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1.首先,並不是只有表現得非常沉默、容易害羞的人,才是內向者。

    有一個方法可以用來區分內向和外向。如果和別人呆一段時間後,你覺得心累、有壓力,需要獨處來緩緩,那麼你更傾向於內向;如果你覺得跟人在一起相處互動能給自己帶來能量,那麼,你是一個偏外向的人。介紹這個是想提醒你一件事,本質上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判斷自己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外人並不能靠外在表現作出準確的判斷,所以,千萬別用內向、外向來給人貼標籤,對孩子更不要這樣做。

    2.我們說,不要給人貼標籤,但是前面那位朋友不是也說自己的孩子很內向、害羞麼,難道做家長的,視而不見麼?

    諸葛越老師建議這位家長,今後,每當你想說孩子“害羞”的時候,就替換成“謹慎”。比如,以前可能會說“你別害羞啊,跟老師打招呼有什麼好害羞的”,現在你可以轉換為“你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孩子,可能不願意一開始就跟新老師多交流,因此我建議你可以先不急著跟他說話,先把他要求你們的作業做到最好,然後他會主動來和你交流的。”你看,是不是就好多了?而且,內向者通常確實具有更專注、更堅持的特點,你這麼引導就能讓一個內向者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3.不亂貼標籤、不強行矯正,這說的是外人該怎麼面對內向者。內向者在面對自己的時候,也需要對自己的心理有所覺察。內向者經常會覺得心理壓力特別大,好像比外向的人更容易沮喪、情緒化,所以就會歸因為“自己的這種性格不好”。其實,這跟內向外向沒有關係,只是內向者通常缺少一種能力,那就是“拒絕的能力”。不會拒絕,當然會導致自己身上扛了太多扛不動的東西,當然壓力山大。好訊息是呢,如果這是一種能力,那就是可以學習的,咱只是內向,又不是傻,趕緊學就是了。

    4.那你要說了,咋學呢?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使用“yes,and”大法。因為內向者最不擅長的就是直接說“no”,要求一個內向者“勇敢說不”,不僅做不到,而且心態還會崩。但是,“yes,and”就不一樣,是一個相對委婉的拒絕方式。比如,有人想透過你進你們公司,但你不想幫這個忙,你可以這樣說:“好啊歡迎(yes),(and)你把我們公司的情況做一個研究唄,把產品都研究一下,投簡歷之前我給你做個輔導。”而不用非得說“不行,我做不到這事兒”。當然了,“yes,and”大法挺反直覺的,需要一個人反覆練習才行。你不妨把你曾經想拒絕但沒張開嘴的那些情況都翻出來,沒事的時候,一一演練一下。

    5.內向者還容易遇到的一種困難,是存在感弱。無論是參加社交活動,還是在職場上,都容易變成小透明。通常內向者會把這個歸因為“自己不會說話”,甚至有人為此專門去上喜劇班、背誦很多段子,為的就是讓自己變得幽默、會說話。學喜劇挺好的,樂趣無窮,不過其實還有更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存在感弱的問題。

    先說社交場合,除了會說話、能張羅,還有一種提高存在感的方法,就是用行動替代語言、用服務替代指揮。比如,咱們可以為別人多做些不需要說話的事,吃飯的時候多站起來幾次主動為別人倒茶、臨別的時候最後離開好幫大家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的東西、送客人的時候原地別動多目送一會兒、取快遞的時候看看有沒有鄰近工位同事的東西幫他們一起拿回來,日積月累,都能提高別人對你的信賴,存在感其實是很強的。

    還有一個大招,是外向者的大軟肋、內向者的核武器,那就是——咱不擅長說話,咱們可以做一個完美傾聽者啊。這個世界太聒噪了,能專注、認真傾聽別人的人,太少了。而且,這會顯得你非常穩重低調有內涵,是加分項啊。

    6.再說職場上的存在感。你放眼四周打望一下,每個公司、每個機構裡,威望最高的人都是什麼人?肯定不是這個團隊裡最能說、最熱鬧的那個人,而是那種技術大拿、業務權威。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並不擅長職場關係,甚至情商都不怎麼高。但這一點也不妨礙他們成為備受尊重的人。看明白這一點,就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了。不是逼迫自己變成一個外向的人,而是刻苦修煉,變成一個專業領域的高手。如果你還很年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成為高手,那麼一個過渡期的方案是成為一個非常認真細緻的人,這恰恰又是內向者的優勢。

    7.當然啦,我也不是說只懂業務、不顧溝通就行了。在職場上,溝通、交流的能力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這道難題,內向者只有一個解法,三個字:強準備。很多內向者會給自己貼標籤:唉,我不擅長公開表達。打住,沒這事兒。如果你在上一次會議上沒表現好,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的準備度還不夠。對內向者來說,別讓自己臨場發揮,要讓自己超前準備。我舉個例子:我問你,白日依山盡,下一句是什麼?無論你內向外向,都能脫口而出:黃河入海流。為啥?太熟了嘛。那麼,你能不能把需要正式表達的場景,都視為一個任務,強準備,一直達到“黃河入海流”的熟悉程度?你還會緊張麼?還會害羞嗎?絕對不會。

    8.做強準備,不僅僅是背詞兒。

    我以一個重要的客戶會議為例,來為你拆解一下,可以做準備的空間有多大:首先,這個會議的每一個參會者的背景,你都是可以提前準備去研究的;其次,你可以模擬拉出一張清單,在這個會議上,最重要的客戶或者領導,可能會提出哪些問題,將其窮盡,並列出來,然後要求自己把回答寫出來,念一遍,修改一遍;如果你自己是發言人,把PPT做得精緻一點,寫逐字稿,修改,請領導過目,然後自己背下來,再講給朋友或者家人聽一遍;再次,這個會議進行期間,所有的空當、茶歇、就餐時間,都是社交任務,你可以把這些時間段精確到每五分鐘一單位,分析一下一共有多少時間,多少個任務,給自己劃定幾個行動策略(哪怕是茶歇就要躲到洗手間也算);最後,在會議當天,你可以比其他人早到半小時,熟悉會場,甚至包括熟悉去洗手間的路線,找到自己的主場感;甚至,可以提前就把會議紀要的格式做好,只需要填寫關鍵資訊,這能讓你在會後第一個把紀要發出來。你看,是不是準備空間無限大?而一個外向者,線條比較粗,絕對不會這麼做準備,因此,內向者的優勢在職場長跑中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9.當然,我特知道內向的人是怎麼想的,無論說內向有多少好處,還是想讓自己更外向一點。那麼,我就提醒一句:給自己設定合理的開啟目標。比如,千萬彆強迫自己變成個交際花,但是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下步步為營的最低目標。高質量的社交聚會一定要去、去了只需待夠一小時、每次只需要“搞定”其中一個人就行(就是讓一個人對我有好的印象)、事後給每個人寫個幸會簡訊(請注意,簡訊!多麼古老)。就這樣,我發現,足夠了,並不需要玩命,沒那麼大壓力。

    最後,我想給你推薦一本這方面的名著,叫做《內向者溝通聖經》,特別值得一看。

  • 2 # 買賣股票記錄

    如果不能很好表達的人,溝通能力也會大大打折扣了!因此,用社交軟體,紙條都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人是群體動物,有社交和感情的需求,用語言面對面表達才是最好最根本的方式。

    能暢通無阻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前提是自信,如果不自信內向的聰明人,再怎麼高智商的聰明人,都系不能很好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們有障礙吧。溝通主要是分為兩個環節,傾聽和表達。

    所以,若要從根本上提升溝通表達能力,必須從重建自信開始。然而,重建自信卻是從挑戰開始,這裡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 3 # 野村紀

    內向的人不善表達,或者不敢表達,不被人理解。但我們可以透過文字,比如寫詩歌,寫小說,這是最能提現我們內心的。比如腦癱女詩人餘秀華,話都說不清楚,但是人家粉絲超多,詩寫得好!我也是腦癱,我也寫詩,我覺得寫東西,是別人瞭解你內心的一座橋樑。

  • 4 # 清香花葉

    也許平時缺乏交流,甚少溝通,生性自閉孤獨,久感生活已慣;或許平時偏重心靜沉思,不愛喧譁,張揚和嬉鬧,喜歡獨人清靜而悠閒。但是一旦與人真正搭訕而交談,或者口舌交鋒而辯論,或者臨場發揮而發言,頓會感到心懷膽怯不自然,茫然無措心慌亂,欲言而止忙吞嚥!

    內向之人,又該如何表達,內心思想,觀點看法呢?我想有三種法子可否一試:(一)不敢不願不會說,但該心想總會寫,可否以書面文字,社交工具,表達呈獻呢?(二)不敢當人當面當場說,但該背後代言傳,可否以親朋好友,知心知己,代言相傳呢?(三)不敢隨便隨心隨意說,可否尋機想好說,書寫記好,假設場景,反覆訓練呢?

  • 5 # 蘼語經典

    沉默寡言、安靜孤僻被公認為內向者的標籤,即便你能力不錯、可委以重任,但仍難以站在舞臺中央、聚光燈下同外向型的人並肩。不是你做不到,而是內向的性格讓你只會做不會說。

    在溝通方面,內向型的人是比較吃虧的,即使有想要表達的看法和感受,也因為一貫如此的性情,和疏於技巧的自卑而連連生畏。

    以至於,乾脆“銷聲匿跡”,但長此以往越不知道如何交流,越無法獲得關注與認同,越得不到你來我往的互動聯結,越不願意開口,惡性迴圈下去。

    如同外向性格的人,給人熱情、活潑、積極、Sunny、善於打交道等,內向性格的人事實上也蘊含著厚積薄發的正面能量,在保持安靜、喜歡思考的優勢下,綻放潛在的光彩。

    但同時也是難事兒。

    給你推薦的書是«內向者溝通聖經»作者珍妮弗.康維勒,被譽為“內向型人格之王”。

    這本書意在告訴我們,身為內向型的人也能輕鬆搞定各種場合,讓“靜爭力”成為逆襲優勢,為自己的職場和生活錦上添花。

    ――內向者為什麼需要溝通?

    作者說,不敢站出來表現或者不願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會給內向者帶來很大的問題,成為“職場隱形人”。

    比如,只知道埋頭苦幹,效率是提升了,可不一定會得到認可;迴避與人交流、太過低調,有新的機會和挑戰,你不會是“首選目標”;會議或討論現場,你的少言寡語只會被大家忽視;而與外向者談話時,你的影響和個人力量更是會被外向者無情碾壓、奪去光芒……

    溝通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溝通萬萬不能。真正的溝通除了要交付具體清晰的談話內容,還能體現出與外界實質性的關聯。

    換句話說,溝通會外化出影響力,直接影響職場發展,與個人的成長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在自己的性格特質中造就後發制人的“靜爭力”。

    ――內向者的溝通訓練要有針對性!

    “靜爭力”顧名思義,獨屬於內向者。書中給出的4P法――準備、展示、推動、練習,能夠幫助內向者最佳化溝通表現,指導溝通策略。

    ☞有準備,緊張情緒會緩解,場面應對會自如;

    ☞有展示,他人的認知差距會消除,你的個人參與感會增強;

    ☞有推動,走出舒適區,在溝通實踐中破除社交恐懼;

    ☞有練習,尋找支援、樂於求助,在反覆調整中,讓溝通力內化己用。

    驅動4P法,如同一個轉盤循序漸進地磨練、咬合,直至內向性格的人在各種需要溝通的場合中都能得心應手。

    ――4P法如何用?

    一次公開演講,一次小組報告,甚至一次起身的短暫迴應,都會令內向者緊張不已,聲音會結巴,手心會出汗。

    那如何利用4P法給出溝通策略,完成自己並不擅長卻不得不做的溝通呢?

    ☞準備階段。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尤其是內向性格的人。

    ①明確目的,你想要聽眾在你的表達中得到什麼,而你又能從反饋中收穫什麼;

    ②恰當的舉例或講一些故事可以增強溝通效果,既能佐證觀點,又能協助理解溝通內容;

    ④做好材料內容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⑤可以提前找人演練,不斷改進表現、提升勇氣和信心。

    ☞展示階段。準備期可以一個人來弄,但展示就需要面對他人甚至一群人,作者給出了一個妙招――選擇一名聽眾,與他對視,然後換一個人接著再換一個人,以此類推。

    對視,會瞬間建立起你與聽眾之間的聯絡。聽眾會從你這裡得到認真對待,回彈給你的關注度也會繼續燃燒你的溝通熱情,如果再搭配一些靈活的肢體語言、有韻調的聲音節奏,溝通效果會更好。

    ☞推動階段。前期,你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區,比如參加一些專業的演講培訓,靶心式的鍛鍊溝通能力;你還可以參加一些氣氛相對放鬆自在的讀書會、拆書活動,在互動中充分感受交流的體驗。

    後期,進入正式的現場講話時,一點創意的融入會彰顯你的溝通主題,比如用準備好的一些趣聞軼事和案例及具體圖片取代冷冰冰的資料圖、用積極分享的心態擺脫居高臨下的姿態……在推動中展示自己,也在展示中提高自己。

    ☞練習階段。最佳化溝通,進入最佳狀態。

    作者說,“抓住每一次演講機會來提高你的適應程度”。溝通環境對內向者來說是陌生的領域,提高適應程度,就是在消除內向者對溝通的牴觸情緒。

    所以,有了方法,還需要刻意練習、反覆踐行來穩固表現,當“排外”的心理漸消漸弱後,阻擋“一吐為快”的障礙物就會慢慢淡去。

    沉靜的性格沒什麼不好,在某些方面也值得推崇,但作者說,在我們這個外向型主導的商業文化中,如果你是個性格比較安靜的內向者,可能會感覺被排斥,忽略或者誤解。

    如果你不想就此沉沒、無人問津,不妨把4P法當做一個階梯,每走一步都是給你的溝通力增值加碼,讓良好的溝通力帶出你潛藏的光芒,打造自己的溝通之路。

    【我是蘼蝶音:80後主婦,愛閱讀,愛寫作,愛分享,熱衷書評影評、一切得以啟發和學習的人事物,在生命的種種體驗中,遇見更好的自己,更美的詩與遠方。】

  • 6 # 荊棘皇冠1983

    內向的人只是不擅長表達,不是沒有想法,反而內向的人心裡敏感、心裡活動非常劇烈的,想要表達出來,我有以下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①學習寫寫總結,鍛鍊自己的總結和歸納能力,說不出來先鍛鍊一下自己的總結能力和分析能力。

    ②多看看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想的才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

    ④走出家門,主動與朋友多去交流,去表達心裡的想法,先期說慢點,多了就會流利了。

    大膽的去說,不要怕說錯,有錯改正就好,把自己想表達的勇氣拿出來,慢慢的就會好起來的。

  • 7 # 影視永

    一、信念:樹立“雙贏”(平等互利)的信念

    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平等、互利的思想。用時髦的話說,就是要有雙贏思維。

    在對待人際關係上,存在著以下幾種思維模式:

    1.我贏你輸:

    我們從小受的教育就在加強這種思想觀念。考試的時候你要考得比別人好,體育比賽時你要跑得比別人快、跳得比別人高,你要得冠軍。總之只有超過別人,只有贏,才能使我們感到快樂。我們把生活看成是競技場,要成功幸福就要超越別人,把別人甩在後面。

    另外,自私自利的人抱持的也是這種我贏你輸的思想。

    2.我輸你贏:

    缺乏自信、缺乏自尊的人往往是這種思想。

    他們不敢堅持自己的立場,無所欲無所求,犧牲個人利益委曲求全,以犧牲求太平。

    3.兩敗俱傷:

    表面上看這樣做誰都得不到好處,似乎沒有人會這樣做。可是有的人偏偏要這樣想、這樣做!損人不利己,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為了報復,寧願犧牲自己,也要把你拖垮。

    4.雙贏:

    雙贏是建立在平等互利思想的基礎之上的。自己獲利但又不傷害別人利益。不把自己和別人對立起來,我和你不是敵對的雙方,而是同一條戰壕裡的戰友,有富同享,有難同當,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我贏你輸(自私自利)、我輸你贏(委曲求全)、雙輸(兩敗俱傷)這些思維模式,都是無法使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有雙贏思維,擁有平等、互利的思想

    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係(二)

    二、態度:把握愛心與勇氣的平衡。

    雙贏就是大家都贏,雙方都得利。

    要想雙贏離不開愛心與勇氣。

    愛心使你能夠關心他人,照顧到對方的利益;勇氣使你能夠堅持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利益。愛心與勇氣的平衡,才能真正做到雙贏。

    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勇氣。而內向的人欠缺的不僅僅是愛心,可能更欠缺勇氣。沒有勇氣也是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

    只有愛心與勇氣的平衡,才能產生良好的人際關係。

    愛心與勇氣的平衡,具體又體現在以下幾對關係的平衡中。

    1.尊重他人與自我尊重(“尊重”與“自尊”的平衡)

    大多數人際關係的書籍都強調尊重他人的重要,倡導微笑、讚美、感恩……等等。尊重他人確實很重要,但這些對內向的人來說如同是隔靴搔癢,沒有說出內向之人真正需要改進提高的關鍵。內向的人真正的問題恐怕是缺乏自信自尊,過於委曲求全。因此,樹立自信自尊,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誠實守信與信賴他人(“誠信”與“信賴”的平衡)

    做人要誠實守信,使別人信賴自己。與此同時,你也要信賴他人。

    內向的人其實從內心裡就不信賴他人,對別人總是懷有莫明的懷疑與畏懼。一想到要與人交往,就猶豫不決、充滿恐懼。這也是他無法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原因之一。對他人的不信任感是內向的人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

    3.對他人感興趣與開放自我(“好奇”與“開放”的平衡)

    人際交往的書籍教導我們要對他人感興趣。並說“一個對他人感興趣的人,兩個月內交的朋友,比一個只知道讓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內交的朋友還要多。”由此可見對他人感興趣的重要性。對他人感興趣就是要了解對方。內向的人不一定對他人不感興趣,不想了解別人,他的問題是不願意開放自我,不想讓別人瞭解自己。他總是擔心別人瞭解自己後,會看不起自己。其實這只是你的消極想像。別人只會因為了解你而尊重你。對一個不瞭解的人,是不可能發自內心尊重的。

    瞭解是雙向的。內向的人因為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因此不敢過份表現出自己對他人感興趣,害怕對方也對自己感興趣,想要了解自己。

    由此可見,內向的人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勇於開放自己,願意讓別人瞭解自己,同時也努力去了解他人。光對他人感興趣,對內向的人來說是不夠的

    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係(三)

    4.理解他人與表達自己(“理解”與“表達”的平衡)

    人際交往離不開溝通交流。溝通就是透過傾聽來理解別人,透過表達來使別人瞭解自己。內向的人不善於表達自己,如何說話是他們的一個弱項,他們更願意傾聽。但他們的傾聽是被動的傾聽,別人說什麼他們聽什麼,而不善於透過提問來把握談話過程,也不善於透過贊同使別人感到你願意聽他說話。因此這個願意傾聽的優勢,在內向的人的身上也沒有充分地發揮出來。

    5.寬容他人與主動認錯(“寬容”與“認錯”的平衡)

    別人出錯時,寬容對方;自己出錯時,主動道歉。

    內向的人因為自信心不強,往往不能主動認錯,怕這樣做使別人知道自己出錯而瞧不起自己。因此他害怕出錯,做事謹小慎微、畏首畏尾,出錯掖著藏著、怕人知道。或者走另一個極端,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總是不停地認錯,以此博得別人對自己的同情、憐憫。其實無論是不敢認錯還是不停地認錯,都反應了他對別人原諒他的錯誤沒有信心,對自己改正錯誤、扭轉局面的能力沒有信心。這使他寧願什麼事都不做,以免言多必失、做多錯多。

    6.……

    ……

    透過以上的分析,內向的人不能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光是因為性格的因素,還是許多思想觀念的偏差造成的。而且越分析,問題越多。不過這樣也好。知道了問題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就能著手進行改進與提高。

    另外我們也看到,絕大多數的人際關係書籍,都只談到了人際交往中的愛心部分,例如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對他人感興趣、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等等,而對人際交往中平衡愛心的勇氣部分,卻都忽略不談。這樣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是有偏差的,離我們理想中的雙贏的人際關係,還有一定的距離。本人把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對內向的人搞好人際關係特別有用的人際交往中的勇氣部分,做了彌補。由此而組成的人際交往的理論,才是完整的理論。在此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人際關係,才是真正的、人們心目中渴望的、良好的人際關係!

    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係(四)

    三、技巧:

    樹立“雙贏”的信念,“愛心”與“勇氣”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就是走在通往良好人際關係的正確道路上。如果同時還能掌握一些人際關係的技巧,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要想擁有勇氣,就要有自信。樹立自信是有方法可循的。自卑一定有原因,自信一定有方法。只要按照建立自信的方法去做,就能擁有自信。建立自信常用的方法有:每日激勵、自我暗示、正面回憶、充分準備、小事做起……等。有了自信,就敢於冒險,就能有勇氣!

    如同培養勇氣有方法一樣,表現愛心也有技巧。

    1.如何做:

    微笑、禮貌、幫助、服務

    2.如何說:

    寒喧、提問、傾聽、表達

    讚美、感激、說服、激勵

    具體如何微笑、讚美、說服……等等,人際關係的書籍都有詳細的解說。

    內向的人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一步一步地來。就像小孩子要先學爬,再學走,最後才能跑。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則不達,要有耐心。人際交往中有許多技巧,我們一次只重點學習和練習一個技巧,並努力把它學好,不要想一次就掌握所有的技巧。只要是在人際交往中比以前有進步和提高,就應該感到高興和欣慰,不要指望一口吃個胖子。

    學到不等於悟到,悟到不等於做到,做到不等於老到。

    只有將一個技巧練到老到,不假思索就能運用出來,也就是說養成了習慣,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這個技巧。根據一般規律,培養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的時間。因此我們至少要花二十一天的時間來練習一個技巧,然後再進入下一個。

    內向的人可以先從簡單的技巧開始練起。例如先練習微笑和寒喧。簡單的寒喧就是問好。“你好!”“今天天氣不錯。”“您吃了嗎?”“再見!”……等等。在生活中儘量對遇到的人微笑並且問好,這樣堅持二十一天。如果同時還能結合培養自信的練習,效果就更好。

    當微笑與寒喧成為習慣之後,就可以練習提問與傾聽了。如果你真的掌握了提問與傾聽的方法技巧,即使你還不善言辭,別人也會把你當成人際交往的高手。

    微笑、寒喧、提問、傾聽,這些簡單的方法技巧掌握之後,就可以深入學習其它的技巧。隨著交往能力的提高,你會發現,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難。

    附件中是有關提問與傾聽技巧的相關資料。

    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係(五)

    前面說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來自於愛心與勇氣的平衡。

    而勇氣與自信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自信就有勇氣,沒有自信就沒有勇氣。那什麼是自信呢?

    有人說,自信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就能無所畏懼,就敢做任何事情;失去了這種感覺,就會懷疑自己,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不敢採取行動。而感覺是變化無常的,感覺也是很難控制和把握的。現在是這樣的感覺,也許過一會兒就是完全相反的感覺。

    把自信看成是一種感覺,就給自己不敢行動找到了絕佳的藉口。因為自信是一種感覺,而感覺是善變的,也許現在有自信的感覺,過一陣兒就沒有了這種感覺。沒有了自信的感覺,就不敢採取行動。而不敢行動,就更加得不到自信的感覺,也就更加不敢行動。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因為不自信,所以不敢行動;因為不敢行動,所以更不自信!這個惡性迴圈的結果就是慢慢地變得膽小而且自卑,越發地沒有自信。

    因此,決不要把自信當成是一種感覺!自信應該是一種態度。態度不同於感覺。按照詞典裡的解釋,態度是對事物的看法和做法。自信是我們做事時應該主動採取的一種態度,而不是需要等待降臨的一種感覺。不能說有了這種感覺,我就大膽行動;沒有這種感覺,我就消極逃避。否則,你就會陷入前面所講的那個惡性迴圈裡!

    自信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具體地說,自信就是以“我一定能”的信念為基礎而產生的想法和做法。

    當遇到原本自己恐懼的事情需要做的時候,想像一個自信的人遇到這種情況時會如何想、如何做,然後把自己當成那個自信的人,按照那個自信的人的想法和做法去想、去做。即使你兩腿發抖、心跳過速,也要命令自己那樣想、那樣做,要採取行動。行動就會有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產生自信。你越能採取行動,就越能看到成果,就越自信。堅定地樹立“我一定能”的信念,並按著這個信念去思考、去行動。逐漸地,你就能成為一個充滿自信的人!

    內向的人這樣改善人際關係(五B)

    電視劇《大長今》里長今與崔尚宮廚藝大PK的情節,就反應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成功離不開自信。而自信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感覺。

    原本要與崔尚宮廚藝大PK的是韓尚宮,可比賽時間都到了,韓尚宮還沒出現。不得以,長今只好代替韓尚宮出賽。而賽前精心準備的食材,此時許多都找不到了,只能東拼西湊了一些食材。比賽一開始,長今就連輸了兩局。長今的助手說自己雙腿哆嗦,長今說她也是。絕大多數觀眾都不看好長今,認為她必敗無疑。但長今是成功者,長今知道:要成功就要自信。自信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情緒、感覺。雖然雙腿顫抖,心中充滿恐懼,但她還是強迫自己相信,憑著死去的母親的保佑,自信一定能贏得比賽!於是她仍然一心一意專注於比賽。最後,長今憑著廚藝、細心、善良,終於反敗為勝,贏得了廚藝比賽!

    成功者都知道,自信是一種態度。而失敗者卻把自信看成是一種情緒、感覺。有了這種感覺,就敢作敢為;沒了這種感覺,就推託逃避。成功離不開自信,這誰都知道,但什麼是自信,不同人有不同理解。這也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重要區別。成功者即使渾身發抖,內心恐懼,但也要以信念、態度,戰勝恐懼,建立自信,並最終獲得成功;失敗者則任由情緒、感覺左右自己的行為,並被恐懼嚇倒,最終失敗

  • 8 # 漠北蒼狼

    內向的人,不是天生的,只能是後天的環境影響,這裡的環境有很多種,勇敢的表達是走出這種性格的第一步。下面結合我個人說說,怎麼表達

    1、有想法,在自己的大腦中好好屢一下,對任何事或人要學會分析,就像是在辯論一樣,做到有禮有節,怎麼說出來讓人覺得你是對的。

    2、克服內心障礙,保持冷靜,善於發現問題,有想法就要說出來。

    3、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與人交流,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哪裡人多就往哪裡去

    總結一下:克服障礙,保持冷靜,善於分析,理清思路,大膽表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現在用的是雙卡的mate 20Pro,想換iphone xr,你覺得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