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球史下看中國
-
2 # 東霖Damagelee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
生卒年: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118歲)
這是史學界官方層面的論調,大家看看就好!
要探究黃帝的年代,我們就需要從其它角度去入手,我從“大洪水”這一塊的時間上,來探究黃帝大概生活的年代範圍!
1.《聖經》中記載的大洪水發生在公元前“5000年前”;
也就是說,取最小值也發生在7000多年以前。
2.蘇美爾人的泥板文書卻宣稱大洪水發生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
這個時間,其實也沒毛病,後續我會講述理由。
3.中國的上古神話基本上沒有確切的時間,都是以神名來表示大致的歷史時期,有的記載說大洪水發生在女媧時期,也有的記載說大洪水氾濫於堯帝時期;
很明顯,發生過兩次“大洪水”,中國神話時期和中國歷史記載時期。
4.美洲印第安民族的神話裡,雖然有大洪水的記載,但絕大多數沒有涉及時間問題;
當年幾乎與世隔絕的美洲大陸,都有“大洪水”記載,估計應該是我說的兩次中的第一次“大洪水”的記錄。
5.根據現在的地質考古資料,這場大洪水大體發生在距今1.5萬年前後。
科學證明第一次“大洪水”的證據,發生年代也有科學證據!
地球46億年,已經產生過幾次文明,我想就算喜歡抬槓的,也不會太較真了吧!
這裡我只簡單談一下,地球上,我們本次文明的大概出現時間!
結合全球範圍內的神話傳說和祖先口耳相傳的記錄,本次文明大概始於距今1.2萬年—1.3萬年前後!距今1.5萬年前後的“大洪水”把上一代文明摧毀,本次文明開始產生和發展!這次“大洪水”是一次全球性的巨大災難,對於地球來說,只是一次“系統小更新”,只是不保證“保留使用者資料”!
不過本次文明還是獲得了一些上代文明的“碎片化資料殘留”!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話可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也不是無的放矢的無稽之談!
考古已經證實,九千多年前的“賈湖文化遺址”,是現今中國發現最古老的文化遺址,出土過“賈湖骨笛”!
結合本次文明的大概出現時間來看,中華文明,這種成熟古老的文明,保守推算一萬餘年妥妥的!
開始進入正題了,探究一下黃帝生活的大概時期!還記得我上面提到的發生過兩次“大洪水”,第一次是全球性的,而第二次是區域性的!
我寫過文章《不一樣的夏朝》,大家可翻看。裡面談論過,夏朝不是我們固有思維框架下的本土朝代,很有可能是一個地域跨度很大的王朝,“天下共主”!
公元前3500左右,發生了一次區域性的“大洪水”,是中華堯帝時期發生的,也是我說的“第二次大洪水”!
發生時間點基本在距今6000年—5500年前後!
我們歷史記載的“大禹治水”,我認為基本上就在這個時間段上!官方層面的時間段,要少個兩三千年!
再一次進入正題,黃帝生活的大概歷史時期!現在史學界,有認為大禹是“黃帝的三世孫”,也有認為是“黃帝的五世孫”!
上古時期,大傢伙好像都挺能活,上面不是提到,黃帝活了118歲!
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 夏后氏首領、 夏朝開國君王。
生卒年:公元前2315年-公元前2199年(116歲)
官方說法,大禹也活了116歲!
按官方的時間計算,黃帝公元前2717年生,大禹公元前2315年生,差距是多少?402年!
我前面就說過,官方層面的東西,可以借鑑,其它大家看看就好!
“大禹治水”距今6000年—5500年前後!
根據現有的歷史記載和神話傳說及各地“文化遺址”的考古發現!
黃帝,大概生活的歷史時期應該是在距今6500年—7000年這個時間段!
-
3 # 歷史看生活
黃帝,約生於公元前2717年農曆三月初三,卒於公元前2599年。別名軒轅氏,是華夏部落首領、中華民族人文初祖。
黃帝出生在河南省新鄭,本姓公孫,後改姬姓,別稱有熊氏、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20歲繼承有熊國君。
公元前2697年,黃帝統一華夏民族部落,建都於有熊(今河南逐鹿)。
【歷史功績】
統一華夏部落;
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
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
【歷史記載】
傳說黃帝是少典與附寶之子,西漢司馬遷撰寫《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
4 # 君君讀史說影
史料上沒有明確寫明關於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500年的一個詳細記載。我們只能透過各種史書來進行推測,並根據出土文物進行證實。從而推算出古史傳說中的黃帝是否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500年這個時期。
明確史料記載以及出土文物能證實的真實紀年王朝——夏朝眾所周知,在夏朝之前還沒有明確的文字來記錄歷史的發展。夏朝建立之後就有了國家,有了國家之後就有了文字的記載。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上起軒轅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變遷。從中可以推測出夏朝建立的時間約在公元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世出土的文物也證實了這一點。
根據史料記載推測黃帝時期與夏朝的連線結合其他的上古傳說和史料記載:黃帝之後將帝位傳與他的長子少昊,少昊又將他的帝位傳給他的侄子顓頊(黃帝次子昌意的兒子)也就是黃帝的孫子。顓頊之後將地位傳給侄子帝嚳,最後帝位由堯繼承(中間有幾年曾被摯領導)。這五位就是古史傳說中五帝。
堯之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堯舜禹時代,禹之後就是夏王朝的建立者夏啟。
黃帝時期到夏朝建立中間經過了多少年?那麼根據史料綜合來看:可以得出禹在位約10年,舜在位約33年,堯在位約70年,帝摯在位約9年,帝嚳在位約70年,顓頊在位約78年,少昊在位約74年。共計約344年。
古史傳說中黃帝的壽命了超過100歲,那麼可以算出黃帝是生活在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500這個時期的歷史人物。
回覆列表
黃帝是《帝王世紀》中三皇的最後一位,也是《史記》中五帝的第一位。現今比較常見的的黃帝繼位時間是公元前2697年,這是滿清末年的革命黨人所提出的“黃帝紀元”的第一個甲子年。當時清末革命黨要推翻清王朝,自然不能使用清朝的年號紀年,不過當時革命黨各派別所主張的黃帝紀年各不相同,時間相別很大,1979年版的《辭海》為此還專附有一份《辛亥革命期間所用黃帝紀年對照表》,其中同盟會曾採用的黃帝元年為公元前 2697 年。公元前 2697 年1月1日對應的是黃帝元年甲子11月13日,至於中國歷史上官方正式確認的第一個甲子年則是漢安帝延光三年甲子歲(公元124年)。
如果根據清末的“黃帝紀年”,黃帝在位時間長達近300年(公元前2697 —前2401 年),比中國後世的大部分朝代還長。而如果根據戰國史書《竹書紀年》所記載的上古歷代帝王的在位時間,可推算出黃帝繼位時間為公元前 2394 年(丁卯年),比傳說中晚了300多年,在位時間也縮短到100年[1](公元前2394年—前2294年)。
目前黃帝還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現在的考古學家認為,如果黃帝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那麼他應該生活在龍山文化時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在約公元前2600年,新興的龍山文化以壓倒之勢覆蓋了早先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各個文化區,原本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都被龍山文化所替代,考古學家把這個時期統稱為龍山文化時代,而這一時期正好也是傳說中黃帝統一中原的時代。
(龍山文化遺址)
而從史料上看,在商朝時期還沒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商朝人的甲骨文中所記載的始祖也不是炎黃,對炎黃的崇拜興起於東周,很明顯炎黃崇拜興起和周朝建立有著直接關係。
周朝的國姓就是黃帝的姬姓,而炎帝的姜姓和周王室的姬姓是世代通婚聯盟關係,周朝祖先後稷的母親是姜嫄,周文王的祖母是太姜,周武王的妻子是邑姜,至於周王朝的太師則是姜子牙。從這點看,炎黃部落聯盟的傳說也可能與上古姬姜兩部落聯盟的歷史背景有關。
[1]《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在位一百年地裂,帝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