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枸杞紅
-
2 # 國內ERP專題關於剪紙,剪紙是我們國家傳統民間工藝一種藝術,剪紙藝術已經流傳了很久很久,既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一種。
剪紙用極為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用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空間,刀味與紙感的碰撞,線條與裝飾的交融,寫意與寓意的穿越等,都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因素。
剪紙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之一,幾千年來,它和木板年畫、泥娃娃、布老虎等這些草民文化一起,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的內容,而在節日活動和婚慶場合中,更是離不開剪紙。
剪紙用最簡單的材料和最簡單的工具,在一些沒有什麼文化的農民手裡,三下五除二地剪出了大千世界,他們不拘泥於什麼比例和透視,反而取得了和繪畫、攝影、書法無法比擬的獨特的效果。由於它是紮根於民間的草根藝術,是老百姓窗門炕頭上不可或缺的裝飾品,是多快好省的美化居室手段,很受老百姓的歡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但隨著現代生活融入太多的高科技手段,這種紮根於民間的傳統藝術,反而漸漸被人們遺忘了,這不僅僅是遺憾的,更是可惜的,甚至是可怕的,因為它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現代人的寶貴遺產,不但不能丟失,還要將它發揚光大,成為體現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手段。
我們不僅用它來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喚起人們對這種草根藝術的熱愛,並讓它發揚光大。
正是:
十二生肖【喜】煞人,花鳥魚蟲【好】有神,千張彩雲【剪】出手,萬種風情【紙】上魂。
這幾句順口溜藏著“喜好剪紙”四個字,正代表了人們對剪紙的情有獨鍾和熱愛。
一、剪紙的前世今生1.美的追求:古今中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詩經》裡的第一首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用極樸素的語言表達人們對美女的欣賞。除了用語言來表達外,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人們還會用各種天然的顏色塗在臉和身上,再配以各種誇張的舞蹈動作抒發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用刀和顏色刻制的巖畫,生動地記載了人類的生活和狩獵場面,寥寥幾筆卻大氣磅礴,與像畢加索這樣的現代印象派的大家們的作品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人們還用當時所能使用的各種材料,貝殼、玉石、木材和陶土製成裝飾品戴在身上。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這些藝術形式都和剪紙一樣源於人們對美的追求與嚮往,是原始的和原生態的,是不受客觀條件的好壞所約束的。
2.反差產生美:上面說的這些塗抹工藝(巖畫)、雕刻工藝和鏤空工藝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充分展示了實與虛、黑與白和陰與陽的強烈對比。
3.高效:用最簡單的工具與最簡單的材料,創造了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應該說是具有很高的投入產出比。二、剪紙的前身在剪紙出現以前,人們就會用石頭、獸骨和金銀箔雕刻成各種裝飾品。概括來說,剪紙和貝雕、骨雕、玉雕首飾、傢俱木雕、鏤空金銀箔和皮影都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通透和空間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只是材料不同罷了。
三、剪紙產生的必要條件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倫“蔡侯紙”的發明,為鏤空藝術提供了物美價廉、操作簡單的原材料。使得漢朝成為中國的剪紙起源年代。到南北朝時期,無論是宮中還是民間其剪紙技藝已相當精熟,清朝中期以後迎來了剪紙的真正繁榮。
四、剪紙的發展古老的剪紙多在鄉間,以剪刀鉸出為主,渾樸天然,一般都是出自農家婦女之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剪紙也是廣大貧瘠、落後農村,美化、裝飾老百姓生活環境和展現老百姓心靈手巧的主要手段。剪紙進入城市後,人們又把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滲入剪紙藝術,專業美術工作者的參與大大提升了剪紙的水平。
五、展望剪紙藝人為了省工,一刀多張便改為刻刀雕刻為主,風格由簡單轉向精巧,藝人也不侷限於婦女,男人也開始參與了。隨著時代的發民,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審美觀念的轉化,剪紙藝術與年畫與泥人一樣,這些傳統民間藝術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已經不能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所以具有現代特色的新興剪紙藝術也隨之孕育而生。不僅是材料和加工手段的不斷更新,其內容也與時代同步。
不過比起其他藝術來說,它和很多門中國傳統藝術一樣,傳承已成問題,如何避免消失和後繼無人成為當前的迫切問題,至於發揚光大更是奢望了。
六、有關剪紙的詩歌與傳說《史記》中就載有“剪桐封弟”的故事,講的就是周成王用梧桐葉剪成玉圭影象,贈送給他的弟弟姬虞的故事。
杜甫《彭衙行》詩中雲“暖湯濯我足,翦紙招我魂”。晉唐時期,流行“鏤金作勝”的風俗。這裡的“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剪刻而成。
創意不僅是為了出好作品,還有健腦作用。後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它會使你的其他方面得到無形的、不知不覺地提高。還要學會用面來表現事物,那將是事半功倍的事。要學習國畫中寫意的手法。那他應該有創意的基礎,也必須會創意。有創意的頭腦就能勝任一切工作。
-
3 # 美妝龍哥
現在的現狀是能火的就都趨之若鶩。能賺錢的也是一樣,至於傳統文化,因為太傳統,沒有生財之道慢慢的就沒落了。還是需要鼓勵民間發展,鼓勵多才多藝的民間藝人。給他們足夠的舞臺。但是抖音,快手都是喊麥的。安靜的剪紙藝術真的被冷落了
-
4 # 倚軒聽雨326
剪紙用極為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用它有著獨特的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空間,刀味與紙感的碰撞,線條與裝飾的交融,寫意與寓意的穿越等,都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因素。
-
5 # 書影瑣話
對我而言,小時候收到了親戚送的掛曆,每一頁都貼著一張活靈活現的剪紙,有年年有“魚”、五穀豐登之類的。過完了一年,日曆已經作廢了,可是看著那一幅幅的剪紙作品捨不得扔,就把它們剪下來收藏了。長大了,更慶幸自己當時的決定,現在翻開看,這不僅是剪紙,更是藝術品。
剪紙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或許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常見,但如果到了農曆新年,它依然是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剪紙一定程度上屬於民俗藝術,農村裡的百姓更善於製作剪紙,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一部分剪紙的習俗也在城市中留下來。但如今,會做剪紙的人很多,但能把剪紙做得精妙絕倫的人越來越少。快節奏的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活動的豐富,剪紙在城市日常生活中確實不多見,而一部分農村百姓依然保有這項手藝,但可以肯定的是,剪紙藝術的發展現如今並不樂觀。
然而,往好的方面想,現在我們國家有在海外設立孔子學院,你可以看一看,幾乎每一位漢語老師都會帶著剪紙給學生做展示,並讓他們體驗。剪紙作品便攜且極具中國特色,往往中國老師送給外國友人的伴手禮也多是剪紙。因此,中國剪紙在漢語課堂的出現機率是很高的,在對外文化傳播上剪紙不得不算是一個“功臣”。
剪紙既簡單又難,簡單說的是它只需要一張紙、一把剪刀,你就可以完成一幅剪紙作品,這是最容易讓人收穫快樂與成就感的活動之一。說它難,是因為只要你嘗試過就會知道,想要做點簡單的對稱花型是很輕鬆的,但你如果想弄得更好看些,加上人物或者故事情節那就很困難了,除了剪刀,你還會需要刻刀、染色工具等。
剪紙是我們優秀的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張紙,它代表的是人們最質樸最美好的願望,沒有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是真切貼近現實生活,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它無論出現在門窗上、嫁妝上,還是其他地方,都代表了一種熱鬧喜慶的感覺,就像是可以把所有的好運迎進來。
剪紙等這類中國傳統文化現在確實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人們對於它們的關注度逐漸下降,只有少部分人願意沉下心來鑽研,但提到向國外展示,我們最先想到的還應該是它們,因為它們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歷史,是無數百姓勤勞、智慧、善良的結晶。
我想,華人的文化不僅要自信地向外華人展示,更要用心去保護傳承。
-
6 # 璽銳觀察XRGC
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它來源於生活也超越生活,呈現了一個民族的繁衍意識,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美學價值,哲學思考以及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剪紙常用於宗教儀式,家居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過去,在中國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以及東北一些省市,每逢新春佳節,剪紙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喜慶之物。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剪紙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使散發著獨特魅力與光彩的中國剪紙藝術走向了世界。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工業的大發展,很多民間優秀的文化藝術受到了嚴重衝擊,中國剪紙藝術也首當其衝,活態的剪紙文化如涸轍之鮒處境危急。在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年輕人尋求新的價值觀,不再崇尚原來的民間文化。窗欞上牆壁上的剪紙變成了大明星,對剪紙的熱情和需求逐漸淡化;眾多民俗活動成為旅遊業的商品,追逐的是市場,急功近利;最現實也最讓人擔憂的是,老一輩的剪紙藝術家陸續辭世,使得民間的剪紙藝術後繼乏人。中國民間的剪紙文化藝術讓人堪憂。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剪紙藝術,失之則將失去我們民族文化無價的珍寶。對此,我們必須要重興剪紙藝術,讓其成為中華之傳統,美好心靈和精神世界的迴歸。要重新提倡傳統節日多應用剪紙裝飾,各級文化機構要借力借勢弘揚傳統,組織舉辦剪紙藝術展覽,鼓勵民間在剪紙藝術方面創新發展,推陳出新,挖掘精品;要加強對民間剪紙藝術的學術研究,可適當考慮在中小學或職業技術學校開設剪紙藝術課程,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以培養新一代的剪紙藝術傳人。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淵源創新不歇,我相信,得繁就間、格調高雅、千姿百態,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中國剪紙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不會停止。透過弘揚光大剪紙藝術文化,進一步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相信在政府層面政策的引導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擔負起民族文化復興的使命,使我中華剪紙文化生機盎然,大放光彩,生生不息。
-
7 # 宇宙一侃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勞動人民關愛生命、關愛生活,關愛和平的頌歌。它是中國民間剪紙作者個性的創造和張揚,由於它受群體審美意識的制約,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功能價值的制約,在這個層面土,它更是勞動人民群體的創造。
中國“入關”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浪潮下,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和其他民族藝術共同受到衝擊,這種衝擊有來自經濟的,也有來自文化意識觀念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面臨挑戰,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生命正經受考驗。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龐薰琴在《圖案問題的研究》中曾指出:我們不妨從日常生活中間來看一看,從衣、食、住、行各方面來看一看,除了在偏僻的農村中,和在遙遠的邊區之外,一切工藝品已經差不多喪失了,長期受著侵略者文化的腐蝕,而使民族自尊性動搖與民族文化的逐漸毀滅。
龐薰琴的話,今天仍有警示性。西方文化在其發達經濟的支援下,對弱勢文化的衝擊首先表現在一些少數民族或部落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被改變,民族的文化遭到破壞。
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同樣受到衝擊。文化的歧異多端本來是一項極其重要的人類資源,它是人類適應生存而積累的多種文明結晶。
多種文化的互動和支援是人類生存的條件需要。在世界間,各民族文化差異的消失,將是人類災難的降臨。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本原文化和基礎。
在中國民間美術又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像中國民間剪紙圖案大全藝術風格的發揚、傳承就具有重要的意義,失去它的風格特徵,就會鬆動以至跨塌民族文化的基礎,失去自己的文化。
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很難自立於世界的民族之林,尤其是種族歧視在當今世界上,還會伴隨強勢文化發生作用。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雖然有發展,但仍未發達,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上的中華文明,儘管是偉大、光輝、有著悠久傳統的,它仍處於弱勢地位。若忽視這一點,任由強勢文化的浸染,象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類的民族文化就會失去自己的風格特徵。
藝術的風格有把民族的內容,具體化在中國民間剪紙等藝術形式表現中的功能,民族的內容包括:民族精神、感情、自尊、自強、意志以及歷史文化經驗等。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從風格上將波蘭的剪紙作品與中國民間剪紙作品區分開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對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和滲透力。
傳承中民間藝術的優秀風格,有利於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因此,研究、認識,把握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格,對於傳承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保護作用。正確認識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格,也有利於中國民間剪紙藝術自身的開拓和發展。
這也是我把自己對民間藝術風格的認識加以論述的初衷,願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風格之樹常青!
-
8 # 綠青蛙
根據考古資料,剪紙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六世紀。源於生活,又超越生活,表現出一個民族的繁衍意識、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審美價值、哲理思想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在宗教儀式、家庭裝飾、造型藝術等方面,剪紙廣泛使用。以往,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和東北的一些省市,每逢新春佳節,剪紙幾乎成了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喜事。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剪紙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使散發著獨特魅力和光彩的中國剪紙術走向世界。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工業大發展,許多民間優秀的文化藝術受到嚴重衝擊,中國剪紙藝術首當其衝,活靈活現的剪紙文化身處危難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許多年輕人追求新的價值觀念,不再推崇原有的民間文化。窗戶上牆上的剪紙成了巨星,對剪紙的熱情和需求逐漸消退;許多民俗活動成了旅遊商品,追逐市場,急不可耐;最現實也最令人擔憂的是,老一輩剪紙藝術家相繼離去,使民間剪紙藝術後繼乏人。剪紙的文化藝術在中國民間令人擔憂。中國剪紙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它就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為此,我們必須重興剪紙藝術,使之成為一種迴歸中華傳統、美好心靈和精神世界的藝術。應再次提倡在傳統節慶中多運用剪紙裝飾,各級文化機構應借勢發揚傳統,組織剪紙藝術展覽,鼓勵民間在剪紙中進行創新發展,推陳出新,發掘精品,並加強對民間剪紙的學術研究,適當考慮在中小學或職業技術學校開設剪紙美術課程,以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對剪紙藝術的興趣,培養一代剪紙藝術家。
回覆列表
【剪刀對紙的情誼,民間的剪紙藝術】
剪紙,對於生活在中國的大家來說,想必是十分的熟悉了,就算沒有專門去了解過,也在生活中見到過剪紙的衍生品,比如過年時家家戶戶貼的福字以及窗花。
是的,我們逢年過節時家中貼的福字和窗花,就是我們傳統民間藝術剪紙的衍生品。
只不過在社會不斷髮展的如今,我們一般能買到的窗花福字都是流水線上的產品。
而由手工藝人親手剪出的剪紙藝術品卻很少可以見到了。
剪紙的現狀這一切發生的因素,除了因為社會的變革,傳統的農民數量在逐漸變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具有鄉土氣息的剪紙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更加質樸,顯得不夠有格調。
再加上中國在工業上的成就,現代社會流水線式的生產擠壓著剪紙藝人的生存空間,使得民間剪紙藝術變得沒落,出現了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