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趣美食記

    喜歡家鄉的小吃,不光是因為味道好,還有懷念的成分在裡面,我來說三個我喜歡的家鄉小吃吧。

    一、蜜三刀

    蜜三刀是我們這裡的傳統特色小吃,是用蜂蜜、糖、油、麵粉、芝麻製作而成的,根據製作方法的差異,能做出有好幾種口感,不過大致的口感是一樣的,就是蜜甜的、黏黏的、油香的,吃起來非常好吃,從小我就喜歡吃。

    記得小時候,每次跟奶奶去趕集,都會讓奶奶給我買蜜三刀吃,賣了之後也等不及拿來家,就在趕集的過程中,邊走邊吃,直至吃完,吃完後還回味無窮呢。在集上每個賣甜點的小攤都出售蜜三刀,很受人們歡迎,人們都喜歡吃,因為它太美味了。直到現在,年齡大了對零食已經不感興趣了,但有的時候還是偶爾去買蜜三刀吃,除了它好吃,還有懷念的成分在裡面。

    二、江米糕

    江米糕就是糯米糕,是用糯米、糖、棗(有各種豆子的稱為豆子糕),然後蒸出來的,吃起來味道香甜軟糯,老少皆宜,江米糕不僅是我們濟南的傳統特色小吃,更是山東各地傳統的特色小吃。

    在山東各地的每個廟會集市,都有賣江米糕的,江米糕可謂是山東老百姓一直喜歡的小吃,自古以來就有了,在集市上,江米糕的攤位比較有特點,江米糕的攤位一般都是有個高高的白帳篷布,遠遠的就能看到,你若看到白帳篷布的攤位,十有八九就是賣江米糕的。賣江米糕的攤位總是有人排隊,只見攤位上擺著很大一整塊的江米糕或者豆子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你要多少,老闆給你切多少,一般幾元錢一斤,一斤就能讓一個成年人吃一頓。江米糕既可以當零食吃,也可以當飯吃,人們都喜歡吃,幾乎每個人趕集都會多多少少賣點江米糕回家。我每次趕集都會賣江米糕吃,賣江米糕的老闆銷量也是不錯的,一個集基本上能出售兩整塊江米糕(整體比一般新疆切糕還大)。

    三、火燒

    火燒,全國其他地方也有,大家可能都知道,說不就是燒餅嘛,但是大同小異,我吃過其他地區的火燒,都找不到我家鄉濟南章丘火燒的那種味道,其他地區的火燒吃著也不如我家鄉的好吃,也可能是已經吃慣了家鄉火燒的味道,其他的地區不習慣的原因。

    火燒,有純素的,有菜餡子的、肉餡子的、糖的,一般吃素的多,素火燒可以當主食吃,也可以當零食吃,素火燒外酥裡嫩、香美可口,很好吃,很受我們當地人的歡迎,而且價格便宜,人人都愛吃。我如果一段時間不吃火燒,就會饞它,所以我經常去買火燒吃,火燒鋪也很忙,有的時候去火燒鋪還要排隊,因為人們都喜歡吃,都排隊買呢。

  • 2 # 太后老佛爺的少女心

    小餛飩!

    小時候經常有一位挑著擔的老人賣小餛飩,好多人都吃過,那是一代人的記憶!

    在那個還有點貧困的年代,能吃上一碗小餛飩這麼大算是奢侈,哪裡像現在隨便一碗就是四五塊,都是機器絞出來的餡,機器壓出來的餃皮!

    以前那個餃皮時薄薄的、小小的,透明的,搞不好還是自己擀出來的,一煮出來是透明的,應該是蛋清攪拌的。

    現在日子好了,就算是天天吃牛排也不會覺得好吃!就想來一碗當年的小餛飩,懷念一下童年!

    拿著碗眼睛眨都不眨地看他數,生怕數少了一個,然後焦急等待,等熱騰騰的小餛飩舀到你碗裡,走路都分外小心,然後輕手輕腳地把碗放到桌上,生怕美味的湯潑掉一口,然後開始猴急猴急地吃!

  • 3 # 兮兮爸爸的廚房故事

    我記憶裡比較深刻的家鄉小吃應該是麻渠大糖,在我們這裡的方言裡,又叫做“撈芝糖”,大概就是把糖在芝麻裡撈一下的意思。

    在以前這種糖只有冬天才有,甚至快要到了臘月才能看到,做糖的也要農閒了才會做,工序繁複,主料是新生出來小麥胚芽,是麥芽糖的一種。

    那個年代,大部分家裡的條件都有限,孩子們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糖。每每到了臘月,家裡有了活錢,才會在採辦年貨的大集上給孩子買上幾塊。

    那當真算是最好的福利了,不捨得整塊吃,就放在炕邊的窗臺上,饞了就掰一塊兒,邊吃邊用手接著,抻著頭,生怕芝麻掉了。吃完以後,再仔細的把散落在手心的芝麻吃掉,就覺得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東西了。

    現在看來,真的很懷念童年的時光,容易快樂,也更容易滿足。

  • 4 # 九陽知食

    蔥包燴是杭城裡頂有名的早餐小食,普普通通的薄餅裹上油條和小蔥,歷經鐵鍋鐵鏟的壓烤,配上秘製的甜醬。

    宋朝先民把這食譜流傳了近千年,在杭州,不吃蔥包燴,就不曾明白過杭州滋味。

    正巧,送來的快遞正是新買的網紅薄餅機,桌上擺著朋友昨天送來的新麵粉,新摘小蔥此時已宛若少女的髮絲,煞是誘惑。

    萬事俱備,今天吃蔥包燴。

    由於薄餅機的便利,原本蔥包燴中難搞定的部分變得易如反掌,不用臨時出門買麵皮,更不用手擀麵粉又揉又壓還擔心成品太厚難以入味。

    一加熱,一粘麵漿,十秒一片薄餅,沒有多餘的等候,名副其實的“美味不用等”。

    而即使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輔料,但生在江南,這裡的蔥也顯得格外溫婉,裹在被壓得酥脆的煎薄餅裡,蔥汁濃郁卻不咄咄逼人……

    想起這飄四溢的蔥包燴,滿腦子都是蔥在油上噼裡啪啦的滋滋聲。

    這蔥包燴阿,沒有什麼秘訣,一定要壓實烤透,吃起來才香。油條要軟,蔥要新鮮,麵皮兒要趁熱。用力把薄餅壓了好幾個來回,這樣出來的餅子嚼勁兒強,耐人尋味。

    倘若不壓實,那樣的蔥包燴像一隻失敗的、沒加蛋的蛋餅,從黯然銷魂變得黯然失色。

    一套端正的蔥包燴,金黃的麵皮裹著翠綠的青蔥,擺在盤裡垂涎欲滴,再蘸上稠香柔滑的甜麵醬,一口便可在顱內掀起千軍萬馬。

    冬天的寒氣被蔥包燴的飄香捲走,食者當真成為了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既然無法抵抗冬天空氣的寒冷,那就把它變得酥脆,讓它香氣撲鼻,成為肚子裡的滿足。

  • 5 # 韓韓老闆娘

    我最愛吃的家鄉小吃——交河煎餅

    交河煎餅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百吃不厭。外地人到交河,都會慕名美美地吃上一頓。省市級領導到交河視察工作,用餐時也都點名吃“交河煎餅”,所以民間才有“南京到北京,走到交河吃煎餅”的傳說。

    1965年11月26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同志來交河視察工作,吃的就是交河煎餅,並對交河煎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70年7月27日,李先念副總理再次來到交河視察工作,用餐時點名要吃交河大煎餅,並再次稱讚道:“交河的煎餅是獨特的食品,好吃。”

    交河煎餅原料選用上好的小米和綠豆,將米和綠豆分別沖洗、浸泡,待打去綠豆皮後使二者混合,再配以花椒、大料、小茴香、食鹽等佐料磨漿,然後用特製的鏊子烙制。

    攤煎餅時,先在鏊子上面抹一遍油,用舀勺將麵糊舀到鏊子上,用筢子沿著鏊子將麵糊攤一圈,將麵糊推開成薄餅,尚未熟透的餅上放上一大勺子菜,比如韭菜、小蔥、茴香、茄子、白菜等,厚厚的一層菜餡是交河煎餅一大特色,菜上打雞蛋或放一勺熟肉,再拿兩張皮蓋上,悶一會兒就熟了,用鏟子沿鏊子邊沿把攤好的煎餅搶起即可。(一共用三張皮)

    攤好的煎餅,醇香味美,吃了舒服不上火,再要上一碗豆腐腦,比到星級飯店還香,關鍵是家鄉的味道啊!離開家鄉久了不吃總覺得少點什麼,所以每次到交河總要先吃上一頓我的最愛——交河煎餅。

  • 6 # Shanghaikiki

    我出生在黃土高原中的湖城,美譽為塞上江南,可是飲食還是吸收了北方各地的特色,從小吃的就是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陝西的

    涼皮和酸湯水餃,但是也有我們本地人愛吃的羊雜湯和酸菜粉條炒肉。話不多說,上圖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閉症的成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