天,他的一生也會陷入無妄的“蝴蝶效應”之中,不能自撥。

  • 19 # 濁世清風

    混沌現象或者蝴蝶效應其實很多人並不瞭解是什麼意思。

    先舉個小例子:

    老總對秘書說:這幾天我帶你去北京走走.你準備下。秘書打電話給老公:這幾天我要和老總去北京開會,你自己照顧自己。老公給情人打電話:我老婆這幾天要去北京出差,我們也出來玩吧。情人給輔導功課的小男孩打電話:這幾天不用上課,我有事情。小男孩給爺爺打電話:爺爺,這幾天老師有事,不用上課,你陪我玩吧。爺爺給秘書打電話:我這幾天要陪孫子玩,不能去北京了。秘書給老公打電話:這幾天老總……

    混沌效應或蝴蝶效應的數學解釋:

    常規的動力學系統也會出現不可預料的性狀。

    混沌現象或蝴蝶效應的常規解釋:

    小的初始條件的變化也能導致大的後果。

    丘吉爾說:歷史就是一件接一件見鬼的事情組成。

    可見,歷史過程中小的變化確實可以導致大的後果。

    我們姑且不論,歷史程序中是否符合動力學條件,是否一定有混沌現象。因為混沌現象並不是在任何系統都存在的。

    我們假設,朱元璋立國後沒有采用分藩策略。

    那麼明朝就有可能國庫充盈。

    地方官員有可能建立一定數量的糧倉來儲備糧食。

    在災荒年間可以撥付一定數量的糧食來救濟災民。

    都吃飽肚子的災民自然不會造反。

    李自成也就沒有機會帶領災民了。

    本想與崇禎兩分天下的李自成本來心灰意冷,卻沒想到有大同領兵來投奔。

    本想與崇禎打幾場硬仗的李自成,沒想到有宦官開了城門。

    有了大順政權,才有了吳三桂領清兵入關。

    大順敗北,滿清建立政權,也許這一切都是朱元璋這個分藩策略的失誤導致的。

    其實,具體的例子可能還有很多。

    不過,蝴蝶效應也不能亂用。畢竟還是有一些前提條件地。非線性是蝴蝶效應之源。

    歷史的發展何時又是線性呢?如果是線性那麼一切都是可預測的了。

  • 20 # 祥子談歷史

    說到岳飛之死,幾乎大多數人都會將矛頭指向秦檜、王氏(秦檜之妻子)、張俊、万俟卨這四大奸臣,不過也有少數人會將矛頭指向宋高宗趙構。

    然而,大家卻都忽略了引發這一系列事件的一隻“小蝴蝶”,而這隻“小蝴蝶”才是真正害死岳飛的幕後黑手,也是造成南宋徹底喪失收復失地希望的罪魁禍首,更是金國雖敗而勝的大功臣。

    他就是金兀朮(原名完顏宗弼)身邊的一個不知名的原北宋時期的太學生。

    北宋太學生劇照

    1140年,金兀朮因在南侵的“潁昌之戰”等戰役中屢遭挫折,就連金軍大將韓常都被岳家軍的強大所震撼,並派密使向岳飛請降。

    因此,金兀朮深感憂慮,更擔心無功而返回朝後,會遭到金國朝中反對派的攻訐。於是,在一次親信酒宴上,金兀朮曾大發感嘆:“吾起兵北方以來,未有如今日屨見挫衄!

    與之恰恰相反的卻是岳飛的意氣風發。當時,因大河南北捷報頻傳,岳飛豪氣頓生,曾激動地對身邊的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到黃龍府(今吉林農安),當與諸君痛飲!”。

    其實,當時的局勢確實利南宋而不利金國。為什麼這樣說呢?

    岳飛畫像

    理由一:朱仙鎮之戰後,宋軍三路兵馬僅距金兀朮駐軍的汴京(開封)不足45裡,稍有不慎,金兀朮就會被宋軍包了“餃子”,圍困在汴京城中。

    理由二:金國朝中原本就有反對金兀朮出兵南侵的政敵勢力,而他卻是連戰連敗,金國已是傷筋動骨,一旦敗軍返回,會落個什麼結果呢?

    理由三:岳飛為收復北方失地,籌謀長達十年之久的“連線河朔”戰略佈局已然成熟,只需宋軍北上,北方各路民間的抗金武裝勢力必然紛紛揭竿響應。

    一旦到了那時,本就殘酷壓迫漢人百姓的金國,面對的可就不僅僅是宋軍了,而是遍地皆敵的北方危局,而岳飛“直搗黃龍府”的夢想可就不僅僅是夢想,很可能變成現實。

    例如:岳飛班師時,曹、懷、衛、孟等州均已被義軍攻陷,而金兀朮也已處於義軍6面合圍的戰略之下,就連其迴歸的後路也將被截斷,將成為一支深陷重圍的孤軍,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由於岳飛班師,宋朝求和,失去了正面宋軍威脅的金兀朮,迅速抽調主力,圍剿北方各路義軍,最終均被其剿滅。僅此一點,就算岳飛不死,“直搗黃龍府”的夢想可能也只是個夢想了。所以,岳飛班師不得不令人深感惋惜,如此良機,失之何其可惜。

    因此,岳飛才一直不想班師,而當他面對“十二道金牌”的班師詔令和宋高宗措辭嚴厲的話語時,“忠君愛國”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忠君,否則就是不忠的叛臣。所以,岳飛不得不班師,而在他決定班師的那一刻,卻發出了泣血般的扼腕悲憤:“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理由四:正所謂“神槍手都是子彈殼裡堆出來的。”而宋軍在長期的與金作戰中,無論是軍隊的整體素質,還是將領的指揮水平,都不是“靖康之恥”時期能夠相提並論的。

    對於時局,身處前線的金兀朮看得也極為清楚,若繼續與宋軍對抗下去,結局就是死路一條。關鍵是,若金國的主力因自己而葬送在南侵之中,最終很可能會因此導致金國的滅亡,而自己則將成為金國曆史上的最大罪人。

    所以,就算無功而返,就算遭到朝中政敵的攻訐,那怕罷官失權,也總比成為金國的大罪人好。於是,金兀朮猶豫再三,發出一聲無力的嘆息後,只好無奈決定:“棄汴京,渡河北撤。”

    然而,就在這個將要改變宋金兩國曆史走向的節骨眼上,金兀朮身邊的一個原北宋的太學生卻站了出來,並勸說金兀朮沒必要撤退,他有辦法守住京城,並讓岳飛退軍。

    金兀朮劇照

    於是,這名太學生對金兀朮說:“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以愚觀之,嶽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大意是說,岳飛兵威太盛,權勢日隆,功高震主,必然已經引起了南宋朝中權臣和宋高宗的忌憚和不滿。若再讓岳飛立功,朝廷可能都不好封賞了。所以,金國只需要稍稍向南宋朝中的權臣吐露一絲和談之意,這些南宋權臣一定會跳出來,想要借“和談”立功,而宋高宗也會順水推舟,給予支援或默許。

    聽完太學生之言,金兀朮大喜,果斷派出使者與秦檜等人密議,表示只要宋軍退兵,並殺了岳飛,金國就會和宋朝“和談”。

    這對於秦檜等權臣來說,如果“和談”成功,將成“國之大功”。結果,後來“和談”發生的一切,幾乎都應了那名太學生之言。

    所以說,就因這個無名太學生的一句話,讓宋金兩國的歷史走向發生了徹底改變,也將岳飛送上了含冤的風波亭,更使南宋想要收復失地的夢想直接化為破滅的泡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戰爭發展趨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