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47460208505
-
2 # 玲玲讀書室
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犯錯,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處理問題。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經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發現,當孩子們對自己失去信心時,他們行為的目的就會出現四種錯誤,分別是:尋求過度關注——只有在得到你的關注時,我才有歸屬感。尋求權力——只有當我說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對我發號施令的時候,我才有歸屬感。報復——我得不到歸屬,但我至少能讓你同樣受到傷害。自暴自棄——不可能有所歸屬,我放棄。在孩子們眼裡,尋求過度關注和尋求權力,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歸屬感和價值感。而報復則是他們希望透過破壞性的行為,補償自己受到的傷害。如果孩子選擇了放棄,那是因為他們真的失去了信心。
那麼你家孩子究竟是因為什麼犯了錯,找到原因,才能解決。千萬不能劈頭蓋臉一頓批評或者打罵一頓。要去探究孩子犯錯背後隱藏的密碼。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揭開不良行為背後的密碼,幫助孩子正確地面對和解決問題》
https://www.toutiao.com/i6724880558159036939/
當我的孩子犯了錯誤,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冷靜下來,去尋找一下錯誤的根源。
為什麼呢?因為只有我們找到了孩子犯錯誤的根源,才會徹底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如果我們找不到孩子錯誤的根源所在,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的話,那麼我們就不會“斬草除根”似地除掉孩子錯誤的根源,因此,孩子難免下次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當孩子犯錯誤時,切忌使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暴力只會起到一個逆反的作用。作家長的,平時對待自己的孩子應該以朋相待。因此,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家長更應當冷靜,去聽聽孩子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當你聽出孩子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內將他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提出來,勸他改正。
儘管孩子做得再不到位,做父母的,也不要對著孩子大吼。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畏懼感,因而使得兩代之間的人形成一種隔閡。應該很和氣地教育孩子,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只有這樣,才會幫助孩子徹底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