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企會企業家聯盟
-
2 # 春城文揚
所謂中道,就是超越矛盾,超越對立,在更高層次理解和解決問題。獨裁和民主對立,但是他們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執著即是錯,因地制宜就是對,關鍵看運用之人的實事求是和為善之動機。
-
3 # 天天歸零
謝邀。何為中道,此為龍樹菩薩《中觀論》中所推崇所謂的“中道”。其次中國哲學中所謂的:“中庸”,這裡的中道與中庸,其義理相同,亦非通常所指的中間,所謂至真之道,不佔左,不佔右,不佔中間上下兩端,這好比一把琴,如果弦過緊,琴音刺耳弦易斷,弦過鬆,音啞弦散無力,弦不緊不松,音韻優雅悅耳動聽。又如鑄造一把寶劍,其義理相近,佔火過強,使用時脆而易斷,佔火過弱,易彎而無刃,所謂不強不弱,既能銳刃斬鐵,而且劍也不彎不斷,剛好使用,其大義提醒人生或修道者,凡事過切或求道心急,容易偏一邊也易走火入魔,過於鬆散,容易懶惰懈怠而退失,而不急不慢,適中運用,反而成功率中,對修道者名為更精進,以上名為“中道"之略義,欲明真正之中道,須以《中觀論》於生活中體驗為準,非在下三言兩語,所能闡明。供勉之,謝謝!
-
4 # 真一道子
中道者,不偏不倚、無太過也無不及,故《中庸》有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原則來節制情緒,就是和。
中的原則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因此有“聖人不動情”之說。
對修行者而言,中道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左右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中道不但可破除常見與斷見,有見,邊見等等,也是轉凡入聖所必經,是生死與涅槃的關鍵所在。
昔時釋迦牟尼佛曆經六年的修苦行生活後,體悟到“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因此修極端苦行、極端享樂、宿命論、無因論,這種各執一端的說法均不可取。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未來才能得到究竟解脫。
道德經雲: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其實“道不遠人”,修行若能懂得循序漸進次第之法,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覺察、自我覺照、自我覺知、自我完善,則自能達到至善、至仁、至德、至聖的境界也。
-
5 # 永遠的海棠
亞里士多德的著名黃金中庸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個有名的中庸之道的學說,每種德行都是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道,而每個極端都是一種罪惡。
這一點可以有考察各種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證明。勇敢是懦怯與魯莽之間的中道;磊落是放浪與猥瑣之間的中道;不卑不亢是虛榮與卑賤之間的中道;機智是滑稽與粗陋之間的中道;謙遜是羞澀與無恥之間的中道。
亞里士多德對他這種理論越說越來勁,又說,真理性是自誇與虛偽之間的中道。哈哈,這個說法就未必是完全正確了,只適用於個人的真理性。
亞里士多德的這種中庸理論也被稱作黃金中庸,看來大家對此也是基本贊同的。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過魯莽,而要勇敢(不夠勇敢就是懦弱,太過勇敢就變成魯莽);既不能吝嗇也不能揮霍,而要慷慨(不夠慷慨既是吝嗇,太過慷慨則是揮霍)。在飲食方面也是如此,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都不好。
亞里士多德關於倫理道德的這種中庸之道就是強調: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著快樂和諧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認為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著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接著,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他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這三種形式放到今天就是:一種是住著豪華別墅,開著賓士、寶馬,天天吃著魚翅和燕窩,不知道包二奶能不能算進去?一種是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並且熱愛祖國,不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另一種是做一個在文化領域有建樹的人。而且還是上面這三個標準全部達到,才能叫真正的幸福。上面三個標準全達到了,其實也就是:鶯歌燕舞時時有,紅袖添香夜讀書。
著名科學家哲學家帕斯卡的人性中庸論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人性本身就具有兩重性,這既不是惡也不是善。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自己。惡是什麼呢?當人是野獸的時候卻想象自己是天使,這就是惡。如果能認識到人既是天使,又是野獸,這就是善了。
人為什麼會在表現為禽獸的一面時,把自己想象為是天使呢?關鍵在“想象”。想象總會誘使理性犯錯誤,想象是人的錯誤的認識能力。而與此相當的人性弱點是“自愛”,人的自我本性就是隻愛自己,只關心自己。人要是承認自己是禽獸,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惡在於因為自愛而不願意承認錯誤。
,
-
6 # 大元正己
中道,即中庸之道。
《中庸》原本為《禮記》中的章節,經宋代大儒朱熹摘取單列為一本,與《論語》、《孟子》、《大學》並稱之為四書,是古代儒生必學之科目。
兩千五百多年來,大賢儒士對《中庸》的註解可謂千萬種之多,但其核心內容偏差不大。其具體內容,可在網上或百科容易查閱,本人在此不再贅述。
本著古學現用、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原則,本人將《中庸之道》,以自己的理解大膽地闡述如下。
《中》,即一切事物保持最穩定的狀態; 《庸》,即由一切事物保持最穩定的狀態所顯現出來的表象;《道》,即宇宙萬事萬物本有的自然規律。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平靜的湖裡扔進了一塊石頭,湖面必定會起波瀾,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之後,湖面會重新恢復平靜。湖面平靜,就是最穩定的狀態,即為《中》;湖面平靜顯現為毫無動靜、波瀾,即為《庸》;湖面在經過波瀾後,重新自然恢復平靜,就是自然規律,即為《道》。
地球環繞太陽按照其本有軌道平穩地執行,即符合中道。如果地球偏離軌道,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快或慢地執行,則其與太陽之間最穩定的狀態必將遭到破壞而造成嚴重的災難,被太陽吸收或成為“流浪地球”,就是違背中道。
人餓了就得吃飯,符合中道。餓了,仍然不吃、或吃得太少、或太飽,身體必將受傷害,這就是違背中道。
人冷了就得穿衣,符合中道。冷了,仍然不穿、或穿得太少、或太多,身體必將受到傷害,這就是違背中道。
人困了就得睡覺,符合中道。困了,仍然不睡、或睡得不足、或太過,身體必將受傷害,這就是違背中道。
在人際關係中,中庸之道更為重要。五倫,即夫婦、父子、長幼、朋友和君臣等關係,如何才能保持最穩定的狀態呢?孔子早已告訴我們答案。
夫婦有別,即丈夫和妻子要做好各自的擔當,就會夫妻和睦,符合中道; 反之,夫婦反目,違背中道。
父子有親,即父母和子女要互相維護好親情,就會父子和睦,符合中道; 反之,父子寡情,違背中道。
舉一反三(已經說了兩個),其他三輪,要符合中道,就得維護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上下級關係)有義。
一以貫之,世間萬事萬物有其規律,順其自然而行之,就是符合中道。如果人類每個人按照中道來行事,太平盛世也不會遙不可及,而必定來臨。
-
7 # 無人車來也
一是指中庸之道,二是指半途、中途,三是指佛教詞彙。
一、中道指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觀點論,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禮記·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
《中庸》原文之中,對中庸的定義如下:“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內心沒有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稱之為中。發生喜怒哀樂等等情緒時,始終用中的狀態來節制情緒,就是和。中的狀態即內心不受任何情緒的影響、保持平靜、安寧、祥和的狀態,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基礎)。而始終保持和的狀態,不受情緒的影響和左右(自我控制情緒,不讓情緒失控,讓情緒在一個合理的度裡變化),則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二、中道指半途、中途1.《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2.唐· 孟郊 《審交》詩:“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3.元 ·範子安 《竹葉舟》第二折:“中道迷蹤何處問。”
4.《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道:誰知郎君相信不深,惑於浮議,中道見棄,負妾一片真心。”
5.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複次為 伊蘭 、 埃及 ,皆中道廢弛,有如斷綆,燦爛於古,蕭瑟於今。”
三、中道指佛教詞彙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場,,指一種特定的哲理、道德和情操。中道就是超越有無、增減、苦樂、愛憎等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不偏於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後揭示:離於偏執,履中正而行,這才是解脫之道。此乃佛陀歷經六年的苦行生活,深體‘行在苦者,心則惱亂;身在樂者,情則樂著。是以苦樂,兩非道因。行於中道,心則寂定’。
為了不落於偏見,因此‘離於二邊,而說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於苦行或縱樂的生活;在思想上,要離於有或無、常住或斷滅兩種極端的見解。
所以,中道具有實踐上與理論上的兩種不同意義。在實踐意義上的中道,以實踐八正道為主;理論上的中道,就是緣起。
-
8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這是文化常識,也是易被誤解的老問題。下面從實修角度,介紹點知識,供參考。
【1、“中”無邊界,其義消失】
“中”是相對成義,有端有中,無端無中,若無前提,“中”即為“空”,僅是符號,無法確指,也就不能定義和表達。“道”也同理,無時空性、相對性、旁觀性,絕在獨立,無義可解,無言可說。故“中道”本身沒有意思,只有為其假設前提時,才臨時生出意思,但那也不是真正的“中道”,自動化為“矛盾之道”,變成反義。如人問“何為中點?”,答曰“兩端均分,界限為中”,此“中”因比對兩端而生義,變成兩端之一,並非真的“中”。
【2、“中”不可說,其義離言】
“中”無對立,人無法說,只因說“中”之時,“中”在對面,就是“不中”,即言不及“中”,說不達“中”;“中”在言外,欲說徒勞。“道”也同理,離字離說,離詞離義,口述無力,言句蒼白;人慾說“道”,即入無奈。故“中道”不在說,不可表達。
【3、“中”不可思,其義離想】
“中”既存在,卻不能至;“中”既真實,卻不能議;“中”既起用,卻不能慮;“中”既有義,卻不能述,不可捉摸,不可思維,不可推演,不可意識。“道”也同理,思之則無,不思則在;求之則遠,不求則近;離之不能,在之不覺。故“中道”不靠心理活動,無法意達。
【4、“中”是“空無”,在絕對位】
“中”沒形象,則入空;“中”沒處所,則入無;“中”沒含義,則入虛;“中”沒自我,則入公;“中”沒得失,則本在。“道”也同理,無處不在卻無形,無所不能卻無言,無所不包卻無界,無時無空超一切。故“中道”是第一,無第二可比;“中道”是唯一,無第二之數;“中道”是絕獨,無第二性。
【5、“中”是萬物本性,“道”是萬物本體】
萬物之中,虛空最大;萬物恆變,虛空不變;虛空無形,不能觸及,故與“中”同立,沒有兩分,為同一個。至此,即知“中”是虛空之性,“道”是虛空之名,“無”是虛空之能,“空”是虛空之義,中=道=無=空。明白這些原理,即知四者為何離言絕慮,是因為四者是萬物的本性和本能,萬物不能自相矛盾,去自視評價。為何?自視成二,不再唯一,四者無二,故一體不二,沒有第二義存在。
【6、“中道”的假說和密教】
為教育世人領悟“中道”的這個玄奧,儒家以“中庸、中性”冠之,其實說寫的都是“非中非庸”。同理,道家以“上德、守中”冠之,說寫的都是“非上非德、非守非中”;佛家以“中觀、空觀、假觀”冠之,說寫的也都是“非中、非空、非假”。換言之,能講說的都是指路牌,在反向示人,去向內覺悟,才能自明。為何聖人聖典要說反義?就因為“中道”與言語和思維無關,只能己悟,不能表達。世人未懂聖賢的極上之教,才誤以為“中道”有含義可說、可思、可寫,去四處追尋答案,不知終將落空,不覺自愚。
聖賢教授“中道”之學時,為繞開不可及的困境,常用矛盾法反向啟發人,如“人問:何者為中?聖答:不邊為中。再問:邊者何處?聖答:中之對面。再問:邊中何義?聖答:邊不離中,中不離邊,相對成義。”到此,問者豁然明白,原來“邊、中”的含義皆不可得,只能悟,不能言思。再如“人問:何者為高?聖答:不低為高。再問:低者何處?聖答:高之對面。再問:高低何義?聖答:高低互在,比而成義”,到此,問者就明白原來“高低”只能自問、自答、自悟,不能問人,因為答案在心上,不由外人說。故所有經典對“中道”的一切言說都是說“反”顯“正”、巧施妙教,並非真的定義了“中道”,也就沒啥探討。也因此,迷者問“中”,愚者求“道“,智者無問無求,只去覺悟,無師自通。
【7、實證“中道”的方法】
儒家教學人“省心性、思無邪、永為公”,道家教學人“無慾、無為、無心”,佛家教學人“無相、無見、無住”,所指都一樣。“中”離言,故教人“不語”;“中”離思,故教人“不念”;“中”無位,故教人“不求”;“中”無義,故教人“不得”。對“道”也同理,教人見萬物而無心理活動,常視萬物為真我,渾然不覺,不動如如,當下就超越矛盾,內明“中道”之真,就叫成聖作賢。換言之,必須“覺空入無”,才能契合“中道”,而不能用“言、思、字”。正所謂:
中即無中別思議,
道本無道尋叫迷。
矛盾從來束縛人,
不趨兩邊聖義顯。
孔子老子與佛陀,
不從念頭起腳步。
非中非道非言語,
教人只入無為家。
-
9 # 貝多吉
中道, 指中庸之道,中國古代哲學體系。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
10 # 李根居士
持中守正,是為中道,凡事皆有度,正好在不過度,無不及的程度。
可是有一個原則就是守正。好壞有時候是交融存在的。所以簡單的剝離,簡單的選擇是沒有智慧的提現,所以辯證的看待問題。是中道德提現。不偏不倚。持中守正。
-
11 # Sunny0221
中道就是中庸之道。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
12 # 簡艾紅
中道就是要熱愛和平,不霸權主義,和平發展才是主旋律。安居樂業,不侵犯別國內政。多邊主義。和諧共生。不論國大小都平等對待。與各國平等互利共贏的發展關係。
回覆列表
以下是本人對中道的理解。
中道, 指中庸之道,中國古代哲學體系。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
有偈雲:中以不二為義,道以能通為名,不執常斷二見,遠離空有兩邊。是為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