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180723708
-
2 # 新風堂堂主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萬 物 恃 之 以 生 而 不 辭 , 功 成 而 不 名 有 ,衣 養 萬 物 而 不 為 主 。常 無 欲, 可 名 於 小 ﹔萬 物 歸 焉 而 不 為 主 , 可 名 為 大 。以 其 終 不 自 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前面講了“樸”。這裡提出一個“大道”。道的本真是樸,存在於萬物之間,說不清道不明。
“大道”就是道,加個大隻是區分於前章的“樸”。道存在於天地人萬物之間,道就在你的左右。
第十章已經描述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萬物依賴道而生存,但是道“以萬物為芻狗”,生養萬物不辭辛苦;萬物生長了但是不覺得這是自己的功勞;育護了萬物但是不佔為己有。這一段,老子又重複在描述、加深印象的意思。
對於任何東西都沒有佔有的慾望,所以可以稱之為小;萬物都歸依與他但是他生而不有,所以可以稱之為大。道是什麼?“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就因為他不以為自己包容萬物,虛懷若谷,“萬物歸焉而不為大”,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大。“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同一個道理。
這章的“大”,就是純粹物理意義上的大。與二十五章的“強為之名曰大”是兩個概念。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
3 # 三教一家共華夏
動物吃動物,下一世還是動物!
人多吃動物,也會慢慢變成動物!
動物如果有靈,慢慢修,也會慢慢變成人!
人如果慢慢修,則會修成天人,修成神人,修成仙人,甚至更高......
我們該怎麼選擇呢???
-
4 # 善傑
天地人三才,中國傳統將萬物之靈的人與天地並立,就是為了將人與動物界隔離出來。因為人與動物除了智慧有差距外,其它方面差距很小。天有不殺之德,人就應有仁愛之心;為口腹之慾而塗害生靈為君子所不忍,所以孟子有日,君子遠包廚也。
-
5 # 了悟一一一佛門俗家弟子
動物之間·天敵。比喻:蛇是老鼠天敵,鷹是蛇的天敵,人又是鷹的天敵,這一切都是維持一個生態平衡。當今的人類,是地球的主人,不可濫殺無故,無論誰殺誰,今世你殺他,耒世他殺你。因果報應不可不信。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耒世果,今生作者是。
-
6 # 布魯姆96833461
動物之所以為動物根源就在於過分執著,過分執著於吃喝玩樂,生殖後代,人類祖先頓悟的這點,擺脫了那個執著,所以才有了人類今天的成就,但是許多人類個體還遺留著過去的痕跡。
當動物也放下執著,世間萬物和平相處,互不侵害,互相幫助,世界才真正大同。
-
7 # 亦復如是嘛
唔,人有意殺一切動的生物,人物都是殺生,但有幾個情形招感不同的果報其一故意,無意,恨意。其二仇殺,誤殺,心殺,畜禽之間懟殺業力互殺都是殺生。常人言無明火起動大殺機,就是無始以來的殺業引發。所以做人都應該慈悲為懷,莫以為予人什麼,其實受用的是自巳。
-
8 # 永恆的祈禱者
動物之間,那叫食物鏈,那叫為了生存。動物要分三種“一種是草食性動物,一種是雜食性動物,而另一種就是肉食性動物。”草食性動物以食草為生;雜食性動物即食草,也食肉;肉食性動物以捕獵食肉為生存。肉食性動物假如不捕獵食其它食物的肉,那就面臨自己會被餓死,而我們人類不吃其它動物的肉,也照樣可以生存,再說,我們人類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做成美味來食用,什麼酸甜苦辣,什麼紅橙黃綠都可以調製成美味來飲用,可是動物們只求能填飽肚子即可,那你說,動物捕獵是殺生呢,還是我們人類殺動物是殺生?
-
9 # 顯微之間
陰符經中說“天生天殺,道之理也”有生就有滅,生死是最常見不過的事。世界本就是一張因果交織成的網。對於動物,生存是第一要務,食肉的殺動物,食草的殺植物,一切運轉生死疲勞。人最重要是了悟根本的規律,然後而後行。有動物成精怪者,也是覺悟修行所致,若能領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就能超脫,需要慧根需要因緣際會。絕大多數的萬物處於並長期處於生生殺殺的因果之中。震撼於一句話——執迷不悟,此生休矣
-
10 # 石長勇1
世間萬物都在六道中輪迴,都將面臨殺與被殺的關係。只有人可以自己選擇在與不在六道中輪迴。殺生是指不想在六道中輪迴了,想要超脫,你就不能再殺生了。
-
11 # 靈至清
天生萬物,人殺動物是殺生,殺其它生物(菌類,植等)也是殺生。動物之間理所當人理所當然也是殺生,生有偉大也有渺小,死有重於山輕於毛的說法。講個小故事,幫助理解:生求偉大,死求重如山。殺雞有警猴的價值,所以雞死重如山,是有價值的。雞犧牲了肉體凡胎對莽撞的頑猴進行警告教化,度猴為善終成戰佛。雞生立偉功,來世論功入輪迴投金貴人家,鬥戰聖佛永遠護佑。殺雞吃肉取卵的那隻狸貓因有九條命,老而不死。雞感恩狸貓前世作殺業得野生報,便請狸貓入家成座上賓客。
-
12 # 天機陣
動物之間相互殺生也叫殺生,也有業力,以此業力,今世你殺我,來世我吃你,生生世世輪迴苦海,無法脫離。解脫的法門就是先皈依三寶,懺悔往昔罪業,然後受戒。多做放生護生的善業。命終求生極樂世界,就可以解脫了。
-
13 # 我皈依佛法僧
一切眾生皆平等,上天皆予生存的權利,佛家也好,道家也罷,都在說戒殺斷殺,不可為一時口腹而殺他命以自存活,儒家有一句,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自己珍愛自己的生命不應該殺害他命,對於人與動物來講,我們每一個都是個體,守好自己的原則,人也好,動物也好,我們都要自己做好,這樣不管是人或動物,都能成為當中群體的榜樣,則善哉!
-
14 # 晨豐易品
人是高階靈長類動物,而動物本身就是低階的。
也許用詞不當,我詳細點來闡述:
人的靈性和智慧是動物難以匹配的,修行裡都有句話叫:“人身難得!”
為什麼“人身難得”?
因為人身是整個宇宙的通道,動物需要修行或者是有一定功德才能換取人身,而神仙需要歷劫或者修行提高也是需要人身來修行,所以人的修煉是最有空間的。
言歸正傳,佛家提倡不殺生,看起來是行為,只是約束的是心性,因為不殺生的人心中才能有慈悲,有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人要如果懂得慈愛萬物就能接近佛祖所提的“自性清淨”。
不為慾望而妄為!
-
15 # 黑山老妖207736493
人如全麻木,皆無生慈悲,人如常長智,憐生憐生殺,人之所為人,皆生居慈悲,如同動物擬,動物少選擇,動物同人比,較之人居智,勸人少殺生,亦去還可去。只為惜生命,一葉真菩提!君子當常記!人與動物殊!
回覆列表
天道執行,皆循自然。人類殺生與動物捕殺有本質區別。且不說動物捕殺只不過是為了生存,即便是選擇的物件,也往往是老弱病殘,並不濫殺,甚至有促進種群最佳化的作用,這是長期相互進化的結果。不然,任由一種動物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下生存,後果也是災難性的。反觀人類,那就不僅僅是殺生了,我們甚至連同類都不放過,而且是虐殺。立場、觀念、信仰、種族、物質、精神都可以成為我們嗜殺的理由,這已不是能在生存概念能夠詮釋的了。你們看,殺與殺何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