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的回答是在說“心學強調的是認識到客觀事物的不可改變,所以改變自己的看法與觀點。”,還有人說“心學是遇到問題時,幫助分析”,那麼有具體的自己用到的例項嗎?最重要一點,有人說“心學就是在工作中“格物”。
5
回覆列表
  • 1 # 四魂之玉6

    非常高興能看到有這麼多人關注心學!甚喜,甚慰。

    學習心學,或者說學習以“心學”為名的一種智慧,有什麼方法呢?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觀點,獲得的修為也各不相同,我們不要在意到達什麼樣的果位,小可結合自身多年的體會,試為析之。

    心學是什麼呢?首先,當然是王陽明所開創的一門思想、學問,但是,它歸根結底還是探索人類社會和自然規律的一門哲學,大家都知道心學的典籍如傳習錄等,這門哲學的關鍵是否就是在多讀聖人教誨上下功夫呢?我覺得,是,也不是。

    首先談“是”。哲學沒有那麼玄乎,不要神化,為人為學是,吃飯走路也是,學習、修煉哲學要以平常心對待。人的哲學意識是怎麼產生的呢?當初生時,你的需求就是喝奶,隨著人越來越大、經歷的學習工作生活行為越來越多,會讓自己產生很多困擾,對知識、對愛情、對追求、對健康、對權力、對自由......這些個人經歷上的客觀境遇和意識上的客觀需求,會讓人作為高等生物產生對哲學的探索,因此產生了儒家、佛教、道家、馬列等等哲學思想,雖然表象或外在主張有不同、用詞有差異,但其最精髓之處是一樣的,心學亦然,所有的哲學,都在於開悟人類自身的智慧,須明白這一點,勿駐表相。學習哲學,任何宗派的文字只是哲學思想的表達載體,而非哲學本身,切記切記。

    沒有不學而悟的哲學。典籍的文字學習是必須的,好在儒家思想在中國傳承已久,深入人心,不過如果要加深認識和理解,系統地看看《大學》和《中庸》等典籍會有幫助,尤其是理解傳習錄的那些對話內容(我個人推薦還可以讀讀《金剛經》)。認真地理解這些文字,是學習心學的基礎。怎麼學習我說得比較簡單,並非其不重要,姑且認為我個人比較懶惰,或就學習本身來說我覺得我來大篇幅講不會比儒家的典籍更好,還是請大家就原文原著上下功夫,莫求捷徑速成,我也不會劃重點,咱們可以就細節上探究討論,莫做無思之辯。

    沒有不行而悟的哲學。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學習心學既“是”讀心學、又“不是”讀心學,大家都知道心學的四句教以及知行合一,看似簡單,實際上很容易因簡單而跑偏。相信大家周圍都會有這麼一類人,他們博覽群書,博聞強識,許多經典原文、引用考究都能娓娓道來,很是淵博,如果你仔細體會他的文字或話語,會感覺只是一曲典籍的交響,卻無法提升內心的共鳴,這是絕大多數人修習心學之類哲學智慧的通病,重形不重神,這也是王學突出“知”與“行”的良苦用心之一。行是什麼?簡單地說行是知的實踐和思考,“行勝於言”,切忌坐而論道,大家可以看即便是傳習錄,也體現著一種學識基礎上的思辨行為,它是儒家思想開悟智慧的點睛之作。

    “行”是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的過程,剛開始在一二件事情上用功夫,如何去人慾、存天理,發現事物的規律,以行來修正知、再以知來思考行,迴圈往復,人慾日減,則天理自明。很多人覺得心學這個地方深奧難懂,難以執行,有誤人玄學之嫌,佛說人人皆可成佛,王說人人皆可成聖賢,看來都是清談,只好用MBA的案例模式來敘述一下,否則我不能使人領略心學之美,反倒滋生故弄玄虛之嫌了。

    傳習錄裡有很多王陽明針對好惡、用功等格物對答的案例,都很精彩,比如跟希淵的那段關於聖賢的對答,堪稱經典!我以“自由”為案例剖析一下我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可是什麼是自由啊?自由,是不受外界阻礙、影響,根據自己意願支配行動的行為。當我鬆開扶著床的手獨立行走時、當我關上門一個人在床上用被子練習發球時、當我點上一桌我愛吃的美食大快朵頤時、當我坐在辦公室抽菸時......其實都是我對自由的追求。

    我常常想,人所追求的自由是一個什麼目標狀態?人有說話的自由,是否在課堂上就可以肆意聊天呢?人有進食的自由,是否可以在地鐵上開啟一個鯡魚罐頭就臭豆腐呢?這是自由的第一“格”,即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尤其在一個社會群體裡,個體的自由必須尊重他人的權益。

    然後,自由是怎麼獲得的呢?首先是想,我想要什麼樣的自由,然後呢?這個自由就由天而降了嗎?顯然不會。小時候,我希望獲得不被母親嘮叨的清淨自由,我會盡量把事情做好,有時說不上是對讀書的認真,但我只要手捧書本時就能獲得極大的獨立時間和空間,I got it;人越來越大,書越讀越多,我想獲得看我喜歡的書籍的自由,我想週末不去自習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短暫旅行,我只能讓自己把本職學業完成得更出色,I got it;工作了,我想獲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我必須擯棄那些“想做的事”之中的個人喜好、偏執等私慾,尋求具備更大更廣意義的願景,並以此結上各種資源的緣分,方能享受自身自由的福報,I got it;我有孩子了,面對她對物質和自由的索求時,我跟她說,你可以想要任何東西,“想”是你的自由、你的權力,但任何想法都要你去努力才能實現,這就是自由的第二“格”,自由是必須有的夢想,但不是“白日夢”,唯有探尋實現自由的途徑,方是你所能有之夢想。

    自由的目標在哪呢?要到什麼程度才算是自由?舉個例子,有朋友跟我聊天,說得有三千萬存款才能算財務自由,否則還是心慌慌。我說為什麼是3000萬?他說這樣存銀行裡每年拿利息都幾十萬,幾十萬就夠一個家庭想去哪就去哪、想吃啥就吃啥......也就自由了。這代表了目前普遍的社會浮躁心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我是這麼說的,對待財務自由應該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在的數字,3000萬;另一個是內心的慾望,我可以降低我的自由標準啊。這是自由的第三“格”,自由的標準?I don"t know.不過,我想應該是內心的平靜,能讓你內心平靜下來,就是你的自由標準。讓你的內心少些貪婪、少些虛榮,少些得過且過、少些自我開脫......沒有這些情緒和慾望了,平靜即是自由。

    如此思路,一路格下去,吾日三省吾身,多下功夫,切勿務虛清談,必會革除私慾,天理自明,日減一分人慾,日現一分天理,這就是心學學習的精髓。

    創建於2017.12.17

    編輯

  • 2 # 至良知zlz

    說王陽明“三不朽”的有之,說他聖人的也很多。我認為學習陽明心學,關鍵是個體感悟,在此方面我想談談我的感受。

    瞭解陽明心學,先從他經歷中瞭解。陽明說他自己的學問是“從千難百死中得來”,他一生也的確是千難百死中度過,說他九死一生也不為過,大部分人有此經歷都沉淪了,他卻獨創一門“心學”留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看了很多關於他經歷的書,日本有兩個研究王陽明的大家寫的《王陽明傳》很詳實。後來我讀《傳習錄》,第一遍沒看明白,不知所云,也可能就是陽明說的所謂“下根之人”吧!後來看第二遍,漸漸明白了一些,也才感到他真的偉大。

    大道至簡,陽明心學說簡單就幾句話,說複雜,你得用一生去體驗。“知行合一”,“至良知”,何其簡易?“知行合一”目前是中國三所著名大學的校訓,但學生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這四個字真諦?大部分人理解錯了,常人理解是,先知後行,陽明說,只知而未行還是不知!他的重點放在“行”上。看他文章不在韓愈之下,重點是他不以虛文為一生之追求,而是文武兼備。文人武功,他不在諸葛孔明之下。

    最佩服的是他勇於挑戰權威,挑戰先聖。我們大部分人是不敢挑戰先師先聖的!關鍵是他先實踐先聖的理論,諸如朱子“格物致知”,要知道宋、元以來是無人敢於挑戰朱子的,他是“格”竹子格出病來,才發現人一生格盡萬物是不可能的,才慢慢發現“心即理”,每個人都應該向內心求理,發現你的本我,發現你的“良知”,這才是大道!這才是真理!

    他並說,道理是天道,是大家公認的道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為是非,況且有些道理也並不是孔子說的!這是他給後人的另外一個遺產。如果後世的華人能多多學習他挑戰權威,挑戰成見,我們就不會總是抱殘守缺,也一定會把我們的文化更好的發揚光大!

    他的心學不是高高在上的,高不可攀的,“至良知”,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只是被愚昧給矇蔽了。他並說“愚夫愚婦”皆可成聖。給我們“愚夫愚婦”指明瞭一個光明道路,使我這個“下根”之人也可以有個成聖之路,豈不快哉?當然,他還有一個“份倆”之說,愚夫愚婦還得多多學習,以增加自己辨別“良知”的能力。

  • 3 # 鑽石鼻子

    心外無物-別無他法修習心學,入門極易,不過是抓住”心外無物“,先懸置所有所謂的已知事物,想象自己是個有理智心的嬰兒,抽身回頭細細地看看這個在虛無中也會無條件思考的”心“,再以之為出發點去認識一切,從而構建全新的精神世界,但不可再有心內心外之分,不然就又繞回去了,前功盡棄。例如,客觀?世界?你不觀,我不觀,無人觀,哪裡來的客觀世界? “江畔何人初見月?”就已是人,月,江三像既成而初心隱自性迷的歧問,至於“江畔無人月更朗,月朗江流水更清”這看似說的更有道理,可不過是拾人牙慧而睜穢眼看了這前人剩下的江水與月光,就像李商隱夢莊周,做了感慨後的感慨,而後人讀之痴迷更甚,繼續感慨下去,所謂夢中有夢,夢無盡頭了。可見,如此糊里糊塗地耍了賴皮,還站著說話不腰疼,可笑至極。而更可悲的是認識裡錯一步,十有八九要一路走到黑的。注意這裡講的不是煉丹的仙術,而是“明心見性”的理智智學,心術不正只想發財稱霸成仙成佛的請直接繞道,等你們一敗塗地後,再來不晚。以後我會慢慢講,而且很慢很慢很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回來接著說,小心了各位,“明心見性”的過程裡,“曠意虛心”是必須的,但所謂的謙虛就能免則免了吧,那不過是人與人之間彼此嚇唬用的,若當了真,絕必噁心你一輩子,還沒解藥。不知所以的自己跟自己客氣,像朵水仙花似的,所謂想得美,就未必想得真,這就是王陽明最看不上的“鄉愿”。再借白蛇說說心性雷峰塔-真假白蛇“新白”中,白素貞與許仙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固然是五十集故事的主旨與壓軸,但因報恩而生的千年因緣,細思不免沉重,觀久又覺俗氣,畢竟報恩的道德義務加身的白蛇很幸運地遇見了千八百年後已轉過二十世的恩人牧童,一個翩翩書生,俊美少年的許仙。不然若是一腦滿腸肥的屠戶,或某個膏粱紈絝之徒,如白素貞自己施法推算的那樣,那這恩報不報,可就真是未知數了,總不能為了報恩而隔應自己。總之,白素貞沒有被“頂頭上司”觀音菩薩捉弄,而極其幸運的在自己“政治正確”的報恩任務裡,雖如履薄冰一般,但還是遇到了真愛,並佳偶天成,神仙眷侶了好一段日子,絲毫沒有一般報恩的行為裡常見的曲折與違心。但文曲星降世後,兩人雖情義更深比當初,可無奈緣盡於此,當白素貞在去留兩難的絕境之中焚香鑄禱,一片機心僥倖間,等來的卻是菩薩的“息心”示警,至此白蛇報恩故事裡巧得佳郎而如坐春風的“輕佻”橋段徹底告終,白素貞也魂不守舍的墜入如“漢姆雷特”的經典絕境。她要在皈依三寶的我相“存在”或至情至愛的真性“毀滅”之間做出抉擇,而正因為白素貞有兩千年道行,才“佛毒”至深而萬萬想不到這一層,即便她不再有心事佛以期來日位列仙班,但苦於心性易道千年,迷途難返而沒有其它出路,只能痴想著佛法有漏而僥倖逃脫,或乾脆坐以待斃,為情而殉其所有,天網恢恢中形神俱滅也在所不惜,可如此的“大無畏”亦不足以明其心。至此白素貞的絕望與不甘構成了新白故事的精神巔峰與思想黑洞,即一個駐我相則迷而至恐,卻存真性而堅則至情的虛實向懟的內心,其中天人交戰,電光火石,大觀裡一時空色相接,相殺,相生的混沌圖景,向有意於解悟“初心真性”的觀者隱現出來。所以理解白素貞如此的痛苦而能感同身受就是觀者自我向“初心真性”迴歸的開端肇始,而能更進一步地堪破白蛇的兩難抉擇,做到觀之若素的達理通情,去妄存真,便是“明心見性”漸入佳境的徵兆,所謂心學修為中的最低福利,至此,各位就可柳暗花明,暫歇口氣了。但務必原地稍息,慎獨始終,不然走錯一步,就誤入了修禪佛的歧途了。至於說法海擒白蛇入雷峰塔,就是白素貞駐我相痴迷而生出的無限恐懼,實是其心性迷失之中栩栩然的假象色意。而這本無根的恐懼裡那些殫精竭慮的驚憂慌亂,也構造了,世情俗心因我執昧懼而退而求其次的渴望裡,那看似圓通的迷失之境,那裡面盡是些馴服的,瑟縮的,猥瑣的,又羸困的人生世象,就像在雷峰塔裡打坐唸經的白蛇一樣,他們的初心真性已然死在了讀不懂也不想讀懂的經文的字裡行間和自己對之有口無心的唱誦裡。解鈴-白蛇的執昧白素貞曾對小青訴說其與張公子的因緣前世,原來是上界的撿香童子,臨空飛渡之時無意間看到西湖邊翠坪上,一隻青蛇翠綠欲滴,它往來遊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童子觀之有感,頓而生出歡喜凡心,被貶下界,投胎張府,明承接宗桃,暗了此因緣。可“聰明”的白蛇終不似青蛇那般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終日嬉戲玩耍,不知“佛道”為何物。白素貞煩惱著在“看山不山,見水不水”的“了悟”裡,錯以心外之物為志,而初心迷真性隱地發願“修佛向道”以期先成人後飛仙,經歷千年苦修而終得以幻化人形,一步錯,步步錯地再入人世報恩歷劫,但好在與許漢文的情劫之中,白素貞其實有過“回頭是岸”返璞歸真的“一線生機”,那就是其對許仙的真心痴愛,即一片被“向道之心”矇蔽的純簡無雜之光明真性。而此一情愫緣起於牧童對其的救命之恩,而後在白素貞與許仙至情至性的生死相許之中,忽隱忽現,明昧不一,卻與白蛇“志願”裡“佛道”的色意空相,周旋始終,須臾不怠。而白素貞在如此“摧枯拉朽”的真愛裡,幾乎實現了“明心見性”的“知行合一”,可故事最終的走向,只可惜還是讓法海的“佛法道意”與普羅大眾的“俗心濫情”重新帶回了“鄉愿”的臭水溝裡。稀裡糊塗,半途而廢,觀者足戒。雖說法不責眾,可法海之罪不可恕又有了這一重意思,在螃蟹殼裡躲清靜就完了,哪有這麼便宜。可這功敗垂成的“明心見性”要怎麼理解才好呢?王陽明在自己的“大學問”裡曾說,“見鳥獸之哀鳴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與鳥獸而為一體也,鳥獸猶有知覺者也”。這其實極清楚了,即所謂白蛇故事的緣起就是牧童心純意簡的仁之一念,見知白蛇的性命攸關,危在旦夕,而不假思索直截了當地出手相救,此一念一舉就已是“知行合一”的世間大道之大鳴大放了。至於白蛇其後報恩與否,其實都是畫蛇添足之舉,因為牧童的初心純簡,根本沒有要白蛇知恩圖報的妄心雜念,而常言道“仁者無敵”,就不是要說,仁者天賦武功高強,智慧超群而無有匹敵,實在是因為仁者無己念,敵我卻相對而存,故無己者,自然無敵,而諧音“無極”也似乎不是偶然了,須知“己念”就是“心性”最甚的極限,所以,唯有無己,心性才可無極,無內外,無煩惱,無痴迷,如此還不能“明心見性”,就真是活見鬼了。而至於白蛇修煉千年,化作美女,為報恩與之結為夫妻,為之傳宗接代,還生了“文曲星”,俗話裡的“狀元鬼”,這不僅落了大俗套,更加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一廂情願與執昧痴迷,實際也是如白蛇一般的“修佛向道”之人,心性迷失後的斯文下作與道德潔癖,善偽德空的虛與委蛇,所謂有恩不報,人神共憤,天理不容,這也正表現了“駐相易道”後的人心裡不一而足的恐怖畫面,天打雷劈,阿鼻地獄,惡道輪迴,天道福罄,不過盡是些無稽的妄想,所謂糊塗脂油蒙了心的浮世色相。不知道各位看出來沒有,其實許仙為人純簡仁厚,他並沒有對白素貞獨特的偏好,想必要是來報恩的是青蛇,他也一樣與之恩愛和美,也還是“目中無人”。事實上許仙對所有人都是仁心忠恕,包容萬端,即便是對大奸大惡也沒有絲毫的私心怨毒,偶爾氣極了憤怒咆哮也是仁心的天真使然,與小人的誅心咒罵和作偽鄉愿有著天壤之別。這其實是牧童的純簡真性在已轉世二十次的許仙身上的一以貫之。這也實是白蛇故事裡的“大光明”之所在,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又不解“怪力亂神”的凡夫俗子,而能一舉“驚醒”白素貞千年的“佛性道心”,使其如鳥獸聞道一般,欣喜非常,又痛苦萬狀。想見就是白蛇在這“初心真性”的大光明裡,“沐道”之心有了回心轉意的未明衝動,所謂重新出離被”佛道“出離之心,有點拗口,但是多讀幾遍,若能理解了這個就離所謂的“明心見性”又進一步了。再回到白素貞對小青的說教,當她對青蛇說,從此與張公子天涯陌路,恩斷情絕,宛如不識,才能活其性命的時候,白素貞自己卻神色黯然,若有所失,”天涯陌路,恩斷情絕“從她的口中卻讓人聽出捶胸頓足的節奏感,雖說“哀莫過於心死”,可這心還就是不死,空折磨著離經叛道的痴迷靈魂。白蛇徒有”佛性道心“,她雖一目瞭然青蛇與張公子因緣的來龍去脈,箇中細節,解救之法,卻無法堪破這”佛性道心“之中自己的矛盾絕境。當她發急叫小青“滅緣”再施法念誦”忘字心中繞,前緣盡勾消”以一個”忘“字擊穿青蛇與張公子的相印心心時,讓人驚怖的一幕來了,”天理“加持的白蛇登時長出一張兇惡猙獰的嘴臉,那可是比她自己喝了雄黃酒現形還要恐怖的多的畫面。白蛇的原形雖嚇死了許仙,但好在白素貞以死相搏尋回其三魂七魄,以靈芝草救活了回來。可要是活過來的許仙哪天再嚇死在自己老婆那”天理“加持的嘴臉面前,那我看白蛇就真的回天乏術了,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管你是誰,信了就是死路一條。綜上可見,“明心見性”雖不是和什麼“白日飛昇”一樣酷炫的大好事,卻也是一大堆的心劫魔障,橫七豎八的思慮陷阱,掩蓋在色意假象的枝繁葉茂下面,如此還要“知行合一”就更是寸步難移啦。寫累了,收筆先,回頭再說。渾如醉-塵埃裡的張愛玲再回來慢慢傾,先說一句,不要以為白蛇青蛇和許官人那點事就此講完了,我不過先放放,回頭再往深裡說,明處講,各位不妨認真消化消化,不然權當聽書也無妨,反正這礙不著你升官發財,結婚生子,生老病死,轉世投胎。趁著還沒嚥氣,通了心學,固然甚好,可要是死也不通,亦無甚要緊,人一輩子也就那麼回事,可別自個跟自個過不去,類似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就是心學首要破除的“白日飛昇”式的“雞鳴狗盜”,為這些個想不通而為難自己,還真不如去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像薛蟠和孫二孃那樣,心一橫,老子愛誰誰,這恐怕還明心見性的多一些,可就怕一堆“酒色財氣”都還不求之不能的“鄉愿”窩囊廢做夢都不敢如此“渾厚真如”。廢話少說,上車走起。話說張愛玲在一篇文章裡,曾讓人冷不防的提了一嘴,說是“猶太人宗教感的早熟,是因為他們天性好淫。”這話雖簡短判然,但裡面的機鋒可保藏了開啟人類有史以來所有心性問題的鑰匙。這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韙,對“人中人”錐心刺骨的“政治不正確”,至於普羅云云則一定是什麼“反猶主義”的陳詞濫調,像他們祖輩瞎掰莎士比亞那樣。可心學不輕易談論政治,不過要是一旦涉及於此,就字字句句皆似刀光劍影,催花破竹,醍醐灌頂地使當局者明,佈局者勤,全域性者堅,亂局者懼,破局者悔,迷局者出,革心而革新之局面始具。就如孔子當年作”春秋“一樣。這個以後再詳述。收收心,再回到張愛玲,其實張是個如諸葛亮一般聰明靈慧之人,可比之孔明為君子丈夫君臣大義之俗謂虛名所累,張卻自滿自樂於其女流之天然“弱勢”,所以愛玲假語為文儘可以信馬游韁,調皮嬉戲,反彈琵琶,隨意撥弄,竟無心插柳而至“無忌,無己,無極”之“明心見性”的真知灼境,一篇“燼餘錄”的“荒唐言”便可見其一斑。張也由此才能開心適意地毫不為仕途經濟所迷累,在愛情裡亦不以此為意,正如王陽明所說的“吾只以落第而動心為恥。”所以愛玲才“任情任性”地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忘我痴迷,她如此而倒在胡蘭成的塵埃裡,也是這“明心見性”之中的自遣自甘,實為古今多少英雄豪傑將相帝王做夢都想不到的“真悅妙趣”是也。張愛玲最愛論語裡的一句“若得其情,哀矜勿喜。”而她也在孔子這句”心學“之初最簡短的啟示裡佔盡了先機,正如曹雪芹所說的”女兒家都是水做的“,她們心地天生比男子簡純,多隨性而生髮,只要不迷忘初心而妄自菲薄就不必以君子小人女子之身份之見而自我轄蹙,繼而自暴自棄。相對雄性,女子所謂身體的不完整,思想的不自居,如此“身心輕率”反而成就了其心性的圓融與澄澈,全不似寶玉所說的婚嫁後的婆娘那死魚眼睛昏暗無神。再說,若以“理學”膚淺視之,這“澄澈”就仿若自然天地之靈秀無暇的光明自發,但這其實不過是心學“明心見性”的內觀倒影罷了,絕非“理學”所謂的“格物致知”後“天理加身”的神蹟,或是“佛道”胡諏的“道骨仙風”之“天生有漏”。又所謂堅強是從內心的“軟弱”中生出來的,外求的堅強只是潛移默化來的簡單兇惡而已,所以軟弱的女子不妨軟弱下去,如此放開自己的心性,隨其純簡,反而堅強起來,而這樣得來的堅強更飽滿牢固,危機時刻是信得過也靠得住的。今天就說到這兒,關於張愛玲,和這裡所有例證一樣,我會隨心而動,迂迴出沒,想到哪寫到哪,但力求深入淺出簡潔明晰,若這樣還不能解惑於人,也無妨,可知自娛娛人也可大道通天,博人一笑,動人一念,都是心學所謂的萬變不離其宗。過兩天再見。雞湯煮心學想必能讀到這的,不懂也累了,所以我說得點調皮的,拿“雞湯”開涮說說為啥聽起來再有道理的雞湯文都是與心學南轅北轍的,看完就知道,亡羊補牢就是放屁,人心是肉長的,活不過百年,心都讓雞湯泡黃了,還學個屁。今天的文很淺,只是吐槽一下雞湯煮心學的詭計。很多人發雞湯,轉雞湯,喝雞湯,各種道理,真的假的,有的沒的,總之扯淡扯得海都幹了,可喝了三年五載卻發現自己一個字都做不到,還喝上癮,戒不掉,惹了一身雞屎味不說,還祥林嫂似得極不招人待見,為啥?喝傻了唄。好在雞湯一直免費,除了浪費青春感情之外,也無甚大礙,可騙子無所不用其極,哪天雞湯統一付費,可咋整,喝不起了,可不喝,又分分鐘難受抑鬱得想一頭碰死。到時候,憑你罵娘都沒用,老實點,破財消災吧親!可這麼些折騰都白瞎了為啥? 多新鮮那,你想燒好油,也得先有靚車才得,不然極品好油也只會嗆瞎自己,自個虛不受補,還妄想跑得比死雞還快,做恁們的春秋大夢吧。以雞湯神品-曾國藩為例,他的成功不過是從依心學,明心見性後的知行合一本身,水到渠成的事,可不是成日裡喝雞湯灌出來的七葷八素,二意三心。少了這劑""明心見性""的苦藥,就算你把""文正""當天王老子供上十八輩子,你就還是個不通狗屁的腦殘粉,而且越拜越傻,還禍及子孫,無一例外,不信你就試試,反正不差人。好歹說幾句正經,曾的教誨看似淺顯易懂,但要施行就得放下功利得失之外物私心,其實也正是自己發財做官心切,才不知就裡的迷上了曾的功成名就,但不得心法要領,就自然一個字也做不來,如此拜狗似的拜曾,不只糟踐文正,自個也似無頭蒼蠅一般昏衝蒙撞,比自由落體還寒磣,只等這黃梁一夢做醒,就又該死了,哭天抹淚一陣兒,就又做夢投胎去啦,好轉世接著嘬雞湯,誰叫爺祖宗十八代就好這口,俺那墳泡都是雞屎糊的。所以啊,人活著不自省不自醒,是對不起這一輩子的,還說什麼逍遙自在,不過是豬得吃得睡的可憐安逸罷了。人生不看清,至高不會有真成就,至低不會得真逸趣,不高不低混個苦逼中產的又抑鬱到不行。而所謂的""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也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能使出吃奶的勁兒扒拉點""酒色財氣""不至於斷子絕孫就是祖上積德啦,再不然就是雞湯喝到死,最慘的是雞湯都喝不起的也還有那。咋就這麼不給力呢? 因為我看諸位都是些""仰八叉下蛋的笨雞""。各位消消氣,我過兩天再回來。色意心更空收收心,回來碎碎念,這幾天跟人做了些隔空交戰,但實力懸殊,實在羞談勝負,我只是浪費了太多時間複述一些心學常識,但對手們心智之迷亂,思維之無稽,更讓我幾乎“知行合一”地明白了,“導人向善”在所謂的直觀現實裡是基本無法操作的。但是再細想一番,這“導人向善”本身就是明心見性的殊途異道,因為仁心與萬物為一體,而善惡猝分後的衝突只是觀念裡無關仁心的萬千色意假象之九牛一毛而已,其本質是仁心之一念迷而生出的妄想,而導人向善之善,其實就是這妄想裡偽善佯裝的惡意,所以現實中那些欲導人向善而不得的人們總是表現出“正義”殘暴的戾氣,所謂替天行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結果迷失心性而捨本逐末,一敗塗地還不知所以,一言以蔽之,這實在是“理學”亂法自身背謬無稽的瘋狂顛沛之淋漓盡致。若以“心學”解悟之,這就是仁心一念迷昧之後的惡道墮落,不慎獨不反思的慘烈下場,須知仁心與萬物為一體,心無外物,“若得其情,哀矜勿喜”,這與導人向善不得而怨懟無端是根本不同的,也所以說“心學”只啟人明心見性,卻絕不“導人向善”就是這個道理了。故讀此文者足戒之。下面就是我基於王陽明的“大學問”在昨日的隔空交戰中所做的簡要論述。什麼是“愛”?與“仁”存何關係?曰,“仁之一念迷則為愛,愛而不達,則生欲,欲則仁隱故恨熾,與愛互搏之即為情,翻轉騰沸,至死方止,非見真性明仁心不可得善惡之知,不可見愛恨之源,唯仁明愛舉,欲退恨消,方為仁本之真愛,知行合一之,即可得無內外,無痴迷,無煩惱之真悅妙趣是也。”彼時急於答覆,所以用古文簡練眷出,只恐意盡而言未明,所以用白話再說說,就是仁心與萬事萬物為一體,不分彼此,所以才會有愛憐保護他們的自然願望產生,這就是我反覆說的“仁之一念”,即仁心的一個觀念表象。但人心也會被這念頭所迷惑,而生出執著的愛戀不捨,當這種執著落空,不捨就會轉化成慾望,慾望是人心失控的必然,是墜入虛無空想的永久墮落,這個過程在意識裡是沒有盡頭的。而人心在墜落裡驚慌不定,其行為也必然會被慾望完全左右,看看那些分手不成殺前任的,或是吞銅錢卡死的吝嗇財主,這都是赤裸裸的“欲禍心劫”。而這時要用其它任何念頭如唸佛,修道,喝雞湯來剋制或欺騙慾望,早晚都只能是徒勞的,而且慾望在不斷被滿足和在有明確敵對方的情況下,更會惡性膨脹,就像長瘋的野草,不是一把火一包藥可以解決的。人在慾望的驅使下,他的仁心真性雖隱藏起來了,但還是暗中在與慾望周旋的,這就是內心深處想要擺脫慾望而不能做到的痛苦了,但仁心畢竟不再在意識中顯現,所以最初愛憐的念頭也隨之消失,這時候人心裡只剩下慾望不能滿足或被忤逆而產生的怨恨,所以說怨恨其實就是慾望的觀念表象。而雖然不再愛憐,但這種心念感覺還是以記憶的形式存留在意識中,它與慾望的怨恨在意識里拉鋸搏鬥,就構成了我們經常迷惑不解又說不清楚的情感,而情感中的關鍵就是慾望的滿足與否,所以看不清慾望在情感中扮演的角色,那所有情感問題就是個死結,佛道,雞湯,再貴再西洋的心理諮詢,再暖再動聽的情感私教,至多都是沒有實際作用的揚湯止沸,甚至會有池塘鬼魅迷亂心智而火上澆油的反作用,還會給自己造成金錢上的煩惱,最終整的自己要形神俱滅才能解脫。搞不清楚這一點,這種情感的無間痛苦會貫穿意識存在的始終,所以應該正本清源迴歸故事開端的仁心生出的第一個愛憐的念頭,梳理自我意識在故事中的心路歷程,找到慾望產生的時間點,確定心性迷失的岔路口的所在位置。如此能夠心知肚明,才是故事應該有的與仁心為一體的理智結局。就是說認識情感,分明愛恨,就可以洞穿慾望的迷途,這樣就可以找回愛憐不捨的初出心念,如此與仁心只有一步之遙了,再稍稍努力剋制住不捨的私心愛憐,使心識意念重新關照仁心本真,彼此明晰通透起來,就是明心見性的歸程了。到了這一步,就得謹慎遵守王陽明“慎獨”的忠告,不用懼怕,隨仁心發出自然真愛的直率念頭,但要謹慎,謹慎,謹慎,不能執著,不能執著,不能執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而迷失在種種念頭的色相里面,如自我,得失,善惡,生死,時空等等都是仁心一念中的色空意相,也就是各種虛妄煩惱的原因,只需觀看它們,理解他們,放掉他們,仁心始終是無所謂的,這樣就是知行合一的心學實踐了。所以說無內外,無痴迷,無煩惱的真正的喜悅和精妙的樂趣就是明心見性後的知行合一得來的。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那麼簡單。最後以昨日的一個小觀察為今天作結,說是日上三竿,我正睡回籠覺,窗外春暖風輕,一群鳥雀在樹枝上嘰嘰喳喳唱個不停,婉轉清脆,像“老殘遊記”裡的白妞“啟朱唇,發皓齒”,我聽得也是“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就伸個懶腰,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像一聲貓叫,這下子,那群鳥雀驚了神,只剩一隻低沉高亢一刻三變地似唱又似非唱。別的鳥雀聽見那“變徵之聲”都慌忙飛走了,我來不及穿衣就起身光溜溜的來到窗前,春寒中冷不防猛打了個噴嚏並一陣哆嗦,只見示警的那隻大雲雀就在兩米開外的一根樹枝上跳來跳去,它見了我,就蜂鳴一般“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讀到這裡彷彿覺得鳥獸也有“仁心”與其同類為一體,不過這其實不對,仁心是人所獨有的,鳥獸所具實為“道心”,一念不生,無為而發。諸位要是不同意且等以後慢慢分解,我有的是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有哪些不符合邏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