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糖食天津
-
2 # 杰倫命理風水
毫無醫學理論依據,這兩種植物菜非常流行,吃與不吃同樣有致癌的可能,人每天有吃不同的食物,什麼食物會致癌,什麼食物不會致癌,醫學專家也回答不出。
中醫凡藥三分毒,西藥副作用大,食物同樣有副作用,有好處同樣有害處。在這人類(談癌變色)的年代,什麼食物會致癌,什麼食物、藥可預防癌的種種傳聞多的是。有用麼?
請問醫學專家:腫瘤癌症的(良性與惡性)是什麼理論?腫瘤癌症在中醫五行屬什麼?連醫學在內也不敢保證不招癌症。以上三點理論在中國的《易經》傳統文化,有理論詳細可能分析。
-
3 # 楊宇37536542
家裡有蕨菜燉五花肉的傳統。每年蕨菜當季時,幾乎隔天要燉一鍋。因為全家人都非常喜歡吃,所以消耗量大。別人買都是一斤兩斤。我家裡基本就是十斤八斤的買。前幾年價格不便宜,肥而嫩的頭茬蕨菜還經常在市面上難買到。
現在好了,因為磚家說蕨菜致癌。吃的人大幅下降,飯店也少有采購了,做乾菜的也沒了。市面上價格奇低,而且品質上乘。天氣不錯的時候,上山踏青也隨手可摘了。感謝磚家。
也許蕨菜中真的含有某種致癌物質。但在今天這個假貨滿天飛、新增劑濫用的時代。我寧願放肆的享受大自然饋贈的美味,真正應該顧忌的卻是無良商家人為的坑。
順便說一句:魚腥草(我們本地叫折耳根),同樣是我的最愛。哈哈,磚家最好也能證明它致癌。
-
4 # 浪漫的茂哥
說它致癌,我不想說啥,我們用的姜,自己種的農民兄弟不吃,芹菜,現在還叫芹菜嗎,韭菜還是我們以前吃的韭菜嗎,我們有多少可以吃的,這山野菜吃了一輩子,沒發現誰有病了,而且是季節性蔬菜,都經過熱水焯了,這些狗屁專家,生生❤吧
-
5 # 不許鄙視吃貨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學博士史軍:魚腥草對人體健康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其含有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魚腥草素(癸醯乙醛),這種物質也是其腥味的來源。魚腥草素可以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鏈球菌等病菌生長,而這些是讓人發燒、咳嗽、嗓子疼的罪魁禍首。但是,魚腥草不能當藥,因為植物中的成分十分複雜,很可能誘發過敏等諸多問題。另一方面,魚腥草中含有馬兜鈴醯胺,而馬兜鈴醯胺會損害腎功能,乾魚腥草中的含量約為16毫克/千克。但是,吃多少魚腥草是完全安全的,目前還沒有實驗資料支援。
但這並不意味著魚腥草就一點也不能吃了。首先,魚腥草中的馬兜鈴醯胺是有限的,其次,魚腥草並不是我們日常主菜,食用量也是有限的,其風險要比很多食物藥物要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因為吃魚腥草導致腎損傷的報道。當然,相關的流行病調查研究也有必要開展。
就目前的資料來看,魚腥草的風險確實存在,但不至於被完全拋棄,作為調料吃無妨;但魚腥草也不是藥,大可不必因為某些“功效”去吃。▲
-
6 # 任有新2
隨著科學的發展,這樣的報道還會有很多。蕨菜和魚腥草,我都嘗過一點,這兩樣我都不感冒。報道有一定依據。我認為我們要相信科學,相信有良知講科學道德的專家。同時要冷靜,要有定力。癌症的確令人生畏。什麼東西含有致癌物質,含量多少?攝入量多少易致癌?都正在不斷研究之中。我覺得吃東西要隨大眾,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即堅持吃基本主食和熟悉的菜,葷素搭配,菜譜常新,而不追新,決不暴食暴飲,決不追時髦。魚腥草,是中藥,是講究對症下藥,講藥量和服用方法的。有一句名言,是藥三分毒。這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老祖宗也是在科學發展中生存的。
回覆列表
蕨菜致癌魚腥草有毒?致癌食物並不一定吃了就致癌
蕨菜致癌、魚腥草有毒!你還能愉快的吃這些野菜嗎?
把食物分成“致癌”與“不致癌”本身就是不合適的。很多食物“含有致癌成分”,不過“含有致癌成分”“增加致癌風險”跟“吃了會致癌”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作者系食品工程博士,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階會員,科學松鼠會成員。)
在消費者的舌尖安全方面,各種食材總是魔幻般的給我們驚喜,同時也飽受非議。致癌、治病、有毒、不健康,傳統的食材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 “蕨菜致癌”,甚至出現了“大米也會致癌”的謠言,這讓消費者摸不到頭腦,也讓專家和政府部門啼笑皆非!
蕨菜和魚腥草的確有著明確的致癌、有毒證據
對“蕨菜有毒”的懷疑起源於食用了蕨菜的牛羊會失明,骨髓功能逐漸喪失、白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等症狀,而大量食用蕨菜嫩芽的牛最快的在幾周內就死亡。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和英國的一些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經常吃蕨菜會增加食道癌和胃癌的發生率。後來,日本科學家從蕨菜中分離出了一種叫做“原蕨苷(英文:ptaquiloside)”的物質,明確地顯示了它的致癌能力。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機構(IARC)也將其列為可疑對人致癌物。
截圖來自於Agents Classifield by the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117從動物中毒現象,到流行病學調查,再分離出明確的致癌成分並具有活性,這構成了完整的科學證據鏈。也就是說,“蕨菜具有致癌能力”這個事情,是相當明確的。剩下的問題只是:吃多少蕨菜,能增加多少致癌風險?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科學家從中分離出了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olactam)。
知道它是什麼嗎?
它是一種臭名昭著的天然毒物,可以導致腎衰竭;它有著大量病例和流行病學調查的支援。更恐怖的是,馬兜鈴內醯胺在人體內會有更強的毒性。
也就是說,魚腥草“含有傷腎以及致癌成分”這個事情,也具有完整的科學證據鏈。剩下的也是同樣的問題:吃多少魚腥草,能增加多少風險?
對於嗜吃如命的吃貨來說,他們最想知道的是:既然它們存在風險,那我還能愉快的吃它嗎?
對於部分“坦蕩蕩”的人來說,蕨菜和魚腥草這些食物我們吃了千百年,“總有賤人想害朕。”
“致癌食物”並不一定吃了就致癌
其實,風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是直接結果。例如,大家普遍認為的“抽菸增加肺癌風險”
並不是“抽了煙就一定會得肺癌”而是患肺癌的機率會明顯高於不抽菸的人群。但需要明確的是,不管是蕨菜還是魚腥草,其“致癌”和“傷腎”的能力都比抽菸要弱得多。
日本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經常吃蕨菜的山民與相鄰地區但不吃蕨菜的人群相比,男性的食道癌發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則增加了3.7倍。考慮到食道癌的“正常發生率”,增加了兩三倍,人們並不能直接感受到。絕大多數人,的確“吃了也沒事”。
平時的烹飪能不能去除蕨菜和魚腥草的有毒物質?
有科學研究表明,經過烹飪以及其他加工處理,蕨菜中的原蕨苷含量會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而魚腥草主要是生吃的(魚腥草的特徵氣味加熱後會散失),馬兜鈴內醯胺也難以被烹飪所滅活。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烹、煎、炸、煮、炒,都不能完全的降低風險。
至於說“吃多少是安全的”、“每週吃幾次是安全的?”,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的判斷。如果想完全的去除這種風險因素,你只能不吃。
把食物分成“致癌”與“不致癌”本身就是不合適的。很多食物“含有致癌成分”,不過“含有致癌成分”“增加致癌風險”跟“吃了會致癌”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簡單地把一種食物稱為“致癌食物”是不恰當的,會對公眾造成誤導;但簡單地把它作為“謠言”,也是不恰當的,同樣會對公眾造成誤導。
最後,消道長想嚴肅而正經的告訴大家:這些野菜的確含有增加健康風險的成分,就跟鹹魚、臘肉、火腿腸也含有致癌的成分差不多;但如果你想體驗人間的饕餮盛宴並滿足口腹之慾,那麼它們也將會給你帶來非一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