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養生論語

    我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一下。

    一、鴨子很早就與人類的生活和文化相關,古稱“鳧”。

    1955年,在遼寧省凌源市出土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鴨尊,這件鴨尊通體做成鴨形,尊口開於鴨背,鴨的雙腳在前,後腹另出一足,與雙腳共同支撐全體,形象頗為生動。也有人稱這件器物為鳧尊。尊為酒器,商周青銅酒尊常做成動物的樣子,鳧尊是比較常見的器型。對鳧尊的造型設計,歷來很多研究者都認為有特殊含義。如《西清古鑑》就認為:“鳧之為物,出入於水而不溺。……飲酒者敬能以禮自防,豈有沉湎敗德之患乎?鳧尊之設,其意如此。”此類鳧尊或鴨尊,都是貴族和王者使用。

    在古代既有用青銅製作的,也有用陶瓷製作的,如邯鄲博物館就收藏有一件戰國時期的素面陶鴨尊。此外,古人認為鴨還有如期守信的美德,如《採蘭雜記》稱:“鳥之孵卵皆如期,不失信。……雞二十日而化,鶩三十日而化,皆如期也。”據說宋代名僧惠崇曾繪有《鴨戲圖》和《飛雁圖》,蘇東坡後來見到這兩幅畫,為其題詩,寫下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名句。

    以“鴨”象徵科甲,具體的寓意還要細分。古代科舉考試之“甲”,有“一甲”、“二甲”、“三甲”之分。因此,鴨子還有頭名、早的意思,古人以“一甲一名”為題的鴨紋吉祥圖,是祝願他人高中狀元。 “鴨”象徵科舉之“甲”是毫無疑問的。

    二、從《周易》以及傳統中醫傳統文化來說

    從陰陽五行學說鴨子是屬於寒性的,所以鴨子不懼寒,所以鴨子就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傳統鴨子一定是要用烤的方法來吃,這也符合孔子所說的“不性不食”,你這樣吃東西,才符合它物質本身的那個性質,寒性的東西要經過烤,如果不烤的話,我們就有可能會拉稀瀉肚,這種現象可能出現,所以像傳統北京烤鴨深受青睞,也是有傳統文化歷史沉澱的

    三、科學的從生物學來說

    鴨子身體裡有很多脂肪,特別是冬天,皮下脂肪很厚。而且鴨子經常把尾脂腺分泌的油抹在羽毛上,這樣羽毛就不透水了。鴨子的面板薄,沒有汗 腺,皮下的脂肪層頗為肥厚,所以,鴨子不怕冷哦。在早春其他動物還沒出動的時候,鴨子早已“春江水暖鴨先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明明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卻揹負思想啟蒙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