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大俠學堂

    三星堆文化之歷史古仔

    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其年代下限存在爭議 。基於1933年至1980、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調查和發掘所獲資料,以及在1980年以後的多次發掘中,三星堆遺址考古獲得了更加豐富的資料,極大地豐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內涵。根據三星堆遺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區分佈較廣,又具有一群區別於其他任何考古學文化的特殊器型,發掘者將這一考古學文化命名為“三星堆文化”。涉及“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文化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

    從文化內涵上看,1986年以前所提出的三星堆文化概念,通常把它作為早期蜀文化看待,還認識不到它是一個古代文明的概念。1986年兩個“祭祀坑”發現後,出土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數千枚海貝,加上後來發現的三星堆古城址,這些重大考古新發現立即突破了以前的認識,使學術界最終充分認識到,三星堆文化(不包括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是一個擁有青銅器、城市、文字元號和大型禮儀建築的燦爛的古代文明;從整體上看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三星堆文化可以說是以夏文化和鄂西川東峽區土著文化的聯盟為主體的考古學文化。透過鄂西地區、三峽地區這樣的傳播路線進入了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平原,在當地相當發達的土著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之歷史意義

    是從蠶叢、柏灌、魚鳧到杜宇、開明等歷代蜀王世系所代表的不同經濟時代的都邑文化最早彙集的結穴處,提供了典型的古蜀城邦國家文化特徵的識別體系,填補了巴蜀城市文明早期起源和發展史的空白。

    展現了古蜀人恢詭浪漫、舂容大雅的藝術世界和鏗訇辯肆、不師故轍的文化心理,很值得考古學家們探索。為古代東方文明增添了新的篇章,為學術界留下了不同文明之間開放交流、互補互融的歷史經驗。

  • 2 # 懶人嗨起來

    所謂的三星堆文明指的應該是三星堆遺址兩座出土青銅器的祭祀坑所代表的文明。兩座祭祀坑的年代從陶器和銅容器看,都不能早於商代中期,也不能晚於商代晚期,就是說兩座祭祀坑的器物的年代應該是商代中晚期。這些青銅器代表的是商代中晚期成都平原考古學文化的銅器鑄造技術的巔峰。這一時期成都平原的考古學文化的陶器以成都中海國際社群h25和h26最具代表性,這支考古學文化的中心是成都平原,南部邊界可能在雅安地區,東部邊界可能是湖北荊州地區,在更東的商王朝據點湖北武漢黃陂盤龍城遺址都能看到這支考古學文化的典型陶器,這也是成都平原的考古學文化影響範圍最大的時候,是一支強大的文明。從青銅人面像反映的容貌特徵看,這支文化的主人無疑是成都平原古代居民,鄒衡先生在自己的論文集裡曾經說過這一點。就是因為這支文化的存在,強大的商王朝沒能真正介入三峽地區,在三峽地區能看到的商文化成組的陶器最西只能到達三峽東部地區的秭歸長府沱遺址。總而言之,成都平原從古至今,最強大的考古學文化就是這兩個銅器祭祀坑代表的文化,這就是它輝煌的真正原因。

    1. 對眼睛的崇拜。

    一般來說,很多農業文明是喜歡對太陽,山,水,動物等其他外物的崇拜。三星堆是發現的最早的對自我認同的崇拜,他們崇拜自己的眼睛。認為眼睛可以洞察一切。人類史上第二次認識自我,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後,歷史學家稱那個時代為,文藝復興。。對,就像這樣,透過這樣的藝術形式表達眼睛可以看得很遠很遠很遠~~~~或者這樣超大眼睛,我堅信,很多二次元動漫就是受到三星堆文物的啟發,才把人物畫的大眼睛,萌萌的。就像這樣,

    2.三星堆製造工藝牛牛噠。(有更新)

    太陽神鳥金飾(亦稱“四鳥繞日”金飾),是2001年出土於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遺址的一張金箔,屬商代晚期作品,整個金飾呈一圓環形狀,外徑為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量20克。金飾上有複雜的鏤空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為周圍等距分佈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著內層圖案,由四隻相同的朝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四隻鳥首足前後相接,朝同一方向飛行,與內層漩渦旋轉方向相反。圖案通常解釋為:四隻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內層12道光紋代表一年十二個月的週而復始。也可能與“金烏負日”的傳說有關。對其進行成分分析得知其含金量高達94.2%。該金飾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

    金沙文化和三星堆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沒有城牆,約等於三星堆文化的最後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轉移。

    那我補充別的準確的文物吧。。

    在金杖一端,有長約46釐米長的一段圖案,圖案共分三組:靠近端頭的一組,合攏看為兩個前後對稱,頭戴五齒巫冠,耳飾三角形耳墜的人頭像,笑容可掬。另外兩組圖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別皆是兩背相對的鳥與魚,在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狀物。--百度百科。

    大法師的最愛。可以召喚塔羅牌。

    打造各種大型青銅和這種厚度和純度的金,一個怎麼樣的境界。。

    還有一個現代化的文物。。看起來很穿越,雖然他代表了太陽。。

    這應該是盜墓筆記裡的那個神樹的原型吧。

    這可是公元前2800年至前1100年的人做出來的。

    (1)青銅神壇

    將出土青銅器進行檢測,在所有的樣品中均未發現鋅的存在。自然界中單一的鉛礦很少,鉛和鋅往往是伴生在一起的,冶煉鉛常用的礦石也稱為鉛鋅礦。因此在使用了鉛的合金中,往往都會發現微量鋅的存在。在三星堆青銅器的成分分析結果是:微量鋅是不存在的,在全部樣品中未發現鋅的蹤痕。這表明:蜀人使用來冶煉青銅的鉛礦、可能不是通常使用的鉛鋅礦,而是無鋅伴生的鉛礦,這與同一時期中原地區冶煉青銅的原料之一——鉛礦的產地是不相同的。但這樣的鉛礦在四川沒有被發現,古蜀人如何能得到它?

    有理工科的大牛解釋一下嗎?

    (2)連線技術有些青銅後面存在小的管子,是焊接技術。焊接。而焊接技術的歷史尚不足百年,青銅時代何以會有這種技術? 青銅神樹是鉚接技術接的樹枝和樹樁,同樣技術很高階

  • 3 # 異域少女小漁

    三星堆的獨到之處和為什麼受到高度重視,因為它的發現和考古發掘不斷的重新整理關於巴蜀地區的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因為發掘的物品高度精美,因為三星堆的考古不斷給人驚喜,也留下了許多未知的謎團去等待後人揭開。

    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絡。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以前歷史學界認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然後漸漸的傳播到全中國。而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證明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地區存在過不亞於黃河流域地區的古文明。

    三星堆遺址因此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遺址證明古巴蜀城邦佈局完善,人們的城市生活井井有條。

    三星堆遺址依託鴨子河,橫跨馬牧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優越,形成了經東、西、南三面城牆及北側鴨子河為防禦體系的古城。古城內外可分作祭祀區、居住區、作坊區、墓葬區,並有三星堆、月亮灣等重要夯土建築遺蹟,這些都體現出一派高度繁榮,佈局嚴整的古代王國的都城氣象,是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古城。

    三星堆出土文物證明古蜀國已有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有力地駁斥了傳統史學關於中原周邊文化發展滯後的錯誤。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玉石和黃金製品,造型特殊、製作手藝精美,表現出神秘的宗教色彩,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徵,是極為罕見的人類上古史奇珍。三星堆文物具有世界影響,屬世界文化遺產範疇。

    截至2009年,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中國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384公分,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長142公分,直徑2.3公分,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公分,重逾180公斤,被稱為銅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高64.5公分,兩耳間相距138.5公分。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

  • 4 # 豆漿騎兵
    長文,請耐心看完!!!

    一、出土之日: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佈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三星堆文化遺址的發現,始於當地農民燕道誠於1929年淘溝時偶然發現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廣漢縣傳教的英國傳教士董篤宜聽到這個訊息後,將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華人開辦的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根據董篤宜提供的線索,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和助理林名鈞於1934年春天組成考古隊,在燕氏發現玉石器的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

    1963年,由馮漢驥領隊,四川省博物館、四川大學歷史系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再次發掘了三星堆遺址的月亮灣等地點,展現了三星堆遺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後,三星堆遺址迎來了大規模連續發掘時期,前後長達20年。

    二、重要遺蹟與文物出土:

    1.西城牆:

    位於三星堆遺址西北部鴨子河與馬牧河之間的高臺地上,呈東北—西南走向,地面現存部分總長約600米,頂寬約 10~30米,底寬約35~50米,高約3~6米。

    2.月亮灣城牆:

    位於三星堆遺址中北部的月亮灣臺地東緣,按走向可分南北兩段,北段為東北—西南走向,南段略向東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條城牆與西城牆北段基本平行。

    3.祭祀坑:

    著名的一、二號祭祀坑位於三星堆城牆東南50餘米,兩坑相距25米,是三星堆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一號坑共出土各類器物567件,其中青銅製品178件,黃金製品4件,玉器129件,石器70件,象牙13根,海貝124件,骨器10件(雕雲雷紋),完整陶器39件以及約3立方米左右的燒骨碎渣。

    二號坑共出土各類遺物6095件(合殘片和殘件可識別出的個體),其中青銅製品736件,黃金製品61件(片),玉器 486件,石器15件,綠松石3件,象牙67件,象牙珠120件,象牙器4件,虎牙3件,海貝4600枚。

    4.三星堆城牆:

    三星堆城牆長度為260米,基礎寬度為42米。城牆南側有壕溝,寬度30~35米,壕溝距地表深2.84米,壕溝深24 米。

    5.仁勝村墓地:

    仁勝村墓地位於三星堆遺址西北部(西城牆外)的仁勝村,系首次在三星堆遺址發現成片分佈的公共墓地,也是首次在古城以外發現重要文化

    6.青關山遺址:

    青關山遺址位於鴨子河南岸的臺地上。經考古發掘,發現大型紅燒土房屋基址一座。從現場揭露部分推測其平面呈長方形,西北——東南走向,現能觀察到的面積約為100平方米。

    三、三星堆文化遺址的獨到之處:

    1.精美絕倫的青銅神樹:

    以青銅神樹為代表的青銅器具,共有八棵,為夏代晚期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於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其中一號大神樹高達3.96米,樹幹殘高3.84米。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樹枝的花果或上翹,或下垂。三根上翹樹枝的花果上都站立著一隻鳥,鳥共九隻(即太陽神鳥)。

    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二號大神樹的一旁,同樣有一條蜿蜒盤桓的龍,神樹與神龍的一體形象,使神樹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與深厚的象徵意義。

    2.匪夷所思的青銅面具:

    《華陽國志》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華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青銅面具的出土,與這則記載高度吻合。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眉尖上挑,雙眼斜長,眼球呈極度誇張,呈柱狀向前縱凸伸出達數十釐米;雙耳向兩側充分展開;短鼻樑,鼻翼呈牛鼻狀向上內卷;口闊而深,口縫深長上揚,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狀。被人們戲稱為“千里眼、順風耳”。

    3.威武的青銅立人像:

    人像高172釐米,底座高90釐米,通高261釐米 。這件青銅立人像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年代最久遠、也是最高大的青銅人像。人像立人像頭戴蓮花狀(代表日神)的獸面紋和回字紋高冠,後腦勺上鑄有一凹痕,可能原有髮簪之燈的飾物嵌於此。身著窄袖與半臂式右衽套裝上衣三件。人像最外一層為單袖半臂式連肩衣,衣上佩方格狀類 似編織而成的“綬帶”,“綬帶”兩端在背心處結襻,襻上飾物已脫。衣左側有兩 組相同的龍紋,每組為兩條,呈“已”字相背狀。

    以上三個三星堆文化遺址中最有代表性的青銅文物,說明在三千年前中國古代青銅雕塑技術已十分成熟且先進。在大型人物面具的焊接技術;面具澆鑄時的成型、切割、開孔技術;青銅神樹的分段鉚接技術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堪稱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

    四、為什麼重視三星堆文化遺址:

    1.文物種類的獨特性:

    兩坑出土器物的種類,除部分中原地區夏商時期常見的青銅容器、玉石器和巴蜀文化遺址常見的陶器外,大多是過去從未發現過的新器物,如青銅群像、青銅神樹群、青銅太陽形器、青銅眼形器、金杖、金面罩等。兩坑出土器物不僅數量巨大,種類豐富,文化面貌複雜、新穎、神秘,而且造型奇特,規格極高,製作精美絕倫,充分反映了商代蜀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黃金冶煉加工技術、玉石器加工技術以及獨特的審美意識和宗教信仰。

    2.文化遺址在考古學上的歷史地位:

    一、二號祭祀坑既是整個三星堆遺址的精華所在,同時又代表了古蜀文明之最高成就。它們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巴蜀地區青銅時代的歷史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填補了中國青銅藝術和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空白,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於商代四川盆地社會發展水平的傳統認識,必將引起人們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歷程的重新審視,在中國考古學研究課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正是因為三星堆文化遺址在文物獨特性及填補歷史空白上的獨一無二性,所以三星堆文化遺址自出土之日起,便一直廣為人們所重視,也一直作為四川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址而廣為人知。

  • 5 # 明月清風高樓望月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震驚了世界。其獨特的青銅器造型,以及精美的玉器,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由於沒有文字記載,其年代,和來歷,至今不好定論,隨著不斷的發現,相信有一天會有大白天下的一天。

  • 6 # 吉乃2

    彝族文化對三星堆文明或有深刻影響

    涼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開展的專案對比圖公開後,更引起了大量學者對此關注。

    相似之處獲學者肯定

    彝文翻譯家且薩烏牛是最早一批發文探索彝族與三星堆歷史文化的專家之一,早在2002年,他寫作的《彝族古代文明史》一書中,專門提到這一點,認為雙方具有親緣關係。2012年,涼山彝文所出版的雜誌《諾蘇》上,且薩烏牛寫道,“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有些文物造型,很難不使人把它們同彝族傳統器物的造型聯絡起來。如青銅人像左耳穿孔、纏索辮狀頭帕、豎頭結、赤腳、裝飾……都使人自然而然感到似曾相識,聯想到似為一脈相承。”

    同樣,彝族文化研究學者阿西魯哈也撰文提出,“三星堆”文明屬典型的彝族文明,三星堆和金沙遺址出土的眾多石虎等反映了彝族的太陽、虎、鷹三大圖騰崇拜;出土的酒罈、酒具、披氈等生活器物和耳朵穿孔銅像體現了彝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出土的很多法器展示了彝族的畢摩文化;此外,出土的文物還與古代彝族社會的等級制度、彝族黑黃紅的色彩文化、古彝族文字和刻畫符號都相符合。

    據資料顯示,歷史文化研究學者劉明武、中央《求是》雜誌原主編王天璽、美國學者林榕、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普忠良等,都在觀看對比圖片後,透過題詞、寫信、撰文等方式,肯定了彝族文化與三星堆文化之間的關係。

    可能源於彝族祖先一個支系?

    阿西魯哈認為,首先,烏蒙彝族文明匯聚古蜀國形成“三星堆”文明,隨著歷史的發展,彝族向西南三省開始第一次大的遷徙擴散,再向東西北四面八方擴散,“三星堆”文明是隨著古代彝民匯聚到蜀中大地的。蜀帝杜宇在帝位爭奪失利後,被迫率領所轄的部分彝族部屬沿金沙江而上,途經今天的屏山、美姑、昭覺、西昌、會理到巧家、魯甸、昭通定居。杜宇的子孫分別遷往雲貴川各地,與第一次遷徙擴散後居住在西南各地的彝民融合,形成了新的分佈格局。因此古蜀國遺址“三星堆”文明,也體現了彝族文明。

  • 7 # 有錢讀寫記

    三星堆首次1929年被發現,1979年正式開挖,一直挖了2年,直到1981年,才展現出三星堆的原貌。

    三星堆獨到和重視的地方,其實是同一個答案,那就三星堆太過特別了。

    特別到什麼程度呢?

    歷史對三星堆文化這個歷史文明完全沒有記載,也就是說,歷史上完全沒有任何明確的蛛絲馬跡,談及到三星堆。

    等到三星堆被髮掘後,等於是一場從天而降,但沒有源頭的事情,三星堆裡面的人,他們是誰,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了?

    一無所知。

    歷史一片空白。

    就衝這兩點,你說三星堆的獨到之處在哪,是不是很明確,應不應該重視?

    三星堆遺址面積很大,12平方公里,出土文物時間的跨度很大,大到2000年中的東西都有,銅器,金器,石器,玉器,象牙,貝殼等等。

    可謂是,規模大,年代久,文物豐富。

    可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卻在歷史中毫無記載。

    這怎麼能不引起歷史考古學家以及好奇吃瓜群眾的心呢?

    再看看裡面出土最著名的,三星堆青銅人像,哪裡有人長成這樣,所以三星堆帶給人們的迷題還有太多太多沒有得到答案。

    解開三星堆文化,可能會發現,人類至今沒有發現的大事件,而研究三星堆文化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啊,這裡面的任何一個動靜,都足以撬動每個人的好奇心,可謂青史留名。

    歷史給了三星堆厚重,我們給了三星堆足夠強大的好奇。

    當然,歷史學家,也有很多猜測,比如和商代有關,在四川出土和古蜀部落有關,也給了很多想象的空間,但到底是什麼,沒有人,有證據,沒有證據的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魅力。

    此生之年,希望有機會見到三星堆文化的破解密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人設崩塌,為什麼嗨氏淪為三流主播,而張大仙依舊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