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風林
-
2 # 靈活的小胖醫生
你好,
查了資料,之前“澎湃新聞”提到過“曹雪芹寫《紅樓夢》時依託清朝的歷史風俗與社會風貌,彼時天下之主的滿族在入關之前喜食野味,《金史紀事本末》記載:“每晨及夕,多以射到禽獸為飯”。入關以後,仍有源源不斷的關外野味供應,其中自然不乏野雞、野鴨、鹿、狍子等生活於東北的野生動物。而《紅樓夢》幾次關於食物的描述,則都可見滿族文化的影響。
如《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黑山村烏莊頭來“交租子”。“莊頭”即指清代為滿漢旗籍貴族地主經營旗地田莊的代理人,專管監督佃戶生產、收割地租、攤派勞役等事。以當時賈府之盛,有多處田莊,這些田莊一邊為日常用度提供銀兩,一邊也供應著食品原料。即便如烏莊頭所稱,這一年“年成”極不好:連遭旱災、澇災、雹災,所上繳的山貨海味仍一應俱全,其中野生禽獸就有:
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
另外,除了這種集中繳納的“租子”,以四大家族鐘鳴鼎食之盛,自然少不了闊氣朋友和有官場有往來者的贈送,如《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裡薛蟠說:“古董行的程日興,他不知那裡尋了來的這麼粗這麼長粉脆的鮮藕,這麼大的大西瓜,這麼長一尾新鮮的鱘魚,這麼大的一個暹羅國進貢的靈柏香薰的暹豬。你說,他這四樣禮可難得不難得?那魚、豬不過貴而難得,這藕和瓜虧他怎麼種出來的。”鱘魚和香薰豬這樣的食材就是程日興所贈。
除了食材的滿族特色,烹飪方法也延續了滿族人的“烤”與“煮”,如薛寶琴出鏡頻率最高的第四十九回“疏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羶”中,史湘雲就和寶玉算計著去要了新鮮的鹿肉烤著吃:
只見老婆們拿了鐵爐、鐵叉、鐵絲繯……三個圍著火爐兒,便要先燒三塊吃。那邊寶釵黛玉平素看慣了,不以為異,寶琴等及李嬸深為罕事。……湘雲一面吃,一面說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作詩。”說著,只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那裡笑。湘雲笑道:“傻子,過來嚐嚐。”寶琴笑說:“怪髒的。”寶釵笑道:“你嚐嚐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寶琴聽了,便過去吃了一塊,果然好吃,便也吃起來。
滿族人在東北捕獲最多的野生動物當屬魚和鹿,明代已成熟的炙鹿法經過有清一代的改良,傳到清朝中期已經足夠成熟,炙烤鹿肉在賈府這樣的貴族家庭,寶釵、黛玉“平素看慣了”並不以為異。值得關注的一點是不同於尋常的閨閣裡的小姐,薛寶琴非常特殊,第五十回薛姨媽介紹寶琴時說:“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嶽都走遍了。他父親是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薛寶琴這樣周遊天下的人看到烤鹿肉卻“深以為異”,可證食用鹿肉可能是清朝貴族的專利,在民間或者一般的官宦人家並不常見。”
-
3 # 妙子期
在古代,各大家族收入來源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於莊子田地的,對於賈府這個大家族來說更是如此,這些莊子有的是拿來種莊稼,有的是在山上種些樹木之類的,各種型別的都有,書裡也有寫道是莊子獻上來野味,很有可能就是在山頭的莊子,碰上野味就抓了獻給主人。
-
4 #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在烏進孝送到寧國府的清單裡,除了銀子和大米,其中就有著不少的野味,包括鹿,獐子,狍子,暹豬,野豬,野羊,野雞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有的會被直接吃掉,有的會被圈養在賈府的園子裡,供公子小姐們賞玩,但將來也都會逐漸的擺上賈府的餐桌的。
寶玉和湘雲他們就曾經在蘆雪廠烤鹿肉吃,而賈母還曾經把一碟兒風醃果子狸送給黛玉和寶玉吃去。
吃野味,在中國是從清代才開始流行起來的,以前的人們是不屑於食用這些東西的。
中國的古代,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文明的地區之一,當時貴族餐桌上常見的主流食材,都是一些牛、羊和豬的東西,這一點在《周禮》中周天子大宴群臣的場面中就有所記載。對於其他周邊地區人民所食用的野味,則認為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食材。
漢朝的劉安在他的《淮南子》中說:“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唐代恂撰寫的《嶺表異錄》中,也提到了廣東人吃鸚鵡和貓頭鷹。南宋的周去非編寫的《嶺外代答》中,則說:“深廣及溪峒人,不問鳥獸蛇蟲,無不食之!”從這些句子所包含的語氣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古人對這些食材的態度了。
後來雖然蒙古人入侵中原,但是他們也是以牛羊為主要食材的,只有在清人入關以後,野味才開始堂而皇之的擺上了貴族的餐桌,以至於到如今仍有人樂此不疲。
清人入關以前,過得是一種靠漁獵為主的生活,在入關以後,這個飲食習慣繼續在貴族之間流行,所以食用野味就成了他們的傳統。傳統相聲中的《報菜名》,其中滿漢全席的食材裡就不乏山珍野味。
為了不忘記祖先的傳統,清人入關以後,剛開始的皇帝以及貴族們都保留著狩獵的愛好。木蘭圍場就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苑,在小說《紅樓夢》中的馮紫英,也經常跟隨他的父親去打獵,以至於還被兔鶻的翅膀掃到了臉,受了傷,但他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紫英道:"可不是家父去,我沒法兒,去罷了。難道我閒瘋了,咱們幾個人吃酒聽唱的不樂,尋那個苦惱去?······”這就說明了騎射的傳統愛好,在清代後期的貴族之中漸漸地受到了冷落。
賈府就更是不用提了。賈家的功勳,是靠著寧國公、榮國公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拼出來的,但是到了後來,子孫後代安享榮華,已經很少有人會去認真的演習騎射了。
賈蘭在不上學的時候,拿著個小弓箭在園子裡追的兩隻小鹿到處跑,寶玉問起來的時候,賈蘭一本正經的說在演習騎射,可是寶玉卻對此嗤之以鼻:“把牙栽了,那時才不演呢。”
賈珍倒是在寧國府聚眾子弟們練過一段時間射箭,寶玉還曾經去湊過熱鬧,但是不久以後,也就逐漸地變成了狎妓飲酒的活動了。
-
5 # 風雪月
食野味是一種不文明行為,但賈府這種公候貴族家庭,在當時那個年代,以食野味為尊。野味來自幾個途徑。
賈府的餐桌都有哪些野味呢?
一.眾口能調的野雞:
1.賈母平時喜歡食用野雞湯進補,還喜歡炸著吃佐餐。
第四十三回,賈母受了風寒,王夫人等向賈母問安,賈母道:"方才你們送來野雞崽子湯,我嚐了一嘗,倒有味兒,又吃了兩塊肉, 心裡很受用。""若是還有生的,再炸上兩塊,鹹浸浸的,吃粥有味兒。那湯雖好,就只不對稀飯。"2.王熙鳳和李嬤嬤等都喜歡吃野雞。
“我家裡燒的滾熱的野雞,快來跟我吃酒去。”3.寶玉吃野雞爪子就粥。
第四十九回,寶玉“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齏忙忙的咽完了”二.貴重的鹿肉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脂粉嬌娃割腥啖羶”,寫了大觀園中哥兒姐兒們吃烤鹿肉,大雪降下,史湘雲聽說廚房有新鮮鹿肉,約寶玉向鳳姐討了一塊生的,拿了鐵爐、鐵叉、鐵絲蒙,到雪地上烤吃,香氣四溢,引得平兒、探春、鳳姐也都來同食。湘雲招呼觀望的寶琴:“傻 子!過來嚐嚐。”
寶釵對寶琴:“你嚐嚐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她也愛吃。”三.不常見的果子狸
賈府中秋宴會有一道風醃果子狸,賈母讓給黛玉寶玉送去。
第75回,賈母與眾人賞中秋。賈母又指著"這一碗筍和這一盤風醃果子狸給顰兒寶玉兩個吃去。"那麼賈府的野味又從哪裡來呢?
1.田莊租戶繳納的租子。
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莊頭烏進孝給賈府過年進的東西:“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百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野貓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幹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乾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折銀二千五百兩。外門下孝敬哥兒姐兒頑意:活鹿兩對,活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烏進孝是寧府黑山村莊頭,莊頭指清代為滿漢旗籍地主經營旗地田莊的代理人,代表寧國府管理著農村土地和收成,是統治當地農民的二地主,書中寫他歲末趕了一個多月路程進京交租。這些東西作為年貨,被族長賈珍分給賈府子弟。
賈府當時有多處田莊,這只是一處的進獻。
禮單上面大鹿、獐子、狍子、野羊、青羊、野雞、野貓、熊掌、鹿筋、鹿舌、這些都是野味,另外還有活錦雞、活鹿。野貓是方言,其實是野兔,青羊就是斑羚,也叫野山羊,暹豬、湯豬、龍豬這三個都是家畜。
2.朋友親戚的互相饋贈
賈府這種富貴之家,交際來往,少不了互相饋贈,野味中的罕見材料,常作為禮物互相贈送。
3.賈府子孫自己的獵取
只見那邊山坡上兩隻小鹿箭也似的跑來,寶玉不解其意。正自納悶,只見賈蘭在後面拿著一張小弓追了下來,一見寶玉在前面,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裡呢,...賈蘭這樣的小孩子也演習騎射,賈府的子弟也有捕獵的遊樂方式,捕得野味上餐桌。
賈府為什麼喜歡吃野味?
1.賈府所處朝代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滿洲人原本生活在現在的東北,以狩 獵為生,喜歡食用野味。滿漢全席中,就有烤鹿脯、蒸鹿尾等野味菜餚。
2.受滿族文化影響,在清朝,食用野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賈府這種高門大戶,當然少不了了。烤鹿肉就在清朝貴 族中常見,跟父親走遍各地的寶琴就“深以為異”。
3.賈府處在金陵現南京,果子狸這樣野味屬於南方產,是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在江浙地區由來已久。袁枚的《隨園詩話》中也有記載。
賈府吃野味是建立在民生百姓的艱辛之上的,吃野味並沒有實現進補,賈府子弟仍然多愁多病。在現代我們已經認清,食用野味是不文明不環保的,不必延續。 -
6 # 凝沙學史
1.田產收租
當時賈府算是大富豪,有許多田產供出租,資產用來投資。許多野味是租戶當做租金上交給賈府,如《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黑山村烏莊頭來“交租子”賬單上就有許多野味,如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
2.市場購買當時,京城主要居住的是入關的滿族貴族,滿人把東北的飲食習慣帶到京城,市場有源源不斷的關外野味供應,如野雞、野鴨、鹿、狍子等生活於東北的野生動物,街上的店鋪都在經營著野味。賈府下人日常上街購買鹽米時,會順帶釆購野味回去,這也是賈府野味的來源。
3.朋友贈送賈府鼎盛之時,有許多豪紳,貴族及官場上的朋友來往,時有朋友贈送賈府珍貴野味。《紅樓夢》第二十六回,薛蟠說:“古董行的程日興,他不知那裡尋了來的這麼粗這麼長粉脆的鮮藕,這麼大的大西瓜,這麼長一尾新鮮的鱘魚,這麼大的一個暹羅國進貢的靈柏香薰的暹豬。你說,他這四樣禮可難得不難得?那魚、豬不過貴而難得,這藕和瓜虧他怎麼種出來的。”其中鱘魚,靈柏香薰的暹豬就是朋友送的珍貴野味。
回覆列表
《紅樓夢》中野味都是下面莊園進貢來的,君看第五十三回黑山村莊頭烏進孝春節前所進貢物,應有盡有,舉幾個例子,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野雞,兔子,熊掌,鹿舌等等不一而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