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雨AK

    首先為何一定要開闢第二戰場

    其實要按照英美的本意,第二戰場開闢的越晚越好,不開闢才是最完美的,這樣就可以讓蘇德拼個你死我亡,最大限度的消耗蘇聯的實力。但不開闢第二戰場吧!萬一蘇聯扛不住德國的進攻被攻陷,德軍就可以從東線騰出手來專心對付自己,到那時候,自己登陸地歐洲的希望基本落空了!!

    二百多萬德軍侵入蘇聯,蘇聯打的很苦,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壓力很大。所以,早在1941—1942年間蘇聯就多次強烈要求英美盟國儘快開闢第二戰場,以緩解自己的壓力!而英美以種種藉口拖延,直到德國敗局已定之後才決定開闢第二戰場。

    為何不跟蘇聯一起在西線作戰

    這還用問嗎?放著英國這個西線反攻基地不用,派遣遠征軍到東線和蘇軍一起對抗德軍,這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嗎?!多此一舉啊,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東西夾擊,讓德軍處於兩線作戰,效果不是更好嗎?!況且,蘇聯會允許上百萬英美軍隊進入自己的國土嗎?

  • 2 # 資訊所長

    這個問題的意思應該是為何英美盟友要開闢西線戰場(第二戰場),而不是選擇和蘇聯一起在東線進行作戰!實際上蘇聯和德國對抗的戰場是東線戰場,英美盟友開闢的第二戰場才是西線戰場。

    在軍事作戰方面,單線作戰永遠比雙線作戰要容易,壓力要小。如果當時的英美盟軍選擇和蘇聯一起在東線作戰,那麼對於當時的德軍就輕鬆多了,只需要在東線作戰,從容迎戰就行,不需要照顧西線情況,也就是德國的戰略後方,那麼二戰的歷史被改寫都很有可能。

    讓德軍不得不進行雙線作戰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雙線作戰的德國,需要把有限的兵力分到至少兩個方向,這無形當中就削弱了東線或者西線的德軍戰鬥力,無論是英美盟友還是蘇聯軍隊來說,壓力都減輕了,德國處於嚴重不利的曲面。

    當英美盟軍開始在西線進行登陸時候,就有效減少了蘇聯東線戰場那邊的壓力,使得東線蘇聯可以獲得喘息並且組織戰略反擊。反過來又可以分擔英美盟軍西線作戰作戰的壓力。實際上當時的蘇聯,在德軍強大的進攻下,越來越難以維持,蘇聯情況極為不利,蘇聯多次請求美國開闢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分擔蘇聯的壓力。

    英美等國盟友也明白,如果不迅速開闢第二戰場,那麼德國在擊敗蘇聯以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歐洲英國等國,甚至未來還要攻擊美洲的美國,到時候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德國的控制之下,英美盟友想要再進入歐洲戰場,難度就很大了,所以必須開闢第二戰場,也就是西線戰場。

    再者就是雖然英美盟友直接從蘇聯那邊登陸作戰,看似要方便一下,沒有德軍的阻礙,但是蘇聯的地理環境惡劣。當時的挪威等國已經被德國控制,英美盟友想要從蘇聯登陸,只能從北極登陸,這樣的難度可想而知,可能都不需要德國的阻擊,英美美軍在登陸之前就已經損失不少了。

    並且當時的條件更適合英美盟友在西線登陸作戰,唯一值得英美考慮的就是在歐洲西部哪裡作為登陸點,開闢第二戰場,盟軍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選擇在諾曼底登陸,後面的結果顯而易見,德國兩面受敵,開始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最後德國戰敗!

  • 3 # 榮華之武器堂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蘇聯盼望已久的在歐洲西部開闢打擊德國法西斯的第二戰場終於實現。第二戰場的開闢,為儘早打敗德意法西斯的侵略、結束戰爭做出了貢獻。

    第二戰場是蘇德戰爭爆發後才提出的。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英國和美國都表示會給予俄華人民一切援助,三大國之間和戰略合作由此開始。為找到一個最好的戰略方案,斯大林提出了“第二戰場”的概念。

    開闢第二戰場可以說是蘇聯的當務之急。當時德國以550萬人的兵力向蘇聯全面進攻,並推進蘇聯腹地600公里。正處於生死攸關時刻的蘇聯,迫切希望英國能在Continental西面打擊德國,以此緩解蘇聯戰場的巨大壓力。 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爾的信函中提出了這一看法,要求儘快開闢第二戰場。

    蘇聯構想的第二戰場戰略是在法國北部開闢戰場,可牽制德國約60個師,從戰略上可改善蘇聯的軍事形勢;從盟國的長遠利益出發,它能起到儘快打敗法西斯德國的效果,因為它對德國心臟地區構成威脅,並還可改善英國的軍事形勢。因此,依照蘇聯的概念,第二戰場就是在法國北部的戰場。以至於在隨之而來的幾年中,蘇聯認為盟國空軍轟炸德國、英美海軍在大西洋同德國海軍作戰,以及盟軍在北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進行的戰役,實質上都不是第二戰場。

    此時的蘇聯一方面在頑強的抵抗德軍的猖狂入侵和進攻,另一方面,急切的等待著盟軍第二戰場的開闢。 面對蘇聯不斷緊逼的要求,丘吉爾的迴應極盡“外交”之能事。一方面,對蘇聯的要求深表理解,並表示儘可實施。同時又在不同的時間提出各種理由儘量拖延。不是條件不具備就是缺乏空軍力量等。

    從軍事地理看,地中海不是徹底打敗德國的最佳戰場。從義大利和巴爾幹進攻,離開德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中心都很遠。義大利到德國邊境有1200公里的路程,巴爾幹則有1700公里。而從法國東北通往柏林和德國其他最重要經濟中心的路程總共只有600- 700公里。巴爾幹也不適合於突入德國,阿爾卑斯山隔斷了通往法西斯帝國邊界的道路,“早在蘇沃洛夫時代就發現了這個缺點;”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的稠密道路網能夠保障部隊順利機動。因此,地中海戰場不可能發揮第二戰場的作用。

    至於盟軍1944年6月實施諾曼底登陸,一方面是蘇軍完全擋住了德軍進攻和長期外交交涉的結果,而另一方面更關鍵的是在1944年冬季戰局中,蘇聯武裝力量在大約2200公里戰線上的進攻徹底粉碎了德軍指揮部企圖穩定第聶伯河陣線和保持戰線遠離德國邊境的計劃。蘇軍為恢復國境線奠定了基礎,並把軍事行動轉到蘇聯的境外。蘇軍向縱深挺進了220-450公里,擊潰了敵軍172個師和7個旅,其中30個師和6個旅被全部殲滅,德軍損失達100多萬。德軍指揮部不得不從德國和西歐其他國家中調遣了40個師又4個旅在蘇德戰場上重新部署,這同時也為美英軍隊攻入法國西北部創造了有利條件。

  • 4 # 麥田軍事觀察

    英美聯軍開闢第二戰場,最早屬於蘇聯的要求。最後變成了英美不得不搞的行動,在二戰當中形成的是兩線作戰,當德國被陷入於東線作戰之後,英美在西線就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態度,但是英美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過早開闢第二戰場,對他們來說代價過於高昂,即便在諾曼底登陸之後,英美在西線的作戰行動也不順利。

    到了1944年的時候,英美不想搞也得搞,蘇軍在東線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到了1943年底的時候,德國大勢已去的形勢已經固定下來,到了1944年的時候,蘇軍一直在高歌中西進,為了戰後的利益,英美必須出手了,否則的話歐洲大陸就歸蘇聯了,不管付出多麼大代價都必須搞了,至於說與蘇聯進行合作,那根本是不可能考慮的,在1944年的時候,英美已經考慮戰後的問題了,甚至於有在對德作戰結束之後對蘇聯作戰的打算,只不過英美國內民眾都不想打了,這才避免了三戰的開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騰訊開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