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R手作生活
-
2 # 美在遠方1
在我看來,神鵰俠侶就是郭靖黃蓉。
郭靖的俠義之心,天下皆知,為國為民,死而後已。再說黃蓉,雖然也有私心,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絕無有違俠士氣節。
楊過本是亦正亦邪,為復仇,全然不顧名族大義。小龍女就不用說了,她是神一樣存在,眼裡除過兒,沒有是非沒有對錯。要是稱他們為俠侶,恐中原武林再無俠士!
-
3 # 紅楓文史娛
如果是說電視劇,竊以為,古天樂、李若彤版本當排第一,其次是黃曉明、劉亦菲版。
如果是說金庸原著,很多大家都有發言,我就不露醜了。
-
4 # 思品時光
【思品時間品金庸第163期:金庸經典《神鵰俠侶》,通篇竟只說了兩個字,你一定猜不到!】
《神鵰俠侶》是金庸射鵰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故事情節和《射鵰英雄傳》有極大的關聯,甚至許多的人物都有銜接。然而兩本聯絡如此緊密的作品,在作品的風格和主題上卻差異巨大。今天我們先來講講《神鵰俠侶》。說《神鵰俠侶》通篇只在說兩個字,那麼到底是哪兩字呢?下面繼續!
小編認為金庸《神鵰俠侶》通篇只在說的那兩個字就是——等待。何以見得?我們都知道這本書的中心是“情”,一開篇金庸就用“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這句傷感的情話,給整書定下了基調。整部小說,幾乎全部的人都在等,等著一個連他們自己都不敢肯定的結局。那麼都有哪些人在等?
楊過在等,等她姑姑小龍女的十六年之約。十六年,楊過從一個不拘少年長成了一個滄桑的中年男子,然而隨著歲月的推進,就連楊過也失去了信心,幸好金庸先生也動容了,最後楊過等到了他的姑姑。郭襄在等,“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十六歲那年的煙花是絢爛的,十六歲那年的郭襄也是最幸福的,當楊過摘下面具的那一刻,郭襄的命運從此被定格。神鵰俠侶,絕跡江湖之後,郭襄還在繼續等……等著一個連她自己都知道不可能的結果。瑛姑在等,痴情的瑛姑是執著的,青絲熬成白髮,她相信老頑童一定會回來找她。可憐的瑛姑為了救出被困在桃花島的老頑童,居然將一個柔弱的自己,活生生地等成了一個五行大師。金庸估計也是不忍了,最後她等來了老頑童。
太多、太多的人都在等待,無雙在等、程英在等、李莫愁在等,就算最後才出現的張君寶也在等啊!主角在等,配角在等,就連反派角色都在等……金庸先生的寓意大概是在告訴世人,人生本就是一場等待或者被等待的過程吧?只不過,運氣好的人,可以等到他們願望的結果,運氣差一點的呢?恐怕只能生死相許了!金庸《神鵰俠侶》通篇就只在講這兩個字“等待”!今天就到這裡,閣下服嗎?
-
5 # 秦嶺夜譚工作室
在金庸小說中神鵰俠侶被翻拍的次數最多,原因可能是因為本書宗旨是言情,裡面帥哥美女眾多,熒屏效果好,更適合現代人口味。在年輕人心中,楊過小龍女的故事人人皆知。而金庸代表作射鵰英雄傳反而知道的並不多。即使倚天屠龍記裡面的幾個男主角張無忌和女主角趙敏,周芷若,知名度也在郭靖黃蓉之上。
雖然該書取得巨大成功,但未免太虐心了。書中另一女配郭芙幹了那麼多錯事,最後反而婚姻美滿;大武小武心胸狹窄,最後也得以善終。反倒是處處做好事,學雷鋒的楊過,小龍女,不但半輩子天各一方,守活寡,還讓一個忍受斷臂之痛,一個受失身之辱,讓人感覺天理不公。
-
6 # 戰羿
題主不要帶節奏,上來就來句垃圾!我不覺得垃圾,而且認為這是武俠小說中的上乘之作!而且我相信,讀過這套書的人,絕大多數和我有同感。只有少數垃圾覺得這部書垃圾。
回覆列表
不是隻有男人才愛看金庸先生的小說,我這個女人也對金庸先生的作品愛不釋手。金庸先生的小說,有時如潺潺細流平平靜靜,似乎平淡無奇,然而隨這情節的深入,人物紛紛湧現,場面越發波瀾,又如同江河湖海,波瀾壯闊。
金庸的小說可謂本本經典,而我自認為《神鵰俠侶》最出彩的是它把一對世上最最痴情的情侶的一段蕩氣迴腸、至死不渝的愛情,刻畫的真摯而動人!
《神鵰俠侶》與《明報》一同問世。1959年5月20日,在《明報》連載,歷時兩年多。那是金庸一生中最艱辛的奮鬥歲月,創作中也折射出金庸感情世界的波瀾。金庸小說的內涵豐富,有著多重闡釋的可能性。金庸研究專家陳墨在《金庸小說之迷》中,談到“對於少年讀者來說,金作中對俠少年在困苦、逆境中成長的歷程,青春期反抗中的挫折與收穫,以及敵友師徒、男女之間複雜關係的描寫,在啟人心智”。應該說,這個評價對《神鵰俠侶》來說,是很恰當的。生命、愛情、自由這往往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問題。
小龍女似乎是個中心人物,冰清玉潔,長於古墓之中,不懂人間禮節,但她的純真完美構造了這愛情故事的悽美。
楊過身世悽苦,父母早喪,淪為流浪兒,既失父母親情,又缺旁人關愛,小小心靈倍受創傷。他最渴望得到的就是情與愛,因此他對每一份感情都格外珍惜。
這對有情人的情感之路似乎並不那樣平坦。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甚為悽苦,他們曾幾次分分合合,每一次的分別卻又都是為了對方。最後一次離別,讓楊過苦等了16年,十六年如一日,至死不悔......彷彿兩人之外世界萬物都沒有了顏色。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敢問,世間又有多少這般蕩氣迴腸的愛情呢?
綜觀整部作品,生命、愛情、自由在主人公楊過的身上體現無遺,然而對這三者的追求無不充滿了艱辛。從《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儒之俠轉變為《神鵰俠侶》中楊過的道之俠,金庸先生賦予作品的意蘊在不斷更新。只有像楊過與小龍女般至情至性的人物,他們離奇的愛情故事才能伴隨生命而自由發展。與作品中“有情皆孽”相比,他們時時處處所凸顯的唯個性而已。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所言:“武俠小說不免有過分的離奇和巧合。我一直希望做到,武功可以事實上不可能,人的性格總應當是可能的。”實際上,作者將生命、愛情、自由三位一體,是應了作品主人公人物性格發展的要求。對愛情與自由的追求是體現生命意義的最佳正規化,沒有這種追求,人生無異於失去靈氣的一潭死水。這正是《神鵰俠侶》吸引人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