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京老付
-
2 # 惠州明輝建築
好久沒參加同學會了!高中畢業十年了,就剛畢業那年開了個同學會到現在都沒聽到什麼訊息!而且那時候聯絡方式簡單~~騰訊QQ!有些同學家裡富有點的有手機,沒有錢的就不用說啦!有些同學失去了聯絡,不知道怎麼找!
懷念讀書那時候,想念那幫兄弟姐妹們!一起翹課,一起喝酒,一起網咖通宵!
-
3 # 眾知
很多年沒參加同學聚會了,感覺聚會性質變味了,個人炫耀的情形較多。希望可以迴歸聚會本質,為相識、為初心、為友情而相聚!
-
4 # 天道若龍
你問你參加幾回同學聚會,你怎麼看?我的回答是百味雜陳,為之一嘆:一是變化太大了。相互見面已經難於認出的佔一半以上。當年的班花已經褶皺縱橫;當年的英俊帥哥已是彎腰駝背,睏眼昏黃了;其他人也是霜雪滿頭;事後思之,不僅為之嘆息!
二是熟悉的陌生人。分手即久別,一別五十多年。互相天各一方,各自在職場上為謀生奔波。疲憊的身軀裡藏著不一樣辛酸的故事。所以只能自報家門,講述著各自的故事。講者平淡如小溪潺潺流過,聽者如聞舟過三峽,驚濤裂岸;事後品咂難辨其味,不僅為之一嘆!
三是各失所望。就是與會前是各自帶著不同的期待而來。有的只想找回當初的純真;有的多少帶點炫富心理;有的想會會初戀等。可是見面後發現,這根本不是同學會,而是一群職場人的酒會。事後想想不僅為之一嘆!
總之是百味雜陳,唯餘嘆息。你是怎麼想的?可否分享?
就像圖中的彎路盡頭己是晦暗幽深了。當初的Sunny哪裡去了?
-
5 # 濟世佳人
問題 你參加過幾回同學聚會?怎麼看!
工作之後我估計參加過十次同學聚會,有初中的,高中的,大學的的同學聚會,開始想大家很多年沒有相聚,大家在一起敘舊、聊天,共同回憶一下青澀的青春或者兒時的趣事,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前面幾次感覺新鮮,沒有太難受的感覺,後來幾次,覺得是痛苦,不好意思拒絕,現在完全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我個有以下幾點原因分享給大家:
一、年齡原因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不一樣,同學時代是單純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現在完全不一樣,有家庭生活,孩子教育培育,為了生活有時需要加班,父母年紀大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顧,為了工作和家庭有時還需要應酬客戶和領導,所以承載了太多的生活中的工作中的問題,不想去參加
二、素質品質不同
開始的時候渴望同學聚會,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狀況,敘敘舊,談談同學情,幾次聚會下來,發現有的同學喜歡講低俗的話,開無聊的玩笑,喜歡打探別人的隱私,喜歡抵毀諷刺別的同學,喜歡搬弄是非,喜歡顯擺,有的甚至帶上小三,總之五花八門。所以因為每個人的素質品質不同,感覺不同,不是說自己的素質高,品質高,只是不想和素質差品質差的人聚會,說和做違心的話和事。比如說我今天請同學吃飯,有的同學說不好意思,讓你破費了,下次我請,有的說謝謝你讓我們相聚,有的說他應該請他有錢,結果是我再也不想參加聚會了。
三、同學的身份、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態不同
同學們的身份、地位、金錢不同,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同,心態心理素質不同,相互關係也不同,把工作生活根本沒有交集的人硬拉在一起,完全是受罪。有的有身份,地位和金錢的同學喜歡顯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眼神中流露出不屑一顧。有的同學雖然很努力辛苦,或因為性格,或是因為家境太差,或是因為造遇意外。總之混的很差,聚會讓他更難過,是不是不想再聚會,如果遇到素質高的同學會幫助他,關心他,心態好的話會感激更加努力,如果心態不好,認為是壓力,讓他不想再聚會。有的同學因為聚會,仗著自己的地位金錢權勢,與同學之間發生了不良行為,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更不再想參加聚會了。
四、交流的話題不同
有的同學在上學的時候就沒有過多的交集,興趣愛好不同,生活環境,受的教育,工作環境,社會地位都不同,沒有共同的話題,同學聚會時,一大桌子的同學,有的都叫不上名字了,根本沒有什麼話題可以聊天,不聊別人說你傲慢,聊不知道聊什麼,盲目的聊別人覺得假,有的同學見面就談投資,向你推銷產品,煩不煩,現在社會大環境變了,人的思維模式,溝通方式也變了,所以為了避免尷尬還是不再參加聚會。
五、身體狀態不同
有的同學,身體健康狀態不好,體弱多病,沒有精力參加,或者他有心參加,大家都擔心,或者他參加後沒有自律性,開心過度,飲食過量,造成意外,對大家來說都是風險,所以也不願再聚會了。
六、衣品長相品味不同
曾經的同學,因為家境條件的不同,價值觀及品味不同,有的同學特別是女同學,自律,氣質好,穿衣打扮有品味,講究精緻,讓人看到高貴有風度,年輕漂亮,有的同學不講究,習慣隨意,或者沒有條件講究(沒錢,沒身材),在一起就顯得格格不入,看到別人漂亮年輕沒白髮,自己面色暗黃無光,白髮滿頭(誇張),男同學都主動打搭訕,是不是感覺很多不爽,肯定不想再聚會。
七、追求不同
我的回答結束,你的呢?
-
6 # 魯西北小邊哥
我覺得同學聚會是一種交流,對學校生活的回憶,對過去的紀念。我是一個懷舊的人,要說是哪個階段最讓人懷念,那麼就是高中的我們。當初的我們是意氣風發,憧憬著未來,為了高考而奮鬥,是多麼好的青春。
但是,工作以後,各自的選擇不同,造就了境遇的不一樣。事業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差距,社會地位差異,我們都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同學聚會的時候,有毫無忌諱的談笑風生,也有互相攀比的名利場面。
不再是學校時期的我們,很難找到相同的軌跡了。當同學聚會的時候,免不了說起各自的情況,聊著聊著味道就變了。有的依然為了上班每天奔波勞累,有的快要功成名就,你每天喝著清茶生意自來,我揹著雙肩包四處拉業務,現實往往會殘酷許多。有的呢,甚至因為一個聚會鬧出家庭問題
儘管如此,同學聚會我覺得應該是正能量的。同學聚會出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不能怪聚會。雖然現在的我們身材變了,臉蛋的氣質不一樣了,但是未曾改變的是我們曾經走入了對方的生命。
-
7 # 秋姐在路上
工作之後我參加過3次同學聚會,第一次參加聚會,滿懷期待,那是畢業後30年第一次聚會,40年後又參加一次,百味陳雜。
1.從17年的青春少年時代,一分開很多年沒有任何聯絡,這三十年是從青年到中年,從父母的孩子變成孩子的父母。有些人成了農民,個人;有些人成了為政一方的父母官;有些人生活在社會底層,有些人衣食無憂人上人。總之同學之間都很神秘,腦子裡記憶的都是學生時代的那個他她,都想借同學聚會的機會好好聊聊,看看現在的他她變成了什麼模樣,所以第一次聚會時非常激動和興奮,參加的人數也最多。
2.事隔多年,畢業後各奔東西,不同的環境成就了各自不同的人生,各人的生活經歷、生活方式、物質條件都不同,一聚會才知道,時過境遷,當初單純無邪的人早已不在,有很多都面目全非,歲月在每個人身上都留下烙印,感覺熟悉陌生。似乎又找不到共同話題。
4.第二次聚會參加的人數少了,也沒有什麼期待的東西了。年齡越來越大,好多都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了,感覺就更加沒有共同語言了,越來越陌生,還不如身邊的老友相聚一起開心。我以後是不想參加同學聚會了,沒什麼意思。
-
8 # 琴島風滿樓
我參加的同學會都是高中和大學同班的,初中同學聚會我一般都不去,因為初中時的同學大部分都忘記了,去了叫不上名字來實在是很尷尬。
首先來說說高中同學聚會吧,這個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的話,一般一年一次,一般都是春節放假期間在老家的酒店組織的。由於我大學畢業到了另外的城市工作,過年都是把父母接過來,因此這個聚會我一般不能回去參加。但幸好在我工作的城市裡還有七八個當年關係比較好的同學也在這裡工作,於是我們幾個是經常在一起聚的。由於上學時關係就比較不錯,所以這個聚會堅持的比較好,透過定期交流不僅能增進感情,也便於相互之間有個照應。畢竟都是在陌生的城市打拼,出門在外都不容易,萬一有什麼要緊的事情還得靠這些關係過硬的朋友。
所以每次召集人在微信群裡喊人的時候我都積極響應,因為畢竟人一生能交幾個過硬的朋友不容易,再鐵的關係長期不交流聯絡那也涼了黃花菜。碰巧的是我們這幾個人都是在不同的行業,有搞外貿的,有銀行的,有搞教育的,有醫生,還有搞文化的,相互之間經常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打拼。
大學同學的聚會我們也是每年一次,不過由於工作地的原因,能經常聚的也就那麼七八個人,由於當時大學我們這個班人數比較少,只有二十個人,為了讓絕大多數同學能聚在一起,於是每年聚會我們都分南方和北方兩桌。南方同學搞聚會了就把照片發到群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同理,北方同學聚會也是如此。只是北方這邊有一名同學在國外工作,於是我們都是每年在他回國探親的時候搞聚會。這讓這位同學很是感動,就好像每次都是在為他接風似的。
從畢業到現在,滿打滿算參加的同學聚會也得有二十多次了,我感覺每一次聚會都能增加一絲回憶,增進一絲情感,鞏固一份友情。所以,以後只要條件允許,我還會繼續參加下去。
-
9 # 樂途很靠譜
小規模3--5人聚會你會感嘆曾經的青春歲月,獲得鼓勵與調侃。人再多一點那就是赤裸裸的炫富,攀比,秀優越的惡劣場景了。
-
10 # 寂寞達叔
我只是剛畢業沒結婚前參加過幾次小規模的同學聚會,後來再沒去過。
1.因為婚後定居了外省所以回去一次實在是不方便,所以一直也沒機會。
3.我覺得初高中還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的,回憶朦朧的感覺挺好,感覺幾次聚會會把那單純的回憶搞變味。
我記得高中有個剛工作的女老師,課上說同學聚會就是同學一起聊聊,有些人還不來真悲哀,不知道她現在有沒有悲哀,也不知道自己現在算不算悲哀!
回覆列表
同學聚會只要我有時間,都會參加。但我不大喜歡參加老同事的聚會。
1,和老同學一起度過的,是天真爛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期,同學之間沒利害衝突,沒有利益關係。老同學們聚在一起,聊的都是小時候淘氣的往事,越聊越高興,下次還想聚。
和老同事一起度過的,是枯燥無味的職業生涯,工作、材料、報表、指標……這些話題大家在一起都說了幾十年了,誰還願意聚到一起再聊聊這些?
2,老同學當年在一起難免也會有些矛盾,但都是雞毛蒜皮的毛毛雨,諸如:誰考試得第一壓過我啦、誰當了班長或是評上三好生把我拉下來啦,跟誰誰借橡皮他沒借給我啦,我上課畫小人被某某同學報告給老師啦、小明給小麗遞小紙條被發現啦、東東先是喜歡媛媛後來又暗戀芳芳啦……小時候覺得都是挺大的事,現在回想起來,反而很好笑、很有趣,變成了一段幸福愉快的回憶。
而老同事就不一樣了,職場生涯,是一個人進入殘酷競爭的時期。職場是個金字塔,越往上走越窄,競爭越激烈,為了走上更高一級的位置,好朋友之間也難免兵戎相見。到最後,大家難免傷痕累累,積怨很深,感情上顯然沒法跟老同學相比。
3,老同學聊的話題,都是幾十年之前的事情了,屬於“過去完成時”了,畢業之後,各奔東西,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沒有任何利益衝突,不管聊什麼,都是閒話。即便是你大發牢騷,大罵本單位的領導,反正同學們都是局外人,毫不在意,聽聽而已,笑笑而已,不會有人傳閒話或是跟你急赤白臉地爭論。
但老同事就不一樣了。剛剛結束職業生涯,大家在同一個單位磕磕碰碰一起工作了幾十年,職場的硝煙尚未散盡,職場留下的心結還沒有解開,更重要的是,公司還在正常執行,你隨口聊起的一個人、一件事,難免會涉及到大家都認識的某個人,而這個人可能還在公司上班、甚至已經晉升為領導,飯桌旁有些人肯定是他的朋友,你的話可能第二天就會傳到那人的耳朵裡,而那個人現在正巧是你兒子的頂頭上司……哎呀,想想都覺得心有餘悸,哪還有聊天的興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