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姿觀察
-
2 # 姜運倉
聯合國成立於二戰之後,是二戰後重建世界秩序的最重要的機構之一。聯合國是一個綜合性的國際組織,下設多個直屬機構和附屬機構,其中安全理事會是聯合國最核心的機構,也是最有權力的機構,它做出的決議如果得不到遵守的話,當事國將面臨世界各國的制裁或其他處罰。
目前聯合國安理會共有15個成員國,其中包括5個常任理事國,即美俄中英法五個國家永久是安理會成員。此外,還有10個非常任理事國,各洲名額基本固定,定期選舉不同國家進入安理會。聯合國安理會實行三分之二透過制,即至少要有9個成員同意,並且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否決票,才能透過議案。這就意味著只要美俄中英法任何一個國家投了否決票,議案就通不過了,俗稱否決權。
為什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這五個國家呢?主要是由其在世界反法斯戰爭中所做的貢獻決定的,既是大國,又是貢獻國,最終敲定了美俄中英法五個國家。那麼又為什麼賦予它們一票否決權呢?主要是為平衡大國之間的利益,因為當時世界各國基本分為兩大陣營,利益衝突嚴重,為保護安理會投票時少數派中的大國利益,所以設定了否決權制度。
從目前看,五大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是不公平的,許多國家對此提出質疑,也有不少國家尋求成為常任理事國,比如德印日巴等國。但聯合國及安理會的改革涉及問題較多,國家之間的爭鬥也比較嚴重,令大多數國家都比較滿意的方案還沒有出臺。
聯合國的這一個設想是在1941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簽署《大西洋憲章》時首次被提及的。在1942年包括美、英、蘇、中等22國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組成了反法西斯聯盟,整合一切資源,並且不與法西斯軸心國單獨締結和約。這也就為聯合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1945年在舊金山又根據以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建議案為藍圖,通過了《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正式成立。可以說聯合國本身就是二戰勝利的產物,其是戰勝國規定和組織戰後國際秩序的工具。
(《聯合國憲章》簽訂)
美國作為其中出力最大的國家,發揮的主導作用,另外還有蘇、英、中、法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也就成了主導戰後國際秩序的關鍵性國家。他們本身地位是不可以撼動的,能夠體現他們地位的就是在聯合國組織機構中的權力。在聯合國的六大組織機構中最為核心的存在就是安理會,其所負責外交與安全等“高政治”層面的問題,這事關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穩定。所以,在安理會席位安排方面給了這五個國家以特殊地位,也就是一票否決。這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大國一致”原則。
(五大常任理事國)
安理會總共有15個席位,除了5個常任理事國之外,還有另外10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兩年,按照地區進行分配,其中亞洲兩個、非洲3個,拉丁美洲2個,東歐1個,秀以及其他國家2個。所有理事國均有一票,在就特定提案進行投票時,必須達到9票以上,且常任理事國沒有表示反對的情況下,議案才可以透過。由於“一票否決”的存在,其實真正決定全還是掌握在這五個常任理事國手中。
(安理會)
國際社會本質是一個無政府社會,其缺少一個最高權威來約束國家行為體。聯合國並不是國家政府,其只是美國等國,用以維持現有國際秩序的工具而已。安理會的權威也就來自這些主要國家,尤其是美國,因為其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絕對強大的武裝力量。對於那些威脅現有國際秩序的國家採取制裁,乃至軍事行動,就比如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透過的一系列決議,最終促成了“沙漠風暴”軍事行動。
(沙漠風暴行動)
然而目前安理會也存在很多問題,因為目前國家與國家之間傳統安全問題已經很少了,而安理會在應對一國內部的內戰和民族矛盾,以及反恐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上越發乏力。安理會本身也亟待改革,尤其是關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擴容以及“一票否決權”的相關問題。日本、印度、德國、巴西在本世紀初組成了“四國聯盟”組團衝擊“常任理事國席位”。然而因為這涉及到國際秩序重塑和國際政治博弈,所以一直都沒有任何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