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下千城

    首先,明確古典音樂的典型特徵

    交響樂、歌劇、美聲等形式的古典音樂和我們經常聽的流行歌曲不一樣,流行歌曲一般四五分鐘,長的也就七八分鐘,而且旋律非常簡單,來回幾個節奏重複即可。但歌劇、交響樂卻不是,他們動輒長達兩三個小時,可以說,在某種層面上,歌劇、交響樂等等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因為,他們需要一大群人去排練很久,有男女主角去“唱”,而且還有舞臺劇表演的成分等等。所以,我們應該用看電影的角度去欣賞這些古典音樂,這才有可能是正確的姿勢。

    其次,聆聽節奏、瞭解故事、把握思想

    既然用“看電影”的模式來欣賞歌劇等古典音樂,簡單來說,重點分為三步。一是先聽旋律,不管歌劇、交響樂到底包含多少內容,時間到底多長,有多少人參演,它的本質依然是音樂形式,所以第一步依然是聆聽旋律,如果旋律很難聽,我們都不願意聽,那也就談不上欣賞了。

    二是瞭解歌劇、交響樂的故事,很多古典音樂都是在講述一些故事,如普契尼創作的歌劇《蝴蝶夫人》就是在講述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主人公蝴蝶夫人的故事。威爾第的歌劇《弄臣》是在講述主人公里戈萊託在宮廷裡糊弄皇帝,做了很多見得不人的事,從而引發人們憤恨的事。所以,聽類似的歌劇、交響樂、都需要了解故事內容。

    三是把握思想。即使是當代社會拍攝電影,也都是希望透過故事來表達一些特定的價值觀或思想。同樣,交響樂、歌劇等音樂也是類似,比如剛才的《弄臣》,就是在諷刺當時的宮廷常態,權臣當道下人們生活的困苦等,只不過歌劇等是用音樂的形式來展現,而不是用文字的形式去表達,但都將一些關鍵環節做了精細的刻畫和演繹。

    透過第一個基本點和後面的三個步驟,基本就可以欣賞一些歌劇、交響樂了,但如果想再進一步,還需要做深入、系統、專業化的學習。

  • 2 # 熱帶雨林的午後

    這些音樂咱們就認為是西方音樂吧。它們不同於流行音樂之處,包括我們熟悉的自己的民族音樂,是它有突出的“結構”,可以看做是“結構化的音樂”。說音樂就像“流動的建築”,在這些音樂裡才能體會到。聽這類音樂,最好走這幾個步驟。

    一是瞭解音樂結構的知識,心中有了結構,就不會瞎蒙,音樂就不會是一團迷霧。那種相信讓人“聽吧聽吧”就能聽懂的指導,是不負責任的,除了一些“卡門”、“茶花女”、“貝九”之類,搞不好以為西方音樂就是枯燥、純粹雕刻時光的無聊。如果有了音樂結構知識,特別是具體樂曲結構的知識,聽起來會輕鬆很多。最好提前瞭解有關樂曲表達的相關知識,好像讀小說之前先讀序言、後記,簡介、評論。讀一下《古典音樂ABC》或者《曲式結構簡介》之類,再豐富點,手邊放一套《音樂名曲欣賞》、《音樂聖經》、《企鵝音樂指南》、《留聲機經典音樂指南》等。有個導航,開車就容易些,這些“雅樂”也一樣。

    二,才是瞭解或直接從聽音樂中抓住旋律及其變奏、音樂情緒等等。邊聽邊猜,看音樂到底想“說”什麼,更主要的是體會我們“聽到了什麼”,不一定和權威保持一致,深奧點的音樂,簡直沒有權威,誰聽誰是權威。

    三是改變只盯住旋律去聽的習慣,把各條旋律,各個聲部,各種樂器,都當做是舞臺角色一樣的成分,拼合在一起,聽他們的各種組合產生的音效,追蹤音樂“期待”。聽這些音樂不能象聽堂會那樣漫不經心,要專注!專注於多條旋律線是如何擰在一起的,高手的聽力是五條旋律線,一次注意到三條也不錯。要專注於下一個小節會是什麼呢?這種音效“期待”應該是音樂進展的美感來源。也是東方人不大欣賞的地方。有時候唱不出來,但是那麼些樂器,匯聚出形形色色的音符,常常搞出和聲,還是挺令人痴迷的。這些地方和能唱出來的旋律一樣重要。我們聽不懂這類音樂的又一個癥結就在這裡,音樂是調色盤上畫出的“油畫”,不是寫實的“素描”。特別是抽象音樂,往往找不到旋律的,簡直像鐵匠鋪的打鐵聲集合,但人家還叫音樂。東方音樂旋律極強和豐富,但結構很簡單,西方音樂旋律簡單,結構卻玩出了萬千花樣,欣賞重點還是有差別,要調整重點。

    四是注意記憶,聽過的部分多少留些印象,音樂整體上是需要回顧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那個結構,那個聲響的組合,和我們聽慣了的線性的旋律為主的音樂是不大一樣的。當然,音樂是最容易相通的語言,稍加註意,就能抓住它的感人之處。和我們的習慣一致的是,旋律最優美流暢、鼓樂齊鳴、節奏和音量達到頂點、讓你心顫的地方,西方人和我們一樣,往往認為是高潮和最值得稱道的地方。雖然並不盡然如此,我們感到大部分如此。

    一次聽清這些西方音樂是不現實的,西方音樂是需要反覆聽的,咱們一次能聽多少算多少,對複雜的音樂而言,每聽一次,都會發現新東西,這也是他們的魅力吧。反正那些名曲就是讓你聽不夠,不但是聽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樂團,還要不同的指揮,美好的東西就是讓你無限眷戀反覆纏綿。

  • 3 # 安珍奶奶1

    1980年代中期應邀到香港一位有平民風格的“公仔麵大王”家中,餐後他讓我們欣賞音樂。當時還沒有DVD,只有LD盤的立體聲音響裝置。我們隨便點了《卡門》,當鬥牛士之歌的激昂旋律響起,使我們興趣盎然。西洋歌劇就是交響樂伴奏,美聲歌唱之極大成者。許多經典經久不衰。三大男高音歌王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也都是演唱歌劇的大腕。伴奏的樂團都是管絃樂隊規模近百人。而且歌劇都有故事情節,也可以說愛與死是永恆的主題。國家大劇院自成立以來已經制作和演出了多部歌劇,如《卡門》《圖蘭朵》《奧賽羅》《托斯卡》以及輕喜劇《塞維利亞理髮師》《風流寡婦》等等。中國三大男高音戴玉強魏松和莫家倫,和廖昌永等都分別參加演出。國家大劇院邀請世界名導名棒任導演和樂團指揮和各國男、女高音歌唱家出演,他們大都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家。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已是世界一流設計,舞美道具精益求精。音樂歌唱效果不經裝置擴音播放,完全是原聲,演員的演唱要在樂團伴奏下聲冠全場。給予觀(聽)眾以極美的視聽享受。

  • 4 # 老唱片立體聲

    欣賞交響樂、歌劇,必然包括所謂“古典”和“美聲”,即可以瞭解一下他們的藝術形式是什麼樣,有什麼不同?需要注意一點什麼?

    音樂怎樣欣賞,這個問題問的太大,甚至容易混亂,回答更容易混亂。例如“古典”想問的是什麼?推測是問“古典音樂”是什麼,怎麼欣賞吧?西方古典音樂本身定義複雜,容易帶來解釋的困惑。但這些問題牽涉都是西方音樂之聲的特性,涉及的根本是聽覺,側重從聽覺角度談談,可能容易理解。

    聽覺看不見,摸不著,有感覺,要說清,有點玄乎。但是,有感覺,因此不必過慮:凡是感覺的,是天生的,例如什麼好吃,不需要誰來告訴你的;視覺對美的感覺,胖瘦哪個美,也是一樣。自己體驗,就有感受。從這個意義上說,聽覺的音樂也是如此。

    欣賞音樂是人的本能,前提並不存在別人教你怎麼欣賞。一定要說要訣,只有自己多去接觸,通俗說就是多聽,即有感覺。不要擔憂曲目太多,樣式太多。如西方古典音樂的交響曲,好像很多,音樂會上真正經常演奏的,很多大師都指出,大致也只有100首左右。像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演來演去也就是那些曲子。

    音樂藝術形式上分兩大類,聲樂和器樂。聲樂指人聲歌唱,器樂即樂器演奏。聲樂有歌劇,藝術歌曲和宗教人聲音樂三類。人聲是由宗教唱詩發展而來,更是合唱藝術的源頭。用樂器伴奏歌唱,加入劇情就是歌劇。純粹人聲分聲部的演唱,叫無伴奏合唱,或清唱;單人或幾人,隨人的多少,叫獨唱、重唱、合唱、大合唱…

    器樂演奏即音樂會。不同樂器發聲原理不同,分為絃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等。西洋樂器個性過強的,如薩克斯、吉他等單列,其他的諸多器樂組合而成樂隊,按和聲需要分聲部合作演奏,叫做交響樂,或管絃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鋼琴演奏,還包括鋼琴獨奏,鋼琴為其他單件樂器伴奏,叫室內樂音樂會。

    世界上各民族的音樂藝術,都是從節奏、單音開始,發展到旋律,到復調。各民族音樂主流,至今還是線條美,即所謂聲線美、旋律美、節奏美。這是隻要耳朵不失聰,都能聽到的感受。西方音樂,尤其古典音樂的美感,重要的不止於此。

    西方音樂自文藝復興,開啟了新路。伴隨宗教改革而進入所謂古典音樂時期,德華人從教堂唱詩音樂中,發現了聲音的色彩美感,即和聲藝術。音樂藝術從傳統的平面性線條感,提升到了立體的建築感,交響樂出現是典型。其中經歷了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和浪漫派時期,走到現代的古典時期。

    所謂古典音樂是Classical Music的中譯,可以說是個不準確的翻譯。嚴格從時間點上說,西方古典音樂真正歷史並不長,距今大致在300年左右。中文這麼翻譯,想要強調的它是經典之意。從經典的意義上看,德奧流派是經典的經典,即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納等的音樂。

    經典在哪裡,上面已經說明了,它追求傳統的聲音美,還有色彩美、建築美。例如西洋歌劇,特別是德國歌劇跟義大利歌劇不同,以瓦格納和威爾第為代表。威爾第代表的義大利歌劇,屬於歌唱+戲劇的結合體,一般樂隊伴奏。

    瓦格納的德國歌劇,他自稱為音樂歌劇(簡稱樂劇),是歌唱+交響樂+戲劇的綜合體,像代表作《尼伯龍根的指環》,需要100多人的超大樂隊和歌唱家合作完成。其中《女武神》是西方歌劇最經典的入門代表作,強大的交響性音樂,抓人的戲劇張力,賦予作品巨大的魅力。

    器樂演奏的音樂有多種分類,華人接受西方音樂,受俄羅斯影響很大,習慣用想象去圖解音樂,從音樂欣賞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誤導。想象僅實用於部分標題音樂,如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其中雷雨的場景。樂聖田園不僅僅只是描述自然美,更多是抒發一種勝利欣喜,怎麼想象?

    器樂演奏的作品,更多是無標題,即純器樂音樂。特別是德奧音樂家的作品,還多用器樂型旋律,也不是我們偏愛的歌唱型旋律。這些音樂其中美感,更需要反覆聆聽,反覆咀嚼,反覆品味體會得到--音樂不是直接說明,而是透過各種技巧,有規律地組織樂聲抒發情緒,引起欣賞者美感,進而誘發共鳴,如瓦格納在《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創造性“發明”了半音和聲,鮮活地表達了人性隱秘情感。這大概是古典音樂為什麼特別耐聽、需要反覆聆聽的道理。

    西方古典音樂,無論歌劇、交響樂,或室內樂都強調原聲演繹。無論演出歌劇、音樂會上人聲演唱,器樂演奏,都不允許電子擴聲,避免音色改變或失真。因此,古典音樂對演娛場所建聲非常重視。換言之,音樂無論聲樂和器樂,都是講究發聲的樂聲,如所謂“美聲”指的是嗓音共鳴帶有的金屬感,唱的不好或場所的聲學條件不好,都會受到影響,這是欣賞時必須注意得。音樂之聲如果不講究,不叫音樂,而叫噪聲了。

    欣賞西方古典音樂,切記不要多看什麼中文介紹,更不要去想象音樂有什麼畫面、什麼形象。總之,上面羅唆說的都不重要,也未必需要先去了解什麼。相反重要和需要的,是自己耐心聽,反覆聽,聽到曲目滾瓜爛熟,自然而然有感覺;如有機會再對比聽,就有自己的判斷。入門可以從自己興趣的開始,也可以從經典的,如標題音樂,但最終還是會體會到,純器樂的吸引人,引發自己喜怒哀愁共鳴。有人提出,華人從鋼協《黃河》小協《梁祝》入門,可能是個不錯的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魷魚、章魚和烏賊是什麼關係?怎麼區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