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覺因生
-
2 # YDZK雲端智控
這個問題屬於沒有搞清楚什麼是意識,什麼是量子糾纏,屬於小學生天馬行空提問。目前有研究量子意識的,但沒聽說有人去研究把意識植入量子中,而且量子意識目前不屬於科學範疇,主要是以下原因:
量子意識不屬於科學範疇,因為它不具有重複性與可驗證性。但它具有可體驗性。
量子意識理論認為,經典力學無法完整解釋意識,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如量子糾纏和疊加作用。大腦中存在海量的處於量子糾纏態的電子,意識正是從這些電子的波函式的週期性坍塌中產生。這一假說在解釋大腦功能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解釋意識現象的基礎。
‖什麼是意識
意識是生物的神經現象,是個體生理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種自我感覺和外部感覺的綜合,意識的基礎是個體具有了對自身本體認知(自我意識)、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可、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因此產生一個疑問,我認為我的意識存在,我就是有意識,我認為我的意識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沒有意識嗎?由於人類意識產生於神經系統的功能,因此不論自身是否感知到,無論自身是否認可,意識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識是否存在呢?能夠分別了知,具有自我內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就是意識存在的標誌。意識無形無色,是心非物,故意識心有時又稱覺知心,意識主要功能即是覺知,凡是對內、外塵境從開始的了知、了別及其後之分析、思維、計劃、整理、記憶... 都叫意識,都是意識心的功能,故意識涵蓋甚廣,意識的出現必須要有功能健全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去接觸相對應的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以及意根接觸法塵(五塵與法塵合稱為六塵),也就是說,需藉根塵相觸的緣才會出生意識。在熟睡或悶絕或正死位或滅盡定的時候,五根功能無法顯現,故意識無法生起,意識是中斷的,因此無覺無知,什麼都不知道。由此可見意識是會中斷的,是虛妄之法。
‖量子意識起源
關於意識的來源一直是科學不到的地方。“自由意志”在哲學界爭論不休。有了自然科學實證經歷,哲學看起來就象概念論了。在當代科學中,最令人頭疼的是《量子力學》,其中對單量子事件和量子測量的理解最違背常識。儘管有很多解釋想要鋪平這條道路,總是顧了這頭顧不了這頭。而這些量子現象主要的難點在於難以將主觀和客觀嚴格分辨。比如波函式塌縮,就難以找到根由。
而意識的許多性質就與之相似,因此,它似乎能夠解釋意識。比如誰也不承認自己的念頭完全是由周圍環境決定的,都認為自己起的這個念頭。這就與量子測量很相似。因為推斷這個念頭是自己的一種反省,而量子測量中將測量資訊反饋到量子系統中會恢復非測量狀態。意識很玄妙,量子態也是。量子意識就是將意識解釋為量子狀態。
量子意識不屬於科學範疇,因為它不具有重複性與可驗證性,但它具有可體驗性。就好像量子測量中電子的位置就在那兒,但是電子卻是自由的,所以我們的測量造成了客觀存在,所以這種不透過概念和世界打交道的意識,就是量子意識。這就意味著人死可能意識不滅,所以說量子力學太可怕了,而正是由於量子意識的這種玄學概念,讓它無法在科學中被解釋且細思極恐,所以這可能也就是量子意識為什麼被禁止。量子意識理論認為,經典力學無法完整解釋意識,意識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如量子糾纏和疊加作用。大腦中存在海量的處於量子糾纏態的電子,意識正是從這些電子的波函式的週期性坍塌中產生。這一假說在解釋大腦功能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解釋意識現象的基礎。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查閱相關更詳細資料。
回覆列表
隨著科技的發展,應該會有更多的讓人們永生的方式出現,然而永生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如何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傳承,對整個自然,對整個宇宙有所貢獻,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苟活一條賤命。
我是誰?吾乃佛門一殘蓮,網路戲論眾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