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下江人2
-
2 #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人生一場夢,醒來即是佛 很不忍心告訴你,人生只是一場夢,這個世界不真實。很不忍心告訴你,人生很無常,轉眼即成空。 當你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為家庭付出的時候,為了兒女操碎心的時候,我很想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假的,家庭眷屬是緣起的,不必太執著。可是你不相信,認為我很無情,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福報聽聞到佛法,也沒有智慧領悟到空性,就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演繹你們的夢幻人生。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你牽掛一輩子的子女,只是前世的一個緣;你執著一輩子的家庭,只是暫住的一個驛站;你所追逐的感情和名利只是自我意識的Phantom。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夢醒時分,煙消雲散,空空如也。 可惜,六道輪迴中,沒有幾人敢相信這個事實,而寧願繼續在夢裡掙扎沉淪。 從凡夫的角度看來,現實生活中包括人以及外界在內的一切,都是很真實、很實在的。這就像夢境中所感受到的一切,從做夢者的角度去看,也是非常真實的。做夢者對夢裡的一切,會像對現實生活當中的事物一樣執著。我們做夢的時候,根本無法否定夢境的存在,但在醒來了以後,才知道夢中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假的。 見聞如幻翳,三界如空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虛幻無常。佛教的很多觀點已經超越了普通人所能想象的範圍,但是佛陀的智慧會給每一個人帶來光明,佛陀的慈悲也會給每一個人帶來幸福與歡喜。 用不同的感官去看世界,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是由我們的感官首先傳遞出一種資訊,然後再透過我們的第六意識去分析,最後判斷出結論。判斷所依據的資料或資訊,都來自於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無奈的是,我們的感官是不可靠的,得出的結論必然是錯誤的。 要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虛幻的。當下存在的世界,僅僅停留百萬分之一秒。當下之前的世界已經消失,當下之後的世界還沒有誕生,故而都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就是百萬分之一秒,這就是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有辦法證明嗎? 物理學認為,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轉。佛教不說“運轉”,而稱為“生滅”。這個詞是非常精確的。因為在微觀世界中,沒有一個東西在運轉,運轉也是一種感官的幻覺。 比如說,當電子從原子核的東邊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運轉,但實際上並沒有一個電子在運轉。因為電子在產生的同時就消失了。也即是說,它在同一個位置上一誕生就立即消失,生滅幾乎是同步的——佛經稱之為“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生幻滅,了不可得”。在另一個位置上,又有一個電子誕生立即毀滅,依次類推,我們就形成電子在運轉的錯覺,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東西在運轉,所以佛教稱之為“剎那生滅”——一彈指六十個剎那,一剎那九百次生滅!因為物質生滅的速度非常快,我們人類的肉眼根本無法辨識。每秒鐘更換24張照片(生滅)的電影,就足以讓我們信以為真了,何況是每秒鐘十萬八千次生滅的物質世界,只有大菩薩才看得清真相,並告訴我們所感知的一切都是虛幻的! 怎麼?還不太明白嗎?我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霓虹燈。人們將很多個彩燈排在一起,第一盞燈亮,然後立即熄滅;接著第二盞燈亮,也立即熄滅,依此類推下去,都是亮了又滅。結果如何?我們從遠處看,就是一個光點從第一盞燈泡的地方運轉最後一盞燈泡的地方。但連小學生都知道,這是視覺給予我們的一種錯覺,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東東在那裡運動!推及其餘,宇宙萬有,似有實無,幻生幻滅,這就是剎那生滅!這就是諸法無常,四大皆空! 諸位可以仔細地思考、分析一下,我們當下的生活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雖然我們不能立即否定現實生活,就像做夢的時候,無法否認夢境的存在。所以我們從來不知道世界是生滅無常的,而自作多情地把過去和未來串聯成“時間”,把前後左右設定為“空間”,把四大假合的臭皮囊當做是“我”,用意識憑空虛構出一個“客觀世界”來,從此,我們都心照不宣地苟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當中,在裡面作繭自縛,爾虞我詐,造業受苦,輪迴不止,可悲可憐! 佛教認為世界如夢幻泡影,虛幻不實,這是非常科學的世界觀,不僅沒有任何迷信的成份,而且為現代科學所證實,諸如量子力學、超炫理論等。 量子力學已經證實,所有粒子最後可以變成波,真空當中有零點能,零點能才是世界產生的基礎。也即是說,無論堅固的山河大地,還是碩大無比的宇宙天體,本質上都只是能量而已。當能量的密度足夠的時候,從純能量當中,立即可以誕生一個粒子,成千上萬的粒子聚集在一起,就慢慢組成了這個世界。 《駭客帝國》、《盜夢空間》等前沿巨片也在告訴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及世界上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電腦程式,一個輪迴大夢,沒有真實的存在。 然而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活在真實的世界當中,對我們來說,這個世界非常真實,一切都很美好。但如果有一天我們開始反思自己,並認真地觀照自他,就會發覺:原來我們一直活在一個虛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不願出離! 當我們認識到世界的虛幻本質以後,我們能不能從這個虛幻當中脫離、從夢幻中甦醒過來呢?其實是有辦法的。 此時擺在我們前面的有兩條路:如果你希望生生世世就在這個虛幻的世界中活下去,那就不要反思與觀照,一切都順其自然,這就叫“六道輪迴”,不過來世要想託生為人就很難了,大多數人的歸宿是三惡道;如果你不願意繼續在輪迴的苦海中沉淪下去,那麼就要樹立起一種嶄新的世界觀,這就是佛教的無常觀、夢幻觀——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水泡)發;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反觀此世界,猶如夢中事!” (《楞嚴經•文殊菩薩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佛教的觀修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智慧與慈悲,讓我們清醒地看待生死、名利、事業、婚姻與世界,透過戒定慧的聞思修,最終覺悟成佛——人生本是一大夢,大夢醒來即是佛! 一心歸命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常念阿彌陀佛,即是醒夢秘訣! 附錄:唸佛喚醒主人翁 大安法師 我們在這個世間,遇到的五濁惡世,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煩惱很重的心所感召來的,都是我們無明的妄心所現的。這是很苦的啊,三界像火宅,像茅坑,像牢獄,所以我們要離開它。怎麼離開?修什麼因?再也不能像原來那樣用無明、造業的妄心,感召五濁惡世的苦果。我現在一定要修唸佛之淨因,感得求生極樂世界淨土的果。因為極樂世界境界的現前,一定要我們的唸佛心在這裡起作用,感召阿彌陀佛慈悲的救度,令我們橫超三界。 從根本意義上來說,我們現在見到的娑婆世界五濁惡世是夢中所現,是我們的穢心,惡因所感召的惡果。那麼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淨心所感得的淨土,它是大覺境界,而不是在夢中。娑婆穢土的夢是惡夢,是讓我們在夢中越來越苦,是夢中套夢,夢裡更造業,夢中加夢。那麼往生淨土一法,是讓我們從夢中醒過來,見到實相。唸佛就是“聲聲喚醒夢中人”,我們每念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都為把夢中之人喚醒,無量光、無量壽的性德就是朗然大覺,出離夢的境界,以這個無量光壽境界來轉化我們無明的妄心。 輪迴大夢要徹底醒過來卻非常不容易(一般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所以,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就找到了一個讓我們醒過來的簡易方法,就是讓我們在這個輪迴夢中憶佛唸佛。因為佛號裡面都是朗然大覺的大光明境界,都是醒過來的大涅槃境界,都是醒來人(覺者為佛)的功德,所以就讓我們常常憶念這個名號、執持這個名號。你念念念阿彌陀佛,越念越親切,就是“聲聲喚醒主人翁”。我們的主人翁(佛性、真我)在睡覺,在酣睡,現在要把這個酣睡的主人翁喚醒,就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怎麼喚醒呢?透過唸佛喚醒。如果不念佛,那麼他就永遠睡在那個地方,永遠執著他夢裡面那個卑劣、虛幻、汙濁的身體以為他真實的身體,我們眾生可憐就可憐在這裡! 我們在世間忙碌奔波的煎熬原來只是一場夢,不管你多麼貧窮或富有,不管你地位低賤或高貴,不管你受人歧視或尊敬,都不要悲傷,不要絕望,也不要狂妄,因為人生不過是一場夢而已。首要的選擇是醒過來! 要想從輪迴大夢中徹底醒來,就必須趕緊唸佛發願求生淨土。與佛相應,唸佛成佛,即是大覺!等到大夢醒來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福慧具足的佛啊!這個天大的喜訊該怎樣分享慶賀啊! 我只有感激涕零地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願阿彌陀佛早日喚醒我們這些流浪三界的窮子,把一切眾生從輪迴苦海里救到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 ,
-
3 # 開心紅酒1
謝邀。浩瀚的茫茫宇宙,其間的塵埃與氣體從理論上來說是不會飄零在空蕩中的,它們會被巨大的高密度行星的強大的引力吸住,圍繞在這些行星四周,一起運動。而宇宙中的這些天體之間的距離很遙遠,動輒以數億以至於數十億光年計算,月亮掛在天上,似乎離人類很近,但月地距離達38萬公里,所以太空看起來很空洞。
-
4 # 程俊傑70559097
宇宙沒有真空的存在,只是不同空間的物質和粒子的大小和緊度不同。
因為沒能更好的解釋光速不變,從愛因斯坦後期拋棄了物理學裡一個重要的定義性物質,以太,真的太可惜了。
對於以太,可視宇宙裡他不但不是真空的,而且是滿的。
正是以太風形成的一個個漩渦,給宇宙這個“永動機”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動力,給以太提供能量產生漩渦的,是一個個黑洞,一個個大小不同的黑洞,在以太漩渦產生的離心力下甩出了一個個星系,同時因為漩渦中心的流速快,流體力學原理,產生的極大的吸力將質量更大緊度更高的物質和粒子一一吸了進去,隨著吸進去的物質質量越來越大,黑洞的角速度越來越慢,慢到了一定程度,就無法再給以太提供能量,變成了星體。不用擔心的是,地球自轉從恐龍年代到現在,每天也就少了個把小時,離地球不轉了還早。
地球怎麼在以太風的帶動下轉的呢?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帶動地球自轉的源動力,它產生的以太風,在各個星體周圍形成一個個小一些的漩渦,以太風吹到地球,在地球赤道周圍的線速度是最快的,產生了一個以太漩渦,漩渦靠近地球的地方以太風流速最快,提供了離心力的同時,因為他的速度最快,又會產生吸力,這樣,質量越大,緊度越大的粒子都被吸進了地球,而質量越小,緊度越小的粒子被穩定的分層,靠近地球位置,以原子量較小,緊度較小的氮和氧原子為主。
向兩極方向,隨著緯度增加,以太風的角速度差不多但是線速度開始降低,赤道位置的以太風就會對高緯度地區的氮和氧原子產生吸力,一邊吸過來一邊甩向高空,從而形成了對流層,低緯度地區的對流層就會更高一些。
其實,以太運動不運動和光的傳播速度沒有影響,因為光是波啊,愛因斯坦雖然對光的射流說和電磁波說都進行了思考,但是最後得到光有波粒二象性這一尷尬的說法,真可惜,因為他忘了,以太風是地球自轉的原因,那以太怎麼會絕對靜止的呢?它帶動著地球轉,而地球自轉主要依靠慣性,以太風又給他它不斷提供著保持勻速運動的能量,至於以太風的流速,只能說地球周圍的以太風比地球自轉快,多快,解答不了,風車的旋轉,啟動的時候需要很大的風力,穩定就少的太多,這跟風車的質量形狀都有很大關係,一個球體,啟動以後維持速度的風速怎麼算呢?一定有辦法算,只是這個以太風並不是只吹著赤道,以太風的質量密度無從算起,只知道地球的質量體積,並沒辦法算吧,又大神幫忙算的出來嗎?跪謝。
光子質量和緊度無需考慮,因為它在以太漩渦分層的作用下,相對穩定的和地球同步旋轉著,那光速怎麼會變呢?波啊,頻率振幅一定,波長也一定,速度怎麼會變?光在不同介質裡速度會變,那是因為光子不是大小相等質量相同的粒子啊,粒子質量越大,同樣的頻率下,同樣的能量帶動下,振幅越小,波長就會降低,光速自然慢了。
再說,波的速度和線速度不是一個概念為什麼還要去直接比較?線速度是位置除以時間,波的速度是波長乘頻率,一個單位是米每秒,一個是n次米每秒,沒有位移的速度!
這裡的牢騷,是因為把錢花在神棍的單光子上,為什麼不和NASA那樣建更多的科學實驗基礎設施?沒有這些設施,科學怎麼發展?靠“民科”和想安心做好科學的“官科”們的思想實驗?
還是靠權威神棍和他們的衛道士忽悠?哎。
可視宇宙沒有靜止,如果要說靜止的那就是宇宙中心最大那個黑洞的重心,只是,我們觀察到的可視宇宙大小實在有限。
宇宙同樣沒有物質的真空,基礎物質我還是願意叫他以太,至於場物質,暗物質的叫法,雖然各有合理性,但是為了對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對以太研究做出的貢獻,不能忘記,它,還是叫以太吧。
最後解釋一下,地球的起源不確定,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不敢瞎說,但是地球最開始不一定是圓的,所以以太風可以給地球一個自轉的力,相互作用下,地球可以變圓,但是地球原本就是圓的話,只要以太風和地球這個球體有一定的角度差,一樣會讓地球慢慢轉起來,所以地球形成的時候是不是圓的不好說,不是圓的機率很大,再說,地球表現高山不少,一樣可以受力,至於大陸板塊的漂移是不是以太風造成的,只能說可能性很大。因為地球密度並不均一,所以,兩極極點實際是有差異的,不是真正的球體中軸線上的點。
最最後有一個更復雜的問題,宇宙到底膨脹不膨脹的問題,這個還要用以太解釋,空氣我們知道,密度低的地方會有對外的虹吸現象,所以我覺得,宇宙裡一定還有一種黑洞,這個黑洞是以太的密度低造成的,這裡是一個貔貅一樣的黑洞,只往裡進不往外出,形成以太的擠壓,擠壓到一定程度,另一個漩渦黑洞能量不斷外放,這邊不斷積蓄,最後在反向轉換,那宇宙起碼有兩個中心黑洞,在動勢能轉換,只是這個轉換週期的時間,估計嚇死上帝。至於這兩個黑洞中心動不動,那隻能是靜止的啊,當然,排除最大的這兩個不同性質的黑洞,其他兩個不同性質的黑洞可以動啊,就像一個太極圖,老祖宗很厲害啊。因為宇宙以外沒有物質的得自由空間實在無法想象,就不再糾結了,宇宙是圓的放的沒法想,因為唯物主義告訴我,物質決定意識,都沒有以太這種基礎物質的空間,那還是空間?不可想象!願意去想的,就想成一個太極圖,把這個太極圖放成一個體,宇宙內各個大的星系就是旋轉的這個體,宇宙自身,應該是一個靜止的體,因為沒有什麼可以給他提供運動的能量,這,很尷尬。
結尾說一下一個更尷尬的問題,有點杞人憂天,人類不斷利用能源,所謂的質量虧損其實是產生更多的質量更小,緊度更低的粒子,這些粒子被以太風甩離地球表面,重新穩定到一定空間層,短期內只會造成更強的空氣對流,極端天氣增加,颱風增多,如果單位時間釋放更多的能量,造成更多的這種粒子增多,這些粒子來不及被以太風帶去太空,這些粒子的濃度就會增加,這些粒子的不規則運動造成更大的粒子如原子電子的熱運動加快,溫度升高。後果現在天天講,研究碳排放,其實,除了利用自然能,其他全白搭。
-
5 # Sun245105600
塵埃和霧氣充滿著空間、爆炸點不同、形成不同方位的宇宙、。宇宙和宇宙的交叉處沒有界限、但是空間會不同、應該是能量重疊區
-
6 # 南1999
宇宙不是空的,宇宙是一切星系的起源,宇宙中的一切處於自由形態,並不是真空,與真空是兩個對立的層面,宇宙是容不下真空的,所以我極力推薦外壓理論的運用以及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繼續研究探索,因為只有做動態實驗才能獲得宇宙中力量,利用真空與宇宙中物質相互制約的原理獲得飛行器的動力。
-
7 # 宇宙探索
宇宙中確實有很多塵埃和氣體,但我們經常說“宇宙大部分空間是真空的”,這裡的“真空”並不是“真的空”,我們直到“真真空”並不存在,只是那裡的可見物質(氣體,塵埃等)密度非常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通常我們認為是“真空”的!
事實上,宇宙中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真空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位於火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很多人眼裡那裡的小行星分佈應該很密集,人類飛行器應該謹慎透過那裡,不然可能會撞到小行星!很多科幻電影以及網路上圖片的描述也是如此!
但事實上遠不是那樣,電影和圖片都誤導了我們。小行星帶的密度如此低以至於我們根本不用考慮小行星的存在,人類發射探測器經過小行星時從來沒有考慮過會撞上小行星,而現實中也真的沒有撞上!事實上刻意去撞擊小行星的難度反而更大,就是說你想撞還不一定能撞上!
但是雖然宇宙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真空,但實際上真空中也是“生機勃勃”,各種頻率的宇宙射線充滿了真空,還有我們看不到的暗物質暗能量等更是無處不在!我們所能看到的物質只佔了宇宙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不為我們所見的暗物質和暗能量,或許還會有其他的神秘物質和能量存在,這有待科技發展進一步確認!
-
8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宇宙中有很多塵埃和氣體,那麼為什麼說宇宙是真空的?
宇宙中沒有真正的真空,我們也無法制造出那樣的真空,因為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裡不存在所謂的真空,因為即使在真空中也有瞬間產生的虛粒子又瞬間湮滅,那麼您還認為這樣的空間是真空嗎?
宇宙中的真空是相對我們周圍的環境而言的!在地球表面,約一個大氣壓的環境中,我們周圍每一立方厘米的空間內大約包含了2.7 × 10^19個分子,在月球表面的每立方厘米的空間中則差不多有8萬個原子左右,我們所看到的美豔絕倫的星雲,其實它們的密度也只有80-100個原子/每立方厘米,而在銀河系內的星際空間中,每立方厘米的空間則不超過數個,而在星系之間的空曠地帶,假如牧夫座空洞,那麼數量將會更少!
很難想象,如此美麗的星雲其氣體密度竟然如此之低!不過各位也不要誤解了其實星雲的原片是黑白色的,這個彩色照片是多通道合成的哈!
原圖就是這樣,所以不要被矇騙了哦,你看到的所有彩色的深空天體照片都是PS處理完成的!
上圖黃圈所在就是牧夫座空洞,這個巨大的空曠其餘直徑達2.5億光年,它在1981年被發現,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的話,假如我們銀河系在牧夫座空洞中心,那麼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為止,我們仍然會認為整個宇宙就只有一個銀河系!!
也許在這種巨大的空洞內將是宇宙中物質密度最低的地方,但隨著宇宙無限膨脹,這個記錄應該會逐漸重新整理,也許在未來將會有密度更低的區域出現!但從宇宙微觀的角度上來考慮,比如在星系內部,似乎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因為在星系內部或者星系與星系之間,引力仍然佔了絕對優勢,所以各位不必擔心宇宙的無限膨脹會將我們銀河系撕扯到四分五裂,完全不會......銀河系只會逐漸老去,最終紅矮星充斥星系發出幽幽紅光,但它們壽命超級超級長........
-
9 # 太空科學站
宇宙空間的確不是絕對真空,絕對真空是指空間之內沒有任何物質,而宇宙空間中每立方厘米也有幾個原子,而在地球上人為製造的“真空”中包含的原子就更多了。
平常我們看到的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星雲和星際塵埃其實密度也是很低的,大約每立方厘米幾百個原子左右,只不過是我們距離幸運太遠了所以才能看到星雲的全貌,如果我們開飛船到星雲內部是感覺不出來的。
宇宙空間是真空的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宇宙中大部分空間是接近絕對真空的,每立方厘米幾個原子和地球上每立方厘米2.7 × 10^19個分子比起來就可以說是真空環境了。
宇宙中是不可能存在絕對真空的環境的,因為除了原子宇宙中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很多東西充斥著宇宙空間,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還有中微子,甚至還有人類目前不知道的物質充斥著宇宙的每一片空間。
我們說的宇宙中是真空環境,僅僅是和地球比起來的真空 -
10 # 荒石55215848
所謂真空
並非真空
佛曰虛空
道言頑空
科學真空
其實不空
無中生有
有源於空
永珍娑婆
如是心空
-
11 # 韓曉勇老師
宇宙包含所有的人類能認知及不能認知的物質與能量,是一切空間和時間的統一體。宇宙不是空的,有日月星辰,漂亮銀河,彗星隕石。宇宙中的星星,比綿延幾千公里海岸線上的沙灘沙粒還要多得多。可能是題主表達錯了題意,可能是要問天體外太空為什麼是空的。
那麼天體之外太空為什麼是空的呢,是因為引力。當然我們說外太空是空的也是相對的,其實應該說,氣體極其稀薄,稀薄到已經可以認為是真空的程度了。
太空中的物質,會受到大質量天體的吸引而奔向它的表面,因為引力而相聚。天體形成之初,原始高溫氣體因為引力聚集,因為高溫高壓發生核聚變,產生恆星,發光發熱。
小型的原始高溫氣團,則不足以產生核聚變,比如地球,而只會慢慢冷卻,密度大的下沉形成熔融態的地幔地核,密度小的則上浮形成大氣層,形成行星。有的行星質量較小,吸引不住大氣,大氣就會散逸到太空,奔向其它更大質量的天體。
回覆列表
物理學上的解釋是形而上學的解釋,總有一些主觀上的或經驗上的假說在裡面。
哲學上的解釋見下面:
)遠端相互作用的過程
---張偉與光子的對話
一年春天,紅梅公園進行梅花節活動,春光明媚,人遊如梭,紅梅花白梅花紛芳吐豔,張偉走著看著,有點累了,便在石凳上休息,漸漸的合上了眼.迷迷糊糊中有一縷Sunny出現在張偉的意識之中,於是引起了張偉與光子的思想對話.
光子:"不好意思,打擾你休息了.地球上好涼快呀."
張偉:"沒有,我正好有個問題想問你,地球離太陽那麼遠,你又沒手沒腳,你是怎麼過來的?"
光子:"是這個問題啊.你看看湖裡的遊船,它們同樣沒有腳,卻可以從東岸碼頭到西岸碼頭;河中的魚兒同樣沒手沒腳,卻可以在魚塘裡穿梭嬉戲,我也是這樣.我在我的出現的現域中出現著,如同一個船伕在木船上,由於船的結構不是很牢靠,這個船伕的工作是在不停的補船和修船,防止船散架而沉沒.哪裡出現一個小木片就趕緊划過去拿起來補在船上,將舊木片拋棄,如此不停的工作著,若沒有什麼的限制,船伕可從四面八方尋找片,所以其船在水面上會忽左忽右,忽前忽後的移動著;倘若有了某種限制,比如視力上的,船結構上的,木片飄浮的方向上的等,使船伕只能從船頭方向去尋找木片,而不能從船尾或船邊尋找木片,則船在水面上的移動有了一個限定的方向.我也是這樣,不過比船伕修補船要複雜的多.我在我的現域中的有限定的出現變化和消沒變化是同時存在的,我在我的現域中的工作是不斷的尋找某種新東西來構造我自己,同時,我把我自己自身中的舊東西丟去.我的現域在時空中是不斷變化出現的,現域出現到哪裡,我則出現在哪裡.這如同一片樹葉漂浮在小溪中,小溪的水流流向了大海,則這片樹葉也會隨著流向了大海.我也是這樣.從太陽到地球這短短的8分鐘內,我自己的本身結構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在太陽裡我的現域和在地球上我的現域中的可用來構造我自身的新東西並不一樣,我之所以存在是因力我的構造我自己的工作存在著,所以才能和你說著話."
張偉:"我明白了.你之所以能來到地球,是因為你的現域不斷的相對時空進行有限的出現和消沒變化,由於種種原因,你面對廣延性延伸到達地球所致.你的現域是有限的場,而場的有限性易受其他限定或有限的影響而變化,從而你具有了某種針對性(方向性)的變化.你相對你的現域而出現,你的現域相對時空而出現,而地球亦是相對時空而出現,你的現域變化廣延至地球的現域並同一,所以你就出現在地球上了."
******引自“天涯論壇”“學術中國”《我就是我》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