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武垡遆軑

    我覺得是心機太重,拿萬曆皇帝來說,十五年不上朝,國家卻治理的井井有條,足以說明明朝皇帝的心機之深,還有的沉迷女色,被酒精和女人掏空了身體之後,還要縱慾過度,飲酒無數。,享受奢靡的生活,不鍛鍊。導致明朝皇帝大都不長命。

  • 2 # 曉木曰兮歷史系

    鑑於朱允炆同志下落不明,無法計算其壽命。朱祁鈺同志雖被廢黜,但畢竟坐過皇位,還在“北京保衛戰”中立下功勞,我們把他也算上。

    得出明朝皇帝一共15位,平均壽命為43.2歲。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朝代的:

    鑑於秦朝、隋朝國祚太短,皇帝太少(只有兩位同志),數量少導致平均值如果計算,可能會失真,不能體現各朝代皇帝的平均水平,故放棄。元朝皇帝非我族類(元朝的開國皇帝還印在蒙古國貨幣上呢),名字古怪不說,還經常非正常死亡,故放棄。只統計剩下的幾個大一統朝代:漢朝、晉朝、唐朝、宋朝、清朝。一共五個王朝。另:非大一統朝代皇帝繁多不說,非正常死亡還特別多,不能反映平均水平,放棄。

    先來漢朝:

    呂后所立的傀儡皇帝劉恭、劉弘,被霍光廢黜的昌邑王劉賀,篡漢自立的新朝皇帝王莽,沒有被史學界認可為漢朝皇帝的少帝劉懿,季漢(或稱蜀漢)的兩位皇帝劉備和劉禪,均為列入,特此說明。另外,我額外列入了一個皇帝,就是被董卓毒殺的弘農王劉辯,雖然未被史學界普遍認可,但鑑於他在三國演義裡露過臉,知名度比較高,還是把他加上吧。

    由於漢代醫學水平實在太不發達(連皇帝的壽命都不能保證!遑論百姓?),所以終漢一朝,出現了劉隆、劉炳、劉纘三位超級短命的皇帝(都沒有活過兩歲,默哀),極大地拉低了平均壽命。即使是在這樣地不利條件下,漢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依然達到了32.72歲,鼓掌!

    接下來是晉朝:

    架空弱智皇帝司馬衷(即是何不食肉糜的那位)僭越帝位的司馬倫,由於不被普遍承認,故不計算在內。逼迫司馬德宗獻上玉璽,禪位於他的權臣桓玄,因為同樣的理由,也不列入其中。

    晉朝比之漢朝,顯然在科技上有了比較大的進步,皇帝終於不會不到2歲就駕崩了。但仍然出現了司馬德宗這樣世上僅有的聾啞人皇帝(《晉書·帝紀第十》:“帝不惠,自少及長,口不能言,雖寒暑之變,無以辯也。”),但即使有種種不利條件,晉朝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漢朝皇帝,還是有所進步的,約為33.87歲,鼓掌!

    下面是唐朝:

    鑑於武曌同志的傑出貢獻,以及她最後還政給李唐王朝的舉措,還是把武周王朝的唯一一位皇帝武曌同志,算在了李唐的皇帝之中。經過我計算,李唐王朝的皇帝,平均壽命高達約46.43歲!這創造了中國皇帝平均壽命的第一高峰!(其中活了81歲的武曌同志功不可沒)鼓掌!

    接下來是趙宋:

    以上表格不包括張邦昌、劉豫等金國冊立的偽皇帝。雖然個人不是很認同宋朝是一個統一王朝,畢竟在彼時中國的地圖上,還有遼和西夏的存在。但考慮到大多數人都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王朝,故列入。宋朝皇帝的名字古怪是出了名的,話說宋朝皇帝也不容易呀,為了不讓老百姓避諱皇帝的名字,他們捨己為人,專找生僻字,讓自己的名字變得不認識,也是蠻拼的!

    顯然宋朝的醫療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除卻非正常死亡的兩位末代皇帝(在崖山跳海投海的趙昺:55555),大多數皇帝都和“短命”二字絕緣。平均壽命也超過了唐朝皇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46.56!雖然只比唐朝高了小數點後一位~鼓掌!

    終於到最後一個了,清朝:

    鑑於清朝同樣屬於異族政權,皇帝名字比較長,故略去皇帝的姓氏“愛新覺羅”。且鑑於大家對清朝皇帝相較名字更熟悉年號,比如說康熙比說玄燁更容易讓人明白,故除溥儀外,其他入關以後的皇帝,均以年號稱呼。在關外的兩位,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則稱名字,並不稱年號“天命”和“天聰/崇德”。另,多爾袞曾被追封為皇帝,但又被取消,故不計。不得不說,清朝的皇帝在壽命上是首屈一指的,雖然壽命參差不齊,有的長,有的短,但活到60歲以上的,竟達到6人(努爾哈赤、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溥儀),在古代實屬不易,鼓掌!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也達到了新高的52.42歲!回到問題,明朝的皇帝平均壽命達到了43.2歲,在中國古代的統一王朝中,其實並不短,至少相較漢朝和晉朝,要長很多。但考慮到明朝是一個距離我們比較近的王朝,科技比較發達,和距離我們較遠的漢朝和晉朝相比,有些不公平。而和其他朝代(唐、宋、清)相比,明朝皇帝的壽命的確稍短。為神馬呢?主要是因為明朝皇帝奇葩太多!有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下落不明的皇帝朱允炆!有做了俘虜居然還能回來做皇帝的朱祁鎮!有被自己前任皇帝政變下臺的朱祁鈺!有和比他大19歲的萬阿姨談姐弟戀的朱見深!有不愛當皇帝愛當大將軍的朱厚照!有死因至今不明的朱常洛!有傑出的建築藝術家皇帝朱由校!以上諸多奇葩皇帝基本都壽命不長。縱觀其他各朝,皇帝如明朝這樣,奇葩輩出的,實在找不到第二個朝代。壯哉大明!偉哉大明!明朝皇帝在本人看來多多少少都有情感創傷,或者身世畸零,或者境遇淒涼,沒有正常的成長環境,以至於留在史書上的人格特徵和情感表現有點不尋常,個別疑似有歇斯底里的傾向。情感上的不滿足、壓抑、失望和痛苦,或許也是加速早亡的原因吧。與此相比,清朝皇帝大部分的成長經歷還是循規蹈矩的,所以性情也顯得平淡一些。簡而言之,就是明朝皇帝幾乎沒有一個人經歷的是正常的家庭和世事。大家都知道明朝皇帝的名字,從二代目朱棣開始,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迴圈降次的,以下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分析其情感世界可能存在的癥結。木字:朱棣:不算早亡,心結是“名聲”。弒君篡位,不但亂國本,還是弒親,於是一生都在努力地矯出身(有很大的可能朱棣是北韓妃子生的庶子,卻在國史裡把自己篡改為馬皇后所出的嫡子)、矯篡亂。方孝孺說他“篡”,就要腰斬+誅十族,想必心境也難以平靜。孝宗朱佑樘:35歲,典型的早亡,心結是“母親”。能以“孝”入諡,身後大臣都在哀哭這麼好的皇帝生不假年。孝宗一生心裡的哀苦,和宋朝的仁宗有許多相似之處。母親出身尷尬,乃是明軍南征俘虜的本蠻土官女,自幼沒入宮廷,被明憲宗偶爾臨幸得孕。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萬貴妃驕妒,不容憲宗後宮有孕,孝宗生前就躲過毒藥劫,以至於出生時沒頭髮;被隱匿在冷宮深處,待遇自然不好,直到六歲時才和父親相見,相見時長髮批垂不成體統。雖然遲到的父愛終究是來了,但是母親卻很快不明暴亡。這樣的身世和心情不能不說可憐,使得他從來就沒有感受到過正常家庭的氛圍和關懷。另外,他也極力尋訪母親故里和族人,求不得真,只能做一些虛無的紀念,想必是遺憾的。所以,他一直是一個壓抑而哀慼的人。孝宗以兩大特徵聞名,一是簡樸仁政的好皇帝,二是除嫡妻外別無嬪妃。第二點,我站在自己的體會上,只能猜可能是母親的經歷給他帶來了情緒上的壓抑——君王對後宮的片刻雨露之恩,對於君王而言,只是小小的、轉瞬即逝也無足輕重的身體歡愉,卻毀掉了一個女子的一生。史書上形容他和他的張皇后相處如平常夫婦,大約也是他極力想要彌補自己陰慘的童年,給自己一個溫情的家。但也可能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可能孝宗過度追求正常家庭化,像尋常父親那樣寵溺兒子朱厚照,並沒有合格地樹立好先君臣後父子的行為桎梏,以至於武宗的處事風格有一種活潑和任性,完全跳脫了典範嚴格的皇室家庭裡誕生的皇子的行為框架(像清朝皇帝父子之間君臣大防就很嚴格,皇子在父親面前莫不小心謹慎)。大概是親子關係非常好,父親非常不擺架子,才有這樣的二代目。“光啟”朱由校:22歲,心結也是“母親”。和其父親一樣,朱由校也是一個身份尷尬的孩子,母親並不得寵而且早亡(但還是比朱常洛好一點,畢竟朱由校的母親還是有名分的皇孫妾),受父親之累,他作為皇孫卻沒有受到過正統的皇室成員教育,也沒有做過繼承人的準備。大約童年時被西李康妃凌辱和虐待得慘了,朱由校一生中發出的最大聲響就是上位後對康妃開始反攻倒算,但也沒對李康妃做過狠絕的事,可見朱由校本人還是一個溫厚乃至於訥鈍的人。對客氏的依戀和各種亂倫傳聞顯然是“戀母”情結作祟。至於喜好樂活做木工,只能說他根本就沒想做皇帝,這江山無限入他彀裡,卻都是意不由衷,於是即位以後就開始由著性子胡來,最後死於縱慾。“崇禎”朱由檢:33歲。死於亡國,但如果沒有亡國,以其敏感多疑且憂思過重,也不是壽者相。心結之一是“母親”,心結之二是“亡國”。朱由檢五歲時喪母,和朱由校一樣,朱由檢的母親不得寵,甚至在朱常洛的脾氣發作中,“被遣,薨”,可能是憂鬱而死、可能是自殺,更大的可能是被賜死。朱由檢和朱佑樘一樣,即位後也開始“尋找母親”(尋找墓址和找畫工畫像等),可是“意態由來畫不成”,誰都說不清楚皇帝的生母到底長什麼樣子。這大約是朱由檢的一大遺憾吧。至於“亡國”,套用他自己的話,“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從勤政角度而言,朱由檢的確不是亡國之君,但也不是聰明人,面對局面他頂不住壓力也周旋不了群臣,最後自殺也是性格使然。“木”字的故事結束了。母親境遇悲慘的孩子心事難免哀涼。所以這樣看來,要皇朝屹立不敗,整飭後宮、敦睦人倫,給皇朝的繼承人或潛在繼承人一個正常的生長環境,是最重要的事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山好漢為什麼大都是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