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喜樂
-
2 # 腦洞歷史觀
大家都知道,科舉制度的產生,為社會的流動創造了一個好的渠道。但是,是不是沒有科舉,社會就不流動了呢?當然不是的。在科舉產生之前,社會同樣是流動的。
比如春秋時期,這個時候靠什麼來用人呢?
靠名聲,選賢任能。一個人有沒有能力,要靠大家口頭點贊。點讚的越多,那這個人當然就能夠引起注意。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齊國的國相管仲,南幽之鄙人,在南門外擺過小攤,後面又當過兵,最後經過推薦當上了國君之子的老師,再透過國君之子登上了政治舞臺。
還有百里奚,他是一個陪嫁的小臣。最後被秦國的國君重用。
那他們是怎麼引起上層的注意呢?當然要蹦噠啊,跳起來,看我,看我!
管仲跟很多人交流,多半也是經常妄議點朝政的。而百里奚雖然是陪嫁的,但早年也是周遊列國,四處宣講自己的治國需求。
所以,只要你是有才的,大抵還是能夠引起當權者的重視,大門不是那麼緊閉的,還是能見上一見的。
畢竟那個時代,能識字就說明是個人才,能說點道道,就說明你不是一般人了。
再到後面的戰國,出現了門客制度,這是上流社會為了打破階層,從整個社會層面去選拔人才的一個方法,只要你有點能力,不管是雞鳴狗盜,還是能說會道,就可以投靠一個士大夫的門下,當一個門客。
這就是戰國時期的門客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能夠一飛沖天,比如李斯就是,他不過是地方上一個小官,他離任了,就什麼都不是了,獨自到了咸陽,見了秦始皇得到了重用。
當然,直接見國君可能不太現實,你可以先到大官的門下當門客,李斯就是去的呂不韋家。
戰國著名的四公子,都是動不動就養上千人的。那麼,你怎麼在這裡門客中脫穎而出呢?
一是擁有獨特的技能,比如你特別能打,另外,就是考口才了。你能夠揣摸人的心思,知道人家怎麼想到的是什麼,就能夠透過這個方法打動上層,從而得到重用。
比如範睢是一個流竄者,他是怎麼打動秦昭王的?別的都說怎麼讓秦國強大,但範睢一句話說到點子上,小稷啊,你都這麼大了,還不親政啊。
在戰國,除了當門客,還有一些國家有打怪升級路線,這就是軍功制度。
軍功制度不獨是秦國有的,魏國等國家也或多或少都有,但秦國最徹底,最制度化,你要想吃上糧,住上房,家裡有田樂逍遙,就去砍人嘛,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撿,砍一個升一級,一共二十級,看你能不能升到滿級,白起就升到了。
戰國出英雄,亂世是社會洗牌的一個過程,底層的可能有一個機會翻身。在五代十國,南北朝等等,很多皇帝都是透過入伍當上了皇帝。朱元璋就是啊。
且說到了漢朝天下統一,砍腦袋升級就不好實施了。門客也不讓養了,你養那麼多人,皇帝不放心啊。那要選人怎麼辦,總不能上萬人衝到皇帝家門口吧。
這就是有了地方推薦的機制,就是察舉制,地方推薦一下,我們上面考核一下。
有一個感覺,就是察舉制沒有社會流動,都是當官的推薦自己的兒子。
這要分兩方面看,當官的推薦自己的親戚,這行不行,其實也是行的,舉賢不避親嘛。當官的擁有更多的資源,他們的子弟受教育的機會大,說實話,出人才的可能性也大。
另一個方面,也不是光推薦親戚的,也有推薦寒門的,畢竟推薦上去了,要考的,如果盡推薦草包沒考上,地方官也有責任的。
有一些窮人就是靠察興趣制上位的。比如公孫弘。他以前是養豬的,四十歲才開始讀書。但因為確實有才,二次被推薦,最後成為了西漢名臣。
當然,到了後面,察舉制確實出現全是小舅子推薦姐夫這樣的情況,所以到了隋朝,就開始科舉了,科舉是不是就一定公平呢?
當然不是,比如唐朝流行內推。有名人高官欣賞你的文章,你考中的機會就大。
別說科舉了,就是現在的高考也不能做到完全的公平。
比如北京的考生比河南的就更容易考上北大清華。再者,就算程式上完全公平了,還有原有家庭的差異存在。
北京高考狀元說了一句實話:
但是,我們又得說回來,別管社會固化不固化,做為個體都得努力,真拿寒門難出貴子來解釋自己的不如意,那固化的可能不是社會,而是你的大腦。
-
3 # 帥丫的歷史文化茶坊
中國古代的官吏選拔制度主要經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這幾個階段。
首先說說世襲制。
世襲制是夏商周時期形成的宗法制度,這一時期,貧民是沒有機會參與的。宗法制度起源於末期父系家長制。由嫡長子繼承為基本特點。王的權利傳給他的嫡長子,稱世子。其他庶子封為諸侯,或留在中央成為卿大夫。諸侯或卿大夫又把他們的名號、爵位及財產在自己的小家內進行分封。所有的分封,都是以血統關係世代傳承。
所以,在世襲制的制約下,夏商周及先秦時期,中國的世族在社會上有重要地位,幾乎全部官位的重職、要職都由世族成員擔任。
雖然這一時期也有所謂鄉興賢能制的選舉,但這只是選拔伍長、鄉吏等小官,如孔子之仕“委吏乘田”,皆為小吏。
在這種制度下,只有王公、世族子弟才能世代為官。
其次是察舉制。
察舉制是在中國古代產生的第一個系統的選官制度,它對當時社會以及後來的選官制度產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隋唐時期,察舉演變成了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
西漢初年,基本沿襲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漢高祖曾下詔徵召賢能。漢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詔,要求地方察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
漢文帝十五年,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被舉者百餘人參加對策,並根據等第授予官職。
漢文帝詔舉賢良方正僅為偶然之舉,既沒有明確規定薦舉期限、人數,也沒有特別明確的薦舉標準和規範的薦舉程式。
漢武帝在即位之初的第一年,就詔令“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六年之後,又下詔策試賢良,並且要求“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明確規定了郡國必須選舉的人數。這標誌察舉制的正式建立了。
察舉制不同於以先秦的世襲和後來隋唐的科舉制。
它的 主要特徵為: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及選取人才,推薦予上級或者中央,被試用及考核後,再任命為官職。
察舉的物件:既有平民,也有現任的吏員。 察舉人數:孝廉原為每州郡歲舉一至兩人,由於各郡區域大小不等,人口多少不一,平均分配薦舉人數顯然有失公平,於是到東漢漢和帝時改為按人口比例進行薦舉。
薦舉方式:漢代察舉以推薦為主,考試為輔,考試與推薦相輔而行。推薦過後是還要經過考試複核;複核合格後才能量才錄用。無論是特舉賢良方正,還是歲舉孝廉、茂才,均須經過中央複試。
察舉實行之初,頗能體現選賢任能原則,也選拔出不少濟世之材。同時極大地促進講習儒經的社會風氣的形成和教育的發展。
但是察舉的主要特點是以主管官員(地方長官和中央各部門長官)的推薦為前提。加上察舉薦舉為主、考試為輔的特點,以及對倫理道德的要求,導致察舉制主觀性很強,客觀性差。
因此到實施後期,“聲望”是很重要的,於是,士人便沽名釣譽,弄虛作假,或者攀附權貴,賄賂請託。因而,士風日下,察舉不實。
最後說說九品中正制。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父親曹嵩是宦官養子,出身宦官家族的他,因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
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
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人的建議,創制了九品中正制,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
它採用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鑑的官員,擔任其本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主要依據人的德行與才能評定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
九品中正制初行時,尚能秉持當年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 但實行一段時間後,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只看族譜家世,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
九品中正制本來是要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借它來強化中央集權,使全華人才集中到中央。
但是,到了西晉中期,實際上官員都從世家大族中選定,反而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社會現象。
九品中正制多重家世,少看賢愚,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都以此制選官,遇到戰亂還能選出優秀人才,但是和平過久則造成社會風氣浮靡。
到了隋代,隨著門閥制度的衰落和科舉制度實現,此制終被廢除。
-
4 # 瀛史拾貝
1,軍功。這個不用多說了,商鞅變法制定的制度。
2,外戚。尤其是在漢朝外戚專權,家裡有姐妹,女兒做了寵妃,父兄都雞犬升天,甚至能掌握最高權力。比如衛青霍去病霍光,王莽,竇憲,梁冀,還有三國演義一開頭的大將軍何進,只是屠戶出身,袁紹曹操們還得聽他的話。
3,宦官。這個比較狠,捨得挨一刀,萬一就成為皇帝寵信的大太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呢?
不要小看這三條道路,按人數算,未必比科舉制度產生的文官士大夫少。歷朝歷代武將的職位都多於文官。宦官最少時上千人,多了十來萬。外戚,太后皇后貴妃的父親,兄弟,一大家子人,都能沾光。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先明白三個概念:
概念一:寒門。
寒門是指貧寒微賤的家庭。語出《晉書•劉毅傳》:“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寒門弟子,指家境不好的孩子。
概念二:階層。
人們基於相近的社會地位、職業和收入等形成的社會群體。通常指同一階級中因財產狀況、社會地位的不同或謀生方式不同而區分的社會集團。
概念三:科舉制。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1:寒門如何出貴子?寒門弟子在科舉制之前,如何逆襲進入另一個階層呢?
那要追溯到秦漢唐時代,那時候的漢民族是非常尚武的,打匈奴、突厥都不在話下。在科舉制度之前,立軍功是寒門弟子唯一可以通向社會上層的通道。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個時代的寒門將士是如何立軍功的呢?
軍隊以軍功晉級,而軍功的判斷標準自秦漢以來,是以斬殺敵人首級數而定。秦漢時期,殺一個就給第一級爵位,田百畝,房子一間,僕人二。再殺兩個給二級。再殺倆累計五個是三級。
爵位也是有嚴格標準要求的秦自商鞅變法後,逐漸形成二十等爵制度,它們是:
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而即使你在軍中軍功累累,斬殺無數,也不要太高興,因為一般平民最高爵位不得超過公乘。 就是斬首1000個首級,最高就是個公乘。十九級別的關內侯封邑才300戶。
在冷兵器時代,靠個人體力和肉體披荊斬棘,斬首1000個首級,需要多少的力氣與膽量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3: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階層?
回顧歷史,隋朝之前,世家大族採用九品中正制,在貴族中選拔推薦官員,寒門子弟毫無出頭之日。在隋文帝、隋煬帝的努力之下,科舉制度開始慢慢取代九品中正制,成為歷代皇朝選官的主要手段。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隋朝開創科舉制度,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給了平民階層一個能夠達到至上流階層另一個通道。
歷史演繹到今天,如何打破階級固化,是出身、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從事工作、人脈圈子、積累財富、心胸眼界,還是自我認知決定了一個人的階層?
時至今日,寒門學子站在自己階層的視窗,文武雙全也好,內外兼修也罷,如何改變自身命運的題目,估計依舊是一道難解的課題!