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創業案例庫

    社群,是有共同愛好、共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有內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線,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使用者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舉例如下:

    A、分享型社群:因為某種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的社群,以知識經驗分享、行業交流探討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相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可以是輕度的,比如分享個購物連結,也可以是走的比較深的,比如從線上引導到線下課程等等。

    B、銷售導向社群:社群運營人員需要自己去做使用者轉化和銷售,也可能是粉絲使用者,也可能是忠實使用者。利用你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使用者的生命週期,標籤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你個人號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C、賦能型社群:需要社群運營人員去為小B和導購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簡單來說,私域社群是用來使用者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使用者),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內容和運營SOP。維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讓這些老使用者能夠持續不斷的復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內容,老使用者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適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適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為什麼要做社群?我以實體店為例進行說明

    2019年,實體零售店經歷的關店潮。

    疫情之後,實體店經營情況更是嚴峻。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消費路徑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如果說之前更多是談概念,那麼疫情之後,我們正式逐步進入新零售時代。

    為什麼要重視社群營銷,而且越是市場的頭部品牌,也開始越來越注重社群營銷。

    傳統的業績公式=客流量X體驗率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率。新零售時代的社群營銷,整體框架如下。

    社群新零售重新定義了人、貨、場。要想跟上社群新零售的步伐,必須認真的去體會“人貨場”內在含義的變化。

    我們先看幾個知名企業的社群零售案例引流裂變:透過獎勵的方式推動社群使用者裂變,迅速拓展社群使用者數量。社群促活:透過抽獎等活動,促進社群活躍度,提高使用者粘性。社群轉化:直播、秒殺等活動促成社群的進一步轉化。

    完成社群初步引流之後,透過秒殺等活動繼續裂變。總共銷售3000份,排行榜最高的推薦人數140人。

    還有,惠州50家商家聯盟分銷裂變引爆全城。強強聯合,形成更大的合力效應。

    總結:社群裂變營銷的關鍵流程如下

    社群的價值

    社群對企業與使用者的價值

    2020年疫情之下,部分企業靠社群零售進行自救。

    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可談——吳曉波
  • 2 # 一枚大位元

    首先看下網際網路發展目前的瓶頸,資訊傳播快,資訊嚴重不對稱,也就是普通使用者真不知道該如何辨別資訊的真假。

    那麼該如何解決呢?網際網路未來還是要落地到實體產業,人才是根基,因為人可以作為信託機制的一個小節點,因為這個小節點的存在,會讓身邊認識的圈子去相信他。這樣帶動力與影響力一定和網際網路上大家都不認識要快速且有效。

    所以做社群社群一定是未來以人為本作為傳播的渠道,因為誰也不想把自己在圈子內的名聲搞差了,落地社群當然還需要些時間,但是絕不會影響未來的趨勢。

  • 3 # 創元科技公社

    希望你能看完~

    在2020年,甚至未來10年,社群都將是不可替代的商業模式!

    社群,本質上是“多人群聊”社交方式的升級,社群賦予了群聊更深層次的意義,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的今天,反觀社群,其實是最有希望的新流量突破口。

    因為,社群就是社交。

    “社群裂變”萬人社群的流量基礎

    社群玩法2.0主要劃分為兩塊:一塊是“社群裂變”,另一塊則是“社群變現”。

    首先,我著重講“社群裂變”的玩法。

    你或許聽過群裂變、H5裂變等裂變方式,但付費社群有其特有的裂變玩法。

    付費社群的裂變玩法,其實是代理制,其分銷的層級僅有一級。

    玩法拆解:

    1、初級社群收費“19.9元”,使用者分銷成功可獲100%佣金。

    拆解:19.9元價格剛好卡在低客單價的分水嶺。若價格高於19.9元,則會降代理銷售成功率,若低於19.9元,則使用者的分銷的意願便不高,所以一般社群裂變的初級群都會採用19.9元定價。

    2、佣金即時到賬,充分調動社員積極性。

    詳解:初級社群的目的,在於“社群裂變”,希望透過初級社群能將社群的整個使用者群規模低成本擴大,所以只要付費進群的社員即是代理,即擁有100%分銷社群的許可權。

    初級社群要儘可能多的提供乾貨,如:課程以外的軟體、工具等,讓使用者感覺花的錢物有所值。

    5、社群直播講課,全面介紹社群的背景、前景、模式、玩法等。

    拆解:講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講課能夠充分激勵社群成員。社群代理製成功的關鍵也在於此。

    初級社群的玩法類似槓桿原理,透過一個受力點撬動龐大的流量,“社群裂變”的受力點正在於“100%分傭”,僅透過一級就可以裂變數萬成員的社群。

    “社群變現”,社群2.0的核心盈利秘密

    “社群變現”是“社群裂變”的延伸,整個社群玩法2.0的盈利便在於此。

    有初級社群,自然有“高階社群”。社群的具體命名可自行定義,為便於理解,我簡稱“初級和高階”。

    社群2.0透過初級社群裂變,透過高階社群或賣課變現,這是社群玩法2.0的核心商業模式。

    例:高階社群收費1999元,成為社群合夥人。

    詳解:高階社群免費學習社群創始人所有課程,擁有獨自建群許可權,享受高階社群分銷的80%佣金,免費參加公司合夥人培訓活動。

    這一步,目的在於“養熟”粉絲,從而促使付費進入高階社群。

    在整個社群商業模式之上,你需要先明確社群的定位。

    即,社群是做什麼的,社員可獲得什麼,社群能提供什麼。

    社群玩法2.0僅適用於網際網路行業的社群,並不適合其它行業:如餐飲、零售、貿易等傳統行業。

    換句話說,初級社群的人群定位,是一群寶媽、學生、職場小白,而非是一個行業的資深人士,整個社群玩法2.0並非是一個深度的網際網路交流社群。

    社群玩法2.0是一個網際網路產品,也是一個弱化IP屬性的社群,社群2.0更強調商業模式,也更注重流量變現。

    社群玩法2.0的生命週期,遠不如傳統社群。傳統社群可以至少做10年,而社群2.0玩法則較短命,短則1年長則3年,這便是極限了。

    目前,我所見的成功網際網路社群,在用這套社群2.0模式的大致有這麼幾個。一個是做抖音帶貨(流量)社群,另一個是做網際網路運營的行業社群,還有一個是做自媒體訓練營的職業成長社群。

    當然,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玩法,但模式和方法是可複用的,做社群最重要的是理解核心模式,理解什麼是社群,理解社群的商業價值,你才能做一個年入百萬的網際網路社群。

  • 4 # 聽張教主說

    社群的組成單位是人,意義在於把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圈子,透過興趣、愛好等方式,形成一種生態,總的來說,社群是人與人連線的工具,也是打造人與人強關係的媒介。

  • 5 # IT人劉俊明

    首先,對於普通人來說,抓住社群也許就抓住了網際網路發展的下一波紅利,在消費網際網路逐漸進入到存量時代之後,基於社群將構建出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

    社群在當前被廣泛重視,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社群是消費升級的必然。從大的消費升級角度來看,未來消費升級必然向定製化方向發展,而社群本身就是一個基於各種人群定位的概念,所以定製化的發展趨勢必然會促進社群的發展,而社群的定位也會越來越細。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大資料技術的落地應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群的發展。

    第二:社群的連結價值更高。相比於傳統的連結方式來說,社群的連結價值更高,而且同一個連結的價值挖掘空間也比較大。由於社群本身是基於社交網路延伸出來的概念,所以社群本身的粘性也非常高,這會使得社群更容易實現各種商業運營。實際上,近兩年所謂的私域流量變現,就是一種社群概念的落地應用。

    第三:社群能夠承載更大的價值增量。相對於傳統的電商模式來說,社群模式一個最大的特點是能夠讓普通使用者有更多的參與機會,這會明顯提升社群的發展速度。有了更多的參與者,自然就會整合更多的資源,也自然會承載更大的價值增量。

    對於普通人來說,要想在社群時代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應該從提升自身的連結能力入手,然後基於自身的連結能力來構建各種不同的社群,而有了自己的社群就可以完成各種模式的落地應用了。

  • 6 # 雲和資料

    管理大師德魯克對網際網路的影響力有過十分肯定的判斷:“網際網路消除了距離”。這種影響具體表現為兩點,一時消除了空間的地理距離,二是改變了資訊不對稱的主動方和被動方的地位,以上兩點影響使得使用者主權地位得以確定。

    網際網路的發展為社群的壯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網際網路的發展使資訊交流越來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以往按照地域、教育程度、收入、年齡、階層來劃分受眾群體,如今按照興趣、價值觀、娛樂和生活方式等共同的行為方式來重新劃分人群。

    騰訊CEO馬化騰說,新一代資訊科技正從價值傳遞環節向價值創造環節滲透,對原有的傳統行業起到很大的升級換代作用。對於傳統企業而言,根本的革新和解決方案是真正的改造升級自己的產品,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最新技術,透過使用者的主動訴求和智慧分析使用者需求,讓使用者深度參與其中。網際網路重構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與定義企業與使用者的關係。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網際網路思維,其實就是用網際網路的模式,來思考並且解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利用網際網路的精神、價值、技術、方法、規則來指導、處理、創新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

    傳統網際網路是因為品牌聚集一群粉絲,透過粉絲影響其他潛在消費者。而社群思維是使用者因為一款產品而聚集,互動形成社群,然後使用者深入參與到產品設計和開發傳播中,提供他們的智慧,最後因社群的發展而成就品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GB記憶體比4GB記憶體優勢大很多嗎?買手機要看哪些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